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阐述了变态混凝土的发展历程和加浆工艺,分析了现行各种加浆工艺的优缺点,总结了变态混凝土质量控制重点,介绍了变态混凝土施工新设备——注浆振捣台车,该台车通过立洲水电站大坝施工应用,验证了其适应性、可靠性与安全操控性。采用该台车可解决以往变态混凝土施工存在的灰浆均质性差、加浆不均匀、加浆量不易控制等问题,易于变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可为今后类似工程变态混凝土施工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傅建  陈悦  马源青  黄骞 《人民长江》2015,46(7):16-18
柬埔寨王国额勒赛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防渗层变态混凝土施工厚度达3 m,现场人工加浆不仅工程量大、效率低,而且很难保证其均匀性。根据现场实际并结合国内变态混凝土施工经验,对碾压混凝土大坝上、下游防渗层变态混凝土采用在拌和楼集中拌制,自卸汽车运输,小型挖机配合入仓,再用高频振动棒振捣密实的方式施工,克服了变态混凝土人工加浆不均匀的缺陷。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光洁,成型较好,无明显蜂窝麻面,内部密实,层间结合好。  相似文献   

3.
庞力平  袁瑶才 《红水河》2005,24(2):93-96
概述了我国的变态混凝土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以及在近二十年里所取得的一些成就。从施工、材料的性质和施工成本等方面指出了变态混凝土施工相对方便、使用材料与碾压混凝土相同、施工成本相对较低三个主要特点和方便施工、光滑表面、防渗、保护表面四方面的主要作用;归纳了变态混凝土从萌发、发展、到成熟的几个阶段,分析了应用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的现状;指出施工人员对变态混凝土技术不熟悉等六方面存在问题;总结出要浇制高质量的变态混凝土关键在于对其进行均匀加浆。最后提出了发展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的四点建议:重视人员培训、各方协调、施工规范和密孔均匀加浆。  相似文献   

4.
碾压混凝土大坝工程中,在大坝上、下游坝面模板位置,廊道固边以及振动碾碾压不到的地方常采用变态混凝土。变态混凝土施工包括铺料、加浆、振捣等过程,以云龙河三级水电站大坝变态混凝土施工为例,介绍了新的加浆施工工艺,并总结了变态混凝土施工的要点,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变态混凝土应用技术中几个关键问题,如变态浆液的试验方法、配合比优化、加浆方式和加浆率等方面的试验研究.研究提出的变态浆液流动度仪能较好地反映浆液的流变性能,可用于变态浆液配合比的优选试验和现场质量控制.采用3种加浆方式和不同的加浆率对变态混凝土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仿真试验可用于变态混凝土加浆方式和加浆率的研究与确定.  相似文献   

6.
《红水河》2021,40(2)
为探析变态混凝土对碾压混凝土坝防渗的影响,以某碾压混凝土坝为例,设定上游防渗区宽度,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分析了变态混凝土不同宽度和渗透系数条件下的大坝渗透机理,并计算讨论了坝体单宽的渗流流量变化规律等。计算结果表明,变态混凝土宽度对坝体防渗影响不大,加浆工艺和加浆量对坝体防渗影响较大。变态混凝土施工宜采用垂直加浆工艺,并严格控制加浆量。  相似文献   

7.
以南阳回龙抽水蓄能电站为例,就碾压混凝土坝中变态混凝土的配合比、加浆量控制、施工工艺等进行了论述,通过实验和实践验证,总结出变态混凝土施工的几个要点:①加浆量控制在45%质量比或7%体积比时,变态混凝土就可以满足技术要求。②采用沟槽二次铺浆法简化了施工工艺,加快了施工进度。③变态混凝土的施工宽度宜采用40cm。  相似文献   

8.
变态混凝土可有效解决碾压混凝土靠近模板部位碾压不便的问题,减少了异种混凝土之间的薄弱结合部位,提高了碾压混凝土防渗效果。由于变态混凝性能受浆液比例、加浆方式等因素影响很大,因此本文结合严寒地区变态混凝土高抗冻技术要求,从材料组成、拌和物状态控制、加浆方式及加浆率等方面进行变态混凝土配制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百色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施工中,变态混凝土充分运用于两岸坝基垫层混凝土、坝基、孔洞、模板周边及拼缝钢筋网部位,并在施工工艺上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包括采用插孔加浆新工艺,有效控制加浆量;对于具备汽车直接入仓的岸坡变态混凝土集中部位及钢筋网部位,使用拌和楼直接拌制变态混凝土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黄登水电站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验证采用机制变态混凝土替代人工加浆变态混凝土施工的可行性和适用性,黄登水电工程进行了生产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机制变态混凝土各项参数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加浆量更容易控制,并减少了人员投入,提高了施工效率,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综上认为,可以将机制变态混凝土推广使用至廊道、观测房及竖井周边等空间较小的区域。  相似文献   

