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次研究以苯甲醛缩氨基脲铜(II)[Cu(II)-BASA]为中性载体的PVC膜电极, 该电极对硫氰酸根离子(SCN~-)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 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次序为:SCN~- > ClO_4~- > I~- > Sal~- > Br~- > NO_3~- > Cl~- > NO_2~- > SO_3~(2-) > SO_4~(2-) > H_2PO_4~-。电极在pH 6. 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对SCN~-在1.0 * 10~(-1)~8.0 * 10~(-6) mol/L浓度范围 内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6.0 mV/sSCN~- (28 ℃),检测下限为3.0 * 10~(-6) mol/L。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初步研究了阴离子与载体的作用机 理,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的结构以及载体本身的结构与电极的响应行为之 间有非常密切的构效关系。该电极具有响应快、重现性好、检测限低、制备简单等 优点。将电极初步应用于实际样品废水分析,结果与HPLC法一致。  相似文献   

2.
首次研究以苯甲醛缩氨基脲铜(II)[Cu(II)-BASA]为中性载体的PVC膜电极, 该电极对硫氰酸根离子(SCN~-)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 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次序为:SCN~- > ClO_4~- > I~- > Sal~- > Br~- > NO_3~- > Cl~- > NO_2~- > SO_3~(2-) > SO_4~(2-) > H_2PO_4~-。电极在pH 6. 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对SCN~-在1.0 * 10~(-1)~8.0 * 10~(-6) mol/L浓度范围 内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6.0 mV/sSCN~- (28 ℃),检测下限为3.0 * 10~(-6) mol/L。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初步研究了阴离子与载体的作用机 理,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的结构以及载体本身的结构与电极的响应行为之 间有非常密切的构效关系。该电极具有响应快、重现性好、检测限低、制备简单等 优点。将电极初步应用于实际样品废水分析,结果与HPLC法一致。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用乙二胺与乙酰丙酮、水杨醛反应合成的一种异双四齿席夫碱铜(Ⅱ)配合物[Cu(Ⅱ)-L]为中性载体的PVC膜电极,该电极对硫氰酸根离子(SCN-)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次序为:SCN->Sal->ClO4->I->Br->NO3->Cl->NO2->SO32->SO42->H2PO4-。电极在pH 5.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对SCN-在1.0×10-1~2.0×10-6mol/L浓度范围内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7.8 mV/dec(25℃),检出限为1.0×10-6mol/L。利用交流阻抗和紫外可见光谱初步研究了阴离子与载体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的结构以及载体本身的结构与电极的响应行为之间有非常密切的构效关系。将电极初步应用于实际样品废水中,结果与HPLC法相符合。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合铜(Ⅱ)[Cu(Ⅱ)-EDBSAD]席夫碱金属配合物,并以该配合物为中性载体制备PVC膜电极,该电极对SCN-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在pH=5.5磷酸盐缓冲溶液中,SCN-浓度在1.0×10-1~1.0×10-7 mol/L之间具有能斯特响应,校准曲线方程为E(mV)=-51.75lg cSCN--255.29,检测下限为5.6×10-8 mol/L。 将电极用于废水中硫氰酸盐含量的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高芷芳  盛怀禹 《有机化学》1986,6(3):210-212
以长链季铵盐为活性物研制成功PVC膜三氯乙酸根离子选择电极。该电极在1×10~(-1)~2×10~(-6)M Cl_3CCOO-离子浓度范围内显示良好的Nernst响应,检测下限为1.2×10~(-6)M。用固定干扰法测定了该电极对Ac~-、Cl~-,SO_4~-、H_2PO_4~-、HCO_3~-、CO_3~-,Cl_2CHCOO~-、NO_3~-等离子的选择性系数,仅NO_3~-有明显干扰。电极适用于中性、偏碱性溶液,在1×10~(-3)M Cl_3CCOONa溶液中,pH 7.0~12.5电势读数稳定。电极连续工作五小时电势变化为±1mV,可以作为一种分析三氯乙酸盐的简便快速方法。这对控制环境污染,判断职业中毒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新型中性载体硫氰酸根离子选择电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研究了新型Schiff碱[N,N'-双-(4-苯偶氮水杨醛)缩邻苯二胺]过渡金属配合物的阴离子响应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的结构与电极的响应行为之间有非常密切的构效关系,其中Mn(Ⅱ)的配合物对硫氰酸根有优良的电位响应性能和选择性,该电极的线性范围为0.14.3×10-6mol/L,斜率为-58.0mV/dec.,其反Hofmeister选择性次序为SCN->I->Sal->PhCO2->ClO4->NO2->Br->Ac->NO3->Cl-.通过交流阻抗和膜相中荷电离子的添加实验证实,该电极对阴离子的响应系中性载体作用机制.该电极具有读数稳定,选择性和重现性好等优点,可直接应用于废水中硫氰酸盐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单S chiff碱配体水杨醛缩邻甲苯胺(^1L)、5-溴水杨醛缩对氯苯胺(^2L)、5-溴水杨醛缩对甲苯胺(3^L)、水杨醛缩对硝基苯胺(^4L)、水杨醛缩对甲苯胺(^5L)、水杨醛缩对氯苯胺(^6L)及其钴、锰配合物,并用MS、^3HNMR、IR以及元素分析等测试技术予以表征,以钴配合物为催化剂活化分子氧氧化环巳烯,高选择性地得到烯丙位的氧化产物;以锰配合物为催化剂、NaOcl为氧化剂催化苯乙烯的环氧化,主要产物为苯乙烯环氧化物。  相似文献   

8.
