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分析了机械-液压功率匹配系统原理的基础上,根据液压系统驱动力-速度曲线及参数,提出了适用于TLC900型运梁车液压驱动系统与发动机功率匹配的电液比例功率匹配系统,并给出了控制规律及程序流程图。试验与现场实践证明,该功率匹配系统满足运梁车驱动性能的要求,可提高运梁车的驱动性能,对其他大型行走工程机械也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计算和分析开沟铺管机行走系统,推导出液压行走系统扭矩-速度-液压系统效率曲线图和关键点。依照开沟铺管机的作业工况,设计了液压行走系统电控方案。探讨发动机与液压行走系统的功率匹配方案。根据开沟系统功率计算公式,分析影响开沟功率的因素。结合液压驱动和开沟系统与发动机功率和扭矩的曲线图,在进一步探讨驱动和开沟系统的功率分配原则的基础上,得出功率分配方案框图,为链式开沟铺管机的设计使用和动力系统匹配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根据车辆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给出全液压式飞机牵引车的参数指标,阐述其发动机与液压泵的功率匹配原理及其液压系统的驱动方式与控制方法,并针对该车的牵引性能进行试验分析,得出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900t提梁机液压行走系统的工作原理,阐明了闭式液压系统应用于车辆行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法,并提出了闭式液压系统中功率匹配方案。  相似文献   

5.
液压驱动回路设计不合理,是造成液压系统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它的实质是功率不匹配,即驱动回路的输出压力Ps、流量Q_s与执行器需要的压力P_L、流量Q_L 不匹配。当流量不匹配,Q_s>Q_L 时,则产生溢流损失;当压力不匹配,P_s>P_L时,则造成压力损失。因此,液压系统节能设计的基本途径,是使回路的输入功率,与执行器输出功率相匹配,匹配程度愈高,效率也愈高。本文介绍一些液压驱动回路的节能方案,并分析各回路的节能应用。用定量泵组成的驱动回路1.定量泵供油,溢流阀调压驱动回路图1为这种回路。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所以各行业广泛应用。从节能角度,这种回路只适于恒压力、恒流量的载荷类型,否则效率低。例如具有多负载多速度工作循环的液压钻机,目前有些产品仍采用单定量泵驱动,平均效率在35%以下,急需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6.
车辆CVT液压系统功率匹配控制与仿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V-belt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CVT)液压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系统压力、流量和功率特性的仿真模型;对车辆行驶循环下的CVT功率特性进行了仿真和功率匹配分析,提出了减小液压系统功率损失、实现系统功率匹配的方案;进行了双联泵供油的CVT液压系统功率匹配控制的方案设计、动态建模和仿真分析。计算表明,采用的双联泵功率匹配系统能有效提高CVT液压系统效率。研究结果为CVT液压系统的节能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工程车辆的工作特点,采用静液压传动技术,研究适用于工程车辆的专用底盘,能根据路面情况选择驱动形式.在分析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车轮所需要的特性场,并对液压系统中的参数进行了匹配研究.利用静液压传动可精确控制的优点,使工程车辆具有精确的可操作性,全轮驱动提高了整车的驱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小煤矿井下顺槽巷道运输困难的问题,对其巷道的自然条件、运输现状以及目前矿用车辆的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从整车的驱动形式、驾驶方式、外形尺寸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采用双向驾驶和静液压-机械驱动相结合的矿用车辆。分析了静液压-机械驱动的矿用车辆在制动过程中,全液压制动与静液压反馈制动相互之间以及前后驾驶室两套制动操纵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设计了专用双回路液压制动阀以及前后驾驶室操纵切换装置,实现了全液压制动与静液压反馈制动的联动,以及前后驾驶室两套操纵系统之间的切换。研究结果表明:该车辆能够在宽度大于1.8 m的顺槽巷道中使用,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在前后驾驶操纵时表现出几乎等同的制动性能,未出现过紧急制动状态下发动机熄火等现象,制动系统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液压挖掘机中发动机与液压泵的功率匹配性能,优化其控制策略,在通过对液压挖掘机的功率匹配原理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一种基于LabVIEW、移动控制器和USB/CAN设备的可视测试系统方案。该方案采用Cylindro控制器作为数据采集与控制的核心,控制器采集液压系统与发动机的相关信号,并驱动电磁比例阀以及动油门电机实现液压泵与发动机的功率控制;采用CAN通讯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并利用虚拟测试软件LabVIEW进行人机界面的设计,完成测试数据的显示与保存。试验表明:该测试系统能满足要求,且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单阐述了国内收获机械静液压行走的基本原理和现阶段匹配收获机的发动机的常用工况区,在静液压驱动行走基础上,对发动机及液压系统匹配优化方向做出了阐述.分析了发动机和液压系统匹配优化的性能优势,为国内收获机械节能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SPC90抱罐车的最大额定载重为90t,是钢渣处理生产线上的关键设备,抱罐车的驱动、转向、制动和工作装置等操作均采用电液比例控制,驱动采用液力传动,通过动力换档电液控制系统和三相变矩器的结合,解决了抱罐车行走过程中负载变化频繁和发动机匹配等问题;转向系统为电液动力转向,制动系统采用基于湿式盘式制动,工作装置采用闭芯式负荷传感电液控制系统,开发了基于CAN总线的电气控制系统,抱罐车还具有遥控、防撞和故障诊断等智能化系统。  相似文献   

