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广播电台热线直播节目以其时效性、现场感的“共时空效应”的显著特点赢得了听众的喜爱.广播热线直播节目不但增强了节目的信息容量和播出的实际效果,而且使传统的单向传播成为一种双向的大众传播,实现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直接交流和双向互动,这种全新的传受关系成为广播节目突出的亮点.但是,在热线直播节目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热线直播节目的定位不明、宏观容量失控、情感倾诉类节目格调不高、随意性大以及主持人驾驭节目能力弱等.如何办好办活广播热线直播节目,满足不同层面受众的需求?本文围绕广播热线直播节目的设置定位与运作技巧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广播利用电话开通热线直播,可以说是较早实践“互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掀起广播热以来,引起广播业界巨变的是广播节目直播,真正拉近主持人和听众距离的是热线电话直接参与节目。目前电台普遍存在的热线参与节目主要有音乐点播参与、社会话题讨论、热线漫谈、健康医疗等类犁。  相似文献   

3.
沈渟 《新闻实践》2006,(7):57-58
高素质的主持人是广播媒体争取受众,提高社会效益的需要。上世纪90年代曾是广播直播投诉节目鼎盛时期,当时政府部门和其他新闻媒体鲜有投诉渠道,广播直播投诉热线可谓一支独秀,自然容易受欢迎。但现在报纸、电视、网站以及政府部门各类行风监督热线四处布点,方便并分流了相当部分投诉人。因此,如何使广播直播投诉咨询热线持续地取得受众信赖,甚至成为他们的首选渠道,高素质的节  相似文献   

4.
广播主持人热线直播节目作为现代广播传媒中一个重要的传播方式和节目类型,从兴起之日起一直风靡并由此引发全球广播媒体的震动。本文试从广播主持人热线直播其在技术的表达、及节目内在信息的设置与组织等层面,探询主持人热线直播、这一广播重要的节目形态,其在满足传、受双方各自需求的同时所展现出的魅力建构。  相似文献   

5.
广播谈话类热线直播节目有许多种,有新闻性的、娱乐性的、服务性的等等,而目前所占比重较大、影响面较广的应同夜间清谈式的,这种夜话节目不仅丰富了广播的节目形式,而且为广播又开辟了一块新的黄金时段,扩大了广播在传媒中的市场占有率.夜话节目把以往只是单向接受信息的听众推到了广播的第一线,使听众具有是受众又是传者的双重色彩,而主持人也由‘一人挑”,变为‘二人抬”,这既是节目的成功之处也是节目的难点所在.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研究主持人的同时,也着重分析一下主持人的合作者,节目的另一主角─—受众.武汉电台的漫谈…  相似文献   

6.
汪勇 《声屏世界》2007,(9):61-61
信息时代,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为了吸引和巩固受众,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增强了自己的服务意识。广播所特有的直播热线节目,在发挥媒介服务性上呈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广播直播热线节目毕竟受到节目时间的限制,不能让听众随时随地接受来自媒体的直接服务。为了弥补直播热线节目的这种不足,2007年3月,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健康频率开通了两条24小时场外服务热线,随时接听听众有关健康方面的咨询,受到听众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7.
王晓梅 《新闻窗》2007,(4):32-33
广播热线直播节目,以其直接性、公开性、参与性为特点,自上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就受到大多听众的喜爱。热线直播节目只要善于发挥其特点,注重研究受众需求,把握好舆论导向,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就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王生智 《新闻三昧》2003,(11):28-29
热线节目的兴起与问题广播热线直播节目是将广播与电话的自愿选择、双向交流、即时反馈的特点结合起来,使得广播这种大众媒体兼有了人际传播的功能,变传统的单向传播为双向传播的节目样态。1986年,珠江经济电台开启了我国广播热线直播节目的先河以来,至今热  相似文献   

