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区域电力市场中实用网损计算及分摊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刘焕志  李扬  柏瑞  杨立兵  王亮  王利峰  李灿 《电网技术》2003,27(3):63-67,77
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许多国家、地区相继组建区域电力市场,我国区域电力市场的试点工作也率先在华东地区展开,我国辆阶段的区域电力市场采用双边交易的形式,且多为跨省交易,如何比较快速,准确地计算多笔交易共存所产生的系统总网损,合理地将系统总网损分摊到各笔交易,进一步将单笔交易网损分摊到各子区域,从而有效地对过网子区域进行网损补偿,是区域电力市场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结合华东区域电力市场的实际,推导了“节点微增网损因子”“节点群微增网损因子”和“基于节点群的交易微增网损因子”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将网损补偿到各子区域,并将所提出的网损分摊方案应用到IEEE30节点系统,计算结果证实了该方案是实用、有效,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网损微增量的节点电价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节点电价体制是我国区域市场发展的标准模式,随着电力市场的阻塞管理方法日益完善,并且考虑输电阻塞出现的数学期望值,网损成为影响节点电价中的不可忽略的因素。从一般节点电价模型出发,推导出网损微增量的修正的计算公式,并基于直流潮流法计算网损微增量,得到一种计算简单快速的考虑输电网络损耗的节点电价计算方法。并以IEEE-14母线系统算例仿真表明考虑网损后的节点电价能有效反映不同地理位置电价信号,可以协助调度部门安排经济的运行方式,提高输电资源的利用效率,引导电源和输电网的合理投资。  相似文献   

3.
节点电价体制是我国区域市场发展的标准模式,随着电力市场的阻塞管理方法日益完善,并且考虑输电阻塞出现的数学期望值,网损成为影响节点电价中的不可忽略的因素.从一般节点电价模型出发,推导出网损微增量的修正的计算公式,并基于直流潮流法计算网损微增量,得到一种计算简单快速的考虑输电网络损耗的节点电价计算方法.并以IEEE-14母线系统算例仿真表明考虑网损后的节点电价能有效反映不同地理位置电价信号,可以协助调度部门安排经济的运行方式,提高输电资源的利用效率,引导电源和输电网的合理投资.  相似文献   

4.
文中分析了中国在市场出清和节点边际电价计算时,存在发用电负荷偏差和系统网损难以精确计算的问题。首先,提出2种节点边际电价计算模型,利用网损分布因子分摊系统网损与负荷偏差分配因子分配负荷偏差相结合的方法,实现系统网损与负荷偏差的精确计算。然后,基于迭代的节点边际电价模型,以母线负荷为初始点编制发电计划,每次求解后将总发电量与系统负荷的偏差分摊至节点,修正其负荷,通过多次迭代求解节点边际电价。两步法节点边际电价模型,以系统负荷为依据,建立考虑系统网损与负荷偏差的耦合模型。第1步计算负荷偏差,第2步固定偏差计算节点边际电价。最后,通过比较所提方法与网损直接分摊方法的节点边际电价,以及分析不同负荷偏差水平、不同负荷偏差分配因子对节点边际电价的影响,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考虑输电网络损耗的节点电价计算方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提出了一种考虑网络损耗的节点电价计算方法。节点电价包含能量的生产成本、输电阻塞成本以及网损成本。网损成本与前两者相比所占比例不大,通常在节点电价中可忽略,而采用其他方法分摊给各市场参与者。文中根据经典实时电价理论推导出节点电价的网损修正公式,从中定义了网损修正系数,并基于直流潮流模型和交流潮流模型提出了2种计算网损修正系数的方法。通过RTS-24系统算例仿真表明,考虑网损之后的价格信号能有效地引导市场成员合理配置资源,协助调度中心降低系统的网络损耗,提高能量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考虑网络损耗的节点电价计算方法。节点电价包含能量的生产成本、输电阻塞成本以及网损成本。网损成本与前两者相比所占比例不大,通常在节点电价中可忽略,而采用其他方法分摊给各市场参与者。文中根据经典实时电价理论推导出节点电价的网损修正公式,从中定义了网损修正系数,并基于直流潮流模型和交流潮流模型提出了2种计算网损修正系数的方法。通过RTS-24系统算例仿真表明,考虑网损之后的价格信号能有效地引导市场成员合理配置资源,协助调度中心降低系统的网络损耗,提高能量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7.
边际网损系数法中节点无功功率对电力市场网损分摊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边际网损系数法是一种基于微观经济学原理和已知潮流解的网损分摊方法.由于该方法能够提供有效的经济信号,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国外区域电力市场最主要的网损分摊方法之一.但在实际网损分摊中并没有考虑节点无功功率对全网网损的影响,因而没有对节点无功功率进行网损量的分摊.文中介绍了边际网损系数法中节点无功功率对电力市场网损分摊影响的基本模型和算法原理,推导并分析了考虑和不考虑节点无功功率的网损分摊公式.最后,对IEEE-14、30节点系统及某2243节点实际系统峰荷、腰荷和谷荷三种典型运行方式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系统的增大,节点无功功率对网损分摊的影响有增大的趋势.因而,在较大的系统中应用边际网损系数法时,忽略节点无功功率对网损分摊的影响将会使网损分摊结果有较大的误差,并且据此说明了在网损分摊中计及节点无功功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是配电网运营商优化系统运行的主要目标,在开放电力市场中,市场电价波动可能会使得上述优化目标下不能够最小化配电网的网损成本。基于此,构建考虑电价不确定性的配电网运营商网损成本鲁棒优化模型。分析不同优化目标下电价波动以及需求响应和储能调度策略对配电网运行网损成本的影响,并给出在不同情境下的最优运行策略。IEEE 33节点配电网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分布式电源装机容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建立本地电力市场可促进分布式机组出力的消纳和配电网的优化运行。文章提出了适用于本地市场竞价出清的配电节点电价(distribution locational marginal pricing,DLMP)模型,将其分解为有功价格分量、无功价格分量、网损价格分量、电压支撑价格分量以及阻塞价格分量,可量化各分量对节点电价的贡献。同时采用迭代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市场出清模型与交流潮流的迭代计算克服线性化节点电价模型对预设网损因子的依赖。通过对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所提算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电力市场环境下,不同的网损分摊方法对交易电价有一定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网损分摊方法,即基于交流电气剖分方法。针对普通交流节点分析和推导了分摊到输出流和输入流的网损公式,然后利用电气剖分方法的拓扑关系,将针对交流节点的网损分摊关系推广到网络,无需将有功无功解耦即可求取电力网络中各电源(或负荷)应分摊的网络损耗。算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1.
