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血浆脑钠肽( BNP)和血浆D-二聚体、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探讨其与肺心病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25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与26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给予2周的综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动脉血气分析、血浆BNP和D-二聚  相似文献   

2.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附院呼吸内科(046000)王联波,王海斌,韩苏平附院放射科唐振良血液流变学是研究循环血液的流动性和变形性(即流变性),血液的有形成份和无形成份的流动性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以及血液与血管和心脏间的相互作用的一...  相似文献   

3.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液流变学与血气关系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寒冰  付虹 《四川医学》2002,23(1):74-76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液粘度异常增高已多有报道 ,能影响血粘滞性的因素有很多 ,本文仅对血 p H、Pa O2 、Pa CO2 与血粘度进行观察 ,意在了解血气指标与血液微循环的关系。1 临床资料1.1 对象 :研究的全部病例均为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住院病人 ,5 6例病人均符合 1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制定的肺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 30例 ,平均年龄66.5± 9.4 6岁 ,女 2 6例 ,平均年龄 66.4± 5 .7岁 ;对照组 60例 ,健康体检者 ,男 35例 ,平均年龄 5 2± 8.36岁 ,女 2 5例 ,平均年龄 5 0± 7.5 2岁。1.2 方法1.2 .1 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 :…  相似文献   

4.
参麦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气及血液流变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参麦注射液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对比观察,观察到参麦注射液对改善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氧分压、血氧饱和度,降低血二氧化碳分压、改善血粘度,降低红细胞聚集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对102例肺心病患者进行部分血液流变学参数的检查,并同步作了血气分析。结果表明肺心病存在明显的高粘状态(P<001)。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随pH值降低而增高。PaO2下降,各项指标增高;PaCO2升高,各项指标相应升高,缺氧比二氧化碳潴留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脑梗塞患者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张九莲黄培山(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柳州市545005)关键词脑梗塞;D二聚体;纤溶酶纤溶和抗纤溶平衡失调与脑梗塞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对D二聚体含量测定,旨在探讨其改变与脑梗塞的关系。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脑梗...  相似文献   

7.
50例肺心病患者发作期血液流变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益  蒋克菊 《湖南医学》1992,9(3):132-133
  相似文献   

8.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的因子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是监测纤溶活性的有价值的指标[1].我们通过测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旨在探讨D-二聚体测定在临床诊断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 10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5 2例 ,对照组 4 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办法 :吸氧、抗感染、镇咳、祛痰、强心、利尿等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给予稳心颗粒 1袋口服 ,每日 3次。 2组疗程均为 4周 ,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检测血液流变学、血浆D 二聚体、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 ,治疗中观察记录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2 .3% ,对照组为 6 8.8% ,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治疗后 2组血液流变学均有所改善 ,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 (P <0 .0 5 )。治疗组血浆D 二聚体、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 ,比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5或P <0 .0 1) ,比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 (P <0 .0 5 )。治疗组并发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 ,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 ,明显降低D 二聚体、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 ,明显降低心律失常、肺性脑病、休克发生率和病死率 ,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梗死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柳结 《右江医学》2002,30(3):181-182
目的 :探讨D 二聚体 (D Dimer,DD)在缺血性卒中发病中的意义及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试剂盒 ,采用乳胶凝集法测定 11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血浆D 二聚体含量。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DD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亚急性期DD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χ2 =49.878,P <0 .0 1) ,恢复期DD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腔隙性脑梗死各时期DD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DD在急性脑梗死急性期升高不明显 ,亚急性期明显升高 ,恢复期又降至正常 ,DD的动态变化可以反映体内凝血和纤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张燕  黄勇 《重庆医学》2011,40(11):1070-1072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和红细胞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分别测定4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心病组)和38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参数和红细胞弹性模量、黏性系数、表面积/体积等。结果 (1)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呈高黏状态,全血和血浆黏度增加,聚集指数增加,血沉加快,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2)肺心病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红细胞表面积/体积降低,红细胞膜弹性模量、黏性系数增加。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红细胞变形性明显下降,这可能与其几何形状和细胞膜黏弹性异常,不利于变形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浆D-二聚体(D-dimer,DDR)和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法测定肺心病患者(41例)与健康对照组(30名)血浆DDR及CRP水平。结果:肺心病患者血浆DDR及CRP浓度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肺心病患者CRP浓度增高提示肺部感染病理生理过程。DDR反映肺心病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有助于肺部微小血栓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和临床缓解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含量的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和临床缓解期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各30例,以ELISA法测定血浆D-dimer含量.结果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和临床缓解期血浆D-dimer含量分别为(2.62±0.91)、(2.16± 0.78) μg/L,均较正常对照者的(1.74±0.63) μg/L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急性加重期血浆D-dimer含量也明显高于缓解期(P<0.05).结论 D-dimer增高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病理生理改变的结果,而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动脉高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动脉压、动脉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肺动脉压、动脉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有效降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压,降低血黏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两个品种的川芎嗪注射剂对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疗效,成本—效果以及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08年2月~2012年2月住院的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按常规对症治疗,并分别加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和注射用盐酸川芎嗪,观察两组疗效、药物成本及血液流变学.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88.9%、对照组91.1%,两组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药费平均每人治疗组76.30元、对照组831.46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对慢性肺心病急性期疗效较好,且对血液流变学均有改善,而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成本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周血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G)浓度的变化与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及超声心动图所测指标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正常对照组(n=20),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组(n=31),慢性心功能不全组(n=61)D-D和FG的浓度及超声心动图指标,评价NYHA心功能分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组和慢性心功能不全组D-D和FG浓度升高,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均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均减小(P均<0.05),且D-D 和FG与纽约心功能分级相关(P均<0.05).结论: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液存在着凝血和纤溶激活,血浆D-D和FG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存在心室结构的重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BG)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36例(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38例(UA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0例(AMI组)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体检健康人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另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CHD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48例、双支病变组34例和3支病变组32例,分别测定并比较各组患者血浆DD及FBG水平。结果 AMI组患者血浆DD水平显著高于UA组、SA组和NC组(P<0.05);AMI组患者血浆FBG水平显著高于SA组和NC组(P<0.05),但AMI组与UA组患者血浆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组患者血浆DD、FBG水平显著高于SA组和NC组(P<0.05),SA组与NC组患者血浆DD、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患者血浆DD、FBG水平显著高于NC组(P<0.05);冠状动脉3支病变组患者血浆DD、FBG水平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P<0.05),冠状动脉双支病变组患者血浆DD、FBG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血浆DD和FBG水平随着CHD的严重程度加重而升高,并与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有关;血浆DD和FBG可能在CHD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心络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液流变学和高凝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及高疑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通心络胶囊治疗,4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浆D-D聚体、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变化,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血浆D-D聚体、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治疗前与对照均有明显变化(P<0.05或P<0.01)。结论通心络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降低D-D聚体、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性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含量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关系。方法对23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及15例健康老人分别进行了血浆ET-1含量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血浆ET-1测定采用放免法,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采用梁子钧法。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肺心病患者血浆ET-1含量和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ET-1含量与全血比粘度(高切r=0.513,P<0.01,低切r=0.708,P<0.001)、红细胞压积(r=0.545,P<0.01)及红细胞电泳时间(r=0.599,P<0.005)均呈正相关,而与血浆比粘度及纤维蛋自原无相关性。结论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ET-1含量与某些血液流变学指标呈明显正相关,这可能在慢性肺心病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