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学文  柴钦斌 《现代保健》2014,(35):113-116
目的:对扩免后麻疹易感人群累积的数学模型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06-2012年九江市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扩免后麻疹易感人群累积的数学模型。结果:2006-2012年麻疹的发病率表现为5月份达到最高值222例,之后为4月份的138例,这两个月的例数占总例数的42.40%。2006-2012年,20周的平均发病例数达到最大值为14例,2011年以及2102年由于总病例数很少,所以周分布情况不显著。2006-2012年,麻疹病症的发病人群大多以小于5岁为主要年龄段,发病例数达到424例,占所有患者例数的49.94%。在2009年之前,年龄较大的发病人群占比例较大,年龄在10~20岁组中,麻疹发病例数占总患者例数的22.63%。2006-2012年九江市报告麻疹病例常住人口中,麻疹病例逐年降低,到2012年只有1例。根据计算可得余弦数学模型,y1=0.140+0.489cos(ti-69.22°),含第二谐量的三角多项式y2=0.140+0.489(ti-69.22°)+0.125cos(2ti-208.7°),并通过上述模型计算决定系数R21为0.947,R22为0.931。结论:对扩免后的麻疹易感人群累积的数学模型进行研究,用来指导实际工作,避免工作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分析宁波市北仑区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了解食源性疾病发病趋势,为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以及 保障北仑区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2021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中北仑区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并分 析。结果:2017—2021年北仑区共上报食源性疾病2 264例,其中,男性占53.2%,21~40岁占41.8%,农民、民工和工人占 74.6%。6—8月发病率较高,占全部病例的38.9%,其中7月发病率占全部病例的14.2%。可疑暴露的主要食物分别是水产品 类 (32.6%)、水果类 (15.8%)、肉类 (10.2%)。病例主要症状有腹泻 (92.1%)、腹痛 (45.1%)、恶心 (37.9%)。共采集 1 191份病例粪便或肛拭子样本,病原体总检出率9.99%。沙门氏菌在第2、第3季度检出率较高,副溶血性弧菌在第3季度 检出率较高。结论:北仑区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主要与水产品类食物、气温相对较高的季节有关,病原体以水产品易产生的副 溶血性弧菌和水果、肉类易产生的沙门氏菌为主,建议监管部门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食物加强安全监测,在食源性疾病高 发季节开展食品安全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结肠直肠双重癌较少见,在诊断上有一定困难,治疗上也较单纯结肠癌或直肠癌手术复杂。现将遇到的一例报道如下。1病例患者男性,51岁,脓血便一年,经纤维结肠镜检、肛诊、肛门镜检查发现:距肛门5cm处有2×2×1cm大小菜花样肿物,表面有脓苔,质脆,触之易出血。取肿物组织送病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宁波市北仑区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了解食源性疾病发病趋势,为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以及保障北仑区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2021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中北仑区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并分析。结果:2017—2021年北仑区共上报食源性疾病2 264例,其中,男性占53.2%,21~40岁占41.8%,农民、民工和工人占74.6%。6—8月发病率较高,占全部病例的38.9%,其中7月发病率占全部病例的14.2%。可疑暴露的主要食物分别是水产品类(32.6%)、水果类(15.8%)、肉类(10.2%)。病例主要症状有腹泻(92.1%)、腹痛(45.1%)、恶心(37.9%)。共采集1 191份病例粪便或肛拭子样本,病原体总检出率9.99%。沙门氏菌在第2、第3季度检出率较高,副溶血性弧菌在第3季度检出率较高。结论:北仑区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主要与水产品类食物、气温相对较高的季节有关,病原体以水产品易产生的副溶血性弧菌和水果、肉类易产生的沙门氏菌为主,建议监管部门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食物加强安全监测,在食源性疾病高发季节开展食品安全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分析一起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水痘暴发事件,分析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医院传播的原因。方法 通过实地访谈、电话问询调查2020年10月5日—12月23日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务人员人口统计学资料、水痘、带状疱疹相关流行病学史和疫苗接种史,并了解所有ICU住院患者水痘、带状疱疹发生情况及转归,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及传播途径。结果 2020年10月26日—12月2日,ICU共报告4例医务人员感染水痘,暴发持续时间为38 d。