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枕大孔区脑膜瘤手术治疗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枕大孔区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情况。方法 对经我院手术治疗的16例枕大孔区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肿瘤基底位于颅内者9例,余均位于颅-髓交界处。病理诊断良性脑膜瘤13例、血管内皮性脑膜瘤2例、过度型脑膜瘤1例;肿瘤全切7例、部分切除9例;术后好转11例、加重3例、死亡2例。结论 枕大孔区脑膜瘤血供丰富,多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影响枕大孔区脑膜瘤手术疗效的因素,比较有关手术入路的优缺点.方法:应用枕下外侧扩大入路切除枕大孔脑膜瘤11例.结果:手术全切肿瘤7例(7/11,64%),次全切2例(2/11,18%),部分切除2例(2/11,18%).无手术死亡和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结论:枕下外侧扩大入路足以显露和切除枕大孔区肿瘤.肿瘤切除程度取决于肿瘤与椎动脉、脑干和颅神经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颈静脉孔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颈静脉孔区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22例颈静脉孔区肿瘤进行临床分析。22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9例采用枕大孔区过错处侧入路;7例经CPA枕下入路;5例经颞下窝耳后入路;1例经后正中入路,结果 22例肿瘤中20例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其中神经鞘瘤13例(59.1%),颈静脉球瘤4例(18.2%),脑膜瘤3例(13.7%),脊索瘤和转移癌各1例(4.5%)。死亡1例。结论 颈静脉孔区肿瘤以神经鞘瘤最多,其次为颈静脉球瘤的脑膜瘤,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髓外硬膜下型枕大孔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31例髓外硬膜下型枕大孔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包括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学及手术入路的分析.结果 脑膜瘤最多见,占54.8%(17/31),其中颅脊型多位于枕大孔前方和前外侧(9/11),脊颅型多位于枕大孔侧方和后方(4/6).31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全切除26例,大部切除5例,肿瘤位于枕大孔后方、后外侧者采用枕后正中人路(8/31),位于前方、前外侧者采用枕下外侧入路(13/31)或远外侧经髁入路(10/31),并依据术中肿瘤与后组颅神经的位置关系分为后组颅神经前型(Ⅰ型)、跨后组颅神经型(Ⅱ型)和后组颅神经后型(Ⅲ型).结论 外硬膜下型枕大孔区肿瘤多属良性,手术切除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由于枕大孔区腹侧脑膜瘤暴露困难、血供丰富,周围有重要的血管神经组织,所以手术困难、风险很大。既往常用一侧枕下乙状窦后人路及枕下正中人路,难以充分暴露枕大孔腹侧肿瘤和神经、血管结构,因而手术疗效欠佳。作者自2000年7月至2004年6月采用远外侧人路对16例枕大孔腹侧脑膜瘤进行手术切除,疗效满意,现对手术人路暴露、术中注意事项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21例颅后窝脑膜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经手术治疗颅后窝脑膜瘤21侧,占同期颅内脑膜瘤163例的12.88%;计小脑凸面11例,小脑桥脑角7例,枕大孔区2例及横窦部1例。作者就上述部位脑膜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分别作了简要的介绍与讨论。建议颅后窝脑膜瘤,特别是小脑凸面、小脑桥脑角及天幕下脑膜瘤,以其附着点结合肿瘤主体所在位置命名。文中分析了手术死亡3例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枕大孔区肿瘤的手术入路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显微手术切除枕大孔区肿瘤28例,其中24例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4例采用改良的远外侧入路。结果:手术27例全切,1例次全切。无手术死亡,及手术致残。27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恢复良好。1例患者术后出现呼吸困难、经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后恢复。结论:采取适合的手术入路及显微外科治疗可以提高枕大孔区肿瘤的全切率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枕骨大孔区腹侧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枕骨大孔区腹侧肿瘤的合理手术入路,进一步提高其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例枕骨大孔区腹侧肿瘤在显微条件下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采用枕下远外侧入路,1例采用枕下中线入路,结合解剖及文献复习,介绍手术入路的选择、手术方法、手术结果及并发症。结果:3例肿瘤均行全切,无手术死亡。结论:枕下远外侧入路是枕骨大孔区腹侧肿瘤的最佳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9.
