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目的 了解马立克病疱疹病毒(MDV)强毒GA株Bam HIL片段在MDV致瘤毒株京-1株(中国特有的地方株)所诱导的淋巴肿瘤组织中转录状况。方法 从人工感染MDV致瘤株京-1株发病鸡内脏淋巴肿瘤组织中分离m RNA,根据已发表的MDV肿瘤候选基因m eq 基因序列和我们已测定的强毒GA株Bam HIL片段序列,设计两段寡核苷酸引物,以此m RNA为模板经逆转录合成cDNA,应用PCR法进行目的基因扩增。用非放射性Digoxigenin 分别标记GA株基因组Bam HII2和LDNA片段,制成核酸探针,分别与PCR产物作Southern blot分子杂交鉴定。结果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的cDNA大小约730 bp,该cDNA能同时与上述两探针发生免疫呈色反应。结论 ①MDV m eq基因的转录可以延伸到其右侧的Bam HIL片段区;②Bam HIL区在MDV致瘤株京-1株所诱导的淋巴肿瘤组织中可发生转录。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 G M C S F/ Fcγ2 融合蛋白载体。方法:利用 P C R技术,将人 G M C S F基因与人免疫球蛋白 Ig G2 的 Fc 段基因联接,构建融合基因h G M C S F H V2;并将此片段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 Rc/ C M V2 载体。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 P C R扩增出了 1.3 kb 的融合基因片段;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成功地完成了 G M  C S F/ Fcγ2 融合蛋白载体的构建。结论:(1)经 P C R 扩增技术由质粒 P C Dh G M C S F和 P S V V N P H V2 分别扩增到了所需的h G M C S F c D N A 片段和 Ig G2 从绞链区到 C H3 的基因组 D N A 片段。(2)利用 P C R介导,扩增出了融合基因片段h G M C S F H V2。(3)构建了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 Rc/ C M V2/h G M C S F H V2 。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融合蛋白表达方式将编码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cDNA在大肠杆菌DH5α中的表达,为bFGF进一步研究提供材料来源。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及DNA重组技术将PCR产物克隆到pGEM-5Z载体并测序,然后克隆到表达载体pXH上。结果:转化重组质粒pLX1的大肠杆菌经42℃温控诱导45h,SDS-PAGE分析显示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35000,薄层扫描分析表明该蛋白占菌体总蛋白量的99%。经FactorXa酶切后得到分子量约为17000的bFGF,其生物学活性ED50为229ng/ml。结论:经PCR方法扩增的bFGF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为其进一步结构与功能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人GDNF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隆可表达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基因。方法;从脑胶质细胞瘤患术后的脑瘤组织中提取总RNA,以RT-PCR方法扩增出了一般约558bp的cDNA片段,将这一片段克隆于pUC18载体中,进行全序列分析。结果:证实该研究所克隆的cDNA是编码正确的GDNF基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克隆人分泌型肿瘤坏殛因子相关激活诱导因子(sTRANCE)的编码区cDNA片段。方法 从人淋巴结组织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人sTRANCE基因编码区序列,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中,并行序列测定。结果 克隆获得的744bp片段与文献报道的人sTRANCE基因编码区cDNA序列一致。结论 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sTRANCE的生物学性能和用于肿瘤生物治疗的可能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酚法从登革2型病毒43株(D2-43)感染的C6/36细胞中提取了病毒RNA,以病毒RNA为模板,进行D2-43株NS3基因cDNA片段的反转录-PCR扩增,片段长度为1176bp。将扩增的cDNA片段克隆到T载体pBluescript-ksⅡ中。通过双脱氧法测定了cDNA片段序列,与国际标准株NGC株序列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人Na(+)-K(+)-ExchangingATPaseα1亚单位基因胞外区约80~130位氨基酸编码序列的未知基因组结构。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人基因组DNA及cDNA文库进行扩增,限制性酶切分析扩增产物,并进行荧光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同源性分析及剪接位点的搜索并对得到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人基因组DNA和cDNA经扩增后分别得到833和195bp两种不同大小的片段Fg,Fc。分析序列发现Fg与Fc相比在138~775bp处含有一638bp的插入片段,此片段与GenBank中的任何已知序列均无明显同源性。结论本研究发现了一段全新未知的人Na(+)-K(+)-ExchangingATPaseα1亚单位基因的内含子全序列,并得到了第一外显子同第二外显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序列,其在Gen-Bank的基因检索号为L76938。序列分析表明该内含子可能具有潜在的调控基因表达的功能,并含有一个可能的编码序列。  相似文献   

8.
