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DN)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ET)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93例2型糖尿病(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患者组(31例)、隐性糖尿病肾病(IDN)患者组(30例)及显性糖尿病肾病(ODN)患者组(32例)。同时将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取上述各组的血清标本,用ELISA法检测IL-18和TNF-α的水平;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的水平;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ET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IL-18、TNF-α与ET水平SDM患者组、IDN组患者组、ODN患者组明显升高(P<0.01),升高的水平依次为ODM患者组>IDN组患者组>SDN患者组;血清NO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降低的水平依次为ODM患者组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在伴有血管病变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发生中的意义,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4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比较其在伴有或无血管并发症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差别并分析了其与胰岛的素敏感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和血清TNF-α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54例糖尿病患者血浆ET和血清TNF-α水平,并与35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前血浆ET、血清TRF-α水平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3个月后,与正常人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ET、TNF-α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分别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分光光度计法检测了 35名正常人和 82例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和唾液酸 (SA)含量。结果表明 :2型糖尿病患者无肾病组和伴有肾病组血清中TNF和SA含量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 ,尤以伴有肾病组为甚 (P <0 .0 0 1)。这说明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TNF和SA含量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放松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淋巴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放松训练对2型糖尿病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9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配人实验组(27例)和对照组(32例)。实验组除常规糖尿病药物治疗外辅以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对照组仅用常规糖尿病药物治疗,两组在治疗前作状态-特质焦虑评定,治疗1个月后再次评定状态焦虑;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时分别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FN-α)水平。结果:治疗前、后两组血清的IL-6、TFN-α水平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治疗后状态焦虑明显下降,对照组下降不明显;状态焦虑的下降程度与放松程度呈正相关,TFN-α浓度与状态焦虑呈正相关,治疗后TNF-α的变化程度与放松程度呈负相关。结论:生物反馈放松训练能减轻焦虑情绪;生物反馈放松训练能否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淋巴细胞因子水平尚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和方法:观察Binswanger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Binswanger病组对例,多发性梗塞性痴呆组16冽,健康对照组6例。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及胞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用预内静脉与肘静脉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的比值反映脑循环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结果:Binswanger病组脑循环及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显著高于其它两组,两个指标均与Binswanger病患者简易智力状态量表积分呈负相关。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可能参与了Binswanger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TNF-α及IL-6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选取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肾病40例,分别为蛋白尿组1(DN1)18例和临床蛋白尿组2(DN2)22例,其余为正常蛋白尿组(DM)24例。另选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血清CRP水平采用ELASA法测定,TNF-α及IL-6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DN1组及DN2组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与DM组比较也升高,而DN2组升高的更明显。DN1组及DN2组血清CRP与TNF.仅及IL-6呈正相关。结论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程度呈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水平及其相关关系.方法: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50例(A组)与50例正常对照(B组)同时应用RIA与微柱层析法测定空腹血清TNF-α、hsCRP和HbAlc的水平.结果: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NF-α、hsCRP与HbAlc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独立样本的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t=8.7~11.3,P<0.001).控制年龄与性别后的相关分析表明:hsCRP、TNF-α、HbAlc和空腹血糖(FBG)之间呈正相关(r=0.208~0.669),相关系数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以HbAlc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TNF-α、hsCRP均进入回归模型,三者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结论: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NF-α、hsCRP和HbAlc水平明显增高;炎症因子参与了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联检血清TNF-α、hsCRP和HbAlc对糖尿病的病情监测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IL-6、TNF-α、一氧化氮(N0)和内皮素(ET)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相关试剂盒,按其说明书检测93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6、TNF..α、NO与ET水平.结果:单纯糖尿病组(SDM组)、隐性糖尿病肾病组(IDN组)、显性糖尿病肾病组(ODN组)IL-6、TNF-α与E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其中ODN组最高(P<0.O1).SDM组、IDN组、ODN组NO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O1),其中ODN组最少.IL-6与UAER、TNF-α、ET均成正相关,NO与IL-6、TNF-α呈负相关.结论:IL-6、TINF-α、NO与ET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及病理变化过程,检测患者IL-6、TNF-α、NO与ET水平可作为判断预后、指导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在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112例2型DN患者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无蛋白尿组(n=41)、微量蛋白尿组(n=37)和大量蛋白尿组(n=34).观察患者CRP、IL-6、IL-8和TNF-α水平的改变,并与正常对照组(n=41)进行对比.结果:无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及大量蛋白尿组的CRP、IL-6、IL-8及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微量蛋白尿组的CRP 、IL-6、IL-8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无蛋白尿组(P<0.01);大量蛋白尿组的CRP、IL-6、IL-8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微量蛋白尿组(P<0.01).结论:早期检测血清CRP、IL-6、IL-8及TNF-α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临床观察DN病情及判断DM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患者与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探讨了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白介素-2、白介素-6、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变化在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36例正常人进行了血清IL-2、IL-6、IL-8和TNF水平的检测。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IL-6、IL-8和TNF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IL-2水平则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结论:血清IL-2、IL-6、IL-8和TNF水平的变化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相互作用,观察其浓度的变化对探讨其发病机理、预防和指导用药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浓度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45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3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血清IL-6、IL-8、TNF-α的水平。