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辅助动脉化疗(NIC)被广泛地用于治疗局部进展型宫颈癌,总反应率47.6%-100%,但完全缓解率仅为4%-38.5%。NIC加放疗可提高完全缓解率,对NIC有反应者加手术和/或放疗可以明显提高生存期。如何预测和提高NIC的疗效须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
宫颈癌的新辅助动脉化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新辅助动脉化疗 (NIC)即手术前或放疗前进行的动脉化疗 ,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用于宫颈癌 ,可有效减小肿瘤肿块体积 ,降低影响预后的盆腔内危险因素 ,提高宫颈癌患者的手术分期和放疗的效果 ,提高生存率。但NIC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不能代替手术、全身化疗及放疗 ,恰当地选择适应人群 ,实行个体化治疗 ,探索最佳的治疗方案及方法是近期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经动脉新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2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动脉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intra-arteral chemotherapy,NAIC)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对24例采用NAIC加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与单纯手术的患者在术后病理及生存率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经NAIC加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时间少、出血少,所有患者手术切缘均未见癌细胞,术后5年生存率为75%,而单纯手术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50%,二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动脉新辅助化疗配合妇科手术治疗宫颈癌,可以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评估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新辅助化疗可减少肿块体积,消除亚临床转移,以期延长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期。本文就其疗效分别从临床病理、生物学指标以及影像学手段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新辅助动脉化疗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新辅助动脉化疗(NAIC)在ⅠB2~ⅡB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11月在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对36例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1~2疗程的动脉灌注化疗。化疗方案为CBP方案:环磷酰胺(CTX,700~750mg/m^2)+博莱霉素(BLM,30~35mg/m^2)+卡铂(Carbo,300~350mg/m^2),之后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化疗有效率为86.1%(31/36),其中10例完全缓解(CR),21例部分缓解(PR),4例术后病理切片未见癌组织,达病理完全缓解(PCR)。化疗副反应轻微,31例完成化疗后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另5例化疗无效而进行全量放疗。结论宫颈癌晚期病例,经过新辅助化疗能使肿瘤缩小,宫旁组织浸润消退,为根治性手术创造条件,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ⅠB2~ⅡB期宫颈癌术前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4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66例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化疗,分为术前化疗组(研究组)和直接手术组(对照组),评价新辅助化疗组的近期疗效,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脉管癌栓阳性率、宫旁及阴道断端有无癌转移等。结果 41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的总临床有效率为58.54%(24/41),完全缓解率为4.87%(2/41),部分缓解率为53.65%(22/41),病情稳定36.58%(15/41),疾病进展4.87%(2/41)。研究组淋巴、脉管癌栓转移率36.58%(15/41),对照组72.00%(18/2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可有效缩小病灶,降低淋巴、脉管内癌栓转移率。  相似文献   

7.
新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3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Ⅰb2~Ⅱb期宫颈癌辅助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31例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1~3个疗程的静脉化疗,之后全部行宫颈癌根治术。通过观察患者病灶大小的改变、化疗毒副反应、术中情况、术后病理反应等,评价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安全性。结果:化疗有效率为87.1%,其中5例完全缓解。化疗效果与期别无关,而与病理类型有关,鳞癌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腺癌(P<0.05)。化疗毒副反应轻微。所有患者化疗后均进行了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清扫术。结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是安全有效的。经过新辅助化疗,使某些局部晚期病例得以切除。  相似文献   

8.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与同步放化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宫颈癌的治疗采用以手术、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化疗在宫颈癌的治疗过程中作用日渐重要,应用广泛,但在临床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该文介绍了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及同步放化疗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临床应用及预后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宫颈癌的标准治疗为手术和放疗。近年来随着化疗新药的不断开发和化疗方案的改进,宫颈癌的化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是新辅助化疗(NACT)的临床应用,对术前或放疗前缩小肿瘤体积,控制亚临床转移,改善无瘤生存期起重要作用。综述NACT的适应症、化疗方案及途径,及其对不同期别、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的疗效等,并从临床和分子水平上分别阐述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宫颈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宫颈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宫颈癌根治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8%,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CC-Ag、CEA、CA125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存率、复发率分别为93.75%、18.7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00%、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有助于提升疗效,改善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宫颈癌新辅助动脉化疗的临床和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以顺铂为基础的新辅助动脉化疗(NAIC)对宫颈癌手术或放疗前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58例FIGOⅠb2~Ⅳa期宫颈癌进行NAIC,化疗方案为长春新碱(VCR,1.4mg/m2)+丝裂霉素C(MMC,10mg/m2)+顺铂(CDDP,80mg/m2)。经盆腔检查、影像学方法及病理检查判定疗效,并分析影响NAIC疗效的临床和病理因素。结果:58例宫颈癌患者共进行81次NAIC(39例1次,18例2次,2例3次),临床总有效率81.0%(其中CR14例,PR33例)。在有宫旁浸润的36例中,31例NAIC后宫旁浸润消失或显著减轻,重获手术机会;5例宫旁浸润改善不明显行放疗。经NAIC后手术的53例中,5例鳞癌患者经病理切片检查未见癌细胞,达病理完全缓解(pCR)。统计学分析提示,肿瘤体积是影响NAIC对宫颈癌疗效的重要因素,肿瘤体积大于80cm3的宫颈癌对NAIC的疗效较差。58例患者随访6~67个月(中位19个月)8例复发。53例手术患者的中位无瘤生存期(DFS)为46个月。结论:以顺铂为基础的NAIC对宫颈癌根治性手术或放疗前具有较好的缩减肿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铂类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在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中被认为是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方案,而在欧洲、日本、韩国以及拉丁美洲,局部晚期宫颈癌的其他治疗方式被认为具有同样的治疗效果。目前我国医疗机构水平参差不齐,放疗设备不一,新辅助化疗(NACT)联合放疗或同步放化疗不失为一种可选择的方法。不可忽视手术在局部晚期宫颈癌中的作用,新辅助化疗仅是局部晚期宫颈癌综合治疗措施中的一部分,临床应用需谨慎,不可滥用,不能将NACT作为单一的、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5例Ib2~Ⅱb期的宫颈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以同期未行新辅助化疗的33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宫旁浸润率、阴道切缘阳性率及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新辅助化疗对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新辅助化疗组总有效率为94.6%,病理完全缓解者5例(9.1%)。有效的52例患者接受了手术。新辅助化疗组淋巴结转移率为36.5%,对照组为48.5%,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但新辅助化疗组中Ⅱ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35.3%)低于对照组(69.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宫旁浸润率分别为1.9%和18.2%,经精确概率法计算,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74.0±675.6)ml和(493.9±316.7)m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NACT组与对照组的1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7.78%和81.04%,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5.41%和81.04%,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91%和96.88%,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4.37%和88.0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但对无瘤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无明显影响。术后化疗、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无瘤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辅助化疗是指在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前给予的全身化疗。近二十余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或放疗的治疗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一定经验。但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地位仍未明确,且对其化疗方案选择目前无统一认识。对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多种新辅助化疗方案应用于宫颈癌的疗效及其发展趋势做综述。  相似文献   

