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泌尿道感染儿童膀胱输尿管返流(VUR)和肾瘢痕的发生情况,加强对VUR的认识,提高检出率。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科2001年1月-2006年12月因泌尿道感染入院患儿90例,通过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和(或)直接放射性核索膀胱造影(DRNC)明确诊断VUR共40例。分别根据泌尿道感染发生次数及不同年龄,分为首次泌尿道感染和1次以上泌尿道感染组,〉5岁和≤5岁组;分析VUR在首次泌尿道感染和1次以上泌尿道感染组、不同年龄组发病率情况。通过肾静态皮质显像(DMSA)检测肾瘢痕,分析年龄与VUR的级别、肾瘢痕的关系。剖析胎儿超声检查异常、生后VUR和肾瘢痕的发生情况。结果VUR的发病率在首次泌尿道感染和1次以上泌尿道感染组、〉5岁和≤5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0.627,4.409Pa〈0.05)。年龄与VUR的级别、年龄与肾瘢痕均呈负相关(r=-0.342,-0.348Pa〈0.05)。反复泌尿道感染、≤5岁的泌尿道感染患儿VUR的发生率高。年龄越小发生肾疤痕和高级别VUR的可能性越大。胎儿B超检查显示肾积水患儿,发生高级别VUR和肾瘢痕的可能性大。结论反复泌尿道感染、≤5岁的泌尿道感染患儿、胎儿B超检查显示肾积水的患儿应及时行VCUG和DMSA,及时发现、监测VUR和肾瘢痕。  相似文献   

2.
加强对儿童尿路感染和膀胱输尿管反流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虹 《临床儿科杂志》2008,26(4):269-272
儿童尿路感染是婴儿和儿童中一种常见的细菌性感染,6岁以内儿童泌尿道感染(UTI)累计发病率女孩为6.6%,男孩为1.8%.UTI与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的关系复杂,共同存在是导致持续性的肾脏损害和疤痕化的重要因素.UTI诊断明确后最常应用的影像学检查有肾脏和尿路超声检查、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和核素肾静态显像(DMSA),其中DMSA为目前公认的诊断肾瘢痕的金标准.尽管对在不同年龄、性别和临床表现的患儿中如何正确选择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有较大的争议,但多数推荐对所有2岁以下的儿童进行超声、VCUG和DMSA检查.研究还显示VUR有其一定的遗传基础,在同胞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健康儿童.随时间推移发育逐渐成熟,有部分反流可自行痊愈,大都不需要手术治疗.大多数VUR的病例,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建议使用低剂量持续性抗生素预防治疗.反流性肾病长期的并发症是发生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3.
婴幼儿发热性尿路感染的影像学检查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肾脏超声检查(US)、放射性核素肾静态扫描(DMSA)和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检查在婴幼儿发热性尿路感染(UT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发热性UTI患儿人院1周内进行US及DMSA检查,2周后进行VCUG检查,急性期DMSA异常者6个月复查,并对US、DMSA和VCUG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婴幼儿发热性UTI患儿160例,急性期接受US、DMSA和VCUG三项检查的共75例,VCUG检出VUR患儿23例(35个VUR肾输尿管单位),检出率为30.7%;35个VUR肾输尿管单位中,Ⅰ级反流0个,Ⅱ级8个(22.9%).Ⅲ级11个(31.4%),Ⅳ级14个(40.0%),V级2个(5.7%).35个反流肾输尿管单位中,US提示反流的有15个;无反流的114个肾输尿管单位中US提示反流的有12个,US筛查VUR的敏感性为42.9%,特异性为89.5%,阳性预测率为55.6%,阴性预测率为83.6%.35个反流的肾输尿管单位中,DMSA提示异常的有31个;无反流的114个肾输尿管单位中,DMSA提示异常的有61个,DMSA筛查VUR的敏感性为88.6%,特异性为46.5%,阳性预测率为33.7%,阴性预测率为93.0%.24例6个月后DMSA复查发现肾瘢痕形成15例,占62.5%,其中VUR患儿有10例,反流程度均为Ⅲ级或Ⅲ级以上.结论 发热性UTI婴幼儿中VUR的发生率高,以严重VUR多见,且容易形成肾瘢痕,US、VCUG和DMSA均应作为常规评估检查.  相似文献   

4.
