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卡巴拉汀联合司来吉兰治疗帕金森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帕金森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司来吉兰片,5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胶囊,3mg/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Mo C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和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T-AUT)评分,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水平和多巴胺转运体(DAT)活性。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4.00%和8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UPDRS和SCOPT-AUT评分显著降低(P0.05),Mo CA和MMSE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这些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β1-42和IGF-1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Aβ1-42和IGF-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侧和健侧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DTA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巴拉汀联合司来吉兰治疗帕金森患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升高血清Aβ1-42和IGF-1水平,延缓DAT失活速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6,(19):23-27
目的观察盐酸美金刚与卡巴拉汀联合对比卡巴拉汀单药治疗24周后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轻、中度AD患者共160例,选择符合纳入标准122例随机分为卡巴拉汀治疗组,美金刚联合卡巴拉汀治疗组。于治疗前、治疗12、24周末比较两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AD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AD的相关症状量表(ROSA)、照料者负担量表(ZBI)评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MMSE、ROSA、ADAS-cog、ADL、ZBI评分与入组时基线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2)治疗24周后,卡巴拉汀组MMSE、ROSA评分均低于两药联合治疗组,ADL、ADAS-cog、ZBI评分均高于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各评分改善的差值均较卡巴拉汀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除PA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金刚联合卡巴拉汀与卡巴拉汀单用对轻、中度AD治疗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两药联合治疗对轻、中度A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可能优于单用卡巴拉汀,并且在24周的治疗期间,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并无明显增加。不同神经心理学量表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及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下肢矫形手术中静脉输注丙泊酚镇静对术后认知功能以及脑脊液中相关生物标记物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下肢矫形手术的ASAⅠ ~Ⅱ级的老年患者60例,根据镇静深度随机分为P-50组和P-80组,于手术前1日、手术后第3日及第7日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采用Luminex XMAP液相芯片技术分别检测蛛网膜下腔穿刺置管成功后(T0)、插入喉罩后即刻(T1)、手术后6h(T2)、24h(T3)和48h(T4)不同时间点脑脊液中相关生物标记物Aβ(1-42)、T-Tsu、p-Tau的浓度.结果 认知评分结果显示,手术前MMSE量表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50组和P-80组术后24h、3d与术前1d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时点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P-80组的得分显著高于P-50组;手术后6h(T2)、24h(T3)和48h(T4)与To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h Aβ(1-42)蛋白水平、T-Tau、p-Tau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之间Aβ(1-42)蛋白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木后24h Aβ(1-42)蛋白水平、T-Tau、p-Tau,P-80组明显高于P-50组(P<0.05).结论 丙泊酚用于老年下肢矫形手术术中镇静时,不同的镇静深度对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不同,当CSI保持在80时,术后认知功能显著优于CSI保持在50,且浅镇静可减少相关生物标记物的释放,降低神经元损害,从而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蒋成娣 《北方药学》2018,15(7):28-29
目的:探讨盐酸帕罗西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产后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MMSE)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后抑郁症患者6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4)仅口服盐酸帕罗西汀,观察组(n=34)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rTMS治疗,均治疗7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7周后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94.12%(32/34)]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3.53%(2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MSE与SF-36评分均较高,HAMD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帕罗西汀与rTMS联合治疗产后抑郁症,能有效提高MMSE及生活质量评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丁苯酞联合卡巴拉汀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2年4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2个月时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与相关实验室指标[胱抑素C(CysC)、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人S100B蛋白(S-100B)],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χ2=3.914,P=0.048);治疗2个月后,2组MoCA评分、Barthel指数与血清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SQI评分和血清CysC、S-100B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上升/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方苁蓉益智胶囊联合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胶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文昌市人民医院治疗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口服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胶囊,起始剂量为1.5 mg/次,2次/d,连用4周后若对该剂量耐受良好,增至3.0mg/次,2次/d,继续连用4周后对该剂量耐受良好,可增至6.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复方苁蓉益智胶囊,1.2 g/次,3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阿尔兹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ADAS-Cog)评分、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评定量表(BEHAVE-A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和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1.63%和95.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ADL评分均明显升高,ADAS-Cog评分、BEHAVE-AD评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相关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Aβ、IL-1β、BK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苁蓉益智胶囊联合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胶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重酒石酸卡巴拉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MMSE评分≤26分的32例AD患者,给予重酒石酸卡酸卡巴拉汀口服治疗16周,应用MMSE,ADAS-cog,Blessed-Roth量表评估药物治疗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32例患者MMSE评分28例有明显改善(P<0.01),4例无变化,32例Blessed-Roth评分和29例ADAS-cog评分均显示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善(P<0.01),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不适,多数患者的有效剂量为9mg/d,分2次服用。结论:重酒石酸卡巴拉汀是一种耐受性好,治疗AD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相关性,分析β2-MG、NSE水平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 100例AIS患者以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进行分组,将50例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作为PSCI组,50例卒中后无认知功能障碍(PSNCI)患者作为PSNCI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生活史、既往史、病灶部位、病因学分类等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β2-MG、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体质量指数(BMI)]功能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SCI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艾斯仁)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予卡巴拉汀口服治疗12周,按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 SE)、临床痴呆量表(CDR)、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及神经电生理P 300等检测,评价其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卡巴拉汀治疗12周后,患者以上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治疗过程中有6例(18%)出现轻度胆碱能兴奋性副作用,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卡巴拉汀能有效治疗血管性痴呆,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多奈哌齐及个体化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80例PSCI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n=40,多奈哌齐常规治疗+个体化认知训练)和联合组(n=40,训练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生活质量等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国卒中量表评分、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则较前升高(P <0.05);且联合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优于训练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vs. 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PSCI患者实施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多奈哌齐及个体化认知训练干预,可明显降低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效纠正血流变异常状况,显著改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并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在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将72例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n =36)及对照组(n =36),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传统人工认知训练,而实验组给予计算机辅助认知障碍训练,总治疗时间为8周。于训练后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成套测验(LOTCA)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 MMSE 及 LOTCA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 >0.05)。训练后两组患者 MMSE 及 LOTCA 评分均较前提高(P <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 MMSE 及 LOTCA 评分提高更明显(P <0.05)。结论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更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2.
