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是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在刺激新血管发生与生长及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和通透性方面均有重要意义。胚胎及胎儿的生长发育都离不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的异常对围生儿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血管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重要的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它是促进血管新生,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二硫化物相关糖蛋白的同型二聚体。它具有特异的作用于血管内皮,并促进有丝分裂和诱导产生渗透性的特征。神经纤维因子(NRP—1)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一种受体。作者对VEGF家族成员、其受体及NRP—1的发现、理化特征,与肿瘤、大肠癌的关系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是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 ,在刺激新血管发生与生长及在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和通透性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女性生殖方面贯穿从受精到胎儿分娩全过程 ,在滋养细胞增殖与侵入及胎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同时与24例正常子宫内膜相对照。结果: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两组内膜组织均有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分泌期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增殖期(P<0.05),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月经周期中呈周期性改变。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促进血管生成的重要细胞因子,它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理有关,并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在刺激新血管发生与生长及在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和通透性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女性生殖方面贯穿从受精到胎儿分娩全过程,在滋养细胞增殖与侵入及胎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在刺激新血管发生与生长及在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和通透性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女性生殖方面贯穿从受精到胎儿分娩全过程,在滋养细胞增殖与侵入及胎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在刺激新血管发生与生长及在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和通透性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女性生殖方面贯穿从受精到胎儿分娩全过程,在滋养细胞增殖与侵入及胎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胃癌手术患者标本78例,其中48例有区域淋巴结转移、30例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同时选择良性溃疡标本2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和正常胃黏膜标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阳性表达率受淋巴结转移影响。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表达受胃癌淋巴结转移影响,对术前判定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主要依赖于肿瘤内血管的生成,而肿瘤新生血管则主要依赖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又与微血管密度成正相关,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微血管密度表达对鼻咽癌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文章对近年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微血管密度表达在鼻咽癌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方法检测48例卵巢恶性肿瘤、20例卵巢良性肿瘤及1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结果 卵巢恶性肿瘤组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_9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卵巢肿瘤及正常卵巢组(X2分别为31.995、32.585,33.190、34.482;均P<0.05);在卵巢恶性肿瘤组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临床分期及腹水量有关(X2分别为11.429,8.513;均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X2分别为9.600,11.429,4.509;均P<0.05).结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表达升高,在卵巢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且两者在卵巢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生长因子家族成员,具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增加微血管通透性、诱导血管和淋巴管生成等功能,其生物学效应是通过其特异性膜受体介导的。研究VEGF受体的信号转导途径,对由血管及淋巴管生成引起的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此文综述了VEGF受体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早产儿视网膜病(ROP)是视网膜异常血管增生的一种疾病,是导致儿童失明的主要原因。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中,新生血管的形成起主导作用,它是众多血管因子相互作用和调节的结果,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起着重要的中心调控作用,随着对VEGF与早产儿视网膜病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VEGF的一些内科治疗方法已开始动物实验研究,为早产儿视网膜病的早期干预提供了可能,本研究就VEGF在ROP发病中的作用及抗VEGF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刘茂林 《健康研究》2012,32(2):147-151
IgA肾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VEGF/VEGFR)在肾脏组织局部、血浆及尿液中的含量发生变化.VEGF/VEGFR通过改变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诱导细胞外基质合成、血管生成障碍等机理参与IgA肾病的发生与进展.  相似文献   

14.
刘颖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9):1432-1434
目的:动态研究川崎病(KD)患儿血清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小儿川崎病血管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寻找其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损伤之间直接关系的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免疫乳胶比浊法检测47例川崎病患儿、19例发热疾病患儿(对照组)血清中的CRP和VEGF水平,并将KD患儿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有冠脉损伤(CAL)组和无冠脉损伤(NCAL)组。结果:KD患儿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的CRP、VEGF水平均高于发热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L组CRP、VEGF水平明显高于NCA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的高峰期在急性期,VEGF的高峰期在亚急性期。结论:CRP和VEGF水平在KD患儿组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升高,可能在川崎病患儿血管损伤的病理生理发生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CRP和VEGF具有预示KD患儿CAL潜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基础是新血管的生成,而新血管的生成主要取决于血管生长因子及其抑制因子的调控,其中研究最多、最重要的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是目前发现最重要的促进肿瘤血管形成的因子,可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参与肿瘤生长和淋巴管转移。人体多种实体瘤均有VEGF及其受体的过高表达,其在肿瘤组织和血清中的显著表达促进肿瘤血管的形成,并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宫内早孕(IUP)、宫内胚胎停育(aIUP)及异位妊娠(EP)中的不同浓度,探讨VEGF在停经早期鉴别EP及aIUP的意义。[方法]选择孕40d左右妇女,采用酶联免疫聚合反应(ELISA)检测20例正常IUP妇女(正常对照组)、15例aIUP(自然流产组)及20例EP妇女血清VEGF和HCG的浓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清VEGF浓度EP组为(295.6±52.1)pg/m l,明显高于IUP组的(40.4±21.5)pg/m l和aIUP组的(110.3±34.5)pg/m 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5);HCG在EP组为(2092.8±1634.1)m Iu/m l、aIUP组为(2352.4±1712.8)m Iu/m l,都明显低于IUP组的(14780.6±8777.3)m Iu/m 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EP组与aIUP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VEGF在EP的高表达将有助于EP的早期诊断,VEGF可用于鉴别早期EP与aIUP,与HCG相比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胎盘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分子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胎盘生长因子 ,属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成员 ,丰富表达于正常胎盘 ,主要由滋养叶细胞分泌 ,具有促进滋养细胞增殖和介导血管生成等作用。胎盘生长因子的受体位于血管内皮细胞和滋养细胞 ,胎盘生长因子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调节滋养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 ,在正常妊娠的胎盘形成和发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某些妊娠并发症 ,如妊娠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 2 1 三体等 ,胎盘生长因子表达的差异均预示着不同的发病机理 ,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 ,缺氧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其在缺氧缺血后的脑组织中的表达特点与多种因子及mRNA的水平有关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 ,增加新生血管生成 ,改变血管通透性等功能 ,它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发病及转归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139例不同卵巢组织VEGF及其受体VEGFR1、VEGFR2的表达及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共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VEGF及其受体VEGFR1、VEGFR2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染色强度明显高于良性卵巢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并且VEGF及其受体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腹水量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07,P=0.034;χ^2=7.432,P=0.007);在相关分析中高表达的VEGF与VEGFR2(r=0.316,P<0.05)、VEGFR1与VEGFR2(r=0.415,P<0.05)均存在相关性;VEGF及其受体三者共高表达较非共高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44)。结论 高表达和共表达VEGF及其受体VEGFR1和VEGFR2的患者可能存在较差预后,并且三者共表达及高表达可作为一项指导临床应用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 Bev)靶向治疗的疗效预测分子。  相似文献   

20.
冀红  徐立新  曲云霞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6):3705-3707
目的:研究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模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构建了负载有鼠VEGF120 cDNA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建立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将质粒注射至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局部,探讨外源性VEGF在新生鼠脑内的表达情况。应用VEGF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转移pCDNA3.1/rVEGF120真核表达质粒后大鼠脑中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与转移空载质粒的对照组相比,脑内注射外源性VEGF基因,在大脑皮质及海马的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胞浆中高度表达。结论:在HIBD模型中,脑内注射的外源性VEGF基因在大脑皮质及海马处神经细胞、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胞浆中高度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