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曾梦炜 《中外建筑》2009,(9):163-164
混凝土早期收缩造成的早期开裂问题越来越引起工程界的重视。本文从早期收缩的分类及其形成机理、早期收缩与外加剂的关系、早期收缩试验方法研究三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早期收缩试验方法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混凝土早期自由收缩和约束收缩的实验方法,分别对自由收缩、环形约束收缩、轴向约束收缩、板式约束收缩的试验原理、试验方法、实验装置、适用性等方面做了较详细的分析和评价,对促进相关标准的制定,以及为结构早期裂缝控制和耐久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高强混凝土(C80)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等早期力学性能和早期收缩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早期不同干燥开始龄期对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收缩特性的影响,并对自收缩和干燥收缩在总收缩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复掺情况下,矿物掺合料种类及掺量对C100高强混凝土早期收缩及干燥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和干燥收缩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逐渐减少,粉煤灰对早期收缩的抑制作用优于干燥收缩;随着矿粉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增大而干燥收缩减少;硅灰的掺入增大了混凝土的早期收缩与干燥收缩,且随着硅灰掺量的增加,这种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高性能混凝土早期裂缝原因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践,对高性能混凝土产生早期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温度收缩是造成高性能混凝土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混凝土自收缩,而干缩对高性能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混凝土温度收缩和自收缩的防裂措施,同时还介绍了掺用膨胀剂补偿收缩、掺用纤维阻裂增韧和掺用减缩剂降低毛细孔收缩应力的早期裂缝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6.
采用传统千分表测试方法,研究了W/C为0.3和0.5的两组基准混凝土的自收缩零点测试点,以及这两种W/C下分别单掺1%Na2SO4、2%Na2SO4、1.5%NaNO2和3%NaNO2的混凝土早期自收缩的规律。结果表明,W/C为0.3的基准混凝土自收缩开始测试点为搅拌加水后13 h,掺入2%Na2SO4混凝土自收缩与基准试件较为相近,掺入1%Na2SO4的混凝土自收缩较基准件显著增大。NaNO2的掺入使得混凝土早期自收缩减小,同时,掺入1.5%NaNO2混凝土的早期自收缩比掺量为3%NaNO2的略大。W/C=0.5的基准混凝土自收缩开始测试时间为搅拌加水后21 h,掺入1.5%和3%NaNO2的混凝土自收缩均比基准试件大。  相似文献   

7.
高强混凝土收缩及补偿措施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研究了高强混凝土在不同相对湿度下的收缩。通过试验证明:高强混凝土早期收缩大于普通混凝土,长期收缩小于普通混凝土。在高强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膨胀剂,再加强早期养护可有效减小高强混凝土的早期收缩。  相似文献   

8.
采用传统千分表测试方法,研究了W/C为0.3和0.5的两组基准混凝土的自收缩零点测试点,以及这两种W/C下分别单掺1% Na2SO4、2% Na2SO4、1.5% NaNO2和3%NaNO2的混凝土早期自收缩的规律.结果表明,W/C为0.3的基准混凝土自收缩开始测试点为搅拌加水后13 h,掺入2% Na2SO4混凝土自收缩与基准试件较为相近,掺入1%Na2SO4的混凝土自收缩较基准件显著增大.NaNO2的掺入使得混凝土早期自收缩减小,同时,掺入1.5% NaNO2混凝土的早期自收缩比掺量为3%NaNO2的略大.W/C=0.5的基准混凝土自收缩开始测试时间为搅拌加水后21 h,掺入1.5%和3% NaNO2的混凝土自收缩均比基准试件大.  相似文献   

