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通过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体外培养,观察雌、孕激素对其瘦素受体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取卵时留取卵泡液,分离颗粒细胞体外培养,培养至第3天加入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或孕酮,继续培养2d,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将颗粒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经流式细胞式检测其瘦素受体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所检测各浓度17-β雌二醇、孕酮均能增强颗粒细胞瘦素受体蛋白的表达,17-β雌二醇作用高峰浓度为1μg/ml,孕酮作用高峰浓度为1ng/ml。结论雌孕激素在体外可增强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瘦素受体蛋白的表达,提示瘦素可能参与卵巢功能的调节,为深入研究瘦素在卵巢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黄素化颗粒细胞瘦素mRNA的表达和血清、卵泡液瘦素水平。方法对超促排卵条件下16例非肥胖PCOS不孕患者和24名正常对照进行研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测定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瘦素mRNA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和卵泡液中瘦素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1)两组对象的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上均有瘦素mRNA的表达,但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对象血清瘦素、卵泡液瘦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PCOS组患者血清瘦素与卵泡液瘦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瘦素与卵泡液瘦素水平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对象中卵泡液瘦素水平均与血清瘦素水平显著正相关(PCOS组rs=0838,P=0000;对照组rs=0837,P=0000),血清瘦素水平均与体重指数显著正相关(PCOS组rs=0665,P=0005;对照组rs=0712,P=0000);(5)两组对象中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瘦素mRNA表达与卵泡液瘦素水平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非肥胖PCOS患者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有瘦素mRNA的表达,其表达量无异常;非肥胖PCOS患者血清、卵泡液瘦素水平与正常妇女类似,血清瘦素主要来源于脂肪组织,卵泡液瘦素水平主要取决于循环瘦素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瘦素在促卵泡激素(FSH)的参与下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雌二醇(E2)的影响.方法 20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不孕症患者,分成PCOS组和对照组各10例.采用卵泡刺激长方案促排卵,体外培养得黄素化颗粒细胞,然后在不同浓度瘦素(0 ng/ml、10 ng/ml、20 ng/ml、100 ng/ml、1 000 ng/ml)、卵泡刺激素(FSH)(5 mIU/ml)及雄烯二酮(1 μmol/ml)联合作用下继续进行培养24 h,收集培养液,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颗粒细胞产生E2的浓度.结果 加入不同浓度瘦素(10 ng/ml、20 ng/ml、100 ng/ml、1 000 ng/ml)后PCOS组和对照组卵巢颗粒细胞E2的分泌均受到明显抑制;随瘦素浓度的增加E2水平逐渐降低(P<0.05).结论 瘦素能抑制PCOS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雌激素的分泌,其抑制作用随瘦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4.
0209,5瘦素调节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功能的体外研究/黄荷凤…//中华妇产科杂志一2002,37(3)一152一154 目的:探讨瘦素、促卵泡素(FS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工(IGF一D对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雌二醇(EZ)、孕酮(P)生成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分别以瘦素(3.Ong/ml)、FSH(1 .ong/ml)、IGF一I(30.0ng/ml)以及相同终浓度的瘦素+FSH、瘦素+IGF一I、FSH+IGF一I、瘦素+FSH+IGF一I对其刺激24h,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对药物作用后的黄素化颗粒细胞行形态学观察、细胞计数;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液中E:和P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表面的表达及与生殖内分泌的关系。方法IVF-ET患者36例,采用长周期超促排卵方案,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4~36 h后,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取卵时留取卵泡液,离心后分离纯化颗粒细胞,应用流式细胞计数检测颗粒细胞表面IL-1β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卵泡液中IL-1β的浓度,放射免疫法检测激素浓度。结果行IVF-ET激素刺激周期的妇女,卵泡液中可检测到IL-1β,血清中IL-1β浓度类似黄体生成素的变化规律。阴性对照组与实验组颗粒细胞表面IL-1β表达有显著差异[(0.75±0.12)%与(40.20±3.86)%,P<0.001]。注射hCG日血清IL-1β的浓度与血清雌二醇浓度呈正相关(r=0.92,P<0.001),与孕酮浓度呈负相关(r=-0.34,P<0.05)。结论卵泡液中IL-1β不仅来源于血浆超滤液,而且由黄素化颗粒细胞分泌,再作用于黄素化颗粒细胞,抑制颗粒细胞分泌孕酮,影响黄体功能。提示IL-1β通过自分泌/旁分泌方式参与生殖内分泌活动。  相似文献   

6.