9.
王泉 《声屏世界》2006,(12):49-50
广播热线直播节目以其实效性、现场性的“共时空效应”的显著特点赢得了听众的喜爱。从热线直播的特点和运作效果来看,热线直播有如下一些优势:1.热线直播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嫁接,将传播合一。广播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体,电话是一种个人通讯的人际传播手段,两者有着各自的用途。热线直播却将电话和广播的两种作用结合为一体。这种结合所产生的效果,一是使广播传播信息快的优势发挥到了最大限度;二是使广播节目更加生动活泼;三是使广播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这种方式在保留大众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形象生动、真实可信的同时,融进人…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广播综艺板块节目非常流行,很受听众欢迎,它的优势体现在一是形式新颖,诸如板块构架,主持人直播,开通热线让播者与受众直接交流,节目因此显得生动活泼;二是直播可减少制作环节,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级电台都普遍运用热线电话做节目,有热线点歌、热线讨论、热线咨询、热线投诉、热线报新闻或跨地域性的电话联播等,使广播节目更生动活泼,大大拉近了广播与听众的距离,增强了亲切感和可听性,并适应听众求快、求新、求真的要求,受到听众的欢迎。如何使热线电话节目常办常新,这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一、热线电话节目的设置,要根据内容而定广播热线是一种广泛吸纳受众参与的开放性节目,成为广大听众最方便、最迅速地进行交流和传播的工具,已深深地扎根于群众生活中,为听众喜闻乐见。江门市台山电台的电话节目"城…  相似文献   

12.
舆论监督类广播热线节目的应运而生,适时利用广播媒体的优势,帮助受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满足了受众的需求,推动了社会发展。因为节目的特殊性,做好节目的策划与主持显得至关重要。如此,才能保证受众正确行使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评议权,保证良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3.
广播的热线直播的掀起,推出了一批节目主持人。笔者从事广播电视工作20多年,起初的十多年搞广播,与广播的感情很深。如今广播迎来了第二个春天,是令人可喜可贺的。但是,不必讳言,一些广播热线直播节目主持人的现状令人十分担忧——知识贫乏、  相似文献   

14.
县级台广播热线直播热的掀起,推出了一批节目主持人。如今广播迎来了第二个春天,令人可喜可贺的同时,一些县级台广播热线直播节目主持人的现状令人十分担忧。  相似文献   

15.
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听众热线”是广播扬长避短、与其它媒体相抗衡的重要手段。听众通过电话直接参与节目使许多电台建立起一个介入大众生活与听众交流信息、分享信息的亲切可人形象。但是热线节目在显示出其强盛的生命力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节目呈现媚俗倾向,主持人被参与的受众所左右等。笔者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媒介人对热线广播节目的传播层次没有深刻的认识.以致于对传播层次的关系处理失当。广播是传播者向不确定的受众传播信息的一种大众传媒,因此广播节目都具有大众传播的特征。热线电话则使处于…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来,广播的滚动新闻、热线直播让受众耳目一新,成为广播载体变革的一个重大举措,而这一切目的都是充分调动听众的参与意识.事实证明:听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越高,反应越热烈,这样的节目才会成为电台的名牌节目.如何调动听众  相似文献   

17.
随着热线直播节目的出现,广播由以往的单向传播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或多向交流,便更具有了互动性的特点。作为广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无法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辅助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何有效地弥补表达单一的弱势,使语言具有一定的黏合力和可接受性,让语言深入人心,受到受众欢迎,这要求广播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熟练掌握几种常用的语言表达技巧。亲切自然,关爱寒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大部分谈话节目都是在夜晚,据心理学家分析,夜深人静时,人的心灵是一天当中最脆弱也是情感世界最丰富时,这时打进热线参与节目的受众大部分…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全国各地广播电台巧借行风评议和纠风工作的东风,联合纪检监察部门,利用热线互动的优势开展舆论监督,各地广播电台相互效仿、借鉴、创新,行风热线类直播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那么,广播热线类监督节目如何把控好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和解决百姓诉求的契合点,如何解决好既能让百姓反映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又不挫伤职能部门的工作积极性,而让节目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呢?结合晋城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百姓热线·纠风台》  相似文献   

19.
十年前,山东省临沂人民广播电台成功创办《行风热线》,在全国较早推出舆论监督类热线直播节目,对通过广播加强纠风舆论监督开始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一系列关注民生类热线节目的出现,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现代受众新的需求,而从这些热线节目所延伸出来的服务活动,更是拓展了传统广播媒体的功能,更多地体现了现代广播媒体的服务百姓生活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办好热线服务节目,打造民生电台,无疑是地方广播媒体培养自身核心竞争力,赢得本土受众的忠诚信赖的一条值得探索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