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明沃土之上,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习近平用典》一书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词句点缀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论述中,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钟情与重视,体现了其深邃的思想智慧和高度的文化自信。从治国理政、社会治理、仁政为民三个维度阐释习近平用典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强大动力,对于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并探掘出更多有益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资源与实践进路提供了合理借鉴。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一方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另一方面,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激活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为人类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这些谈话涉及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内涵十分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它是民族精神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的命脉所在,根基所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地分析了传统文化与中国道路、传统文化与治国理政以及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联系,强调民族的复兴首先要以文化的发展兴盛为前提,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独特的优势,要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营养。总书记还要求,对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代表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新形势下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历史价值和现实功能的重新估价,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著述中对古典名句进行巧妙化用,其用典范围之广、意蕴之深、数量之多、方法之巧、指向之明,令人叹为观止。习近平用典对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特殊意义,也为探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提供了遵循,指明了路向,具体表现为:坚持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撬动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坚持历史性和现实性相统一,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实现传统文化大众化发展;坚持传统性和现代性相统一,给予传统文化现代表达形式;坚持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促进传统文化与他国文化的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5.
由知识分子来做点评,实际上是一种荣幸,是改造自己到位的一种方式。今天我们好像感到了一种力量,因为在前面这么多的活生生的案例作为前提,使我获得巨大的收获。第一个收获是新乡贤在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作用和意义。我就想成千上万的新乡贤回到自己的家乡,对家乡是多么大的福报。习近平总书记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旨在研究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从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成果滋养润育的宏观视野入手论证,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一盘棋”重要论述中系统观念所蕴含的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进一步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特质、原创性贡献、实践伟力。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资源,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为引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吸收其传播艺术,借鉴其思想教化方式,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话语表达,切实提升新时代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深刻意蕴、逻辑依据及实践要求的研究进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大论断展开学理分析。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思想精髓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四个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优秀的物质文化和观念文化的统一,但是其精华所在是优秀的观念文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性主要体现为二者具有高度契合性、彼此包容性、相互需要性和共同的实践基础;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合贯通,要坚持“四个统一”,即坚持一元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学理性与通俗性相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人类性相统一。这有利于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有利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相似文献   

9.
国家治理理念的建构与形成都离不开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便深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蕴含着以民为本、重视修身、崇尚和合、清廉从政、辩证统一、革故鼎新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在面临全新机遇与全新挑战的新时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古为今用和推陈出新,有利于促进执政党治理、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能够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战略家的雄伟气魄、政治家的高瞻远瞩,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站在时代前沿,以历史的眼光、世界的视野,从人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高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新论断新论述.首先,从个人、社会、国家和人类四个层面,高度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理论价值、时代价值和实践价值;其次,从各个方面指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最后,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内在理路、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标志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大飞跃、大突破.  相似文献   

11.
张宠 《新少年》2022,(S1):88-90
<正>一、活动主题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二、活动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提到:要系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少先队品牌活动。引导少年儿童体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理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作为中国人、  相似文献   

12.
中华文明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连绵不断。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阐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传基因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有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需要加以研究和提炼。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内涵丰富、高屋建瓴,主要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青年的论述、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青年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温润滋养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自身丰富的人生阅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青年工作的职责使命是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促进青年全面发展,为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提供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4.
"不忘初心"完美地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修辞实践中的匠心。"不忘初心"之所以能赢得人民的广泛认可是因为它契合了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不忘本"价值观。政治修辞把党描述成像人一样的有机体,为党赋予了生命力,将党凝聚成一个坚固整体。"不忘初心"表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将人民群众和广大党员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周围。"不忘初心"提醒大众:当代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受众的文化水平、知识构成是影响政治修辞实践的重要变量,习近平总书记清醒地意识到政治修辞必须考虑受众,并能自觉根据受众的不同知识构成采用不同修辞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将精妙的典故、引人入胜的故事、通俗易懂的俗文俚语等融入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形成了他独特的"习式语言"。"不忘初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使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彰显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建设与数字化展示,是在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为保护工作的根本遵循。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建设与数字化展示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素质和文化认同感,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推动重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与促进人类文化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丰富发展和重大创新。其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价值观”,是由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全人类共同价值四个维度组成的。它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基础上,始终恪守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这一价值基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追求,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滋养,并通过全人类共同价值表达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高屋建瓴,构思恢弘。研究指出,从国际视角来看,“一带一路”战略是新常态下打造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为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路径和支撑。并且与西方传统的经济理念不同,“一带一路”战略中蕴含着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国际经济关系新理念。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战略对于中国经济实现了三个突破。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论述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科学阐明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维方法,是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指引与实践指南。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挖深度,用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回答为何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高度,以国家战略资源的把握回复为何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广度,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思考实践理路,回应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多场合提到文化自信,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的文化理念的彰显。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是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基础。事实证明,"文化自信"并不是一句口号、一个理论名词,它是可以践行的。因为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培育的革命文化,更有五千年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三方面的文化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且这些宝贵文化为统一战线工作提供了方向和指引。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思想,落实教育部对高等艺术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以肇庆地区舞蹈类非遗为抓手,以本地高校的专业教育和文化传承双重职能为契机,深入探讨其结构功能,分析其耦合关系,探索具有地域性、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耦合模式,旨在为各地舞蹈专业教育与非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依据,共同促进深刻变革,发挥领域间的有效耦合效应,激活其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