使用伽玛刀治疗脑膜瘤病人52例,随访28例,随访时间2~22个月。治疗后8例肿瘤体积缩小,18例体积不变,2例肿瘤增大;一年后肿瘤生长控制率为92%。9例出现治疗后放射性脑水肿,包括颅底肿瘤2例,非颅底肿瘤7例。讨论了伽玛刀治疗脑膜瘤的适应症及疗效,认为伽玛刀对肿瘤位于颅底或身体不能耐受手术者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脑膜瘤的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伽玛刀治疗脑膜瘤病人52例,随访28例,随访时间2 ̄22个月。治疗后8例肿瘤体积缩小,18例体积不变,2例肿瘤增大;一年后肿瘤生长控制率为92%。9例出现治疗后放射性脑水肿,包括颅底肿瘤2例,非颅底肿瘤7例。讨论了伽玛刀治疗脑膜瘤的适应症及疗效,认为伽玛刀对肿瘤位于颅底或身体不能耐受手术者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并且总结儿童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经手术和病理证实15岁以下儿童脑膜瘤19例,其中男9例,女10例。肿瘤位于大脑凸面4例,侧脑室3例,岩斜区3例,侧裂2例,鞍区2例,中颅窝底2例,矢状窦旁、大脑镰及枕大孔各1例,结果 全切15例,不全切4例,无手术死亡,随访到9例(6个月至4年),复发2例,结论 儿童脑膜瘤无女性优势,肿瘤的发生部位与成人不同,肿瘤与硬脑膜关系不密切,手术全切除肿瘤百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取改良的枕颈侧入路切除枕大孔区肿瘤手术的相关技术技巧。方法:8例枕骨大孔区大型肿瘤直径均大于4Cm。其中神经鞘瘤5例,脑膜瘤2例,脊索瘤1例;根据肿瘤同脑干及上颈髓的关系将肿瘤分为:腹正中型3例、腹侧方型3例、背侧型2例。采用改良的枕下侧入路,切除肿瘤一般要求从瘤周蛛网膜的界面处进行锐性分离,保留枕骨髁显微镜下从侧方入路,在副神经根间隙切入点分离并分块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6例,脑膜瘤和脊索瘤各1例次全切除。8例均在随访中,7例病人已基本恢复正常,1例脊索瘤手术1年后临床症状逐渐加重。结论:改良的枕下侧入路有利于肿瘤的显露和切除,手术的关键是从蛛网膜的界面处分离,肿瘤侧用细小电流电凝出一间隙后,以副神经根间隙为切入点分离肿瘤。  相似文献   

13.
我们于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共手术治疗枕大孔区肿瘤16例,其中9例肿瘤位于延颈髓腹侧包括腹外侧,采用远外侧入路[1]切除,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枕大孔区肿瘤的诊断与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枕大孔区肿瘤的临床表现和MRI影像,手术技巧和预后。结果 全切13例,次全切2例,部分切除2例。结论 熟悉枕大孔区解剖,运用显微外科技术,选择合适手术入路,注重术后处理,都与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枕下海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对颈静脉孔区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8例颈静脉孔区占位病变,均采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结果6例肿瘤全切,2例有少许残余。术后病理神经鞘瘤3例,脑膜瘤2例,黑色素瘤1例,胆脂瘤2例。临床症状均好转,4例术前吞咽障碍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结论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在内镜辅助下对颈静脉孔区肿瘤切除是安全、可行的,但由于目前手术器械所限,对颈静脉孔区肿瘤有一定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枕大孔区肿瘤的诊断与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枕大孔区肿瘤的临床表现和MRI影像,手术技巧和预后。结果 全切15例,次全切2例,部分切除2例。结论 熟悉枕大孔区解剖,运用显微外科技术,选择合适手术入路,注重术后处理,都与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枕大孔区肿瘤的诊断与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枕大孔区肿瘤的临床表现和MRI影像,手术技巧和预后。结果:全切13例,次全切2例,部分切除2例。结论:熟悉枕大孔区解剖,运用显微外科技术,选择合适手术入路,注重术后处理,都与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有关枕大孔区肿瘤的诊断标准不一,多数人认为应主要依据瘤所在的解剖部位确定.凡肿瘤主体骑跨颅脊交界处,不论其起始部位何在均规之为枕大孔区肿瘤。该部位最多见的病理类型为脑膜瘤,其次为胶质瘤,神经纤维瘤等。本文报告一例枕大孔区脉络丛乳头状瘤,临床极为少见,其MRI表现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9.
远外侧入路切除枕大孔区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枕大孔区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经验、远外侧入路的优点及显微手术技巧,以期进一步提高对枕大孔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3年12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远外侧入路治疗的92例枕大孔区肿瘤病例。结果全部病例均采用经远外侧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肿瘤全部切除66例(71.7%);近全切除22例(23.9%);大部切除4例(4.3%)。术后有41例病人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4.6%。术后死亡2例,病死率2.17%。结论经远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可以直接显露下斜坡,暴露延髓颈髓腹侧,对脑神经提供良好的显露,易于控制椎动脉近端、远端及其分支,可以避免对脑干的牵拉,可以提高手术全切除率,降低手术损伤及术后并发症,使手术更加安全和成功。  相似文献   

20.
王天华  金晓 《浙江医学》1999,21(7):405-407
后颅窝颅底脑膜瘤是指位于斜坡、枕骨大孔、蝶岩斜坡区、岩斜区及桥小脑角区的肿瘤,瘤体直径>4.5cm者称为巨大型。由于肿瘤体积大,位置深在,且毗邻重要的血管、神经及脑干,手术治疗极为困难,多年来一直是神经外科有待攻克的难题之一。我科自1987年3月至1997年8月对11例患者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