樊伯珍  夏红  朱新贤  李莉 《重庆医学》2003,32(10):1351-1353
目的 测定瘦素受体在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瘦素及其受体与子宫肌瘤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检测 4 3例全子宫切除手术子宫肌瘤组织及远离肌瘤的平滑肌组织中瘦素受体mRNA表达水平。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 (RIA)检测子宫肌瘤病人及 4 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瘦素水平。结果 子宫平滑肌及子宫肌瘤组织均存在瘦素受体mRNA表达 ,且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 ,子宫肌瘤组 (增生期 )血清瘦素为 (1 1 .2± 3.8)ng/ml与对照组 (9.3± 4 .6 )ng/m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子宫肌瘤组织与子宫平滑肌相同有瘦素受体表达 ,瘦素、瘦素受体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可能无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排卵前卵泡液TGF-β1的表达水平并研究TGF-β1在体外对PCOS患者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miR-224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TGF-β1在PCOS卵泡发育微环境中的作用机理。方法纳入接受IVF-ET治疗的PCOS患者及同时期卵巢反应性正常的非PCOS患者(对照)各16例,收集来自直径17mm以上卵泡、不含血液及冲洗培养基的卵泡穿刺液,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中TGF-β1水平。同时收集黄素化颗粒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和原代培养,用100ng/m L TGF-β1体外刺激颗粒细胞48h,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颗粒细胞miR-224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不含卵子的卵泡液中TGF-β1浓度在PCOS组和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206.67±16.19)mg/m L vs·(166.16±12.28)ng/m L,P>0.05)];含有卵子的卵泡液中TGF-β1浓度在PCOS组中显著低于对照组[(201.56±6.45)ng/m L vs·(404.90±51.29)ng/m L,P<0.01)]。TGF-β1在体外作用于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后,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PCOS组与对照组的miR-224的相对水平都较本组内不用TGF-β1刺激者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所处微环境中TGF-β1表达水平的异常可能通过影响颗粒细胞miR-224的表达、进一步干扰卵巢颗粒细胞的功能,其具体作用及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8.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颗粒细胞AQP9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卵巢组织中窦状卵泡和在超促排卵(COH)周期黄素化颗粒细胞AQP9的表达,探讨颗粒细胞AQP9表达水平与COH周期卵泡液中甾体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PCOS患者18例,对照组18例。收集卵泡(直径≥1.8 cm)液,测定甾体激素E2、P和T水平;取卵时分别收集大卵泡(直径>1.6 cm)和小卵泡(直径<1.4 cm)的黄素化颗粒细胞。用RT-PCR检测COH周期黄素化颗粒细胞AQP9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定位AQP9在PCOS卵巢内窦状卵泡和COH周期的黄素化颗粒细胞的表达。结果:RT-PCR检测证实黄素化颗粒细胞有AQP9 mRNA表达,PCOS组AQP9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COS组大卵泡的颗粒细胞AQP9表达高于小卵泡,但无统计学差异。免疫组化显示PCOS患者卵巢的窦状卵泡内颗粒细胞和COH周期的黄素化颗粒细胞均有AQP9的表达,染色定位于胞浆和胞膜。在COH周期,颗粒细胞AQP9 mRNA表达水平与卵泡液中E2、P和T均无显著性相关。结论:PCOS患者卵巢组织中窦状卵泡的颗粒细胞及在COH周期黄素化颗粒细胞均有AQP9表达,推测AQP9可能通过水转运介导卵泡发育和窦卵泡形成。在COH周期,PCOS的大卵泡AQP9的表达有高于小卵泡的趋势,可能与卵泡发育有关。在COH周期,颗粒细胞AQP9 mRNA表达水平与甾体激素的分泌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血清瘦素在男性青春期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男性 13 4例 ,调查首次遗精时间 ,测定血清瘦素、睾酮、促卵泡成熟激素、黄体生成激素水平 ,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男性青春期发育的影响因素。结果 已发育组血清瘦素 ( 6 0 7± 0 78)ng/ml、睾酮 ( 98 5 2± 14 2 1)pg/ml、促卵泡成熟激素 ( 6 64± 1 17)mIU/ml、黄体生成激素水平 ( 8 3 0± 0 5 8)mIU/ml ,均明显高于未发育组 [( 4 47± 0 3 8)ng/ml,( 3 0 61± 5 0 3 )pg/ml ,( 2 41± 0 18)mIU/ml,( 5 88± 0 2 5 )mIU/ml] (P <0 0 1)。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瘦素 (OR =1 15 1,P =0 0 19)、睾酮 (OR =1 0 11,P <0 0 1)、促卵泡成熟激素 (OR =1 690 ,P <0 0 1)、体重 (OR =1 2 77,P <0 0 1)为男性青春期发育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在男性青春期发育的早期 ,血清瘦素、睾酮、促卵泡成熟激素、黄体生成激素水平均有明显改变 ,血清瘦素是男性青春期发育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调控人黄素化颗粒细胞甾体激素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及甾体生成急性调控蛋白(STAR)的影响。