泌尿系感染(UTI)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6岁以内儿童UTI累计发病率女孩为6.6%,男孩为1.8%[1-2],且婴幼儿UTI常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VUR)(可高达20%~50%).VUR和反复UTI可导致持续性的肾脏损害和瘢痕化,从而可能引起高血压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因而,重视儿童UTI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并给予合理处置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泌尿系感染(UTI)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1],且婴幼儿UTI常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等先天性尿路畸形(VUR在婴幼儿发热性UTI中可高达20%~40%).VUR和反复UTI可导致持续性的肾脏损害和瘢痕化,从而可能引起高血压和慢性肾衰竭.早期发现和诊断婴幼儿UTI,并给予合理处置尤为重要.为规范我国儿童UTI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起草本指南试行稿,旨在反映当前最佳临床实践证据,为临床儿科医生提供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操作性的中国儿童UTI诊断和治疗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儿童泌尿系感染(UTI)的临床特点、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07年2月住院的UTI患儿临床资料和尿培养结果,结合几种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药敏试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本组确诊UTI的98例患儿中<1岁者29例(30%);无典型UTI阳性症状者19例(19.4%);泌尿系影像学检查异常者32例(32.7%);泌尿道畸形、输尿管狭窄或伴膀胱输尿管返流(VUR)者11例(11.2%)。尿标本共培养分离出病原菌10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4株(80.0%),革兰阳性菌17株(16.2%),真菌4株(3.8%)。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和葡萄球菌为主。55株大肠埃希菌中分离出33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60%)。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等对革兰阴性菌严重耐药,辅以酶抑制剂(如舒巴坦或甲巯咪唑)后耐药率明显降低;三代头孢菌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良好,而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呈现中等耐药;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耐药率最低。结论UTI患儿中小婴儿发病率较高,应高度警惕泌尿道畸形、输尿管狭窄或VUR等并发症的发...  相似文献   

7.
儿童泌尿道感染中膀胱输尿管反流发生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泌尿道感染中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的发生情况,以加强对VUR的认识,提高检出率。方法选择2000年1月到2006年11月因泌尿道感染收治入院的患儿106例,根据年龄分为≤2岁组、~5岁组、>5岁组三组,通过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和直接放射性核素造影诊断VUR;通过肾皮质静态显像(DMSA)检查,了解肾疤痕的形成情况。分析不同年龄组的VUR发病情况、不同等级VUR的程度和肾疤痕的形成分布情况。结果106例中VUR共40例,不同年龄组VUR的所占比例分别是77.78%、46.67%、27.90%(χ2=12.994,P=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6例中有40例作了DMSA检查,14例形成肾疤痕,三组间肾疤痕的分布情况依次是66.7%、30.77%、28.57%,≤2岁组肾疤痕发生率高。另外,从VUR的等级分布和单、双侧VUR发生的情况来看,≤2岁组中VUR患儿主要是Ⅲ、Ⅳ、Ⅴ级,而~5岁组和>5岁组则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加Ⅰ、Ⅱ级的例数增加,Ⅲ、Ⅳ、Ⅴ级的例数减少;而且≤2岁组的VUR患儿双侧VUR的例数也较后两组多。结论≤2岁的泌尿道感染患儿最易形成肾疤痕,VUR的发病率高,且高级别、双侧VUR的发生率高,应及时行VCUG和DMSA,及早发现VUR和肾疤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99m)Tc-DMSA肾静态显像方法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对儿童上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明确诊断为泌尿道感染的4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进行~(99m)Tc-DMSA肾静态显像、B超及DWI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9例患儿中,男性患儿29例,女性患儿20例,年龄3月龄至16岁,2岁以内的患儿15例(30.6%)。明确诊断泌尿道感染的49例患儿中经~(99m)Tc-DMSA肾静态显像检查,结果正常42例(85.7%),异常7例(14%),共7个肾有肾脏损害,其中6例(12%)6个肾呈急性肾盂肾炎改变, 1例(2%)1个肾有肾瘢痕形成; 49例患儿经DWI检查,结果46例(93.8%)正常,3例(6%)3个肾发现肾脏损害,均表现为肾炎改变。49例确诊为泌尿道感染患儿中,有1例(2%)经B超检查发现肾脏病变。三种方法检测结果对比统计分析,DMSA及DMSA联合DWI检测方法检出率均明显高于B超的检出率(P均0.05)。~(99m)Tc-DMSA肾静态显像联合DWI检查共9例(18%)患儿为上尿路感染。结论~(99m)Tc-DMSA肾静态显像联合DWI检查可提高儿童上尿路感染的诊断率。DWI检查可作为上尿路感染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儿童膀胱输尿管反流的转归预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u XC  Yi ZW  Tse KC  Liu CZ  Lai WM  Zhao MH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1):854-855
膀胱输尿管反流 (vesicouretericreflux ,VUR)是指排尿时尿液从膀胱反流至输尿管和肾盂 ,是婴幼儿反复泌尿道感染的常见原因。部分VUR患儿可自行缓解 ,但是 ,也有部分VUR患儿可引起反流性肾病 (refluxnephropathy ,RN) ,表现为肾脏瘢痕形成、肾生长迟缓、肾功能不全。VUR患儿因反复泌尿道感染常常导致肾功能受损 ,估计 15岁以下儿童每年有 0 3~ 0 4人 / 10 0万人口因RN导致肾衰竭 ,每年有 5~ 10名女孩 / 10 0万人口因RN而进入终末期肾病[1] ,但也有研究认为无症状VURⅠ度及Ⅱ度可能为一生理现象[2 ] 。所以 ,很有必要进一步研…  相似文献   

10.
