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健康教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病人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关系十分密切,特别是对病人早期监护,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施治,对病人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病人颅脑损伤的程度及临床表现,如:是否有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瞳孔变化、肢体瘫痪等来拟定健康教育的方式,如果病人意识尚未恢复,应根据病人损伤的程度,收集病历资料,询问家属,了解病人以往的生活信息,评估病人清醒后身体、心理状况及健康需求,与家属共同制订详细的健康教育计划。如果病人意识清醒,应多与病人交谈,把颅脑损伤的病因、病理、治疗过程、用药目的、饮食、生活等与病人讲解,并听取病人需求,使其达到配合治疗的最佳生理、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2.
对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炜  贾峥 《现代护理》2005,11(9):727-728
目的 探讨对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后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神经外科22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实施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 所有观察项目在健康教育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改善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对颅脑损伤患者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课堂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6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为干预组,采用健康教育课堂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选择2007年6-12月同类患者50例为对照组,沿用病区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健康教育达标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颅脑损伤健康教育课堂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健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后的效果.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22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实施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所有观察项目在健康教育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改善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医院病房为教学基地,以住院病人及其家属为教育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病人及家属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病人的健康行为或问题,使病人的行为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的教育活动。本科自1999年5月以来,对青光眼患者及家属注重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具体作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烧伤病房实施健康教育的做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医学模式的变革,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护理工作不仅要面向疾病,而且要面向健康。许多国家的护士法明确规定,护理人员有“教育患者的责任”,患者有“接受健康教育的权利”。健康教育是以病人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护士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病人及其家属了  相似文献   

7.
健康教育是以病人及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播疾病知识和保健技术的教育过程,可以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知识,改变其保健行为或问题,使之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为了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生活质量,除了不断提高治疗水平外,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及帮助是必须的。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收住的50例高血  相似文献   

8.
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地,以病人及家属为对象,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其教育的核心是通过卫生知识的传播和行为干预,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切合患者实际需要的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康复,有效的健康教育必须贯穿于患者治疗与康复的始终,使健康教育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320例颅脑损伤后遗精神障碍病人在精心治疗的同时,根据颅脑损伤后病人的特点和临床表现,给予入院、住院、出院全过程的健康教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症施教,使病人及家属树立了正确的思想,运用各种方式配合治疗,治愈316例,好转4例。说明应用上述方法,对病人的康复,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行介入诊疗病人中的实施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医院病房为教育基地,以住院病人及家属为教育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病人的健康行为或问题,使病人的行为向有利于康复的方面发展的教育活动。我科自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对冠心病行介入诊疗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体护理实践中最成功的环节之一,医院健康教育以医院为基地,以病人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达到使病人及家属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问题,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健康教育是现代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12.
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地,以病人及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健康教育流程对颅脑损伤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方法将12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住院时间先后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流程、实验组给予治疗性沟通健康教育流程,出院前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治疗依从性、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健康教育流程能有效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医院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地.以病人及家属为对象,通过医务人员有计划、有目的地教育达到使病人和家属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问题,使其行为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儿科健康教育因对象特殊,牵涉面广,内容多,健康教育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2007年11月以来,我科在开展院内多种健康教育方法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设了一个我爱宝宝QQ群,使健康教育在院外得以持续、延伸,扩大了科室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医院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地,以病人及家属为对象,通过医务人员有计划、有目的地教育达到使病人和家属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问题,使其行为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1].儿科健康教育因对象特殊,牵涉面广,内容多[2],健康教育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2007年11月以来,我科在开展院内多种健康教育方法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设了一个我爱宝宝QQ群,使健康教育在院外得以持续、延伸,扩大了科室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们对 1999~ 2 0 0 0年 182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82例 ,男 14 5例 ,占 79 6 7% ;女 37例 ,占2 0 33% ;年龄 1 7~ 71岁 ,平均年龄 31 14岁 ;工人 82例 ,农民 4 1例 ,干部 9例 ,其他及在校学生 5 0例 ;住院时间 1~10 5d ,平均 14 .2 3d ;治愈 15 6例 ,占 85 71% ;好转出院13例 ,占 7 14 % ;自动出院 9例 ,占 4 95 % ;死亡 4例 ,占2 2 %。2 教育方法为单个教育、小组教育、集体教育 ;病人教育、家属教育、病人 /家属共同教育 ;语言教育、文字教育、操作指导、功能…  相似文献   

17.
医院开展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地,以病人和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患者了解和增进健康意识,改变他们的不良生活习惯,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通过健康教育帮助人们形成一种行为观念,促进身体健康。如今,我们从传统的“帮助病人  相似文献   

18.
郑志惠  谢文  林芳宇  周飞宇 《现代康复》1999,3(10):1274-1275
医院护理健康教育是以病人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护士有计划、有目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进他的健康行为和自我保健问题,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方向发展。我院内科肾脏病区近一年来.采用了以群体为对象、个体为对象及阶段性教育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病人的康复起到有益的和有效的作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曹丽萍  张玉勤 《护理研究》2011,25(16):1463-1464
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地,以病人及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1]。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可  相似文献   

20.
健康教育是以病人和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目的地教育过程,使一些患者增进健康知识配合治疗及护理,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环节,我科2001年~2006年以来,对19例食管贲门癌术后并发心律失常者采取不同的方式,给予完善的方法进行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