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应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诱导的Th2(Ⅱ型辅助性T细胞)型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模型,探讨玉屏风散对Th2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作用。方法:小鼠在第1,2天用1.5%的FITC溶液致敏腹部皮肤2次,同时给予玉屏风散至第5天(诱导相给药),第6天用0.5%的FITC溶液攻击小鼠耳部皮肤,24 h后测定小鼠耳肿胀程度,并做耳病理组织学检查和耳匀浆中白介素-4(IL-4)测定。结果:玉屏风散6.5 g.kg-1(临床等效量)和13 g.kg-1诱导相给药均能显著抑制小鼠耳肿胀度,光镜下测量的耳厚度也表明玉屏风散明显抑制模型小鼠耳肿胀程度;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给予玉屏风散小鼠的耳炎症反应减轻,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玉屏风散6.5 g.kg-1组耳组织匀浆中IL-4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玉屏风散诱导相给药对FITC诱导的小鼠Th2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IL-4有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考察玉屏风散乙酸乙酯萃取物(YA)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的效应并分析其化学成分。 方法: 以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观察不同剂量YA对耳廓肿胀度的影响;以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HPLC-MS)对YA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分析。 结果与结论 :YA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改善炎症病理状态;HPLC结果表明有21个主要表达的色谱峰,HPLC-MS分析提示其中包括黄芪黄酮(苷)、皂苷、防风色原酮(苷)等成分。YA中的成分与其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效应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张慧  海广范  栗志勇  张婷  吕洁丽 《中成药》2014,(12):2491-2497
目的研究白芷抗内毒素血症的有效活性成分。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和小鼠注射脂多糖+D-氨基半乳糖溶液所致内毒素血症模型,考察白芷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提部位的抗炎、抗内毒素血症作用。结果白芷正丁醇萃取部位抗炎、抗内毒素血症作用最强,其色谱峰为欧前胡素(8号峰)、氧化前胡素(9号峰)、异欧前胡素(12号峰)及两个未知成分。结论 10批不同产地白芷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均能明显延长内毒素血症小鼠的存活时间,说明白芷抗内毒素血症谱效关系成立。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HPLC—MS)分析夏桑菊复方中多酚类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安捷伦Zorbax SB-Aq column(250mm×4.6mm,5μm)反相色谱柱,以乙腈-水(1.0%乙酸)为流动相对复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质谱的裂解情况并结合紫外吸收光谱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从夏桑菊复方中鉴定出8个酚酸和10个黄酮苷。结论:为夏桑菊复方提取物的活性成分鉴定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高良姜提取物的复杂体系,建立起高良姜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的多离子色谱图(MIC)数据进行色谱条件优化。结果获得优化的色谱分离条件:Shim-pack VP-ODS柱(2.0 mm×250 mm,5μm),流动相A为0.1%HAC水溶液,流动相B为15%乙腈+40%甲醇+45%四氢呋喃,梯度洗脱程序为0~20 min、39%~61%B;20~30 min、61%~100%B;流速0.2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80 nm。在优化的色谱分离条件下,高良姜提取物中8个主要色谱峰的分离度均大于1.5,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比值的RSD(n=5)均小于3.0%,色谱峰峰面积比值的RSD(n=5)均小于5.0%。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高、专属性好,能够充分展现高良姜提取物的化学组成特性,可为成分复杂且含量相差悬殊的天然产物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芒柄花素对过敏性炎症的影响及初步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诱导Th2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模型的方法,BALB/c小鼠35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芒柄花素0.5,5,10 mg·kg~(-1)组,每组7只,在第1天,第2天用1.5%FITC溶液进行腹部致敏,每天1次,第6天用0.6%FITC溶液对小鼠右耳进行攻击。各组小鼠从致敏前2 d开始给予芒柄花素至第3天,每天1次,共5次(致敏初期预防给药),造模第6天攻击,攻击24 h后观察小鼠耳肿胀度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耳组织病理组织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耳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4(IL-4),IL-5,IL-9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耳肿胀度显著增加,并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P0.01),耳组织真皮层组织明显水肿,耳组织中IL-4,IL-5,IL-9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致敏初期预防给予芒柄花素能明显减轻耳肿胀度,减少淋巴细胞浸润(P0.05,P0.01),减轻耳病理组织学改变,且不同程度地抑制耳组织中2型细胞因子IL-5,IL-9水平(P0.05,P0.01)。