泌尿道感染(UTI)是儿童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儿童UTI的临床症状可不典型,需结合尿沉渣分析与尿细菌学检查诊断,必要时需完善影像学评估有无泌尿系统发育畸形等。一旦诊断UTI需给予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物选择应结合患儿一般情况、所在地区耐药发生率、既往用药史、尿细菌学药敏结果综合判断。此外,UTI并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患儿是否需要预防性抗菌药物治疗仍存在一定争议。现通过查阅、分析儿童UTI的相关指南、共识及临床依据,对儿童UTI的诊断、实验室检查、治疗等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泌尿系统感染(UTI)是儿科最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之一,约30%的婴幼儿在初次感染6~12个月反复发作。而在有泌尿系统发育畸形的儿童中,约30%的患儿以UTI为首发表现,故UTI可能是潜在肾脏结构异常的前哨事件。婴幼儿UTI常并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先天性尿路畸形,对于反复感染的高危患儿,易出现肾脏损害及肾瘢痕,进而导致终末期肾病。因此,早期识别、及时治疗和合理管理对改善预后十分重要。现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以期为儿童UTI的诊治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 VUR)发生突破性发热性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经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诊断的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临床资料, 总结其临床特点, 并对其进行电话随访, 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 将随访过程中发生突破性发热性UTI的患儿作为研究组, 未发生突破性发热性UTI的患儿作为对照组, 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140例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纳入本研究, 其中女童62例, 男童78例;首次发生UTI的中位年龄为4个月;双侧膀胱输尿管反流76例, 单侧膀胱输尿管反流64例;高级别膀胱输尿管反流65例(65/140, 46.4%);存在膀胱直肠功能障碍50例(50/140, 35.7%);其中68例(68/140, 48.6%)至少经历1次突破性发热性UTI, 72例(72/140, 51.4%)在诊断VUR后口服预防剂量抗生素期间无UTI。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是否...  相似文献   

13.
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ic relfux,VUR)是由于膀胱输尿管连接部异常导致排尿时尿液自膀胱反流入输尿管、肾盂所致的一种疾病,反复发作性泌尿道感染为其常见临床表现,本例患儿以反复发热为主要表现,缺乏泌尿道感染的典型症状和体征,希望通过对该病例的分析,引起儿科医师对儿童VUR的重视,提高对不明原因发热患儿进行尿液及相关影像学检查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99mTc-DMSA肾静态显像方法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对儿童上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明确诊断为泌尿道感染的4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进行99mTc-DMSA肾静态显像、B超及 DWI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9例患儿中,男性患儿29例,女性患儿 20例,年龄3月龄至16岁,2岁以内的患儿15例(30.6%)。明确诊断泌尿道感染的49例患儿中经99mTc-DMSA肾静态显像检查,结果正常42 例(85.7%),异常7例(14%),共7个肾有肾脏损害, 其中6例(12%)6个肾呈急性肾盂肾炎改变, 1例(2%)1个肾有肾瘢痕形成; 49例患儿经DWI检查,结果46例(93.8%)正常,3例(6%)3个肾发现肾脏损害,均表现为肾炎改变。49例确诊为泌尿道感染患儿中,有1例(2%)经
B超检查发现肾脏病变。三种方法检测结果对比统计分析,DMSA及DMSA联合DWI检测方法检出率均明显高于B超的检出率(P均<0.05)。99mTc-DMSA肾静态显像联合DWI检查共9例(18%)患儿为上尿路感染。 结论 99mTc-DMSA肾静态显像联合DWI检查可提高儿童上尿路感染的诊断率。DWI检查可作为上尿路感染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路感染(UTI)患儿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期合理指导临床治疗。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明确诊断UTI住院患儿264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中段尿培养、药敏结果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UTI患儿中位年龄10个月,且以1岁的婴儿多见,为146例(55.30%)。264例中男多于女(1.095∶1),其中单纯性UTI 83例,余181例合并各种复杂因素。合并复杂因素中感染因素居首位(28.18%),其次为肾积水(17.13%)、膀胱输尿管反流(VUR,14.92%)、其他泌尿系统畸形(9.39%)等。