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 HFNC)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肺部感染Ⅰ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2020年1月~2022年12月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轻中度Ⅰ型呼吸衰竭患者128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氧疗湿化组和HFNC组,各64例。常规氧疗湿化组采用气泡式氧气湿化鼻导管给氧,HFNC组采用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经鼻塞导管给氧。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及治疗2和24 h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等血气指标变化。对痰液进行黏稠分度以评估气道干燥程度,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及治疗24 h后痰液黏稠程度。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死亡率、存活者ICU住院时间。结果 入组时,两组患者RR、HR、PaO2、PaCO2、PaO2/FiO2差异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2.
叶兰 《医疗装备》2023,(19):153-156
目的 探讨高流量湿化治疗仪联合气道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72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予常规气道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高流量湿化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呼吸功能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舒适度量表(GCQ)评分、呼吸机撤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撤机后24 h,观察组PaO2、Sp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后24 h,观察组生理、社会环境、环境及心理舒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撤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流量湿化治疗仪联合气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联合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石景山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及试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莫西沙星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使用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的痰液黏稠度及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 治疗1周后,试验组痰液黏稠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的PaO2、SaO2均高于治疗前,PaCO2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联合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患...  相似文献   

4.
林娇  潘华仙  卓雪英 《医疗装备》2023,(19):143-146+150
目的 探讨高流量无创呼吸湿化治疗仪联合吸气肌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医院收治的10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采用吸气肌功能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流量无创呼吸湿化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肺功能相关指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排痰情况(自主排痰率及3 d内总排痰次数)及舒适度[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呼吸频率、PaO2、PaCO2、自主排痰率、3 d内总排痰次数及GC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呼吸频率、PaO2及PaCO2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主排痰率及GCQ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5.
彭卫平  王君莲 《医疗装备》2022,(19):171-173
目的 探讨持续气道湿化联合间断雾化吸入在脑出血(ICH)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IC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于气管切开后采用持续气道湿化,观察组于气管切开后采用持续气道湿化联合间断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气道湿化效果、生命体征[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湿化24 h后,观察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后3 d,观察组RR、HR均低于对照组,SaO2、Pa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后7 d,观察组肺部感染、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气道湿化联合间断雾化吸入在ICH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保证气道湿化效果,稳定生命体征,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重症肺炎合并低氧血症采取经鼻高流量湿化治疗仪结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BAL)诊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重症肺炎低氧血症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单纯BAL治疗,观察组采用BAL+经鼻高流量湿化治疗仪诊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炎性因子等。结果:(1)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获得更高的水平(P<0.05);(2)观察组较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更低,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更高(P<0.05);(3)观察组较对照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等获得更低的水平(P<0.05);(4)观察组较对照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获得更低的评分(P<0.05);(5)观察组较对照组重症监护室入住率、气管插管率更低(P<0.05)。结论:重症肺炎合并低氧血症采取经鼻高流量湿化治疗仪结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诊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在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撤机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于医院治疗的拟行呼吸机撤机的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撤机后采用传统面罩吸氧,试验组撤机后采用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吸氧,比较两组撤机后24 h的动脉血气指标和气道湿化满意率、痰痂堵管率、气道出血率、再次机械通气率,以及撤机后1周内的肺部感染率。结果 撤机后24 h,试验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后24 h,试验组气道湿化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痰痂堵管率、气道出血率和再次机械通气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撤机后1周内,试验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用于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撤机后不仅可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还可提高气道湿化满意率,降低痰痂堵管率、再次机械通气率及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HFNC)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对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呼吸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以指导ARF治疗方案的优化。方法:选取在医院治疗的80例ARF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布地奈德气雾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HFNC,均连续治疗14 d。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呼吸动力学指标[呼吸频率(RR)、平均气道压(Pm)和气道阻力(Raw)]、氧代谢指标[氧合指数(PaO2/FiO2)、血氧饱和度(SaO2)和氧输送(DO2)]以及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和用力肺活量(FVC)],治疗期间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RR、Pm及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14 d后,RR、Pm及R均较治疗前降低(t=178.918,t=158.114,t=34.750;P<0.05),对照组治疗14 d后RR、Pm及R均较治疗前降低(t=108.703,t=108.923,t=38.045;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13,t=3.030,t=3.382;P<0.05);观察组治疗14 d后,PaO2/FiO2、SaO2及DO2均较治疗前升高(t=91.854,t=43.634,t=76.461;P<0.05),对照组治疗14 d后,PaO2/FiO2、SaO2及DO2均较治疗前升高(t=137.605,t=32.125,t=73.178;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2,t=3.172,t=4.571;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基础上联合HFNC,更利于改善ARF患者呼吸动力学和氧代谢,患者肺功能明显提升,且联合治疗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气末期正压(PEEP)、吸入氧浓度(FiO2)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60例NRDS患儿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相关指标(无创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治疗24 h后PaO2、PaCO2、PEEP、FiO2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观察组患儿无创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较治疗前,治疗24 h后两组患儿PaO2水平均显著升高,PaCO2、PEEP、FiO2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儿PaO2  相似文献   

