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精索静脉曲张程度对精液参数及性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精索静脉曲张程度对精液参数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精索静脉曲张战士,其中Ⅱ级37例,Ⅲ级27例,采用伟力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仪测定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精子活力、精子畸形率及精液液化时阃;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的水平。结果精索静脉曲张患者Ⅱ级与Ⅲ级比较,精子密度、精子活力、精子畸形率差异显著(P〈0.05),精子活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液化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与Ⅲ级之间FSH、LH、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索静脉曲张程度越重,对精液参数的影响程度越大,从而影响生育。早期发现精索静脉曲张对治疗男性不育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血清NO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黄群  唐任光 《中国医刊》2002,37(9):40-41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血清一氧化碳(NO)水平。方法:采用硝酸还原法测定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外周血和左精索静脉血的NO3和NO2。结果:VC组左精索静脉血与自身外周血、对照组外周血中NO水平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VC组与对照组外周血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VC组I、Ⅱ、Ⅲ度精索静脉血中NO水平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VC患者随着曲张程度的加重,NO水平升高越明显,对精子质量的影响越严重,宜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精液质量及精子形态。方法121例VC患者分为I、Ⅱ、Ⅲ度共3组,其精液按WHO标准常规分析并对精子形态进行评价,23例健康男性精液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结果不同程度VC患者与对照组比较,精液各项常规指标及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均下降(P〈0.01),畸形精子中,小头、锥形头和无定形头精子均增多(P〈0.01,P〈0.05,P〈0.01)。不同程度VC患者间比较,常规检查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形态检查Ⅲ度VC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低于Ⅱ度VC组(P〈0.01),而Ⅱ度VC组与I度V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畸形精子类别比较,Ⅲ度VC组的无定形精子百分率明显高于Ⅱ度VC组(P〈0.01)。结论精液常规检查不能区分不同程度VC对精液损害的影响,而精子形态检查可反映不同程度VC患者的精子状态。因此,VC患者不但应行精液常规检查还应行精子形态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不同程度与结扎术后精液质量改善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就诊的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手术患者共56例,根据曲张程度分为3组,比较各组间术前、术后3~6个月精液常规主要指标精子密度、精子活率(%)、A+B级精子率(%)。结果各组手术前后精子密度、精子活率及A+B级精子率比较,Ⅰ度曲张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和Ⅲ度曲张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索静脉曲张程度对高位结扎术后精液质量改善有影响,Ⅱ度和Ⅲ度曲张患者术后精液改善较Ⅰ度曲张患者改善明显。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对129例弱精症患者[伴精索静脉曲张(VC)113例]与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彩超检查,主要检查睾丸、附睾、精索静脉最大内径及精索静脉返流情况,将113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设为曲张组,并进行超声分级,分为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 SVC)、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 VC1、VC2、VC3)。比较组间睾丸体积、精液质量变化的差异性,以及曲张组内两两组间睾丸体积及精液质量变化的差异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曲张组左侧睾丸平均体积小于正常组左侧睾丸平均体积(P<0.01);曲张组内左侧睾丸平均体积均明显小于同级右侧睾丸平均体积( P<0.05), VC2、VC3两组右侧睾丸体积均明显小于正常组右侧睾丸体积(P<0.05),VC3组的右侧睾丸体积小于SVC组( P<0.05)。曲张组的精液质量(精子活力、精子活率及精子密度)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VC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VC可引起睾丸体积减小,精液质量下降,随曲张程度增加,睾丸体积变小越明显、精液质量的变化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张艺  吴育锋 《中原医刊》2009,(20):53-54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VC)不育症患者手术前后精液中精子数量、活动度及精浆中酸性磷酸酶、果糖水平的变化。方法分别检测60例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术前术后精液中精子数量、活动度及精浆中酸性磷酸酶水平的变化,并以24例正常男性作为对照。结果60例VC患者的精子密度、(A+B)级活动力精子(%)、活率、有效精子数、活动精子数、精浆中酸性磷酸酶水平较24例正常对照明显降低(P〈0.05);术后则各项指标则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VC可以引起精液质量下降导致不育,而手术能有效地改善精液质量。