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盛力  马军  高乃云 《给水排水》2007,33(5):129-132
采用连续流等速过滤试验方法研究了金属氧化物改性滤料对水中残余铝的去除效能,并探讨其过滤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金属氧化物改性滤料较石英砂能够更有效地过滤去除沉后水中的残余铝,对颗粒铝和溶解铝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石英砂对颗粒铝具有较好地去除效果,而对溶解性铝的去除能力较差.改性滤料的表面性质更有利于水中残余铝的去除.  相似文献   

2.
为控制残余铝浓度,以南水北调水为原水,研究混凝剂种类及投加量、助凝剂投加比例、pH值调节方式及pH值、沉淀时间等因素对滤后水中残余铝的影响。从除浊效果、UV254去除效果及滤后水残余铝浓度3个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PAC)、最佳投加量为25 mg/L、助凝剂为活化硅酸、混凝剂与助凝剂投加比例为5∶1、原水pH值为7.5、沉淀时间为30min时,浊度和UV254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同时可控制残余铝浓度远低于国标规定的浓度限值(0.2 mg/L)。  相似文献   

3.
复合铝铁以其处理水的效果好、节省药剂、对水体适应能力强、pH值稳定等优势,尤其是处理后水中残留铝量低的特点,取代了硫酸铝在近代水处理药剂中的霸主地位.通过对复合铝铁在松花江水处理中的实验及应用,得到了预期的效果,也可为同行业的公司提供一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选择聚合氯化铝铁和硫酸铝在哈尔滨市自来水公司进行了生产规模的对比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在控制出水浊度、pH值以及剩余铝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硫酸铝。  相似文献   

5.
复合铝铁以其处理水的效果好、节省药剂、对水体适应能力强,pH值稳定等优势,尤其是处理后水中残留铝量低的特点,取代了硫酸铝在近代水处理药剂中的霸主地位。通过对复合铝铁在松花江水处理中的实验及应用,得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聚合铝盐混凝剂混凝除藻机理与强化除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微污染水处理中藻细胞的去除,研究聚合氯化铝形态分布对混凝除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剂水解产物中,中等聚合物含量影响混凝过程中藻细胞去除率。中等聚合物含量越大,藻细胞去除率越高;在一定条件下,藻细胞去除率与中等聚合物含量线性相关,混凝出水中残铝含量与单体和低聚物含量线性相关。对聚合氯化铝,中等聚合物含量与碱化度线性相关。适量加聚磷酸根、硅酸根可以提高混凝除藻效率,并能显著降低混凝出水中残铝含量,所阐述的混凝除藻机理可以较好地解释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7.
在对高锰酸钾复合药剂预处理工艺强化去除水中色度、浊度效果的生产性试验研究中发现:高锰酸钾复合药剂预处理工艺对水中色度、浊度的去除效果理想,对微污染水中色度和浊度的强化去除效果要优于预氯化工艺和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混凝工艺。  相似文献   

8.
通过混凝试验对新型聚合氯化铝铁、聚合氯化铁、聚合硫酸铁三种絮凝剂处理污水进行CODCr、TP、TN去除效果比较,并将它们进行絮凝效果和经济成本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新型聚合氯化铝铁(PAFC)絮凝剂处理污水处理厂污水絮凝效果好,有良好的去除CODCr、TP、TN效果,且成本低廉,具有较好的应用性,使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出...  相似文献   

9.
饮用水中铝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对输配水系统也有一定影响,水中残余铝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试验研究了混凝剂种类及投加量,助凝剂投加量、投加时间以及其与混凝剂的投加比例对水中残余铝的影响,探讨了控制残余铝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硝酸盐污染物广泛分布于地表水与地下水中,为了探索检测及去除水体中硝酸盐污染物的有效方法,采用双滴定法制备了不同摩尔比的钴铝水滑石化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钴铝水滑石化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钴铝摩尔比为1∶1,2∶1,3∶1时,均形成了水滑石特有的结构。实验利用钴铝水滑石制备成涂膜电极,通过线性伏安扫描法研究各电极材料电化学还原硝酸盐的效果。钴铝摩尔比为2∶1时电化学还原硝酸盐的效果最好,并且还原峰电流与硝酸盐浓度及扫描速率呈线性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钴铝水滑石涂膜电极可应用于电化学检测硝酸盐和去除硝酸盐的工艺中。  相似文献   