方法:黄素化壁层颗粒细胞来自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26例患者,年龄26~30岁,均为输卵管因素和男性因素不孕者。利用原代培养细胞技术培养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分别加人不同浓度的BDNF,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检测雌二醇和孕酮浓度。用RT-PCR检测黄素化颗粒细胞中STAR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BDNF可抑制人黄素化壁层颗粒细胞分泌孕激素,呈浓度依赖性,但BDNF浓度超过50ng/ml时抑制作用不再增强。BDNF对人黄素化壁层颗粒细胞合成雌二醇的浓度无明显影响。BDNF可降低STAR mRNA表达,呈浓度依赖性。结论:BDNF可调节人黄素化卵巢颗粒细胞合成孕酮,是重要的卵巢内调节因子。BDNF可能通过抑制STAR mRNA的表达以减少孕酮的生成并参与黄体的退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调控人黄素化颗粒细胞甾体激素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及甾体生成急性调控蛋白(STAR)的影响。方法 黄素化壁层颗粒细胞来自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26例患者,年龄26~30岁,均为输卵管因素和男性因素不孕者。利用原代培养细胞技术培养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BDNF,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检测雌二醇和孕酮浓度。用RT-PCR检测黄素化颗粒细胞中STAR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BDNF可抑制人黄素化壁层颗粒细胞分泌孕激素,呈浓度依赖性,但BDNF浓度超过50ng/ml时抑制作用不再增强。BDNF对人黄素化壁层颗粒细胞合成雌二醇的浓度无明显影响。BDNF可降低STARmRNA表达,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BDNF可调节人黄素化卵巢颗粒细胞合成孕酮,是重要的卵巢内调节因子。BDNF可能通过抑制STARmRNA的表达以减少孕酮的生成并参与黄体的退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031641黄素化颗粒细胞端粒酶的表达及与卵巢功能关系的初步研究坟习文…//中华妇产科杂志一2003,38(7)一402一404 目的:了解端粒酶在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的表达,及与卵巢生殖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2例行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或卵胞浆单精子显微注射患者的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采用原位杂交法及端粒末端重复序列扩增法,分别检测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mRNA及端粒酶活性。结果:黄素化颗粒细胞普遍表达hTERT mRNA,但其表达强弱不一。22份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标本中,16份(73%)有端粒酶活性,与血清基础促卵泡激素水平呈负相关(P<0.01),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患者孕晚期血清内瘦素及白介素 1- β(IL- 1β)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免疫放射及放射免疫法检测 35例妊高征患者 (中度组 15例 ,重度组 2 0例 )和 35例年龄、孕前体质指数 (BMI)及孕周与其相匹配的血压正常的孕妇 (对照组 )血清瘦素及 IL- 1β水平。结果 :妊高征患者血清内瘦素水平 :中度为 (34.79± 2 .0 8) ng/ml,重度为 (4 2 .19± 2 .2 0 ) ng/m l,较对照组 (2 5 .2 8± 1.98) ng/m l明显升高 (P<0 .0 1) ,IL - 1β水平 3组无差异 (P>0 .0 5 ) ,分别为 (0 .11± 0 .0 4 ) ng/ml(正常 )、(0 .19± 0 .0 3) ng/ml(中度妊高征 )、(0 .13± 0 .0 4 ) ng/ml(重度妊高征 ) ,瘦素及 IL - 1β的水平不具有相关性。结论 :妊高征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且重度妊高征组血清瘦素浓度显著高于中度妊高征组 ,而 IL- 1β水平 3组无差异且与瘦素无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APKs信号转导通路在瘦素(Leptin)促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瘦素促MCF-7细胞的增殖效应,以及用JNK、ER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PD98059)阻断MAPKs信号通路对瘦素促MCF-7细胞增殖效应的影响;Westem blot检测瘦素干预不同时间对p-JNK、JNK、p-ERK、ERK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RT-PCR检测在瘦素作用下以及MAPKs信号通路阻断情况下对MCF-7细胞表达瘦素受体(Ob-R)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50 ng/ml瘦素促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效应最强,该浓度瘦素可使MAPKs信号通路中的靶蛋白发生磷酸化激活;50 ng/ml瘦素作用于MCF-7细胞30 s后p-ERK蛋白表达即显著增加,3 min后p-JNK蛋白表达亦显著增加;分别用SP600125和PD98059阻断JNK、ERK信号通路可显著抑制瘦素促MCF-7细胞的增殖效应.亦可抑制瘦素作用下MCF-7细胞Ob-R mRNA表达水平的增加。结论:瘦素促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效应可能与激活MAPKs信号通路有关,亦调控MCF-7细胞中瘦素受体的表达,在肿瘤细胞周围形成瘦素自分泌环,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正常妇女月经周期中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探讨瘦素与女性生殖功能的关系。