合成并通过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表征了配合物[NiL_2](1),[Zn(HL)_2](NO_3)_2(2),[Cd(HL)_2](NO_3)_2(3),[Cu_2L_2(NO_3)_2](4)和[Cu_2(L)_2(SO_4)]·4CH_3OH (5)的结构(HL为2-乙酰-3-甲基吡嗪-缩N-乙基氨基硫脲)。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中,Ni(Ⅱ)离子中心与2个脱氢的缩氨基硫脲配体中的N_2S供体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在配合物2和3中,中心Zn(Ⅱ)和Cd(Ⅱ)离子与配合物1中Ni(Ⅱ)离子配位构型相同,但缩氨基硫脲为三齿中性配体。而配合物4和5中均存在双核的Cu_2S_2中心,每个Cu(Ⅱ)均采取扭曲的四方锥配位构型,所不同的是外轴向配位点分别由单齿配位的硝酸根和μ_2-桥联的硫酸根所占据。此外,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1~5与DNA的相互作用强于配体。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5-溴水杨醛缩三乙烯四胺双核铜(Ⅱ)配合物为载体的高选择性水杨酸根离子中性膜电极。该电极对水杨酸根离子(Sal-)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次序为:Sal-ClO4-SCN-I-NO3-Br-SO42-Ac-NO2-Cl-SO23-。电极在pH=5.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与Sal-在4.0×10-6~1.0×10-1mol/L浓度范围内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8.0mV/dec(28℃),检出限为1.0×10-6mol/L。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研究了电极响应机理。将该电极应用于药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以PVG-双硫腙(DTZ)-Cu(Ⅱ),PVC-DTZ-Cu(Ⅰ)为载体制备了性能良好的SCN-离子电极,其选择性次序为SCN~-》ClO_4~->Sal~-》NO_3~-~Cl~->PO_4~(2-)。16℃时,膜组成为PVC-DTZ-Cu(Ⅰ):PVC:邻硝基苯基辛醚(o-NPOE)=12∶22∶66的SCN~-离子电极,在0.02mol/LHCl体系中,在1×10~(-2)~5×10~(-6)mol/LSCN~-浓度范围呈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8±2mV/dec,检测限为2×10~(-6)mol/L;膜组成为PVC-DTZ-Cu(Ⅱ)∶PVC∶o-NPOE∶四苯硼酸钾(KTPB)为8∶22∶55∶15的电极,在0.01mol/LHAc-NaAc缓冲体系中,在10~(-2)~2×10~(-6)mol/LSCN~-浓度范围呈线性响应,斜率为54∶1mV/dec,检测限为8×10~(-7)mol/L.研究了阴离子与载体作用的机理,表明SCN~-与载体中铜原子直接作用。电极应用于废水中SCN~-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柴雅琴  许文菊  袁若  徐岚  江璠 《化学学报》2004,62(13):1226-1229,J003
研究了基于四醋酸·双 ( 5 甲基 1,3 ,4 噻二唑 2 硫 ) -烷基合汞 (Ⅱ )配合物为中性载体的阴离子选择性电极 .这类电极对碘离子响应具有高灵敏和高选择性 ,并且呈现反Hofmeister序列行为 ,其选择性次序为 :I->SCN->ClO-4>Br->NO-3>Cl->AcO->SO2 -4.其中由四醋酸·双 ( 5 甲基 1,3 ,4 噻二唑 2 硫 ) -丁烷合汞 (Ⅱ)配合物为载体的电极在pH为 3 .0磷酸盐缓冲条件下对I-的线性响应范围为 4.0× 10 -8~ 1.0× 10 -2 mol/L ,检测限为 2 .0× 10 -8mol/L ,斜率为 -5 9.1mV/pcI- .通过紫外 -可见光谱和交流阻抗测试技术研究了电极的响应机理 .结果表明 ,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的结构以及载体本身的结构与电极的响应行为之间有非常密切的构效关系 .将该电极应用于嘉陵江水和缙云山泉水的测定 ,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以双水杨醛乙二胺[BBG]为中性载体,制备了一种对锰离子(Mn2 )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的离子选择性电极,其选择性次序为:Mn2 >>Rb >Al3 >Ca2 >Bi3 >Cu2 >Co2 >Fe3 >Cd2 >Ba2 >Ce3 >Cr3 >La3 >Na .该电极在pH 3.0的NaOH-HNO3溶液体系中具有最佳的电位响应,在1.0×10-1mol/L~ 1.0×10-5 mol/L Mn2 浓度范围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32.0 mV/p Mn2 (25 ℃),检测下限为8.0×10-6 mol/L.采用交流阻抗和紫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配合物本身的结构对电极电位响应行为的作用机理.将该电极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3-羧基水杨醛缩甘氨酸Schiff碱三核铜(Ⅱ)配合物[Cu(Ⅱ)-CGSBT]为中性载体的PVC膜阴离子电极,该电极对硫氰酸根离子(SCN-)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征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序列行为,其选择性顺序为:SCN- > ClO-4> I- > Sal- > NO-3> NO-2>F- >SO2-4>Br-> SO2-3>Cl-.