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显示情况及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结果 (1)以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显示的轻度冠脉狭窄数量较多,而中度及重度冠脉狭窄的数量较少,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检查方法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依照冠脉造影的标准,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50%)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为96.4%(137/142)和96.8%(274/283),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为93.8%(137/146)和98.2%(274/279)。结论 64排螺旋CT在冠脉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和阴性预测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64排128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64排128层螺旋CT及冠状动脉造影成像检查的疑似冠状动脉疾病患者86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64排128层螺旋CT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64排128层螺旋CT诊断的准确度、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结果: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57例患者存在冠状动脉病变;64排128层螺旋CT检查动脉狭窄准确度为92.79%、特异性93.46%、敏感性91.55%、阴性预测值95.29%、阳性预测值88.44%。结论:64排128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病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度、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可有效作为临床冠状动脉病变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61例(103枚支架),分别进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结果: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共显示103枚支架,其诊断支架内再狭窄阳性的敏感性为88.89%,特异性95.29%,阳性预测值80.00%,阴性预测值97.59%,准确性94.17%。结论:给予冠心病PCI术后患者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较高,可判断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冠状动脉狭窄病患的诊断中应用CTA和DSA所取得的临床价值,分析CTA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方法:将2014年6月27日至2017年6月27日在我院进行检查的冠状动脉狭窄病患(67例)纳入该次研究,病患进行多排螺旋CT冠脉血管造影检查(第一组),2周之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第二组),对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检查结果展开分析。结果:将DSA作为判断依据,多排螺旋CT冠脉血管造影对重度或者以上管状动脉狭窄的准确为94.98%,敏感性为92.31%,特异性为96.2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28%、93.73%。结论:冠状动脉狭窄患者采用CTA进行诊断,能够清楚了解冠状动脉的狭窄情况以及管壁增厚情况,清晰显示动脉壁的钙化以及斑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血管诊断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5 a以上冠心病患者进行随访。冠状动脉及移植血管同时行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和选择性血管造影,比较分析2种检查结果。结果:共移植血管58支。以选择性移植血管造影结果为标准,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移植血管闭塞诊断的敏感性为77.27%,特异性为97.22%,阳性预测值为94.44%,阴性预测值为87.50%,准确性为89.66%;对于闭塞加狭窄诊断的敏感性为81.48%,特异性为93.55%,阳性预测值为91.67%,阴性预测值为85.29%,准确性为87.93%。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移植血管病变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后检查方法,尤其适用于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困难的移植血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双源CT冠状动脉CTA在冠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运用价值进行探析。材料与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所接收的2953例冠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双源CT冠状动脉CTA检查,且将其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相比较,以了解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的价值。结果:CTA与造影检查均判断为狭窄的有1511段,两种检查手段均判断为阴性狭窄的有2597段,CTA判断为阴性但造影判断为阳性的狭窄有137段,造影判断为阴性但CTA判断为阳性的有237段;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标准,CTA在冠脉粥样硬化检查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69%、91.64%、86.44%、85.60%。结论:采取双源CT冠状动脉CTA对冠脉粥样硬化疾病进行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心脏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临床拟诊为冠心病患者1223例,行64螺旋排CT冠脉造影检查,并利用后处理功能重建冠脉,显示冠脉各主干及其分支,并对冠脉病变进行诊断262例患者的344支冠脉行选择性冠脉造影。结果:1223例行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的患者显示344支冠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结论:64排螺旋CT对于诊断冠脉狭窄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朱可  张娜 《临床医学》2009,29(10):69-70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在心肌桥伴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与选择性冠脉造影(SCA)做比较,采用64排螺旋CT对101例疑诊冠心病患者的冠脉主干及主要分支进行重建和分析,评价其诊断心肌桥伴冠心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CTA能够清晰显示冠脉主干及其分支的肌桥、狭窄、钙化,CTA诊断冠脉病变的灵敏度96.61%,特异度97.54%,阳性预测值98.12%,阴性预测值97.81%。其中对管腔狭窄〉50%的病变灵敏度最高,达到100%。结论CTA对冠脉肌桥、狭窄病变均显影良好,对冠脉肌桥及冠心病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对钙化病变诊断率优于冠脉造影,可以作为疑诊冠心病人群无创性筛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2型糖尿病的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172例存在冠状动脉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检查的金标准,同时对全部患者均开展螺旋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经过相应方法检查可知,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排螺旋CT显示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均较高。结论: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2型糖尿病的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同时其检查无创,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98例,患者序贯接受64排螺旋CT冠脉CCTA和冠脉DSA造影检查。观察两组的诊断结果并评估冠脉CCTA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种诊断方式对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等血管支的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冠脉CCTA诊断冠脉狭窄的灵敏度为95.38%,特异度为84.85%、阳性预测值为92.54%,阴性预测值为90.32%;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为0.845(p<0.01)。结论:对于冠脉狭窄患者,冠脉CCT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比较准确的识别和诊断冠脉狭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方法 30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病人行64层螺旋CTA,以选择性冠状动脉DSA造影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结果 120段冠状动脉在CTA图像上得到良好显示,达到分析要求。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狭窄程度≥50%)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8%、85.3%、48.3%和95.6%。