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居家骨科护理平台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康复锻炼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应用居家骨科护理平台进行康复锻炼,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1、3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居家骨科护理平台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锻炼中能够提升康复效果,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责任制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6月收治的43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康复训练;将2016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医护合作责任制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锻炼依从度、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术后7 d VAS评分均低于同组术后1 d(P0.01),且观察组术后7 d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P0.01);观察组锻炼依从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7、14 d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合作责任制护理能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提高锻炼依从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康复锻炼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3年6月—2006年1月在我院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8例,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各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制定系统的康复计划,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运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定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康复组与对照组的膝关节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TKA患者术后系统化、规范化康复锻炼护理对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6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评分、S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规范化护理干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居家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0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居家康复护理,试验组在居家康复中采取规范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HSS膝关节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低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低于试验组,除大便、小便之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临床疗效低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进行居家康复时给予规范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联合功能锻炼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94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以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术后接受功能锻炼,研究组47例术后接受中医推拿联合功能锻炼,对比两组膝关节恢复质量、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毕关节活动度、屈曲度、股四头肌肌力以及静息状态、运动状态疼痛评分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2个月关节活动度、屈曲度、股四头肌肌力均高于对照组,静息状态、运动状态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64%,低于对照组的27.66%,P<0.05。结论: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期配合功能锻炼的同时联合中医推拿,可以提升膝关节的恢复质量,缓解术后疼痛,并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期护理干预联合持续性被动运动(CPM)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6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分期护理干预联合CPM。观察2组锻炼依从性并比较干预前后膝关节功能(HSS)、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SF-36)。结果实验组锻炼依从性97. 92%高于对照组的77. 08%(P 0. 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HSS评分较高(P 0. 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自我管理能力、SF-36评分较高(P 0. 05)。结论分期护理干预联合CPM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可改善膝关节功能,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基于动静互补平衡论的康复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2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前给予常规康复护理, 观察组患者出院前给予基于动静互补平衡论指导的康复护理。出院时及出院后1、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院外功能康复锻炼依从性问卷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平衡能力评分,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出院3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出院3个月内两组患者的院外功能康复锻炼依从性问卷评分降低, 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平衡能力评分均升高, 且观察组出院后1、3个月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出院3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动静互补平衡论的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 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为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膝关节康复锻炼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术后加速康复。方法选取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5例作为证据应用前的对照组,选取2017年4月—2018年7月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9例作为证据应用后的观察组。遵循JBI循证护理中心的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JBI-PACES)的标准程序,比较证据应用前后护士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标准康复指导的执行情况、患者康复锻炼期间的疼痛度(VAS)、依从性、满意度、膝关节功能评分(AKSS评分)、平均住院日、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应用基于加速康复理念的最佳证据后,护理人员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标准康复指导的执行率提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期间的疼痛度降低(P<0.01),依从性和满意度提高(P<0.01),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膝关节AKSS评分提高(P<0.01),平均住院日缩短(P<0.01);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僵硬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锻炼实施基于加速康复理念的最佳证据应用,可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促进膝关节置换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有效降低膝关节僵硬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APP的精准康复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关节外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APP的精准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出院时及出院后1,3个月的膝关节功能状况以及干预后的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术后1,3个月骨关节炎(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术后1,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APP的精准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沈文霞  宁余音  周艳琼  段勘 《护理研究》2013,(25):2756-2757
[目的]探讨移动教育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方法]将54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移动教育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宣教方法进行健康指导,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功能锻炼效果、掌握康复知识情况、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对康复指导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康复功能锻炼中应用移动教育进行健康宣教,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护理宣教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专科康复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2月我科住院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专科康复护理。干预20 d后对两组患者膝关节屈曲度、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膝关节屈曲度和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科康复护理有助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不良反应事件及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督查表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发放健康指导手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制定全膝关节置换术功能锻炼督查表,责任护士指导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按督查表内容进行锻炼,每个阶段的锻炼项目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评分)。结果出院前,两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6个月时,患者膝关节HSS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锻炼督查表的应用,将健康宣教内容相对量化,落实到有文字记录并有护士长督查的表格中,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护士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的自觉性增强,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88例患者按照出院日期单双号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出院后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及随访方式;干预组住院期间同对照组,出院后利用网络和电话随访等方式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以及出院后3、6、12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干预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组间=6.388,P<0.001;F组间=8.944,P<0.001)。结论 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护理, 能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郁嘉娴 《循证护理》2021,(4):519-523
目的:建立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为基础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延续护理服务方案,以促进病人早期康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9月在常熟市某三级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63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32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护理服务方案进行病人出院后的干预,试验组运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延续护理服务方案进行病人出院后的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在术后1个月、3个月功能锻炼依从性、关节功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延续护理服务方案可有效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出院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病人早期康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16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行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术后应用FTS理念对患者实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膝关节评分及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3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应用FTS理念实施康复锻炼,有助于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了患者治疗满意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出院准备服务模式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92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出院准备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度、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出院准备服务模式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有积极影响,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周婷 《医学临床研究》2020,37(4):611-613
[目的]探讨医护患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自我效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67例和对照组(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6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自我效能、关节功能、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身体锻炼自我效能、应对自我效能、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Lysholm膝关节评分、Tenger运动水平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1%(χ^2=4.593,P<0.05).[结论]医护患一体化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自我效能的养成,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将沙袋运用于病人居家功能锻炼中,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膝关节活动功能并验证其效果。[方法]选取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32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试验组病人出院后使用沙袋进行居家功能锻炼,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居家功能锻炼,比较两组病人膝关节功能。[结果]试验组病人术后1个月、3个月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量表(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功能、活动度、肌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袋可用于全膝置换术后病人居家功能锻炼中,有利于改善病人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谵妄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膝关节置换术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情志护理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谵妄状态、膝关节功能。结果心理状态:观察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6.866~7.655,P<0.05);谵妄状态:观察组谵妄分级量表(DRS-R-98)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3.824~16.874,P<0.05);关节功能:观察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Tenge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8.205~7.662,P<0.05)。结论情志护理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化解负性情绪,减轻术后谵妄状态,改善膝关节功能,是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理想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