电极在pH 5.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体系中对SCN-在5.6×10-6~0.1 mol/L范围内呈现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6.3 mV/dec,检出限为2.0 μmol/L.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和红外光谱研究了阴离子与载体的作用机理.将电极应用于废水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以3-乙氧基水杨醛缩乙醇胺席夫碱(H2L)为配体合成了2个新的七核锰配合物[Na2MnⅡMnⅢ6O2(L)6(N3)4(CH3COO)2]·4DMF(1)和[Na2MnⅡMnⅢ6O2(L)6(SCN)4(CH3COO)2]·2DMF (2),并对它们进行红外分析、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单晶结构分析。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均为混价七核锰配合物,包含1个Mn2+和6个Mn3+。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1和2的磁学性质,磁性研究表明配合物1和2都表现出反铁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水杨醛肟铜络合物中性载体高选择性水杨酸根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合成的Schiff碱金属络合物水杨醛肟铜(Ⅱ)、锌(Ⅱ)、镍(Ⅱ)为中性载体制备阴离子选择性电极。结果表明水杨醛肟铜(Ⅱ)对水杨酸根(Sal-)具有高选择性及优良的电位响应性能,电极呈现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次序为Sal->ClO4->SCN->I->NO2->NO3->Br->Cl->OAc->SO42-。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研究了电极的响应机理。该电极具有响应快、重现性好、检出限低和制备简单等优点。将电极用于药品及人体尿液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以新型硫杂大环希夫碱金属Cu(Ⅱ)、Hg(Ⅱ)、Ni(Ⅱ)配合物为中性载体的电位型阴离子选择性电极,结果表明,该硫杂大环希夫碱的Hg(Ⅱ)配合物作为载体的电极对I-具有良好的电位响应特性,且呈现反Hofmeister行为,其选择性序列为I->Sal->ClO4->SCN->NO3->NO2->F->Br->SO32->SO42->-H2PO4。在pH2.5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该电极具有最佳的电位响应,在0.1~1.0×10-6mol/L范围内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7 mV/pI-(25℃),检出限为8.9×10-7mol/L,用交流阻抗及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研究了电极的响应机理,并将电极用于药品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以易于制备的3种二醋酸双(呋喃甲醛)缩1,3-丙二胺铜(Ⅱ)、钴(Ⅱ)、锰(Ⅱ)金属络合物为载体制备了阴离子选择性电极,发现以二醋酸双(呋喃甲醛)缩1,3—丙二胺Ca(Ⅱ)[Cu(Cu(Ⅱ)—BFADP]络合物为载体的PVC膜电极能明显改善对I^-的响应。采用紫外光谱分析技术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电极对I^-响应机理,并将电极初步应用于药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Salen Co(Ⅱ)配合物催化苯乙烯环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萍  杨梅  吕效平 《分子催化》2007,21(1):48-53
研究了Salen Co(Ⅱ)配合物催化苯乙烯环氧化的反应.考察了不同取代基水杨醛制备的配体所形成的Co配合物1~4及(S,S)-1,2-二苯基乙二胺与水杨醛形成的Co配合物1(S,S)~3(S,S)的催化氧化性能,其中溴取代的配合物2和2(S,S)是最有效的催化剂.以配合物(2)为催化剂,氧气为氧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溶剂等因素对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苯乙烯10 mmol,配合物(2)0.1%,温度90 ℃,反应时间5 h时,苯乙烯的转化率为97.1%,环氧苯乙烷的选择性为58.9%,苯甲醛与苯甲酸的选择性为36.1%.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1R,2R)环己二胺Schiff碱双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二(3-羧基水杨醛叉)缩(1R,2R)环己二胺Sch iff碱配体(H4DS)及其Cu(Ⅱ)和N i(Ⅱ)的同双核配合物.用元素分析,IR光谱和1H NMR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配合物Cu2DS.2H2O的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合成的双水杨醛缩环己二胺镍配合物(Ni(Ⅱ)-salch)修饰至玻碳电极表面制得了镍席夫碱膜修饰电极.循环伏安实验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对苯二酚有显著的电催化作用.以0.5次微分线性扫描法测定对苯二酚,当其浓度在1.5×10-6~6.5×10-4 mol/L范围时,还原峰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