15.
宫颈癌的标准治疗为手术和放疗.近年来随着化疗新药的不断开发和化疗方案的改进,宫颈癌的化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是新辅助化疗(NACT)的临床应用,对术前或放疗前缩小肿瘤体积,控制亚临床转移,改善无瘤生存期起重要作用.综述NACT的适应症、化疗方案及途径,及其对不同期别、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的疗效等,并从临床和分子水平上分别阐述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前行TP与BIP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的临床效果,优选新辅助化疗方案。方法: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对照组(n=45),观察组患者子宫切除术前予TP新辅助化疗方案,对照组予BIP方案,各2个周期,对比化疗结束后两组临床疗效、化疗期间药物毒性反应及术后2年内宫颈癌复发率。结果:①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89.1%、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82.2%,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后瘤体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术后2年内宫颈癌复发率为2.2%、对照组术后2年内宫颈癌复发率为11.9%,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术前TP新辅助化疗方案较BIP方案具有比较优势,更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辅助化疗是指在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前给予的全身化疗。近二十余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或放疗 的治疗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一定经验。但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地位仍未明确,且对其化疗方案选择目前无统一认识。对新辅助化 疗在宫颈癌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多种新辅助化疗方案应用于宫颈癌的疗效及其发展趋势做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早期巨块型宫颈癌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40例Ib~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是否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分为两组:NACT组69例,在根治性手术前行1~3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直接手术组71例,术前未接受辅助治疗,直接行根治性手术。术前评价NACT的疗效,并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特征及并发症。结果NACT总有效率达87.0%;化疗2~3个疗程较1个疗程的有效率高(89.2%和68.1%,P〈0.05);NACT组与直接手术组术后标本病理检查脉管浸润率分别为4.35%和14.08%(P〈0.05),但两组宫颈肿瘤的深肌层浸润(53.62%和67.61%)、淋巴结转移(26.09%和29.58%)、宫旁浸润(2.90%和1.41%)及术后放疗率(63.77%和74.65%)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亦无差异(P〉0.05),但NACT组较直接手术组术中出血多,术中输血比例高(46.38%和15.49%,P〈0.05);治疗前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3.0ng/ml者对NACT的反应率(100%)高于SCC-Ag〈3.0ng/ml者(82.5%,P〈0.05)。术前Hb水平、临床分期、肿瘤直径、肿瘤大体类型、病理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与NACT的反应率无关。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对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NACT可能减少肿瘤的脉管浸润。治疗前SCC-Ag水平可能有助于预测NACT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ACT)敏感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4月至2015年2月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收治的106例IB2~IIB期宫颈癌患者资料,行NACT 1~3个疗程,术前评价治疗效果。分析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治疗前血清鳞状上皮抗原(SCC-Ag)、血红蛋白、血小板、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NACT敏感性的关系。结果:NACT有效率为64.15%(68/106)。NACT有效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淋巴结转移率、宫颈深间质浸润率均低于无效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肿瘤直径、SCC-Ag、PLR与宫颈癌NACT敏感性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肿瘤直径、SCC-Ag、PLR是影响宫颈癌NACT敏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治疗前肿瘤直径、SCC-Ag、PLR对宫颈癌NACT的敏感性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术前新辅助化疗和单纯手术治疗IB2期、IIA2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82例IB2期、IIA2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2组:新辅助化疗组94例,单纯手术组88例。评价新辅助化疗组的化疗疗效以及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术后辅助治疗及生存情况。结果:新辅助化疗组的有效率为80.9%;其中IB2期有效率为78.2%,IIA2期为84.6%。新辅助化疗组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两组的平均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2)。两组均无阴道切缘阳性病例。两组的宫颈间质浸润深度、宫旁转移、脉管浸润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组无颈管累及病例,单纯手术组有5例颈管累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25)。新辅助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的术后淋巴转移率分别为16.0%、28.4%,术后辅助治疗率分别为61.7%、7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43,0.036)。新辅助化疗组的1年、3年、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3.6%、75.5%、67%,单纯手术组分别为89.8%、75%、6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组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8.9%、91.5%、80.4%,单纯手术组分别为98.9%、87.4%、70.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有效控制肿瘤体积,减少手术时间,降低颈管累及率、淋巴转移率及术后辅助治疗率,但与单纯手术相比,不能改善患者的无瘤生存和总体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