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观察低位显微外科曲张精索结扎术对青少年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青少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精索血管集束结扎术,研究组患者采用低位显微外科曲张精索结扎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手术前后精子质量及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精子数量、精子活率、精子活力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结论:低位显微外科曲张精索结扎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精子质量,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不育症患者精子凋亡率与精浆活性氧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92例男性不育症患者,分为精索静脉曲张(VC)组(n=32)、白细胞精液症组(n=30)和其他原因组(n=30);另取24例成功进行体外授精精液样本作为对照组。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行精液常规检测(精液pH值、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力),Annexin V/PI染色法检测精子凋亡率,TBA法检测精浆活性氧水平。比较不育症各组与对照组各精液参数的差异,分析各组精子凋亡率与精浆活性氧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不育症各组精子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VC组和白细胞精液症组精子凋亡率和精浆活性氧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白细胞精液症组精浆活性氧水平与精子凋亡率呈显著正相关(r=0.573,P〈0.05)。结论精子凋亡率和精浆活性氧水平升高可能与VC患者和白细胞精液症患者不育相关,白细胞精液症患者活性氧水平升高可能是引起精子凋亡率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液中参数测定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采用北京伟力精液检测系统测定精液参数、UU感染(解脲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和A5-A6(抗精子抗体)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574例男性不育就诊者中159例精液白细胞〉1×10^6个/ml设为阳性组;415例精液白细胞≤1×10^6个/ml设为阴性组;阳性组精子活率(1%)、密度、低渗肿胀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精子畸型率、枯度增高率、UU感染率和AsAb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P〈0.01);两组精液量、精液pH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精液中白细胞含量增高影响精液质量,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血张患者血浆睾酮水平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对25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与22例腹股沟斜疝患者精索静脉和外周血睾酮水平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精索静脉曲张组外周血睾酮浓度与腹股沟斜疝组无差别(P>0.05),而精索静脉血睾酮浓度两组则有明显差异,精索静脉曲张组精索静脉血中睾酮浓度较腹股沟斜疝组低(P<0.05)。结论:多种因素可影响外周血睾酮浓度,使其难以准确地反映睾丸分泌睾酮的实际水平,而精索静脉血中的睾酮浓度则能较为直接地反映睾丸的睾酮分泌能力。  相似文献   

11.
西安地区无偿献血者血型分布与受血需求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1999/2002年无偿献血者血型分布及西安某医院用血需求状况.方法:用纸板法对1999/2002年的无偿献血者进行ABO血型鉴定,用凝胶法对某医院受血者做血型鉴定,贮血量与受血量按单位输入微机统计分析.结果:西安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型分布构成比例与既往常驻有偿献血人群已有明显变化,B型已明显上升,O型明显下降(P<0.01),血型分布构成及逐月采血入库血量基本能满足临床用血的需要,但西安某医院临床用血量大于采血入库血量,尚需调剂其他采血单位血液才能满足临床用血需要.结论:西安地区无偿献血者血型构成比例已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7-2012年东莞市不同文化程度的无偿献血者的5项血液检测结果,了解无偿献血者血液感染情况,从中找出献血的主体人群,为招募低危献血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无偿献血者资料(文化程度)及其血液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结果,分析两者间的关系。结果高中和初中文化程度的献血者,约占总体人群的66.35%(229 443/345 809)。不同文化程度的血液检测指标的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8.27,P0.05),以"大学本科及以上"及"不详"为低阳性率组,随着文化程度的降低,血液检测指标的阳性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结论重视血源招募工作,招募的对象集中在学历相对较高的人群,同时尽量组织动员在校大学生积极参与无偿献血。  相似文献   

13.
蔡兰 《四川医学》2012,33(3):534-536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人群的一般特征,为加强献血者招募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到我中心采血点无偿献血的38974名无偿献血者资料,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及血液质量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ALT、HBsAg、梅毒抗体、抗HIV、抗HCV)。分析各项指标的阳性率与年龄、性别、职业的关系。结果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献血者之间HBsAg阳性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指标在年龄组间及不同性别间均无差异。不同职业间各项血液指标阳性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工人的各项指标阳性率均较高,而军人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各项指标阳性率均较低。结论职业应当作为今后招募固定献血者的重要限制因素,青年军人、专业技术人员、学生应当作为重要的招募对象人群,同时还应加强对军人及专业技术人员献血相关信息的宣传。  相似文献   

14.
