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对土壤8种有效态元素二乙烯三胺五乙酸浸提-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有效铜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对测量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不确定引入包括样品的称样、工作曲线拟合、试样体积及测量重复性等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出各个分量的不确定度,通过合成得到测量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及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2.
佘世杰  骆艳华  刘晨 《现代矿业》2013,29(8):186-187
对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钛铁矿石中氧化钛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测量结果由工作曲线、称样量、重复测量、标准样品等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组成。通过对各分量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并最终转换为测量结果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3.
依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分析了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包括重复测量、干燥煤样质量(m_d)、密度瓶加煤样和浸润剂及水的质量(m_1)、密度瓶加浸润剂和水的质量(m_2)、温度计的校准、恒温器的温度波动等来源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并评定了各个不确定度分量,其中由重复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8.5×10~(-4),由md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2.7×10~(-4),由m_1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5.7×10~(-5),由m_2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5.7×10~(-5),由温度计的校准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0,由恒温器温度波动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5.8×10~(-5)。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9.0×10~(-4),扩展不确定度为0.002 0,最终报出某煤样的测定结果为1.392±0.002 0,k=2。同时确定了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由重复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指出应采取平行试验以减少各种随机影响所导致的误差。  相似文献   

4.
分析交流电弧—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锡元素的过程,建立相应的不确定度数学模型,对测量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和计算。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由称量、标准曲线拟合、仪器测量重复性、标准物质4个部分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组成。结果表明,用交流—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锡元素的不确定主要受样品标准曲线拟合的影响。锡元素测量结果的相对合成不确定度为7.8×10~(-2),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0.16。  相似文献   

5.
对氢氟酸-硫酸分解、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煤灰中五氧化二磷的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进行了分析,并对由称量、试样溶液体积、工作曲线变动性、分光光度计、重复性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了不确定度分量估算,在此基础上合成出测试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6.
为保证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结果的准确可靠,根据JJF 1059.1-2012《测定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和DL/T 567.6-2016《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的要求测定灰、渣中可燃物含量。采取测试与误差理论以及统计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灰、渣的测量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重点探讨质量称量、重复性测量、数据修约引入的输入量不确定度,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每个不确定分量进行评定及合成,计算得出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7.
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指南》,对过氧化氢-柠檬酸体系水杨基荧光酮光度法测定锡矿中锡元素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详细分析了由测试过程中样品重复性测定引入的不确定度以及由试液定容体积及移液管、仪器读数等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评估了锡含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给出了测试结果的报告形式,供相关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8.
依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及数学模型,解析了测定煤中全硫含量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对全硫含量重复性测定、煤样称量、煤标准物质、仪器所引入的不确定分量分别进行评定,并对煤中全硫含量进行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煤中全硫含量的标准不确定度为0.012%,扩展不确定度为0.024%,对全硫含量测定结果给出较准确的波动范围。从造成结果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灵活、客观地选择与被测煤样全硫含量接近的标准物质,此为降低由煤标准物质所引入的不确定度的有效途径。多次重复测定可提高重复性水平并降低重复性测定所引入的不确定分量。  相似文献   

9.
杨力 《煤质技术》2008,(1):41-42
依据JJG 98《非自动天平》与JJF 105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电子天平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简述电子天平的检定过程,分析了电子天平不确定度的来源及其种类,对不确定度分量及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10.
根据GB/T 33303—2016 《煤质分析中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和MT/T 1—2007 《商品煤含矸率和限下率的测定方法》的相关规定,结合数学模型及不确定度分量的主要来源分析,从测量重复性引起的不确定(A类评定)、台秤称量所致的不确定度(B类评定)、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扩展不确定度的确定、测量结果的表示等方面对不确定进行评定,即对批煤块炭进行限下率测定并对限下率测定全过程不确定度的各个分量进行分析、计算、合成,评定出块炭限下率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1.
朱军  祁栋  王永海 《矿业工程》2010,8(3):32-33
某矿石为显微金为主的高砷高硫低品位难处理矿,通过探索实验,确定了加助剂焙烧-加活化剂氰化的工艺,并确定其最优条件,使浸出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彭伟  童雄  张自江  宋强  张胜东 《矿冶》2017,26(4):44-48
对云南某金精矿进行氰化提金工艺研究,该金精矿含金33.3 g/t,其中金主要以自然金的形式赋存于硫铁矿物或风化的金属氧化物裂隙中。试验主要从磨矿细度、氰化钠用量、石灰用量、浸出时间、液固比等几个因素考察对浸出率的影响,并通过试验确定了最适宜的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金浸出率可达97.90%。同时,研究了加助浸剂双氧水对浸出率、氰化钠耗量、浸出时间等工艺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助浸剂可显著加快金的浸出速率,缩短浸出时间,并减少NaCN消耗。  相似文献   