罹患者均为ICU护理人员,其中本科室护士2例,实习学生1例,轮转护士1例;一代病例1例,二代病例2例,三代病例1例,所有病例均否认其共同居住人员及近期生活中接触水痘或带状疱疹病例。ICU于9月28日—10月20日曾收治1例64岁老年女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收治时患者右腰部散在带状疱疹已结痂;首发病例曾在未佩戴手套情况下护理过该患者。在感染病例出疹前72 h使用休息室1的易感者水痘感染率为66.7%,使用休息室2的易感者均未发生感染。此次水痘暴发事件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 725元。结论 首发病例可能是由于未佩戴手套情况下护理1例免疫功能不全的带状疱疹病例引起,续发病例可能是吸入感染病例使用休息室后呼吸道分泌物在室内形成较高浓度的病毒颗粒气溶胶引起的水痘暴发事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痛风遗传易感基因及相关危险因素,为痛风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l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于2008年2—12月,在山东省随机选取5家医院内科门诊确诊的痛风患者作为病例,同时,选取年龄相近、同民族、同县(市)、同一时间在该医院内科门诊就诊的胃肠炎患者作为对照,共调查95对病例对照,进行问卷调查、生化指标测定和基因多态性检测,并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直系亲属患高尿酸血症者(OR=44.142,95%CI:5.832~334.095),喝啤酒量较大(OR=1.539,95%CI:1.017~2.732),经常吃蛤蜊(OR=2.256,95%CI:1.206—4.220),总胆固醇水平高(OR=I.793,95%CI:1.010—3.183),ApoAI—CⅢ-AIV基因簇-75位点A等位基因(OR:1.937,95%CI:1.001~4.983),ApoAI—CIn—AIV基因簇+83位点T等位基因(OR=1.891,95%CI:1.011~3.537),ApoAI—CⅢ-AIV基因簇XmnI位点突变型等位基因X2(OR=4.417,95%CI:2.211.8.822)的频率升高是痛风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痛风的危险因素涉及饮食、血脂指标和遗传基因多态性多个方面,应制定综合防控措施,预防痛风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YP2E1基因PstI/RsaI多态性与三氯乙烯(TCE)药疹样皮炎易感性的关系,为TCE药疹样皮炎易感人群筛选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后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64例TCE药疹样皮炎患者和58名接触对照者中CYP2E1基因PstI/RsaI识别的CYP2E1基因型,比较各种基因型在2组人群中分布情况。结果病例组CYP2E1野生基因型(C1/C1)比例(46.9%)明显高于接触对照组(17.2%),而病例组中其他2种基因型[杂合基因型(C1/C2)和突变纯合基因型(C2/C2)合并]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CYP2E1C1/C1基因型可能是TCE药疹样皮炎的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实验室诊断麻疹疑似病例和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收集2005年3月广东省云浮市1例麻疹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并收集病例急性期血清和咽拭子各1份,进行血清学检测,病毒分离和中和实验;通过RT-PCR扩增麻疹N基因碳末端589个核苷酸。并进行测序和种系分析。结果:该麻疹疑似病例确诊为麻疹病例,并分离出1株麻疹病毒,该麻疹流行株不同于中国疫苗株(S-191),鉴定为H1基因型;和目前国外流行株相比在核苷酸水平变异最大可达12.8%。和目前广东省H1流行株相比在核苷酸水平变异在1.1%-3.7%;中和实验表明麻疹疫苗免疫后血清能够中和该野病毒,但其中和的滴度比中和疫苗株低2至4倍。结论:云浮市存在麻疹病毒野毒株,病毒基因发生变异,现在使用麻疹疫苗免疫对易感人群仍然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我国汉族人群胃癌患者遗传易感基因,并进行多基因危险度分析。[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南京市汉族人群原发性胃癌患者585例和相应非肿瘤及非消化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和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技术分析CYP2E1、GSTM1、GSTT1、NAT2、ALDH2、MTHFR、XRCC1、IL-1β、VDR、TNF等基因型别;以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基因及基因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选出易感基因,多基因联合作用危险度分析统计模型对选出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基因危险度评价。[结果]原发性胃癌遗传易感因素有8项,分别是CYP2E1(c1/c1)、NAT2表型(慢乙酰化型)、MTHFRA1298C(A/C)、IL-1β(C/T)、NAT2M2(A/A)、XRCC1194(T/T)、NAT2M1(T/T)、VDR TaqI(T/T)。利用多基因联合作用危险度分析模型对多基因危险度评价分析,可以更直观地发现多基因组合的OR值与其基因频率存在高度相关性,即随易感基因的增加,易感基因组合危险度分布曲线会向更加危险的方向移动。并呈现一定的量化关系。[结论]通过对筛选出的易感基因进行多基因危险度分析,可更有效地推进对汉族人群中胃癌的高危人群识别及对其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川崎氏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典型病例诊断并不难,少见类型易误诊。