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家问答     
<正>Q:什么是EMC?A:EMC是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的缩写,指的是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EMC=EMI(发射)+EMS(抗扰度)。Q:为什么要做EMC测试?A:电磁波污染成为继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后的又一污染源,如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国计民生,电磁兼容的目的不仅是军用、民用产品能共生共存,互不影响正常工作,还要保证不对周围的环境、生物产生不能接受的电磁辐射。  相似文献   

2.
1 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特别是欧洲一些先进国家,经过几十年对电磁干扰和抗干扰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控制,已经将这些技术研究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简称EMC). 电磁兼容(EMC)最浅显的解释是"电磁环境中共存的能力”.它的科学定义是由IEC给出的:"电磁兼容是设备和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的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根据IEC给出的科学定义我们可以用一种通俗说法:EMC就是研究设备或系统的干扰和抗干扰的问题,也就是说所有的电子设备既不要成为对周围的其它设备成为一个电磁干扰源,又要能承受周围电磁环境所经过各种途径传输的各种干扰而保持自身的正常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3.
1 前言 电工产品的电磁兼容性(EMC)与产品安全性能已成为衡量产品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EMC的科学定义是由IEC给出的:“电磁兼容是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EMC技术就是研究设备或系统的干扰和抗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4.
专冢问答     
《电机电器技术》2010,(10):35-36
Q:什么是EMC? A:EMC是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的缩写,指的是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复杂电磁环境中,使系统电气设备间不受电磁干扰(EMI),能兼容的正常工作,是研究机电系统电磁兼容(EMC)的目的。针对纯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辐射发射控制进行讨论,分析了装置产生辐射发射的主要干扰源,以及影响辐射发射水平的主要因素,即差模辐射和共模辐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按照CISPR25标准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严格按EMC工艺要求实施,可有效控制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辐射发射水平。  相似文献   

6.
1 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特别是欧洲一些先进国家,经过几十年对电磁干扰和抗干扰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控制,已经将这些技术研究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简称EMC)。电磁兼容(EMC)最浅显的解释是“电磁环境中共存的能力”。它的科学定义是由IEC给出的:“电磁兼容是设备和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的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根据IEC给出的科学定义我们可以用一种通俗说法:EMC就是研究设备或系统的  相似文献   

7.
1 前言电磁兼容技术(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是为解决实践中的电磁干扰而出现并发展起来的新学科。电磁兼容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是设备、系统以及人类或动植物在一个共同的电磁环境中的共存问题,既包括电子、电气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也包括电磁环境对人和其他动植物的生态效应,核爆炸引起的电磁效应等。对于电气和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是指设备和系统在规定的电磁环境电平下不因受电磁干扰而降低工作性能,它们本身所发射的电磁能量也不大于允许的极限值以免影响其他设备或系统的正常工作,从而达到互不干扰的共存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特高压(UHV)串补装置高电位平台上的一次设备绝缘和二次系统电磁兼容(EMC)进行优化设计,需要对隔离开关操作或旁路间隙击穿引起的瞬态地电位升(PPR)和电磁骚扰进行测量。为此,提出了高电位、强电磁环境下的瞬态地电位升和电磁骚扰测量方法。采用电磁屏蔽、直流供电、光纤通信等技术措施,研制了主要由高电位平台上的测量仪器、地面上的监控系统和通信系统组成的瞬态测量系统,该系统包含3个屏蔽区域。进行了特高压串补装置真型试验平台的隔离开关操作试验,获得了瞬态测量信号的幅域、时域和频域等特征。对瞬态测量系统的功能性测试表明:其屏蔽效能40 d B,电磁兼容抗扰度满足国标规定的3级及以上且试验评价结果均为A级,工频耐压和冲击耐压分别为4、10 kV,主要性能指标满足特高压串补装置瞬态地电位升和电磁骚扰的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9.
电磁兼容检测与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电磁兼容性(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主要介绍电磁兼容的检测方法、优化、整改等内容,着重通过检测实践从EMC的3个重要要素:电磁干扰源、耦合途径、敏感设备方面总结优化方法及整改方案。电磁兼容的优化主要关注屏蔽、PCB的设计及重要器件的选择,整改主要是通过综合运用屏蔽、滤波吸波、接地等措施实施电磁兼容改进。  相似文献   

10.
电磁兼容性设计与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电磁兼容性(EMC)正在电子、电气、通信、计算机与军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1.电磁兼容性概念 在我国新颁布的“电磁兼容术语”国标中,给电磁兼容性做出的定义为:“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这表明电磁兼容性具有两层含义:第一,电子、电气设备应具有抑制外部电磁干扰的能力;第二,该设备所产生的电磁干扰应低于规定限度,不得影响同一电磁环境中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