结论:发现了芒柄花素具有抑制过敏性炎症的新活性,其作用环节在致敏初期,且机制可能与抑制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HPLC-MS/APCI测定SD大鼠血浆中齐墩果酸质量浓度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Thermo BDS Hypersil C18(4.6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含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40℃,地塞米松为内标,APCI源选择正离子监测,齐墩果酸m/z 439.1,地塞米松(内标)m/z374.0。样品处理采用100μL异丙醇及4 mL氯仿液液萃取,有机层于50℃下氮气吹干,100μL甲醇定容,HPLC进样量为5μL。结果测定齐墩果酸的线性范围为0.063~2.500 mg·L-1,最低检测限为0.016 mg·L-1。日内精密度RSD<9.38%,日间精密度RSD<8.96%。方法回收率范围为97.00%~99.69%。结论本方法精密、准确,适用于齐墩果酸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HPLC-MS联用技术对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四逆汤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结构指认。 方法: 以传统水提法、有效部位组合法制备四逆汤,采用C18 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以乙腈(含0.01% 醋酸)-2 mmol·L-1醋酸铵溶液(含0.01% 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 ℃;流速0.6 mL·min-1;进样量2 μL。质谱条件:正离子模式,干燥器流速:10 L·min-1;雾化气压力:30 psi;碎片电压:70 V。 结果: HPLC-MS共定性出传统水提液28个化学成分,有效部位组合液中30个化学成分,并对各成分的药材归属进行了确认。 结论: 为明确四逆汤的药效成分物质基础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帅坪  黄鑫  张勇  刘淑莹 《中草药》2017,48(14):2918-2924
目的考察红参皂苷组分A和B对大鼠血浆中15种神经化学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红参总皂苷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制备得到皂苷组分A和B,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Q-TOF-MS/MS)测定其中皂苷成分的组成和量,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QQQ-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多巴胺(DA)、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酪氨酸(Tyr)、甘氨酸(Gly)、谷氨酸(Glu)、谷氨酰胺(Gln)、天冬氨酸(Asp)、牛磺酸(Tau)、丝氨酸(Ser)、色氨酸(Try)、乙酰胆碱(Ach)、组胺(His)共15种神经化学物质的量及其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对皂苷组成和量与神经化学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发现组分A和B在皂苷成分组成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极性较大皂苷类成分主要集中在组分A中,而组分B中含有的皂苷成分极性相对较小。组分A各剂量组的大鼠血浆中Ach、Tau、Glu、Gln、Asp、Tyr、E、NE、DA的量升高,组分B各剂量组的大鼠血浆中Gly、His、5-HT、Ser、5-HIAA、Try的量显著升高,并且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趋势,提示极性较大皂苷组分可提高兴奋性神经化学物质的量,而极性较小皂苷组分表现为提高抑制性神经化学物质的量。结论红参皂苷对中枢神经化学物质的量具有调节作用,极性较小的皂苷组分与保持大脑活动、改善记忆功能、防止脑部疲劳、维持觉醒状态和神经系统抗衰老等作用相关性较大,而极性较大的皂苷组分与调节精神节律、削弱应激反应和改善睡眠等作用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11.
当归补血-活血药对功效取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活血药对(当归-熟地黄、当归-黄芪、当归-白芍、当归-赤芍、当归-川芎、当归-桃仁)功效取向。方法:ICR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当归-熟地黄、当归-黄芪、当归-白芍、当归-赤芍、当归-川芎和当归-桃仁药对组(10.4 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ig等容积生理盐水,连续8 d。以乙酰苯肼与环磷酰胺合用建立血虚小鼠模型,模型组和给药组于给药开始第1天ip环磷酰胺200 mg.kg-1,第6天sc乙酰苯肼100 mg.kg-1。第8天测定外周血象、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红细胞膜ATP酶活力,比较当归药对补血功效;SD大鼠,雌雄各半,分组同上(7.2 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ig等容积生理盐水,连续7 d。以肾上腺素加冰水浴刺激建立急性血瘀大鼠模型,模型组和给药组于第6天sc肾上腺素(0.8mg.kg-1),间隔4 h,共2次,两次sc肾上腺素之间,将大鼠浸入冰水内4 min。第7天测定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四项指标,比较当归药对活血功效。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当归-熟地黄、当归-黄芪和当归-白芍药对能显著升高血红蛋白含量(P<0.01)和红细胞压积(P<0.01或P<0.05),降低其脾脏指数(P<0.01),综合补血作用更强;与模型组相比,当归-熟地黄、当归-赤芍、当归-川芎和当归-桃仁药对能显著降低全血低切还原黏度、血沉方程K值和红细胞聚集指数(P<0.01或P<0.05),显著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0.01),综合活血作用更强。结论:当归-黄芪、当归-白芍药对偏于补血,当归-赤芍、当归-川芎和当归-桃仁药对偏于活血,当归-熟地黄药对补血、活血作用均较强。  相似文献   

12.