结论 64层螺旋CTA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具有很高的阴性预测值,可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技术对冠状动脉狭窄进行筛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电门控下64排螺旋CT在急性胸痛病因快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8例急性胸痛而心电图检查或临床症状无法准确提示病因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心电门控下胸部血管成像(CTA)检查.所有患者原始数据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方法分别进行冠状动脉、肺动脉、主动脉成像.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进行诊断.其中12例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与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结果相对照.结果:所有行心电门控下64排螺旋胸部CTA的患者1次检查均可清晰显示双侧肺动脉、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以及胸主动脉.显示肺动脉栓塞15例、冠状动脉狭窄19例、主动脉夹层5例、主动脉瘤3例;并诊断气胸1例、肺感染1例、缩窄性心包炎1例、3例未见明显异常.与冠状动脉造影金标准对比,冠状动脉CTA诊断冠状动脉显著性狭窄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3.3%、96.1%、60.0%.结论:心电门控下64排螺旋CT胸部CTA在急性胸痛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是一种无创、准确、快速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A对心肌病并发心绞痛患者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肥厚型心肌病并心绞痛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共540节段冠状动脉,所有患者均通过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扫描技术和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肥厚型心肌病并心绞痛患者的诊断结果。 结果 冠状动脉CTA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诊断血管狭窄程度完全符合的共有384节段,完全相符率为71.1%。通过冠状动脉CTA检查诊断发现,患者血管狭窄程度正常的节段与血管狭窄程度为重度的节段的敏感性高于血管狭窄程度为轻度和中度的节段(P<0.05);但从阳性预测值方面看,血管狭窄程度为轻度的节段的阳性预测值却低于正常、中度、重度的节段(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非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的诊断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钙化斑块诊断率方面,通过冠状动脉CTA的诊断率高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P<0.05)。 结论 对于患有肥厚型心肌病并心绞痛的病人,可用冠状动脉CTA检查其是否有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CTA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可作出精确的判断,且安全、快速,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螺旋CT冠脉成像在诊断冠心病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冠脉成像(CTA)检查,并将冠状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分析CTA诊断结果。结果:在6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检出阳性32例,阴性28例,CTA诊断敏感性、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0.63%、82.14%、85.00%;32例患者行PCI术治疗共植入冠状动脉支架44枚,其中术后冠脉造影显示非狭窄35枚,再狭窄9枚,CAT显示非狭窄35枚,再狭窄7枚,有2枚因图像模糊无法进行评价,得出CTA诊断冠状支架再狭窄敏感性、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7.78%、100%、95.45%。结论:64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具有便捷、无创等优势,其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且可较好的判断PCI术后支架狭窄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2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者采用多种后处理方法重建图像,回顾性分析总结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粥样斑块310处;并与同期的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照了14例147节段,统计学结果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管腔内径狭窄≥50%的敏感性95.5%,特异性92.2%,阴性预测值97.9%,阳性预测值82.7%。总符合率93.2%。结论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冠心病的有效筛查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血管狭窄节段的显示能力。方法:入选15例临床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记录患者12导联静息心电图,根据ST-T有改变的导联推测相关狭窄的冠状动脉。患者于螺旋CT检查后1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以之为标准,观察16层螺旋CT和心电图对于狭窄程度≥50%的冠脉血管诊断的准确性。结果: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于≥50%狭窄的血管分支检出的敏感度为71.43%,特异度为97.69%,阳性预测值为83.33%,阴性预测值为96%,与冠脉造影的一致性较好。CT和心电图联合应用对冠脉狭窄节段的检出能力无提高。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于冠状动脉有较好的显示能力;对于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识别能力可靠,但与心电图联合应用对冠脉狭窄的诊断无进一步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比较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优势.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检查诊治的156例患者,均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进行检查,之后再采用传统的冠脉造影技术进行检查,对两次检查的准确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诊断方式对于患者的冠脉狭窄病变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A评价颅颈部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疑似颅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患者,70例患者均接受64层螺旋CTA检查,以外院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并与CT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TA检查显示血管狭窄298段,DSA检查显示血管狭窄296段,两种检查方法对比不同狭窄程度差异较小(P0.05);CTA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依次为99.32%、99.82%、99.76%、98.66%、99.91%。结论:64层螺旋CTA能够将颅颈部动脉狭窄进行准确诊断,且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临床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指标,采用64排螺旋CT对71例疑诊冠心病患者的冠脉主干及主要分支进行重建和分析,评价其诊断冠心病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64排螺旋CT能清晰显示冠脉主干及分支狭窄、钙化、开口起源异常及桥血管病变,对冠脉狭窄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高。诊断冠状动脉斑块尤其是钙化斑块的敏感度最为突出。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脉狭窄病变、桥血管、心肌桥、支架管腔均显影良好,对钙化病变诊断率优于冠脉造影,可以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无创性筛选检查及冠脉支架、搭桥术后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64排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狭窄≥50%)的对比分析,探讨64层螺旋CT评估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12月~2008年10月于我院同期接受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常规经皮冠脉造影的112位冠心病患者的影像资料,以常规冠脉造影为参考标准,对2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估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按常规冠脉造影计算,112例患者共发现374处病变用于评价,MSCT造影检测冠脉病变总的准确性为90.6%,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4.3%和5.1%;其中MSCT检测为假阴性均发生在左回旋支和右冠远段,假阳性均为冠状动脉伴有钙化。结论:64排螺CT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性较高,但血管解剖和冠状动脉钙化可能会影响其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评价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