尿培养共培养出病原菌138株,以大肠埃希菌(63.04%)和肺炎克雷伯杆菌(10.14%)等革兰阴性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中以粪肠球菌(4.35%)为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率:大肠埃希菌产酶率为68.97%(60/87),肺炎克雷伯杆菌高达78.57%(11/14)。药敏结果:细菌对头孢菌素类耐药率较高,如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达60%以上;而对碳氢酶烯类敏感率高,达85%以上,但发现了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菌株。泌尿系超声检查264例,异常44例(16.67%)。56例行MCU检查,发现27例存在VUR(男20例、女7例),年龄3个月至8岁。264例经治疗后UTI症状均好转,其中92例肾积水、VUR等泌尿系统畸形转至泌尿外科门诊随访。结论对小年龄UTI患儿应加强泌尿系超声和同位素等检查排除有无肾积水、VUR等泌尿系统畸形,男性患儿还应排除隐匿阴茎。鉴于本中心UTI患儿高耐药率和高产酶率现象,需进一步研究其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小儿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的发病情况、肾损害评价、预后等临床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974例尿路感染患儿中的139例小儿原发性VUR患儿的反流发生情况、肾瘢痕形成、尿路B超、尿微量蛋白、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 尿路感染患儿中VUR发生率为14.3%(139/974).婴幼儿期(<2岁)发生率最高为17.2%(79/458),139例患儿中79例(56.8%)患儿年龄<2岁,且男性所占比例高于女性(P=0.001).轻度(Ⅰ-Ⅱ级)、中度(Ⅲ级)、重度(Ⅳ-Ⅴ级)反流所占比例分别为19.7%(41/208)、35.6%(74/208)、44.7%(93/208).VUR患儿中肾瘢痕发生率为37.O%(50/135),在不同年龄段中婴儿期(<1岁)发生率最高(42.4%).50例肾瘢痕患儿中30例(60.0%)年龄在2岁之内,随着反流级别加重,发生肾瘢痕危险性亦提高(P<0.05).尿路B超诊断VUR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24.8%、94.3%.疾病急性感染期尿微量蛋白的升高与肾瘢痕形成无明显相关性(P>0.05).31例随访患儿中有90%尿路感染控制,44.4%患儿反流消失,57.1%患儿肾瘢痕好转,无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病例.结论 小儿原发性VUR需要及早诊断与治疗,并同时对.肾损害作出正确评估,只有坚持长期的正规治疗与长期随访,才能有效保护肾脏,防止肾瘢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Ji LN  Cao L  Chen DK  Cui YC  Zhang YL  Ye H  Hao CS  Yuan XY 《中华儿科杂志》2011,49(4):282-286
目的 对膀胱输尿管反流(VUR)高危患儿的临床表现和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检查结果 进行分析,同时探讨应用无辐射的排泄性尿道超声检查(VUS)对VUR的诊断意义.方法 以2007年7月-2010年4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住院的VUR高危患儿93例为研究对象,包括首次或反复尿路感染58例、无尿路感染但胎儿期或生后B超发现肾积水者35例,所有患儿均行VCUG检查,22例患儿同时接受VUS检查,反流分级采用五级法进行评价.结果 (1)58例尿路感染患儿中发现VUR 20例,检出率为34.5%.反复尿路感染患儿中VUR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首次尿路感染患儿中VUR的检出率.VUR分布为:≤1岁13例,其中男10例,双侧反流6例,Ⅳ+Ⅴ级反流占57.9%;1~5岁4例,其中男2例,双侧反流1例,Ⅳ+Ⅴ级反流占40.0%;≥5岁3例,其中男1例,双侧反流1例,全部为Ⅲ级以下反流.35例无尿路感染的肾积水患儿中发现VUR 6例,检出率为17.1%.(2)22例患儿同时行VCUG和VUS两种检查,与VCUG相比,VUS诊断VUR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2.1%,阳性预测值66.7%,阴性预测值100%,VUS和VCUG的检出一致性为93.2%.结论 对儿童尤其是低年龄组男童的尿路感染、以及胎儿期或生后B超发现有肾积水的患儿应重视VUR的早期筛查.VUS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检查手段,且避免放射暴露,可作为儿童VUR的筛查或追踪观察的方法 之一.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data and result of voiding cystourethrography (VCUG)in high-risk children with vesicoureteral reflux(VUR)for better awareness of VUR,and to assess the usefulness of non-radioactive voiding ultrasonography(VUS) in the diagnosis of VUR. Method Ninety-three high-risk children with VUR who were hospitalized from July 2007 to April 2010 were studied.The study included 58 cases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and 35 cases of fetal or postnatal hydronephrosis detected on a B ultrasound scan.The results of urinalysis,urine culture,renal function,B ultrasound and VCUG were evaluated.Part of patients underwent VUS followed by VCUG immediately.Result (1)Sixtytwo boys and 31 girls(aged 1 month to 11.5 years,mean age 2 years)were included.VUR was detected in 26 patients(28%)by VCUG.In terms of kidney-ureter units,VUR was detected in 36 of 186 kidney-ureter units,including 6 grade Ⅰ ,3 grade Ⅱ ,6 grade Ⅲ,15 grade Ⅳ and 6 grade Ⅴ.