人表皮生长因子cDNA序列分析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人脐静内皮细胞RNA中扩增了表皮生长因子的cDNA,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克隆到pGEM-3zf载体中,经全自动荧光测序仪测定了其序列。在PCR扩增引物上分别加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以利于原核表达。经亚克隆,EGFcDNA克隆到表达载体pBV220的Eco RI,SmaⅠ位点上,在大肠杆菌DH5α中进行表达。  相似文献   

9.
人乳头瘤病毒16型完整E6开放读码框的基因克隆和鉴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基因组中扩增得到555bp的E6DNA片段,并重组到载体pGEMEX^TM-1中,构建克隆扩增质粒p16E6-G,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JM109,经菌落原位杂交鉴定和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证实该产物为E6基因完整开放读码框(ORF),从而为获得E6ORF基因片段提供了一个高效、方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基因组中扩增得到555bp的E6DNA片段,并重组到载体pGEMEXTM-1中,构建克隆扩增质粒p16E6-G,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JM109,经菌落原位杂交鉴定和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证实该产物为E6基因完整开放读码框(ORF),从而为获得E6ORF基因片段提供了一个高效、方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E型沙眼衣原体MOMP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E型沙眼衣原体(Ct)主要外膜蛋白(MOMP)基因重组腺病毒,为沙眼衣原体腺病毒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Genebank中E型Ct MOM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用高保真PCR方法从E型Ct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MOMP基因片段,克隆至pcDNAII载体,测序后连接入腺病毒穿梭载体pDC316。穿梭载体pDC316 MOMP与含腺病毒基因组的辅助质粒PBHGlox△E1,3Cre共转染至HEK293细胞,在Cre loxP重组酶作用下进行重组,包装成重组腺病毒颗粒,用PCR和RT PCR方法进行鉴定。并用动物免疫试验检测重组腺病毒的免疫原性。结果:从E型Ct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约1.1?kb的特异MOMP基因片段,酶切鉴定及DNA序列测定证实穿梭载体pDC316 MOMP构建正确。穿梭载体pDC316 MOMP与含腺病毒基因组的辅助质粒PBHGlox△E1,3Cre共转染至293细胞,出现明显细胞病变效应。收集重组腺病毒,PCR法证实重组腺病毒含有MOMP基因,RT PCR证实重组腺病毒在293细胞能表达MOMP基因。重组腺病毒免疫小鼠可诱导特异性抗体产生,证明重组腺病毒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结论:成功构建了E型沙眼衣原体MOMP基因重组腺病毒,该重组腺病毒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12.
成胜权  王文亮  晏伟 《医学争鸣》2004,25(5):452-455
目的:克隆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SVV)的编码序列,构建含SVV基因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并在肝癌细胞系HepG2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肝癌发病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方法:根据已发表的SVV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以HL-60细胞系抽提的RNA为模板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产物用BamHI和XhoI双酶酶切后定向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0中,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重组质粒pcDNA3.0-SVV和DNA序列测定进行鉴定. 用脂质体法将pcDNA3.0-SVV导入肝癌细胞系HepG2中,G418选择培养,经免疫组化法和RT-PCR鉴定其表达. 结果:RT-PCR扩增出长445 bp的特异性片段,经克隆至pcDNA3.0后酶切鉴定证实,并测序表明序列与GenBank报道完全一致. pcDNA3.0-SVV在HepG2细胞中有稳定表达. 结论:成功克隆了SVV的编码序列,构建了其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0-SVV,有助于对SVV基因在肝癌发生中的致瘤机制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肾细胞癌中FHIT基因的改变及意义。方法 :用RT PCR及Southern印迹杂交法检测肾细胞癌及其细胞系中FHIT基因转录本 ,并观察其基因组的改变。结果 :约 8 3% (2 / 2 4)肾细胞癌有异常转录本 ;其中一株细胞系cDNA在用外引物扩增时 ,只有一个变小的FHIT基因异常转录本 ;用内引物扩增时 ,FHIT基因转录本完全缺失。约 2 0 % (5 / 2 4)肾细胞癌FHIT基因区域的基因组DNA出现重排。结论 :部分肾细胞癌存在FHIT基因转录本及基因组异常 ;FHIT基因的改变在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人脑基因组DNA获取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c-3,NT-3)基因,并对该项目的基因进行测序。方法:本实验直接从人脑组织中提取人脑基因组DNA,根据人的神经营养素-3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一对寡核苷酸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获得人NT-3基因,DNA序列分析NT-3基因。结果:本实验采用PCR方法获得的基因片段长度为377bp,该基因序列为编码神经营养素-3的序列。