9.
水灰比对混凝土早期收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丽  吴胜兴 《建筑科学》2007,23(1):54-57
进行了不同水灰比对混凝土早期自收缩及干燥条件下总收缩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灰比越小,混凝土水化温升达到的峰值越高,其早期温度变形值也越大;随着水灰比的减小,混凝土早期自收缩、干燥条件下的总收缩及自收缩在总收缩中所占比例均显著增大;1d龄期内,混凝土的自收缩发展非常迅速,且低水灰比的混凝土中总收缩主要是由自收缩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矿物掺和料对混凝土早期开裂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高性能混凝土普遍存在的早期开裂问题,采用板式混凝土开裂架研究了掺硅灰、粉煤灰、矿渣粉对混凝土早期开裂的影响规律,同时测量了混凝土早期自收缩及在干燥条件下的总收缩。试验结果表明:掺硅灰对混凝土在干燥条件下的早期总收缩影响不大,但使混凝土早期开裂加重;掺粉煤灰使混凝土早期自收缩明显减小,而总收缩并不降低;掺矿渣粉使混凝土早期自收缩和总收缩都增大,而掺粉煤灰和矿渣粉均使混凝土早期抗裂性改善,且掺粉煤灰抗裂性优于矿渣粉。掺硅灰混凝土早期抗裂性差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早期弹性模量增大,徐变和应力松弛能力降低;而掺矿渣粉或粉煤灰混凝土早期抗裂性改善的主要原因在于混凝土早期弹性模量减小、徐变和松弛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土建类专业评估认证与注册师制度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专业评估认证已成为教育界和关心教育人士议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土建类专业评估认证是中国开展得最早的专业评估认证,有近20年的专业评估认证的经验。文章分析了中国土建类专业评估认证的基本情况、中国建设行业注册师制度情况、对专业评估认证及注册师制度的思考,以及完善建设行业注册师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立了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构成的我国法定城乡规划体系,标志着我国城乡规划在法律制度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新的城乡规划法,打破了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分治情况,加强城乡统一规划管理,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同时它仅仅只是解决了城市和村镇的统一规划问题,对于存在于乡村地区的大量的自然,历史等资源的规划和保护,利用的问题,并没有纳入统一规划和管理,本文通过结合南京浦口的规划实践工作,提出基于城乡一体的规划编制设想,目的旨在探索地方层面的规划编制如何能进一步结合地区管理需要,实现规划与管理的无缝对接,充实和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13.
回顾1982年以来30年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发展历程,初步分为历史文化名域保护兴起、历史文化街区深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面保护3个阶段.从历史文化名域名镇名村评选评价、保护体系、保护规划等方面探讨了一些概念和方法问题,并对我国今后的历史文化名域名镇名村保护提出了工作和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4.
郑建庭 《山西建筑》2012,38(28):153-155
针对常规的装煤漏斗仓下方架设接触网方法的弊端,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与装煤漏斗仓匹配的柔性移动接触网系统,分别对其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及安装工艺进行了论述,指出该系统与漏斗仓的良好配合,提高了煤炭装载效率,且操作简单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况烨 《山西建筑》2007,33(24):36-38
从组织类型、区域划分、道路、广场、居住区等几个方面浅要分析了中国传统村镇布局的基本形式,并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以体现独特的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的收缩、开裂及其评价与防治   总被引:79,自引:4,他引:75  
长期以来,混凝土的收缩性质受人关注,但除了大坝以外,通常只测定混凝土的干缩值,并以其评定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然而,随着对水泥与混凝土工程技术的不断研究发现,温度收缩和自身收缩的引起开裂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加速,弹性模量、徐变松弛等参数随之变化,造成开裂趋势明显加大。因此,更新评价和预测混凝土收缩与开裂的方法,寻求改善现今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方法已经十分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7.
高明桦  张志宽 《山西建筑》2007,33(23):71-72
对混凝土收缩、徐变分别概述了它们的定义、产生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当对混凝土结构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挠度变形进行精确的分析和足够的重视的建议,以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正常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18.
建筑的地域性及其结构技术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建筑的地域文化特色被提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如今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在建筑设计中,利用新技术表达传统文化,并让其符合现代特征,是建筑师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PM2.5概念、组成、来源及危害,从太原市的地形、地貌、气象特征对PM2.5的影响方面进行了论述,对钢铁企业排放PM2.5的主要工序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太钢当前PM2.5的防控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建筑垃圾资源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政策法规和工艺技术两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现状,并分析其发展趋势,阐明了我国推行建筑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