12.
液压行驶驱动系统是565 kW全液压推土机的核心,其性能的好坏影响着推土机的整机性能和工作效率。首先提出了四泵四马达液压行驶驱动系统的动力传递路线,确定了液压行驶驱动系统单边回路图;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液压行驶驱动系统单边回路的仿真模型;最后模拟推土机在铲掘过程中遇到的特殊工况和行驶工况,对系统流量、压力和车速进行了动态响应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加载100, 250 kN 的阶跃载荷时,系统压力分别稳定在21.44, 45 MPa,负载越大,系统压力越高,但不会超过系统设定的最高匹配压力45 MPa;在推土机起步过程中,车速在2 s内稳定在2.6 km/h,起步平稳,制动过程与起步相反。因此,565 kW全液压推土机液压行驶驱动系统的设计方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对全液压推土机行驶驱动系统液压泵的容积效率、机械效率、总效率、功率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某型号量泵进行实验,得出全排量下相应实验曲线,进而分析了变量泵在各种条件下的性能以及变化规律,得出了充分利用变量泵效率的条件,为全液压推土机行驶驱动系统变量泵的选型与匹配以及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飞机液压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现代飞机舵面操纵系统与动力系统几乎都是液压驱动的。随着飞机特别是军用飞机的发展,对机载液压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飞机特别是军用飞机液压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并人外的飞机液压系统的研究工作进行民介绍,指出:生日上、高压化、大功率、变压力、智能化、集成化,余度间未来飞机液压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尤其是高压变压力泵源系统对未来飞机的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二次调节系统中液压蓄能器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解决液压蓄能器在二次调节系统建造过程中的选配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二次调节环境下的液压蓄能器动态数学模型,继而通过仿真选择相应的蓄能器产品。建立二次调节环境下的蓄能器数学模型也有利于对二次调节系统调速特性和动态特性的深入研究。用1台二次调节扭矩加载实验装置转速系统的实验曲线部分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重型多轴车辆后备功率较大、动力盈余的问题,提出模块化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设计方法.选取分路并联式模块化混合动力驱动系统作为某重型四轴越野车的驱动系统方案,并对该系统的动力参数匹配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合适的发动机、驱动电机以及电池组参数.  相似文献   

17.
Hydraulic hybrid vehicles (HHV) with secondary regulation technology has the potential of improving fuel economy by operating the engine in the optimum efficiency range and making use of regenerative braking. Hydrostatic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has the advantage of higher power density and the ability to accept the high rates and high frequencies of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both of which are not favorable for batteries, but the lower energy density requires special power matching design and control strategy to coordinate all the powertrain components in an optimal manner.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o distinguish the components size values of HHV by considering the requirements of driving cycles and technology aspects. The regenerative braking strategy and energy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the optimized HHV is proposed to recovery the braking energy and distribute the regenerated braking energy.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by taking the optimized configuration of HHV, adopting the regenerative braking strategy and energy control strategy are helpful to improve the system efficiency and fuel economy of HHV under urban driving cycles.  相似文献   

18.
三元复合驱油技术是大庆油田为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依靠科技攻关不断探索提出的新的驱油技术。针对这种驱油技术研制了新型液力驱动无级调速升压泵,有效解决了聚驱时在用升压注入泵容积效率低、对三元复合体系的粘度降解大、易损件寿命短、技术参数匹配不合理等问题。经过现场工业试验表明,该泵技术参数达到了设计要求,能够满足对三元复合液升压注入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