我科自1990年~1996年共收治48例川崎氏病,现整理如下:1 一般资料 1.1男60例,女34例,男女之比1.76:1。 1.2年龄组:~1岁57例,~3岁22例,>3岁15例,最小年龄2.5个月,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末春初多发。2 临床症状与体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分析一起融水县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特点和原因,为制定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二版)》对病例进行诊断,采用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结果该起疫情于2013年3月20日出现首发病例,3月21日至4月2日陆续发病,累计发病36例,无明显的发病高峰期。首发病例未及时报告与处理和人群普遍易感是导致此次疫情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监测工作,及时隔离病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对易感人群的免疫接种,可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9~2010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孕妇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北京市孕妇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描述病例发病时间、地区和职业分布,并利用Logistic回归探讨导致孕妇甲型H1N1流感病例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 2009~2010年北京市孕妇中累计出现确诊病例81例,危重症病例占30.9%,确诊病例病死率6.2%,死亡病例均为外来务工人员。孕妇危重症病例所占构成比和病例病死率高于育龄期女性(χ2=88.2,P<0.001;χ2=9.6,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治疗时间间隔长、体重指数高是导致孕妇甲型H1N1流感病例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孕妇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易并发呼吸衰竭和感染中毒性休克,且出现危重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危险性高于育龄期女性,外来务工人员是孕妇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加速温岭市消除麻疹进程,了解温岭市1980-2011年麻疹疫情的发生情况,为该市2012年消除麻疹制定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0-2011年3914例麻疹病例疫情资料及个案调查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3914例麻疹病例年龄构成为:〈8月龄组占5.77%;8月龄~3岁组占16.45%;4~7岁组占34.57%;8~14岁组占27.95%;〉115岁组占8.81%。免疫状况:免疫史不详占32.1%,无免疫史占48.2%,未全程接种占13.2%,全程接种占6.5%。结论:要控制麻疹疫情,必须提高易感人群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  相似文献   

14.
王波  韦涌涛  高丽  高梅菊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12):1503-1504
目的 通过对青岛市2020年1月20日—3月2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19,COVID-19)的流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COVID-19疫情在青岛市的流行特点,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青岛市2020年1月20日—3月2日60起COVID-19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截至2020年3月2日,COVID-19累计确诊病例60例,治愈出院58例,死亡1例,现有确诊病例1例(重症)。确诊病例主要集中在1月末到2月中旬。每日新增病例最多达到7例。男∶女为0.82∶1。确诊病例最大年龄为90岁,最小为1岁,以30~60岁居多(66.7%)。18例(30.0%)确诊者有武汉及周边地区旅居史,33例(55.0%)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共有16起聚集性疫情,涉及到43例确诊病例(71.7%)。家庭聚集发病14起,涉及33例确诊病例(55.0%);医院聚集发病1起;乘坐同一航班导致的聚集发病1起。 结论 青岛市COVID-19确诊病例集中在30~60岁;人群普遍易感;易发生家庭聚集性疫情。应加强COVID-19相关预防控制工作,尤其是家庭成员的防控意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可吸收止血胶原海绵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胸骨止血效果。方法:1组:对该组病患者采取的是使用骨蜡进行胸骨断面的止血;2组:对该组病患者采取的是先去除胸骨断面的强生骨蜡,再使用明胶海绵进行填充,然后关闭胸骨;3组:对该足病患者采取的是先去除胸骨断面的强生骨蜡,使用可吸收止血胶原海绵进行填充,然后关闭胸骨。结果:1、比较三个小组经过治疗后的情况:1组:共有病例100例,术后24小时纵膈引流量为355ml左右,术后拔管插管时间为10小时左右,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9天左右:2组:共有病例100例,术后24小时纵膈引流量为253ml左右,术后拔管插管时间为9小时左右,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天左右;3组:共有病例100例,术后24小时纵膈引流量为153ml左右,术后拔管插管时间为8小时左右,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天左右。