11.
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质量控制是最终形成合格碾压混凝土坝的重要环节。为确保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质量,首先要有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和工作度较好的混凝土配合比作保证,然后要通过原材料、拌和系统及仓面施工这三方面的有效控制来实现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莫仁模 《红水河》2012,(4):21-23,31
万家口子双曲薄壁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夏冬和昼夜温差大,对碾压混凝土施工非常不利。经过采取碾压混凝土施工优化措施,在碾压混凝土中掺用PCA聚羧酸系减水剂,实现碾压混凝土较好的施工可碾性,并采用斜层摊铺法、仓面喷雾保湿保温和变态混凝土接缝等优化施工措施,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为类似施工环境条件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苏阿皮蒂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采用可振可碾低VC值碾压混凝土施工,较传统碾压混凝土减少碾压遍数2~4遍,对已施工完成到设计龄期的C 9015W6F50碾压混凝土在基础廊道内钻孔取芯表明,均满足设计要求。可振可碾混凝土施工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有效保证变态区域混凝土施工质量,进一步提高了层间结合质量。  相似文献   

14.
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在通仓浇筑中由于混凝土的拌和能力和浇筑强度之间的矛盾,以及快速、大仓面碾压浇筑引起的温度应力问题,对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实施通仓浇筑是个挑战性的问题。文中提出在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中必要时仍可设置纵缝的观点。通过比较、分析常规混凝土重力坝纵缝灌浆系统的布置和碾压混凝土坝诱导缝灌浆系统的布置,设计出了用诱导缝技术来解决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纵缝的灌浆系统布置。并且详细地分析了纵缝和诱导缝的联系和区别,肯定了在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中用诱导缝技术来解决纵缝施工问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变态混凝土在龙滩大坝防渗结构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变态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提出了用变态混凝土代替钢筋混凝土面板,与二级配碾压混凝土共同构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防渗结构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高摩赞水利枢纽工程大坝溢流面常态混凝土与RCC碾压混凝土主体同步上升浇筑的施工原理、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和施工特点,并结合在高摩赞大坝工程中所取得的预期应用效果,得出该施工技术不仅有效保证了溢流面常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而且也不会由于溢流面常态混凝土的施工进度制约碾压混凝土筑坝施工技术所具有上坝强度高、缩短工期等优点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赵小青  李学莉  朱显山  陈舜海 《红水河》2006,25(4):22-29,59
大法坪砂石加工系统是为龙滩水电站大坝和围堰工程混凝土浇筑所需人工砂石骨料,该系统可同时供应碾压混凝土及常态混凝土需用砂石骨料,是龙滩水电站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粮仓”。该文主要介绍:系统的平面布置、加工工艺流程、设备配置、系统建设、质量控制、生产能力等情况。通过砂石加工系统投产运行以来的检验,系统布置是合理、紧凑的,工艺满足混凝土用料生产要求,设备造型合理,结构设计稳定可靠,满足了大坝混凝土高峰浇筑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碾压混凝土坝浇筑碾压施工过程现有常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中存在的人为控制偏差等种种不足,本文提出了基于全球定位技术(GPS)和实时动态差分技术(RTK)的大坝浇筑碾压施工质量实时监控理论,通过在碾压机械上安装高精度GPS定位设备及振动状态监控设备对碾压机械进行全过程、全自动的实时监控,并记录该碾压机械碾压施工过程。监理单位应用该实时监控系统可实现施工过程的精细控制,并为建设单位实时了解仓面碾压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信息分析平台。最后,针对龙开口碾压混凝土坝浇筑碾压施工所研发的质量实时监控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充分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对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压实质量参数的有效监控,从而保证了大坝高质量、高强度施工,促进了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龙滩水电站大坝为200m级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混凝土总量约580万m^3,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最高的碾压混凝土坝。大坝施工工期紧,浇筑强度高,要求全年连续施工,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必须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工艺作保证。经过对多种可行的混凝土浇筑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选定以高速皮带机运输转塔式布料机等为主的连续运输浇筑方案.并对选定方案进行了详细的施工布置设计。该成果将在工程实施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前,针对在秦岭腹地南北气候分界线地带特殊区域内建设的碾压混凝土大坝的混凝土配合比如何确定,经验尚少。通过三河口水利枢纽大坝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总结了该特殊区域的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经验,可为引汉济渭工程黄金峡碾压混凝土大坝的建设提供依据,也为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在秦岭腹地的推广应用打下良好基础。该试验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三河口水利枢纽大坝工程中,其水泥、粉煤灰、砂石骨料、外加剂等均满足规范要求,各种强度等级碾压混凝土配合比的胶凝材料总量合适、力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抗渗与抗冻等级较高、耐久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