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一种与免疫相关的血液系统疾病 ,近年已有很多报道阐述了细胞因子在该病中的变化及作用[1] 。近一年来我院也对部分急性ITP患儿进行了血清白介素 2、4、8、10 (IL 2、IL 4、IL 8、IL 10 )和干扰素α(IFN α)、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等细胞因子的检测。对象及方法ITP组所观察的儿童均为初次住院的 ,且符合首届中华血液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有关急性ITP诊断标准的患儿 ,共 83例 ,男 5 4例 ,女 2 9例 ;1岁以下 14例 ,1~ 3岁14例 ,4~ 6岁 19例 ,7~ 9岁 16例 ,10~ 12岁 2 0例…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6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血清中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随着重组白细胞介素6(IL6)的应用和IL6检测手段的提高,对IL6生物活性的研究日渐深入,发现其在造血细胞的调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资料表明IL6是巨核系造血系统和血小板生成的一个关键因子。关于其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儿细胞免疫状况和白细胞介素 2 (IL 2 )、肿瘤坏死因子 (TNF)、血小板生成素 (TPO)水平。方法 检测 2 4例ITP患儿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 /CD8、NK细胞 (CD56)及IL 2、肿瘤坏死因子 (TNF)和TPO水平。结果 CD3、CD4、CD4 /CD8、IL 2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均 <0 .0 1) ;CD8、CD56、TNF、TPO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ITP患儿T细胞亚群异常 ,细胞免疫功能紊乱。ITP患儿TPO接近正常水平 ,故对ITP患者予TPO治疗 ,难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Ding Y  Wang YZ  Dong ZQ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12):948-94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为小儿群体的4/10万~8/10万。为进一步探讨ITP的免疫致病机制及细胞因子在ITP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我们采用ELISA法检测ITP患儿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4、8、10(IL.2、4、8、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分析其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进一步提高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研究水平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常见的小儿获得性出血性疾病,其年发病率为小儿群体的4/10万~8/10万[1]。小儿病例多为急性型。急性ITP病例中7%~28%可转为慢性型[1,2]。一、关于诊断、治疗问题1987年全国小儿血液病学术会议拟定了“特...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方法 对21例小儿ITP患儿的血清进行了甲状腺激素的测定。结果 本组与对照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ITP的免役病理变化没有明显干扰自身甲状腺素的正常代谢。  相似文献   

7.
<正>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皮质激素在慢性ITP的治疗中仍作为首选药物,大多数患者最初对皮质激素有反应,但在激素减量时病情反复。干扰素(IFN)作为一种抗肿瘤抗病毒和免疫生物制剂,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慢性ITP已有10余年历史,取得良好疗效。我们自1998年1月至2002年8月收治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5例,采用α-干扰素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清IL-4、IFN-γ水平异常在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发病机制及治疗选择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检测30例急性ITP患儿、30例慢性ITP患儿病程中各期IL-4、IFN-γ水平,以正常同龄体检儿童作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调查急、慢性ITP患儿起病的诱发因素、对治疗的反应及疾病转归.结果 ①急性111P患儿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IFN-γ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急性ITP转化为慢性ITP者,初测血清IFN-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其他慢性ITP组(P<0.01),而IL-4水平轻度升高,其中难治性IYP者初测IFN-γ水平更高,IL-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慢性ITP患儿血清IL-4水平轻度升高(P<0.05),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1).④对于慢性ITP低IFN-γ水平者,选择IFN-α可获满意疗效.结论 儿童急慢性ITP初始发病时存在不同的免疫异常机制;急性ITP中高IFN-γ和IL-4无明显变化是预后不良因素之一;对于慢性ITP及难治性ITP血清IL-4和IFN-γ水平监测可作为选择治疗方案的参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R)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17例急性ITP、23例慢性ITP和20例正常儿童细胞内受体(iGR)与膜受体(mGR)水平。结果ITP组mGP和iGR水平均高于正常儿童组(P<0.01),急性ITP组和慢性ITP组间mGR差异无显著性(P>0.05),急性ITP组iGR水平高于慢性组(P<0.05)。结论mGR、iGR均可能在ITP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iGR的表达可能更重要;iGR低者更易发展成慢性患者,iGR水平可作为预测ITP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约20%~25%的急性ITP发展而来,其治疗特点呈慢性难治性,目前治疗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免疫球蛋白、抗D抗体、α-干扰素治疗、脾脏切除及其它免疫抑制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间歇短程大剂量冲击疗法副作用小、花费低且能获得几乎50%的有效率;静脉免疫球蛋白已广泛用于临床特别对急危重症其疗效可达83~88%;抗D抗体有效率可达80%,且能持续保持良好反应;α-干扰素的治疗可用于延迟小儿脾切除或者脾切除术前提高血小板数;抗CD20单抗可尝试用于治疗儿童慢性、难治性ITP。