方法分别收集35例月经周期正常妇女自然周期第2天、第8天、基础体温升高后第1天、第6天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瘦素浓度。结果排卵后第6天血清瘦素水平最高,平均为(19.8±1.62)ng/ml;排卵后第1天次之,平均为(18.4±1.72)ng/ml;月经第2天、第8天最低,分别为(17.1±1.24)、(17.6±1.32)ng/ml。结论瘦素水平在月经周期中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在黄体中期最高,卵泡期最低,提示瘦素可能对女性生殖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080233 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080234 中西医结合治疗克罗米芬无反应多囊卵巢综合征62例临床观察;080235 黄体生成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和2mRNAs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080236 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瘦素信号转导分子STAT3磷酸化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080237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空腹皮质醇浓度测定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人黄素化颗粒细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家族成员的表达。收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的人黄素化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应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分别检测EGF受体家族的mRNA和蛋白表达。人黄素化颗粒细胞中EGF受体家族的4个成员HER1~HER4均有mRNA表达。但HER4的mRNA表达量较低,而且位于细胞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促排卵过程中产生的卵泡中是否存在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EGF)的表达及其与卵泡发育的关系。方法选择42例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不孕症的患者,超促排卵结束穿刺取卵时收集废弃的卵泡液及黄素化颗粒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卵泡液中溶解型HB-EGF(sHB-EGF)和颗粒细胞中的膜结合型HB-EGF(proHB-EGF)。结果所有卵泡中均检测到sHB-EGF和proHB-EGF蛋白;同一卵泡的卵泡液中sHB-EGF含量明显大于颗粒细胞中proHB-EGF的表达量(P<0.05);大卵泡卵泡液中sHB-EGF和颗粒细胞中proHB-EG含量明显大于小卵泡(P<0.05);但小卵泡中sHB-EGF与proHB-EGF比值明显高于大卵泡。结论超促排卵过程中产生的卵泡中存在HB-EGF的表达,其表达量与卵泡的发育成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排卵对瘦素水平的影响以及瘦素水平对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结局的影响。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 39例 IVF- ET患者在注 FSH、HCG前和取卵前的血清瘦素及排卵前卵泡的卵泡液瘦素、E2 水平。结果 :血清瘦素水平在注 HCG前 (2 6 .1± 2 .3)μg/ L明显高于注 FSH前 (9.3± 1.0 )μg/ L和取卵前 (15 .8± 2 .3) μg/ L,P均 <0 .0 0 1;卵泡液 (18.5± 2 .2 ) μg/ L和同期血清 (15 .8± 2 .3) μg/ L的瘦素水平比较 ,经 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妊娠组的卵泡液和同期血清瘦素水平 (11.7± 1.8) μg/ L和 (8.7± 1.5 ) μg/ L明显低于非妊娠组的卵泡液和同期血清瘦素水平 (2 0 .8± 2 .7) μg/ L和 (18.3± 2 .9) μg/ L,P<0 .0 5。结论 :超排卵后瘦素浓度过高可能不利于卵泡的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钾通道阻滞剂4-氨基比啶(4-AP)对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孕酮分泌的影响.方法 收集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4-AP(1、5、10 mmol/L),检测其对于基础状态(HCG=0 IU/L)及HCG诱导状态下(HCG=1 250 IU/L)孕酮分泌的影响;以不加4-AP的细胞作为对照.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检测细胞内cAMP浓度;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颗粒细胞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控蛋白(StAR)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4-AP对颗粒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基础状态和HCG诱导状态下,4-AP各浓度组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孕酮及cAMP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随着4-AP浓度的增加,StAR mRNA及蛋白表达逐渐降低(P<0.01),对颗粒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逐步增强(P<0.01),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4-AP能够抑制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基础状态和HCG诱导状态下孕酮的分泌;4-AP可能通过降低颗粒细胞cAMP的生成和StAR的表达并抑制其增殖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