10.
万赟  赵云 《医疗装备》2023,(23):133-135
目的 探讨高流量湿化治疗仪联合舒适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11月于医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5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撤机过程中采用舒适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流量湿化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血气水平、气道痰痂发生率、重新置管率、撤机成功率及撤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血气水平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道痰痂率及重新置管率低于对照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撤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过程中实施高流量湿化治疗仪联合舒适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血气水平,提高撤机成功率,降低气道痰痂发生率、重新置管率及撤机有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梁林国 《智慧健康》2023,(33):36-39
目的 比较无创持续正压通气(CPAP)与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HFNC)治疗婴儿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84例婴幼儿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成CPAP组与HHFNC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抗病毒、祛痰止咳、平喘、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CPAP组采用CPAP治疗,HHFNC组采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h血气分析结果、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PaO2、PaCO2、p 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aO2、PaCO2、p H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氧分压恢复时间、呼吸平稳时间、喘憋缓解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HFNC组气道湿化满意率明显高于CPAP组,呼吸治疗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  相似文献   

12.
刘伟英  钟金花  陈丽坤 《医疗装备》2023,(17):114-115+118
目的 探讨便携式吸痰器在急诊内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医院收治的80例需要院内转运的急诊内科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吸痰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0例。转运中途对照组采用50 ml注射器连接一次性吸痰管的方式吸痰,观察组采用便携式吸痰器吸痰。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单次吸痰时间、单次痰液量、耐受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吸痰前,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两组MAP、HR、RR、PaCO2均低于吸痰前,PaO2、SpO2均高于吸痰前,且观察组MAP、HR、RR、PaCO2均低于对照组,PaO2、Sp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次吸痰时间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双水平无创呼吸机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NRDS患儿,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观察组接受双水平无创呼吸机高频振荡通气。比较两组的撤机成功率、血气指标、恢复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7d内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PaCO2降低,PaO2、PaO2/FiO2升高,且观察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PaO2/FiO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开奶时间、全肠喂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水平无创呼吸机高频振荡通气应用于NRDS可提高撤机成功率,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减轻对其消化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范吉仙 《医疗装备》2022,(17):159-161
目的 探讨空氧混合仪吸氧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窒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8 年 12 月至 2021 年 9 月医院收治的 60 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鼻导管吸氧联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空氧混合仪吸氧联合常规护理干预,两组均持续观察至出院,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 [ 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及 pH]、心率、呼吸频率与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48 h后,观察组 PaCO2低于对照组,PaO2、SaO2及 pH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心率、呼吸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48 h 后,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80例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气道湿化效果、血气指标以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气道湿化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P <0.05)。护理后,观察组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20.0%(P <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可有效提高人工气道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改善患者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尹念念 《现代养生》2023,(7):547-549
目的 观察分析人工背部叩击联合穴位按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00例,根据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均衡可比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人工背部叩击排痰护理,观察组给予人工背部叩击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对两组患者日排痰量、临床症状(呼吸频次、咳嗽缓解情况、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日排痰量、PaO2、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日排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呼吸频次、咳嗽缓解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  相似文献   

17.
贲海燕 《现代养生》2023,(20):1581-1583
目的 探讨督导式预警性护理对重症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采用督导式预警性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肺炎(VAP)、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分压(PaO2)]、住院指标。结果 督导式预警性护理实施前,两组患者PaCO2、PaO2、SaO2动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督导式预警性护理实施后,两组PaCO2下降明显,SaO2、PaO2上升,且观察组SaO2、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20.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HFNC)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 2种无创通气呼吸支持治疗,对轻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初始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73例轻度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HHHFNC组(n=38)与NCPAP组(n=35),对其分别采取HHHFNC与NCPAP模式治疗。观察2组患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前及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如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则采用配对t检验。2组无创通气时间及中转机械通气治疗率、无创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分别采用成组t检验或χ2检验。本研究经过徐州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审批文号:XZXY-LJ-20161122-010),患儿家长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2组患儿性别构成比、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入组时日龄、母亲产前24 h至7 d糖皮质激素使用率、HHHFNC或NCPAP治疗中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率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①HHHFNC组患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后1 h、24 h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如pH值、PaO2,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初始呼吸支持治疗后24 h PaCO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H值比较:t=2.090、2.945,P=0.040、0.004; PaO2比较:t=8.250、7.730,P均<0.001;PaCO2比较:t=9.677、P<0.001)。NCPAP组患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后1 h、24 h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如pH值、PaO2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aCO2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H值比较:t=2.020、3.632,P=0.047、0.001;PaO2比较:t=10.380、10.797,P均<0.001;PaCO2比较:t=2.666、10.627,P=0.010、<0.001)。2组患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后1 h、24 h的pH值、PaCO2、PaO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患儿无创通气时间、中转机械通气治疗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HHFNC组患儿鼻损伤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NCPAP组的17.1%(6/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7,P=0.025)。 结论HHHFNC与NCPAP对轻度NRDS患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疗效相当,HHHFNC导致的鼻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NCPAP。由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小,并且未根据轻度NRDS患儿出生胎龄及出生体重进一步分层分析,HHHFNC与NCPAP对轻度NRDS患儿的初始呼吸支持治疗疗效,尚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9.
姚翠玲 《医疗装备》2023,(9):137-140
目的 探讨密闭式吸痰器与开放式吸痰管在急诊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68例急诊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器吸痰,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管吸痰,均连续干预5 d,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心率、吸痰总量、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和并发症。结果 干预后,两组PaO2及SpO2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aCO2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呼吸频率及心率低于对照组,吸痰总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VC、FEV1及FEV1/FVC均高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在儿童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取河南省洛阳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50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仰卧位机械通气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出院时,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儿不同时间段(治疗前及治疗6 h、12 h、24 h)的氧浓度分数(FiO2)及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比较2组患儿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FiO2、PaO2、Pa CO2、PaO2/Fi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