结果:①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有合并症患者血清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P<0.02);③三种细胞因子间浓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细胞因子IL-6、IL-8、TNF-α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观察其浓度变化对探讨糖尿病的发病机理、预防及指导用药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机体炎症与免疫应答的重要调节因子。RA是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为了探讨RA患者TNF-α变化,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析了30例RA患者关节腔滑液及血清中TNF-a水平。30例RA患者诊断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诊断标准。结果显示RA患者滑液及血清中TNF-a含量分别为19.85±6.06ng/ml及8.48±2.35ng/ml,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含量为2.42±0.79ng/ml,P<0.01,差别有高度显著性。实验中发现滑液中TNF-a的个体差异很大,30例中只…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ET、血清IL-6、TNF-α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 (ET)、白介素 - 6 (IL - 6 )、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在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浓度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 6 1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33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血清ET、IL - 6、TNF -α的水平。结果 :① 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ET、IL - 6、TNF -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②有合并症患者血清ET、TNF -α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 (p <0 0 2 ) ;③三种细胞因子间浓度水平呈正相关 (p<0 0 1)。结论 :细胞因子ET、IL - 6、TNF -α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 ,观察其浓度变化对探讨糖尿病的发病机理、预防及指导用药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背景: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转化生长因子β是临床已明确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发展有关的重要系统性炎症相关因子,但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质疏松间关系如何,鲜见报道。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照前瞻性病例对照原则选取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骨量分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量正常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量减少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质疏松组40例。比较3组临床资料、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1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分析骨质疏松组血清3种因子水平与肺功能、骨密度、骨代谢相关性;并采用偏相关性分析血清3种因子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6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案符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的相关伦理要求。结果与结论:①Pearson相关性分析,骨质疏松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呈负相关,与骨保护素、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降解产物呈正相关;转化生长因子β1与FEV1%Pre、FEV1/FVC、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呈正相关,与骨保护素、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降解产物呈负相关(P<0.05);②将肺功能、骨代谢、骨密度等其他因素控制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6仍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质疏松显著相关(P<0.05);③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6联合对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量减少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质疏松的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值)分别为0.870、0.850;④结果说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肺功能及骨代谢有关,三者联合检测可为临床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质疏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水平及其血液流变特性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58例合并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和40例健康成人进行血清TNF-α、PAI-1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单纯糖尿病组TNF-α、PAI-1比正常对照组增高,有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组TNF-α、PAI-1比单纯糖尿病组显著增高(P<0.01),单纯糖尿病组全血粘度、血小板粘附率比正常对照组增高,而有合并症的糖尿病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血小板粘附率比单纯糖尿病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TNF-α、PAI-1的增高以及血液流变性改变在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发展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Omentin-1、TGF-β1、TNF-α表达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213例受试者血清中Omentin-1、TGF-β1、TNF-α表达水平,其中2型糖尿病增生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60例,2型糖尿病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53例.另外有57例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阳性对照组(PC),4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阴性对照组(NC).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PDR组、NPDR组、PC组)血清Omentin-1水平明显低于NC组,PDR组患者血清Omentin-1水平明显低于NPDR组、PC组患者(P <0.001);2型糖尿病患者(PDR组、NPDR组、PC组)血清TGF-β1、TNF-α水平明显高于NC组,PDR组患者血清TGF-β1、TNF-α水平明显高于NPDR组、PC组患者(P<0.001).结论 血清Omentin-1水平降低、TGF-β1、TNF-α表达水平升高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血清Omentin-1、TGF-β1、TNF-α水平有助于评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α-308 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测定50例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TNF水平, 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TNF-α-308 基因片段,NcoI内切酶进行限制性酶切反应.结果 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TNF-α-308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而血浆中TNF水平,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性反应在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病程中有重要作用,TNFα-308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无关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A-308基因多态性与阿茨海默氏病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测定TNF水平,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66例阿茨海默氏病及143例正常人肿瘤坏死因子A-308基因多态性。结果AD组肿瘤坏死因子A-308TNF-α1/1、TNF-α1/2、TNF-α2/2表型频率分别为0.8636、0.1212、0.0152。对照组分别为0.8881、0.1049、0.070;AD组TNF-α1、TNF-α2基因频率分别为0.9242、0.0758;对照组分别为0.9021、0.0979。肿瘤坏死因子A-308各种基因型频率在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血浆中TNF水平。阿茨海默氏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NF水平显著升高.提示炎性反应在Alzheimer病程中有重要作用,肿瘤坏死因子A-308基因多态性与AD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0.
黄芪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和尿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肾病综合征(NS)发病中的作用,观察黄芪对肾病综合征TNF产生水平的影响。方法104例NS患者在接受强的松和环磷酰胺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黄芪组和对照组,黄芪组加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注射,以ELISA检测治疗前及4周后血清及尿TNF-α水平。结果NS患者血清和尿TNF-α水平显著增高(P<0.01),伴轻度肾功能损害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者(P<0.01)。4周后NS患者血清及尿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1),黄芪组较对照组变化尤著(P<0.05)。黄芪组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NF-α参与了NS发病过程,黄芪可通过调节TNF-α产生减轻NS的免疫损害,同时可减少环磷酰胺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