结论:采用PCR获取NT-3基因序列是正确的,为进一步基因克隆和表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人DNA MTase反义基因转染对肝癌细胞系SMMC-7721内源性DNA MTase基因mRNA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将建的包含正、反义DNA MTase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用脂质体法将其转染入肝癌细胞系SMMC-7721;采用RT-PCR法观察DNA MTase基因mRNA表达变化。结果:PCR法扩增外源性NeoR基因证实证用脂质体法成功将重组载体转染入细胞:RT-PCR法检测DNA MTase基因mRNA表达,显示转染反义DNA MTase基因片段的SMMC-7721细胞中DNA MTase基因mRNA表达下调。结论:人DNA MTase基因反义基因转染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抑制肝癌细胞系SMMC-7721DNA MTase基因表达的方法。它为更多了解DNA MTase在肝癌发生的作用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测雄激素受体(AR)反义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AR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AR反义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导入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PCR检测AR目的片段在重组LNCaP细胞基因组中的存在,RT-PCR检测AR反义RNA表达和AR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PCR在LNCaP^as-AR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了AR目的片段,表明AR目的片段整合到了细胞基因组。RT-PCR证实LNCaP^as-AR有AR反义RNA表达,且其AR mRNA水平较LNCaP和空载体转染的LNCaP^Neo显著下调(P<0.05),Western blot证实LNCaP^as-AR细胞AR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 AR反义RNA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AR表达。  相似文献   

17.
hTERT片段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片段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从肿瘤组织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法扩增hTERT基因并克隆人PGEM—T Easy载体中,然后再亚克隆于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用PCR扩增及限制性酶切法筛选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并以DNA测序鉴定。结果:PCR扩增及限制性酶切法证实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成功。测序表明,hTERT基因片段与GenBank公布的相应基因同源性比较,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73%,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68%。结论:成功构建了hTERT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与hTERT相关的抗肿瘤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一种更简便、更快速的DNA提取方法用于脆性X综合征的基因检测。方法 用经典的苯酚-氯仿-异戊醇提取的DNA和用饱和盐法提取的DNA用于脆性X综合征的基因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提取的DNA在纯度和产量上存在差异,但在脆性X综合征基因检测包括完成PCR和SouthernBlot杂交两种实验时结果均无差异。结论 用饱和盐法提取的DNA可用于脆性X综合征基因的检测,它比传统的苯酚-氯仿-异戊醇提取法更简便、快速和经济,可用于临床上对脆性X综合征的筛查。  相似文献   

19.
杜氏盐藻2种碳酸酐酶基因跨内含子DNA序列的克隆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克隆杜氏盐藻双拷贝碳酸酐酶(DCA1)和碳酸酐酶(CA1)基因跨内含子基因组DNA序列。方法:利用跨内含子PCR方法,从杜氏盐藻基因组中克隆DCA1和CA1基因跨内含子基因组DNA序列。结果:DCA1基因跨内含子长度为4407bp,含7个外显子,由此推定的氨基酸序列长度为555个氨基酸残基;而CA1基因跨内含子长度为4473bp,含8个外显子,其推定的氨基酸序列长度为498个氨基酸残基。这2种基因的所有外显子一内含子交接点处序列都遵守GT—AG规律。结论:首次克隆得到了杜氏盐藻DCA1和CA1基因跨内含子DNA序列。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小鼠基因组中克隆小鼠视蛋白基因启动子(ROP)并建立ROP-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基因转基因小鼠模型。方法:用PCR法从基因组内扩增ROP,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构建pmROP-EGFP表达载体,并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DNA测序进行鉴定。纯化的pMOP-EGFP表达质粒经Not I酶切线性化后,用原核显微注射的方法将其注射入小鼠受精卵雄原核,制作转基因小鼠。新生鼠通过PCR检测在基因组水平筛选首建小鼠,基因组表达阳性的小鼠与正常小鼠交配传化后,取眼球进行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视网膜下GFP的表达。结果:从基因组内扩增出了2.1kb的小鼠ROP,成功构建了小鼠ROP-GFP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mROP-EGFP。获得了3只转基因小鼠首建,分别命名为C57-TgN(mROP-EGFP)SMMU21,C57-TgN(mROP-EGFP)SMMU26,C57-TgN(mROP-EGFP)SMMU27。结论:成功建立了视网膜表达GFP蛋白的C57-TgN(mROP-EGFP)SMMU转基因小鼠,它们可用于研究脑和视网膜发育以及视网膜病变机制,还可为进行视网膜移植实验提供哺乳类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