张丹霓 《北方药学》2016,(1):176-176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与氟西汀联合使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一服用氟西汀治疗,治疗组应用氟西汀+乌灵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以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高于对照组的76%,P<0.05,治疗组治疗1周、2周、4周、6周的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应用乌灵胶囊联合氟西汀治疗效果确切,临床上还应加强对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焦虑评估,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PSD。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90例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奥拉西坦组( A组)30例,口服奥拉西坦800 mg,每天3次;尼莫地平组( B组)30例,口服尼莫地平20 mg,每天3次;联合用药组( C组)30例,同时口服上述2种药物,剂量相同。3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 MoC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 ADL)评分、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S-100β蛋白的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3组患者MoC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ADL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C 组的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显著( P <0.01)。 A、B 组治疗后血清NSE、S-100β表达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05), C 组下降更加显著( P <0.01)。3组患者服药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可能通过降低NSE和S-100β表达而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起保护作用,其疗效比单一用药好,且不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 目的: 探索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rTMS)对于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以及该治疗对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初步探索rTMS影响患者认知功能的潜在机制。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名,按照病情、性别、年龄等因素进行配对,随机分配每对病人接受rTMS真刺激治疗和伪刺激治疗4周,应用应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 PANSS)和可重复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量( RBANS)在治疗前后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在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采集其血清CRP水平。 结果: (1) 治疗后,真刺激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假刺激组则无变化;(2)与治疗前比较,真刺激组4周治疗后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因子分较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则无差异;(3) RBANS总分、视觉广度分、注意分、延时记忆分较前均有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RBAN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无统计学差异;(4) 真刺激组内患者的“PANSS总分差值”与“即刻记忆分差值”、“阴性量表分差值”与“RBANS总分差值”以及“ 阴性量表分差值”与“延时记忆分差值”之间均有负相关关系(P<0.05);(5) 真刺激组内患者的RBANS总分变化值(ΔRBANS)、Δ即刻记忆、Δ注意和Δ延时记忆与ΔCRP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rTMS可以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rTMS治疗缓解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改善强迫症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1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帕罗西汀+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和对照组41例(帕罗西汀治疗),疗程14周.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疔14周后两组Y-BOCS均明显下降,两组下降幅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WHOQOL量表评分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团体认知行为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和单纯帕罗西汀药物治疗均能改善强迫症状,但联合治疗能明显改善强迫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噻奈普汀和黛力新联合应用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15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噻奈普汀和黛力新联合组81例(噻奈普汀37.5mg/d,黛力新2片/d),氟西汀组78例(20m~d).疗程均为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定临床效果,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安全性.结果:噻奈普汀和黛力新联合组和氟西汀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5.2%和64.1%.差异显著(P<0.01).联合组起效时间1周,氟西汀组4周.联合组在治疗1、2、4、6周时的HAMD减分率均高于氟西汀组,差异显著(P<0.01).联合组的副作用与氟西汀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乃0.05).结论:噻奈普汀和黛力新联合应用是治疗抑郁症有效、起效快的方法,安全性和依从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王燕  安晓雷 《中国医药科学》2013,(24):149-150,152
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在DEACMP所致认知障碍恢复中的作用。方法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诊断为DEACMP患者60例,随机分为认知护理组及常规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认知护理组给予一对一的认知功能训练,疗程8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OCA量表各子项目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提高(P<0.05)。认知护理组患者MOCA量表评分较常规治疗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DEACMP患者早期进行认知护理干预,对于改善认知功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朱香红 《中国药业》2011,20(19):75-76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6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口服帕罗西汀片20 mg、每日1次,治疗组同时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均观察8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两个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确切,能明显缓解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疗效优于单用帕罗西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中重度脑白质疏松症(LA)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大脑中动脉供血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或门诊头颅MRI提示中重度LA,经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异常的患者100例为认知功能异常组,同时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同期中重度LA不伴认知功能异常的患者100例为认知功能正常组,每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均n=50),分别给予常规治疗或常规治疗联合丁苯酞(0.2 g,po,tid),疗程12周。于治疗前后测定MMSE、MOCA量表,事件相关电位P300,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结果治疗12周后,认知功能正常组的干预组P300波幅增高、P300潜伏期缩短(P<0.05),PI值降低(P<0.05);认知功能异常组患者的MMSE总分和MOCA总分显著提高、P300电位波幅增高、P300潜伏期缩短、PI值显著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认知功能异常组的干预组的认知功能改善更为显著(P<0.05),PI值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认知功能异常组两组PI值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认知功能异常组PI值与MMSE总分、MOCA总分、P300波幅呈负相关(P<0.05),与P300潜伏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丁苯酞可协同改善中重度LA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大脑中动脉的PI值。  相似文献   

20.
向琴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9):2901-2903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心理治疗联合帕罗西汀治疗组(治疗组)、帕罗两汀治疗组(对照组),进行1年的疗效观察,分别采用Zung抑郁量表(SDS)和Zung焦虑量表(SA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分别在第五周和第十周末的SDS、SAS评分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年后的随访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治疗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帕罗西汀,且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