以上三个小组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5%。2、比较三个小组并发症发生的情况:1组:共有病例100例,发生胸骨哆的病例有3例,发生伤口感染的病例有6例,进行二次开胸止血的病例有3例,骨蜡出现排异情况的病例有2例;2组:共有病例100例,发生胸骨哆的病例有1例,发生伤1:2感染的病例有5例,进行二次开胸止血的病例有3例,骨蜡出现排异情况的病例有0例:3组:共有病例100例,发生胸骨哆的病例有0例,发生伤口感染的病例有0例,进行二次开胸止血的病例有0例,骨蜡出现排异情况的病例有0例。以上三个小组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5%。结论:采用可吸收止血胶原海绵在心脏外科手术中胸骨止血具有明显的止血效果,值得临床治疗的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筛选江苏省南京市汉族人群胃癌遗传易感因素(基因多态性),进行多基因危险度分析.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374例南京市汉族人群原发性胃癌病例及对照为研究对象,检测CYP2E1、GSTM1、GSTT1、NAT2、ALDH2、MTHFR、XRCCI、IL-1B、VDR、TNF等基因型别;以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胃癌遗传危险因素的筛选,并对选取出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基因危险度分析.结果 原发性胃癌遗传易感因素有6项,分别为CYP2E1野生型(OR=1.348,95%CI=1.075~1.690)、NAT2突变型(OR=2.310,95%CI=1.613~3.309)、NAT2慢乙酰化型(OR=1.768,95%CI=1.018~3.072)、XRCC1 194突变型(OR=1.449,95%CI=1.140~1.842),MTHFR A1298C突变型(OR=1.521,95%CI=1.111~2.083),IL-1β突变型(OR=1.271,95%CI=1.031~1.568).结论 多基因组合作用OR值与其基因频率存在高度相关性,随着易感基因的增加,危险性升高.  相似文献   

17.
段炼 《中国保健》2010,(10):73-73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病例为1999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中毒病例,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3月~14岁,其中3月~1岁:2例,1~3岁:20例,3~7岁:13例,7~14岁:i0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芳烃受体AHR基因多态性与成人急性白血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应用PCR-RFLP和AS-PCR技术,分析与比较了136对汉族成人急性白血病病例与对照的芳烃受体基因1549C→T,1661G→A,1708G→A 3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及AHR基因多态性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结果]AHR 1549C→T和1708G→A位点的突变基因型在对照组与病例组中都为0;AHR1661G→A位点A突变等位基因在对照组和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3%和43%,差异有显著性(X2=5.261 9,P=0.021 8,OR=1.501 4,95%CI:1.060 2~2.126 2);AHR 1661G→A位点A突变基因型(A/A+G/A)频率在病例与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X2=10.852 6,P=0.001 0,OR=2.260 1,95%CI:1.386 5~3.684 2);按性别分层可见该差异主要存在于女性(X2=11.756 5,P=0.006 0,OR=3.607 8,95%CI:1.708 8~7.617 2).[结论]AHR可能是成人急性白血病的易感基因,携带AHR 1661位点突变基因型(A/A+G/A)者可能增加成人急性白血病、尤其是女性急性白血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杨进东  陆相杨 《现代保健》2011,(13):195-195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0岁,主因右上腹间断性疼痛2个月,加重半月于2010年7月113入院。症状进行性加重,但无明显体重减轻,无发热,无黑便。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软,肝脾不大。消化内镜示:距门齿约21-28cm右前壁见一菜花样隆起,表面溃疡糜烂,质脆,触之易出血,病变欠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增强对X线表现不典型乳腺癌的影像认识,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本院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而钼靶未见明确乳腺癌征象的病例20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X线表现:20例中8例出现类似纤维腺瘤或囊肿样结节影,8例出现局灶性高密度影,2例仅表现为局部腺体结构扭曲,1例X线表现未见异常,1例表现为星芒状影,2例合并出现钙化灶,1例并见异常增粗增多血管影。结论X线表现不典型的乳腺癌易漏诊或误诊为其他良性乳腺疾病。对出现以上X线征象的病例应密切结合临床和其他影像学检查,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