脾切除是治疗慢性ITP的有效方法,其完全缓解率可达70~80%,但应严格掌握指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体内活化状态及体外活化功能,探讨血小板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体内和体外5’-二磷酸腺苷(ADP)刺激后血小板表面活化分子GPIIb/IIIa和CD62P分子的表达,同时检测CD62P阳性血小板该分子的平均荧光强度(MCF)。结果ITP组与对照组体内活化血小板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01),ITP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CD62P分子的MCF无显著性差异。体外刺激血小板活化后,两组活化血小板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77),ITP组低于对照组;两组CD62P分子的MCF有显著性差异(P=0.0059),ITP组低于对照组。结论ITP患儿体内血小板处于低活化状态,提示其出血原因不仅是血小板数量减少,同时存在血小板功能减低,低活化的原因很可能是血小板自身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发展成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20例AITP患儿进行成组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单因素分析后运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在α=0.05水平,45项指标中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12项,分别是:家住农村、生后非纯母乳喂养、既往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病初白细胞数低或正常、发病时年龄大、治疗前病史长、发病时体重大、病初骨髓巨核细胞总数高、原始幼稚巨核细胞数高、颗粒型巨核细胞数高、治疗后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长、血小板峰值低。进入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的变量有6个,按照其对AITP预后影响危险性的大小依次为:治疗前病史(OR=13.46,95%CI3.194~56.730)、发病时年龄(OR=11.90,95%CI2.279~62.085)、病初白细胞数(OR=10.43,95%CI1.947~55.915)、发病时体重(OR=1.10,95%CI1.013~1.194)、病初骨髓巨核细胞数(OR=1.01,95%CI1.005~1.020)、治疗后血小板峰值(OR=0.10,95%CI0.991~0.999)。结论AITP患儿初诊时进行骨髓巨核细胞检查,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最大血小板数对预后的判断有重要价值。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发展成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5月至2010年4月于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诊断AITP住院患儿138例,对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等16个相关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成组对照研究。对有意义的单因素,再运用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以期找到有意义的因素。结果病程(患儿起病至治疗时间)、ORh(D)+型血、用含有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方案、血小板上升正常时间都是影响AITP患儿转为慢性的主要因素,而与发病年龄、治疗初用血小板、血小板开始回升时间、性别、有无前驱显性感染、治疗前血小板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平均分布系数、骨髓巨核细胞数、幼稚巨核细胞数、颗粒型巨核细胞数、有无幼稚淋巴细胞数无关。结论 AITP患儿早期治疗时用有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方案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治疗时血小板回升正常时间晚、ORh(D)+血型(相对于A和B血型)是转为慢性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s not an uncommon bleeding disorder with a prevalence of 40–80 per million children per year. Over the last six decades, the subject of ITP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pediatricians and hematologists. It is one of the subjects which has many controversies because of its unpredictable course heralded by remission relapses, and chronicity with mortality in less than 1% of cases. In the present review only the controversies in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ITP have been reviewed as it interests most pediatricians. Management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CH), severe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and menorrhagia continues to still remain a challenge in spite of newer therapies.  相似文献   

16.
17.
1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T细胞免疫功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和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中变化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对其的影响。用PMA、Ionomycin作刺激剂 ,刺激全血中淋巴细胞表达细胞因子 ,以Mon ensin阻断细胞因子分泌至胞外 ,应用两种免疫荧光抗体同时标记淋巴细胞的膜表面特异分子和表达被阻滞在细胞内的细胞因子 ,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ITP患儿外周血CD4 +细胞降低 ,CD8 +细胞升高 ,CD4 +/CD8 +降低尤为显著。治疗前Th1细胞占(20.66±2.82) %,Th2细胞占 (4.55±2.33) % ,Th1/Th2比值为4.78±0.66,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的1.43±0.19(P<0.005),治疗后与正常儿童无差异。提示ITP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及比例失调 ,IFN_γ产生增多 ,TL_4产生减少 ,Th1/Th2功能异常 ;ITP是一种Th1占优势的疾病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ITP能有效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