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液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促进中药注射液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0年1-6月每月连续一周出院的病历4 176份,选取使用中药注射液的病例并填写中药注射液使用情况调查表1900份,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液使用患者平均年龄56岁;中药注射液金额约占总金额的18.17%;中药注射液使用率为45.50%;中药注射液不合理用药率为16.36%;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率为7%.结论:中药注射剂应用范围广,应重视用药安全性问题,加强合理用药,保证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
78例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艳丽 《中外医疗》2009,28(4):94-95
目的正确评价中药注射液在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年来我院使用中药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统计、归纳。结果总结中药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一般情况及注意问题。结论加强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监控,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致3名患者死亡;山西太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茵栀黄注射液致1名新生儿死亡;两年前,包括鱼腥草注射液在内的7种注射液,同样因为临床应用中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而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停用……中药注射液因何问题频出?  相似文献   

4.
内刊     
《中国医院院长》2012,(17):22-22
中国目前批准使用的中药注射剂有141种,在生产的有111种,有30种因种种问题停产,在产企业154家。近年来,鱼腥草注射液、剌五加注射液、鱼金注射液等多个品种,均曾发生不良反应事件。  相似文献   

5.
李建平  杨国珍  康永  程玉钏 《医学综述》2014,(12):2224-2225
红花注射液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过敏反应同时也存在,其过敏反应属于Ⅰ型过敏反应,但过敏反应物质基础尚不明确。通过查阅国内相关文献,对红花注射液过敏反应现状和该领域存在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综述,提出可参考国内外研究过敏物质的实验技术和方法对红花注射液过敏反应物质进行研究,为深入研究红花注射液致敏反应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规范用药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方法室温条件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光阻法考察配伍溶液的不溶性微粒变化。结果室温条件下4h内,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的不溶性微粒数以及含量均发生明显变化。结论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临床应避免混合配伍。  相似文献   

7.
随着小容量注射液由传统的安瓿瓶包装,向管制注射液瓶(西林瓶)包装形式的转换,一直困扰小容量注射液质量的可见异物问题并没有因为包装形式的改变而得以解决.就小容量注射液由传统的安瓿包装改为西林瓶包装后,从其生产工艺要求的各个环节排查可见异物产生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来降低西林瓶包装小容量注射液可见异物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中药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多,特别是中药注射剂.从2006年的"鱼腥草注射液事件"到2008年的"刺五加注射液事件"到2009年的"双黄连注射液事件",使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正> 20%的甘露醇注射液的制备,去除热源是关键。根据我院制剂室多年生产大输液的经验,甘露醇注射液的热源吸附去除比其它注射液的热源去除麻烦;配制药师要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去解决好这个问题。甘露醇的原料常污染热源,由于甘露醇不宜用高温烘烤处理,所以制备甘露醇注射液时,多用吸附法去除热源。又因  相似文献   

10.
在多年制剂生产实践中,感到不溶性胶体微粒对葡萄糖注射液生产质量影响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通过静置快速冷却过滤的配制工艺,克服了葡萄糖注射液不溶性胶体微粒的凝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院在应用中药针剂时出现的安全问题,探讨合理应用中药针剂的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使用中药针剂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使用中药针剂时出现的安全问题.结果:在本组患者中,有10例患者出现了用药不良反应,占10%.在出现用药不良反应的10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因使用双黄连注射液、野木瓜注射液或柴胡注射液而导致了过敏反应,有2例患者因使用冠心宁注射液而导致了消化道系统损伤,有2例患者因使用柴胡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而导致了心血管系统损伤,有2例患者因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或血塞通粉针剂而导致了泌尿系统损伤.在发现这些患者出现用药不良反应后,我们立即为其停用中药针剂,并进行了对症治疗,最终使其不良反应逐渐消退.结论:中药针剂不仅在制造程序、药材选用上存在不合理之处,在药品使用管理方面上也存在一些漏洞.我们应高度重视中药针剂的安全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减少患者在使用此类药品时出现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前癌症已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寻找有效的抗癌药物是人类的共同心愿。本校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认为癌灵1号注射液有一定的抗癌效果,本文是对癌灵1号注射液进行初步的基础理论研究,目的是了解癌灵1号注射液作用机制和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β-内酰胺类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配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β-内酰胺类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配伍在临床输液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方法 将注射用青霉素钠、阿莫西林钠、氨苄西林钠、头孢唑啉钠、头孢哌酮、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等7种抗生素粉剂经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溶解后各取1,5 ml,分别和0.2%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0.2%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O.2%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各1.5 ml配伍.结果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混合后,立即出现乳白色悬浊液,管壁可见白色的微小固体颗粒,经振荡不消失.结论 β-内酰胺类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存在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14.
一、经用含兔血清和不含兔血清凯纥培养基进行七种中药制剂抗结核杆菌作用的实验,证明地龙醇提液、三黄注射液和当归1号注射液抗结核杆菌作用较强,紫花地丁次之,夏枯草和大肥草仅具有一定的作用。其中当归1号注射液和紫花地丁煎剂之作用不受血清因素之影响。二、结合实验对三黄注射液等的抗菌作用及有关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喜炎平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和发生原因.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喜炎平用药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建议.结果 注射喜炎平注射液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多为老人和儿童,发生率分别为30%和36.2%,不良反应的症状表现主要为皮疹、面红、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表现多为过敏反应,并且多发于老人和儿童.导致喜炎平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多为剂量过多、药品质量问题以及患者的年龄问题等,所以必须加强药物监督、规范用药以及对症治疗等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参麦注射液与血塞通注射液合用抗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将32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复制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再灌注前经静脉注射9.0 g/L氯化钠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参麦注射液 血塞通注射液。结果:参麦注射液与血塞通注射液均能够降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病死率;参麦注射液与血塞通注射液合用具有明显的抗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作用(P<0.05)。参麦注射液与血塞通注射液均能够升高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心肌组织丙二醛的含量;二者合用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参麦注射液与血塞通注射液合用有抗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参麦注射液与血塞通注射液合用较应用其中单一药物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对过敏反应、异常毒性、降压物质等非标准收载项目以及细菌内毒素等标准项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用于评价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的生物安全性。结果按照设计的质量标准进行检查,1批样品出现了过敏反应,6批样品出现了降压反应,其余样品符合标准要求。结论需要进一步关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的生物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陈文娟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1):141-141
目的:观察对比红花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红花注射液组与丹参注射液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红花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并对症状和心电图改善程度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比较。结果:红花注射液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3.3%,丹参注射液组73.3%,红花注射液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73.3%,丹参注射液组68.9%,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红花注射液对冠心病治疗作用优于丹参注射液,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开展炎琥宁注射液专项点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月份分层随机抽取某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使用炎琥宁注射液住院病例240份,根据其适应症、用法用量、溶媒选择、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等作出专项点评。结果 240例患者中,炎琥宁注射液用药适应症合理率85.83%,用药剂量合理率100%,溶媒选择合理率65.42%。结论炎琥宁注射液使用在部分科室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干预规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整理甘草酸二铵与其他药物配伍禁忌的文献报道,为临床医务人员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网》和维普资讯《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下载有关甘草酸二铵与其他药物配伍禁忌或稳定性研究的文献,然后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甘草酸二胺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氨基苷类抗生素、冠心宁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恩丹西酮注射液、昂丹司琼注射液等无论在葡萄糖注射液等输液中,还是直接配伍都可发生白色絮状沉淀或浑浊。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应关注甘草酸二铵的配伍禁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