菌尿对尿液分析仪红细胞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菌尿对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干化学分析仪红细胞和隐血结果的影响;研究不同种类病原菌对尿红细胞和隐血结果的影响与发生机制。方法:取健康人尿液,加入一定浓度的常见病原菌制成人工菌尿标本(选取泌尿系统感染主要病原菌包括白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加入病原菌前后分别用仪器法进行红细胞计数和隐血结果测定。结果:自然菌尿和非菌尿红细胞检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洁净尿经人工加入病原菌前后,尿红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以白假丝酵母菌对仪器法尿红细胞计数影响最大(t=-22.17,P〈0.01),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t=-9.758,P〈0.01);加入病原菌前后,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三组尿液隐血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以铜绿假单胞菌对仪器法检测尿液隐血结果影响最大。结论:菌尿可影响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干化学分析仪的红细胞和隐血检测结果,故尿液检验时应加强尿液的质量控制,减少菌尿对其干扰。  相似文献   

15.
本文测定了23对动静脉血样本中钾和钠离子浓度(下以[K ]A、[K ]v、[K ]、[Na ]v表示),结果得[K ]A为3.53±0.55mmol/L(单位下同),[K ]v为4.47±0.67,两者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另其两者相关系数为0.57,具高度统计学意义,且求得回归方程为:[K ]v=1.96+0.71[K ]A。同样得[K ]A:为149.8±11.9,[K ]v为140.1±10.8.两者也具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其相关系数为0.82,具高度的统计学意义,且得回归方程为:[K ]v=28.4+0.75×[Na ]A。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接与间接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测值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2月住我科治疗的既要采血又要输液的患者共3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直接采血方法,观察组采用间接采血方法;比较两组受试者的血液标本与血常规检测值。结果间接采血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及白细胞计数与直接采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间接采血组患者血小板计数高于直接采血组,血标本与抗凝剂混合时间长于直接采血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接采血方法不适用于血小板疾病患者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微量元素铜、锌、硒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血清微量元素铜、锌、硒水平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180-8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UV-2100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1 438例恶性肿瘤患者及48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铜、锌、硒水平.结果肿瘤患者血清锌、硒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铜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复发组及有肿瘤负荷组患者血清铜及铜/锌比值高于无复发及无肿瘤负荷组(P<0.01),血清锌、硒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锌、硒水平与其它肿瘤患者组间也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仅锌、硒进入方程,且为保护因素.结论低锌、低硒可能是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血清铜升高则可能是肿瘤存在的结果.血清铜及铜/锌比值与肿瘤负荷状态及复发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中心静脉血和肘静脉血血气值与混合静脉血正常血气值的相关性。方法监测54名马拉松赛业余选手(活动组)赛前的动脉血、肘静脉血血气和30名无心肺疾患的术后病人(静息组)全麻拔管前动脉血、中心静脉血和肘静脉血血气。比较肘静脉血、中心静脉血血气值与混合静脉血正常血气值的相关性。结果 84名被测者动脉PO2和PaCO2均正常;肘静脉血PO2均值30.1 mmHg(1 mmHg=0.133 kPa)低于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 vO2)23%,低于中心静脉PO218%左右。结论混合静脉血、中心静脉血和肘静脉的血气三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无条件监测PvO2时可用中心静脉或肘静脉血气值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血标本分别在6、25、37℃保藏2、8、24h 后于25℃恒温条件下测其全血比粘度(η)、血浆比粘度(η)和红细胞自身血浆中电泳时间(EET).结果,血液于25℃和37℃保藏24h,其η显著升高;37℃保藏24h,EET 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20.
对44例糖尿病患者7项指标检测结果表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可继发于血液流变学HR改变。其特征是全血粘度低切变速率伴纤维蛋白原及血浆粘度显著升高,显示以RBC聚集性增高为主。这是导致大血管病变的重要机理。同时全血粘度高切变速率升高,提示RBC变形能力降低,它影响毛细血管血流,导致微血管并发症。纤维蛋白在微血管沉积亦可引起微血管病变。血糖浓度与HR无相关性,血糖浓度高不直接引起HR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