复方白芷胶囊的活血化瘀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复方白芷胶囊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用冰水中游泳和sc肾上腺素制造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复方白芷胶囊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用肾上腺素制造大鼠肠系膜急性微循环障碍模型,观察其对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以体外法,用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试剂盒测定血液凝固时间,观察其对PT及KPTT的影响。结果:复方白芷胶囊能明显降低大鼠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及血小板粘附率,减轻血瘀大鼠血液的粘、凝状态,防止血栓形成;可抑制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细动脉管径缩小、流速减慢、毛细血管开放量减少、流态改变,并改善这些现象;可显著延长家兔PT,对KPTT有延长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白芷胶囊有改善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障碍的作用,有抑制外源性凝血系统的作用.故有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黄芪-当归药对(3∶1)对气虚血瘀模型大鼠的益气活血作用,从特征图谱、药效物质辨识、入血成分对比三方面入手,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复方药效物质辨识与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黄芪-当归(3∶1)指纹图谱,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联用技术(UPLC-Q-Exactive Orbitrap-MS)分析水煎液成分;选用SPF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芪-当归3∶1组及黄芪-当归5∶1组,每日通过控制食量及凉水游泳制备气虚血瘀模型,同时各组每天给药(水)1次,给药组剂量10.2 g·kg-1,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连续15 d。观察大鼠一般状况;记录各组大鼠体质量,全血及血浆黏度,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血清中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大鼠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及ATP/ADP值;苏木素-伊红(HE)及扫描电镜观察血管内皮形态;UPLC-QExactive Orbitrap-MS分析血清中的原型及代谢成分。结果:建立了黄芪-当归(3∶1)指纹图谱;UPLC-Q-Exactive ...  相似文献   

14.
中药白芷硫熏前后香豆素成分含量比较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用薄层扫描法对川白芷和杭白芷药材加工(硫熏)前后的香豆素类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香豆素含量分别为0.190%、0.571%、0.178%、0.421%。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药用部位、不同加工方法、不同商品规格对白芷香豆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香豆素含量;HPLC法测定水合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的含量.结果:果实中香豆素的含量最高,茎中最低;首次发现白芷根的香豆素类成分主要存在于皮层及韧皮部中,木质部中不含香豆素类成分;加工方法对白芷香豆素的含量有较大影响;不同规格白芷中香豆素的含量也不相同.UV法、HPLC法测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乳糖微粉研磨改性降低白芷提取物吸湿性的工艺条件,分析乳糖微粉的抗吸湿机制。方法:以吸湿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乳糖种类、药辅比、研磨时间对乳糖微粉研磨改性以降低白芷提取物吸湿性的工艺条件,通过粒径分布、微观结构等物理指标对改性物加以佐证。结果:乳糖微粉研磨改性最佳工艺条件为白芷提取物与乳糖超微粉(粉碎1 min)等比例研磨3 min。改性物的粒径d0.1,d0.5,d0.9分别为3.477,15.078,54.501μm,接触角(7.7±0.66)度,乳糖颗粒包覆在白芷提取物表面。结论:乳糖适度微粉化能明显降低白芷提取物的吸湿初速度与吸湿加速度的绝对值,能显著降低白芷提取物的吸湿性。抗吸湿作用可能与研磨改性使得乳糖粒子附于白芷提取物表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李乾  刘洁  李月婷  阳娇  赵淑军  肖红斌 《中成药》2020,(9):2357-2362
目的建立UPLC-FLD法同时测定白芷中水合氧化前胡素、佛手柑内酯、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的含有量。方法白芷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0.1%甲酸水-乙腈;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35℃;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259 nm,发射波长490 nm。结果 5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8.7%~102.5%,RSD 1.02%~4.17%。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白芷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常用治疗急性湿疹的清热类中药(生地、黄芩、丹皮、赤芍、白鲜皮、苦参)对小鼠超敏反应的影响,探讨中药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建立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动物模型,各单味中药灌胃,观察小鼠耳的厚度、重量、外周血的白细胞数,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含量。结果:生地、黄芩、丹皮、赤芍、白鲜皮、苦参这6味中药在一定程度上均可改善DNCB引起的小鼠耳部肿胀,以黄芩、赤芍、苦参的作用最明显。除苦参外均可明显降低末梢血中白细胞总数的作用。生地、黄芩、丹皮、赤芍、白鲜皮、苦参均显著提高下降的IFN-γ、sIL-2R的水平。生地、丹皮、赤芍、白鲜皮可使IL-4水平降低,黄芩、苦参不能使IL-4水平降低。结论:治疗急性湿疹的清热类中药有抗Ⅳ型超敏反应的作用,作用机理与抑制白细胞总数、调节细胞因子及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