华东电力市场设立平衡帐户规避市场风险,指出各方对平衡帐户的资金来源存在分歧.通过分析国内电力行业的现状,揭示了电源电网建设投资失衡的深层次原因,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都表明:电网企业既不应该承担、也无力承担平衡帐户的波动风险.辅以2001年美国加州电力市场危机中电网公司亏损130亿美元濒临破产为例证,在此基础上,结合华东电力市场差价合约结算模式,同时给出平衡帐户设计思路和平衡帐户结算公式,并采用华东电力市场2004年竞价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日前竞价交易对发电厂商利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最新华东电力市场改革的市场交易方式,使发电厂商在签订年度合同及月度竞价交易合同后能够保障一定的基本收入,日前竞价交易结果则成为影响发电厂商之间获利差异的重要因素.着重分析了发电机组竞价上网的量价组合对发电机组获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华东电力市场发电公司理性报价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华东电力市场运营规则出发,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利用差价合约和机组变动成本的特点,根据多方博弈论的基本观点和对未来执行日电力市场各时点电力负荷的预测,得出机组理性报价策略模型,该模型既可以指导发电公司的实际报价,也可以作为模拟发电商反应函数模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考虑网络约束的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区域性电力市场试点工作率先在华东地区展开,华东区域电力市场 将采用Broker现货市场加双边合同的结构。由于Broker交易匹配法的常规交易计划方法在受网络约束的情况下不能获得最优经济效益,文中提出了直接考虑网络约束的交易计划新方法。通过引入发电贡献因子和负荷汲取因子解决了多级电力市场中存在的协调问题,并针对双边交易的特点,采用交易矩阵的方式建立了区域电力市场中Broker系统制定交易计划的数学模型。在IEEE 30节点系统上的计算结果表明,在不计网络约束的情况下,该模型符合Broker交易模式的特点,而在考虑网络约束的情况下,用该模型可以取得最大的社会福利,从而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华东区域市场月度购电决策模型实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东区域电力市场中,电力公司在月度市场中报价,日前市场中只申报负荷需求,以管制价格对用户售电。各个市场中竞价电量的分配以及报价直接影响到电力公司的收益和市场稳定。文中基于投资组合理论,对电力公司考虑风险的月度购电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对3种风险计量指标的购电决策模型从实际应用角度进行了分析,其中基于半方差的购电模型为首次提出;其次针对购电侧分段报价规则,提出了利用分段降低风险的月度分段报价模型;最后结合实际数据对各种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前电力市场正进行有序的建设,但由于涉及面大.且设计方案中的诸多设想缺乏评判依据和仿真工具.一般采用电力市场模拟运行的方式规避和纠正设计方案中的缺陷。在对南方电网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研究基础上.提出在设计方案确定之前应先依据设计方案的各种情况和实际系统进行方案预评估.主要包括电网现状分析、交易与安全调度之间的关系评估、交易与参与方成本分析、辅助服务补偿评估、网损因子评估及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联动机制等内容。提出的预评估构想对一般电力市场设计方案的确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实时发电市场的技术保障——实时调度子系统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浙江电网是我国首家也是惟一一家具备实时电力市场功能的试点单位,实时调度子系统作为实时发电市场的核心技术支持,充分引入了市场机制,大大增加了市场成员的竞争空间,降低了人为因素对发电市场的干预;为发电市场的公平、有序和健康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改变了传统的调度模式。文中详细阐述了实时调度子系统的作用、设计思想、主要功能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电力市场的发展,必须开展华东二期电力市场建设方案研究。二期市场新增交易品种的选择是研究重点之一。从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二期市场中的实物交易、金融性交易等品种,并对相应的价格形成机制和结算时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启动现货市场的目的是建立电力中长期交易和现货交易相结合的市场化电力电量平衡机制,而在市场运营机制不完善的建设初期,以日为结算期的短期考核机制有利于市场公平交易,稳定现货市场中的电力电量波动。为了更直观地体现短期偏差电量考核对售电公司收益及经营策略的影响,构建了计及日偏差电量考核机制的售电公司日前市场收益模型。基于实时市场购电和与储能电站电量交易,建立了以售电公司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日偏差电量考核优化模型。基于广东省2017年交易数据模拟典型日现货交易和实际用电情况,对比分析模型优化效果,并对统一出清价和单位考核成本及与储能电站的交易电价、正、负偏差量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该优化策略可明显提高售电公司收益;统一出清价、单位考核成本和向储能电站购电电价对额外成本影响最大,向储能电站售电电价对额外收益影响最大,正、负偏差量对售电公司整体收益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