13.
新疆阿克塔斯金矿床主要产于石英二长岩体与中泥盆统北塔山组中酸性火山岩的接触带。矿石中的金以微细粒状的自然金形式包裹在含石英 95 %以上的石英脉和石英中 ,部分自然金以裂隙金的形式存在 ,属难浸金石英脉矿石。为了开发利用该种矿石 ,发展当地经济 ,我们对该种矿石进行了提金工艺研究。1 金矿床矿石特征该矿床矿物成分比较简单 ,其中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 ,含少量磁铁矿、镜铁矿、菱铁矿。贵金属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银金矿。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 (含量大于 90 %以上 ) ,同时还含有少量绢云母、绿泥石。2 矿石中金含量分析根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新疆阿希金矿含砷复杂金精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段焙烧工艺能有效脱硫脱砷,大幅提升金的浸出率。较适宜的处理条件为:第一段在550℃弱氧化气氛下焙烧1h,第二段在600℃氧化气氛下焙烧1h,焙砂采用稀硫酸浸出,浸出时间2h,控制终点pH值1.0~1.5,酸浸渣细磨至-0.038mm约占90%,氰化采用两浸两洗流程,每段氰化浸出24h,氰化钠消耗量为5.1kg/t酸浸渣,金浸出率达到93.34%。  相似文献   

15.
某金矿金银回收工艺改造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世勇 《中国矿山工程》2010,39(3):32-35,46
甘肃某金矿是一个含伴生Ag的多金属矿,其中Au、Ag的品位分别为2.95、27.5g/t.在生产初期由于对金银吸附工艺了解不深,还是采用常用的活性炭逆流吸附工艺,但Au对Ag的排代作用使得银的吸附率仅为40%~50%,改为锌粉置换工艺回收金银,金的回收率和应用活性炭吸附工艺基本相同,都在99%左右,但银的置换率达到92.67%~99%,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也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针对小秦岭矿区金渠沟1520半氧化矿石,含泥量太大,常规浮选回收率太低。尝试寻找合适的浮选条件及浮选工艺,有效提高了金和铜的浮选回收率,促进矿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俊壮  黄万抚 《现代矿业》2010,26(10):26-29
针对含高砷金矿中砷的伴生类型、高砷金矿浸出金的工艺特点,介绍了浮选 细菌预氧化法、氧化焙烧法、加压氧化法等主要浸金方法。同时,也对其他一些工艺方法的最新发展动态进行了研究,以便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工艺方法,使含高砷金矿浸金率得到提高,从而达到最佳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8.
从难处理含金黄铁矿中回收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某金矿的金主要以包裹体状赋存于黄铁矿中,浮选硫精矿硫品位46.18%、金品位42.42g/t,采用火法焙烧-氰化浸出的工艺回收硫和金.将硫精矿在800℃焙烧3 h脱硫,然后在矿浆液固质量比为2:1,用石灰调浆至pH=10,氰化钾用量1 kg/t的条件下从烧渣中浸出金,获得硫回收率为99.79%,金浸出率为87.14%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某难处理金矿石提金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含砷高、含碳高、硫化物含量低的微细粒浸染型难处珲金矿石,进行了不同流程的提金工艺试验研究.对于金品位为2.98 g/t的原生矿,用常规氰化金的浸出率仅为0.68%;焙烧-氰化提金工艺,金的浸出率为80%左右;原矿浮选,金的浮选回收率为82.73%;浮选-金精矿生物氧化-炭浸提金工艺,金的总回收率74.72%;浮选...  相似文献   

20.
摘要:介绍了嵩县南沟金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和矿石可浸性试验的成果。通过化学分析、电子探针等分析手段查清了原矿化学物质组成、矿物物质组成、矿物相对含量金的赋存状态及嵌布粒度特征:该矿石属于凝灰质砂岩、粉砂岩型金矿;金多赋存于褐铁矿中,其次是赋存在毒砂及黄铁矿中,矿石石质疏松,裂隙发育。矿石中的金主要为自然金,金的成色高,绝大部分为可见金,而且主要呈裂隙金嵌布,主要载金矿物为氧化矿物,适于用氰化法处理。在原矿金的平均品位为2.39~4.14g/t时,可得到的尾渣平均品位0.31~0.26g/t,金的浸出率为87.03~93.72%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