11.
聚合铝类混凝剂及混凝条件对余铝的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一系列试验 ,分析了聚合铝类混凝剂的性能、投药量及混凝条件等因素对余铝的影响 ,并进一步分析了余浊与余铝的相关性 ,为生产上控制水中余铝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自来水加氟标准液为试验水样,采用铝电极电絮凝法去除饮用水中的氟,进行了pH、电极间距、原水氟含量、出水流量等因素对氟去除率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电絮凝法去除饮用水中氟无需添加任何化学成分和改变pH,对于氟>1.0mg/L的地下水,在电流密度为20~60A/m2、电极板间距离5~15mm、四级过滤条件下,氟去除率为70%以上,原水中铁、悬浮物等也有明显降低,处理出水氟含量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3.
聚硅硫酸铝的混凝性能与其对水中残留铝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聚硅硫酸铝 (PASS)的混凝性能及其对处理后水中的残留铝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另外 ,对处理后水中残留铝的来源及降低残留铝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生产试验结果为依据,较为系统地考察了高锰酸钾复合药剂(CP)预处理工艺去除水中藻类和嗅味的效果,并与聚合氯化铝(PAC)混凝效果做了对比研究。试验表明,高锰酸钾复合药剂预处理工艺在去除藻类和嗅味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铝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铝时方法选择性较差,影响因素较多.对波长、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pH、水中铝形态、干扰物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与优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研究纳米零价铁/活性炭材料对水中六氯苯(HCB)的去除能力和影响因素。吸附等温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对六氯苯的去除符合Langmuir吸附即化学吸附机理。对水中六氯苯和脱氯产物的分析证明纳米零价铁/活性炭对六氯苯的去除包括吸附和脱氯。溶液p H,水中常见阴阳离子的存在等因素都会影响六氯苯去除。低p H对去除有利,这主要是由于低p H对纳米零价铁的氧化过程有利,导致脱氯反应加快。低浓度的HCO-3、Cl-和SO42-能促进六氯苯的去除。这些离子在低浓度时能加快零价铁的腐蚀,对六氯苯的去除有利。而高浓度时则由于铁氧化物沉积会产生抑制作用。NO-3则与六氯苯发生竞争反应,导致六氯苯的去除随硝酸盐的浓度增加而降低。常见的阳离子如Mg2+对六氯苯的去除没有影响。Cu2+和Fe2+的存在不仅改变了溶液的p H,还对纳米零价铁的氧化还原特性有影响。但总体而言,Cu2+和Fe2+的存在对六氯苯的去除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7.
微絮凝超滤对微污染源水中氨氮去除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絮凝超滤工艺对微污染水中氨氮的去除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氨氮,验证了有机物含量对氨氮去除的影响,同时得出了采用铝盐和铁盐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为2.5 mg/L,最佳pH值为5.5~6.0。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东部实行城乡一体化供水的4个城市实际给水管网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农村用户端饮用水中残余铝含量及其存在形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饮用水中残余铝的来源和超标的原因,探讨不同形态铝与浊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城乡一体化供水下,在出厂水达标时用户端仍存在总铝超标的情况,特别是出厂水残余铝浓度大于100μg/L时超标风险较大。与出厂水对比,龙头水中颗粒铝和溶解铝浓度都有增加,出厂水混凝剂残留与管网输配过程中沉积铝的释放是用户端铝超标的主要原因。颗粒铝与浊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浊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颗粒铝的含量。管网水力条件的不稳定导致出厂水残余铝易在管网输配过程中沉积或释放,用户端残余铝随输水距离呈现先逐渐升高再降低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纳米铁及其改性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近年来纳米铁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成果及现状。纳米铁可有效地去除水中重金属、无机阴离子、放射性物质及氯代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去除效果与污染物初始浓度、纳米铁投加量、pH、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纳米铁由于其强还原性,不稳定,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有必要研制纳米铁改性材料。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纳米铁改性材料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机理,对纳米铁及其改性材料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在活化硅酸中加入铁、铝和锌离子,制成聚硅酸铁铝锌(PFAZS)复合絮凝剂,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的反应条件,实际水样试验得到对浊度和COD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聚硅酸铁铝锌(PFAZS)的处理效果及稳定性要优于常用絮凝剂聚硅酸铝(PASS),最适反应条件为 PFAZS用量1.25 mL/L、原水pH值6~9、原水浊度10~30 NTU、温度0~30 ℃.对于饮用水源水, PFAZS对浊度去除率可达90.6%;对于生活污水,浊度的去除率达到91.3%,COD的去除率达到7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