(2)VUR was detected in 20 of 58 UTI patients(34.5%)by VCUG.The proportion of VUR in recurrent UTI group was 61.1%,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first UTI group(22.5%).Thirteen of 20 VUR(65%)occurred in UTI patients under 1 year of age(M/F 10/3),with more bilateral VUR and severe grades of VUR than the older group.VUR was detected in 6 of 35 fetal or postnatal hydronephrosis patients(17.1%)by VCUG.(3)Twentytwo patients underwent both VUS and VCUG.VUR was detected in 4 patients and 6 kidney-ureter units by VCUG,while in 6 patients and 9 kidney-ureter units by VUS.Taking VCUG as the reference standard,VU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99m)Tc放射性核素肾静态扫描(DMSA)在婴幼儿发热性尿路感染急性期预测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的作用,探讨DMSA和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MCU)在发热性尿路感染中应用的优先次序.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2000年1月到2009年12月间因发热性尿路感染就诊的年龄≤2岁婴幼儿的医疗记录和影像学资料.入组患儿均在就诊后1周内接受DMSA肾扫描、在感染控制后1周内行MCU检查.根据MCU检查结果分为无反流组、低级别VUR组和高级别VUR组.结果 共有370例患儿(男233例,女137例)纳入本研究,其中263例(71.1%)DMSA结果提示异常;126例经MCU证实患VUR(34.1%),其中高级别VUB(Ⅲ~Ⅴ级)为103例(占到所有VUR的81.7%).高级别VUR组DMSA结果异常率明显高于无反流组和低级别VUR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SA检出高级别VUR(经MCU确诊)的敏感性为99.0%,阴性预测值为99.1%,阴性似然比(LR-)为0.03.结论 高级别VUR是婴幼儿发生肾损害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DMSA检查为阴性的尿路感染患儿中高级别VUR的可能性较小.在婴幼儿发热性尿路感染急性期,DMSA在检出肾损害的同时对高级别VUR也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其应用次序可考虑优先于MCU.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输尿管膀胱反流(VUR)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因发热性尿路感染住院治疗并经排泄性尿路造影(MCU)确诊VUR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90例患儿中男41例、女49例,中位年龄0.90岁;双侧反流46例,其中神经源性膀胱4例。51例1岁以下患儿中,男性28例、女性23例;10例5岁以上患儿中,仅1例男性患儿。6例手术治疗,其余84例内科保守治疗,其中随访到48例。随访患儿中,15例尿路感染复发,5例因肾瘢痕、患侧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转为手术治疗;25例于一年后复查MCU,1例反流级别加重、12例无变化、5例减轻、7例消失。8例患儿首次肾静态显像(DMSA)发现肾脏缩小、肾瘢痕形成,36例患儿半年后复查DMSA发现10例出现肾瘢痕。结论婴儿期发热性尿路感染患儿,尤其是男孩应注意是否存在VUR。DMSA、MCU等检查不能相互取代。双侧VUR患儿应排除神经源性膀胱及合并其他畸形。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尿路感染的流行病学及病因学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素梅  张旭东  邵肖梅 《临床儿科杂志》2001,19(4):252-252,254
在过去十年期间,我们已经取得许多新的关于新生儿尿路感染(UTI)病因学的知识。细菌的毒力因素已经引起人们重视,并检出几种特殊的细菌毒力。新生儿UTI有引起不可逆性肾损伤的重要危害,尤其是伴有膀胱输尿管返流(VUR)时,更易造成肾的损伤而形成肾瘢痕,最终造成高血压、蛋白尿及肾功能衰竭,增加了新生儿UTI的管理负担。现就新生儿UTI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近年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