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开展居民传染病回顾性漏报调查不仅能了解居民传染病漏报情况,估计传染病实际发病水平,而且还促进医院传染病报告制度的完善,降低医院传染病漏报率。本文报告了绵阳市居民传染病回顾性漏报调查结果,平均漏报率为56.02%;农村居民传染病漏报率73.39%,明显高于城市40.85%;漏报病种以细菌性痢疾较多;从居民中查出的传  相似文献   

2.
通过居民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可以使我们发现漏报病例,算出本地区的漏报率和校正报告发病率,同时发现疫情报告的薄弱环节,促进和健全疫情管理制度,全面提高疫情报告质量。为此,1997年10月对海盐县1996年居民传染病漏报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医院的疫情报告是疫情报告系统的重要环节,对各级医院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开展经常性的检查与指导,对促进疫情报告工作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了解医院疫情报告管理情况,对湖州市1988~1997年的医院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市区与三县卫生防疫站1988~1997年上报的医院传染病漏报调查报表。2.调查方法:按照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与全国法定传染病医院报告管理梭查和居民回顾性调查方案进行。结果1 .总漏报情况:1988~1997年共查出传染病34319例,漏报2982例,平均漏报率为8.69%。十年来漏报率呈下降趋势,其中最高是1988年,为18~36%,最低是1994年,为3.30%,见表1。  相似文献   

4.
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管理中最基础的工作 ,而居民传染病漏报率是考核疫情报告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居民传染病实际发病情况仅凭医疗机构疫情报告系统上报的资料进行统计 ,很易因漏诊、漏报等而致上报的疫情不准。本文在 1999年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的基础上 ,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估算我县法定传染病水平 ,以消除漏诊、漏报而造成的影响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内容与方法1.1  199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资料、人口资料均来源于我站疫情室 ,1999年全县总人口 10 2 5 5 2 8人。1.2 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按照《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漏报调查方案》进行。1.3…  相似文献   

5.
门诊疫情报告始终是我市大部分医院疫情管理的薄弱环节,近三年来我市医院传染病漏报调查结果反映门诊漏报率年年超过住院病房漏报率,其中1996年门诊漏报率达14.96%,由于门诊日志的普遍缺乏或不全,还存在一些无据可查的漏报病例,因此实际漏报情况还要严重。为了解门诊传染病漏报较高的原因,探讨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我市于1998年对12家医院门诊疫情报告的主要环节即门诊日志的登记、门诊医生的疫情报告观念以及化验室的阳性结果管理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方法 调…  相似文献   

6.
1990年11月至12月,在我省五个全国疾病监测点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我省疫情报告管理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居民中传染病漏报率(69.43%)高于医院(35.43%),不管是医院还是居民漏报调查中,农村点传染病漏报率(40.94%和73.43%)均高于城市点(18.22%和28.57%)。  相似文献   

7.
2003-2004年忻州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忻州市法定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情况和漏报原因,为制订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忻州市医疗机构和居民进行传染病疫情调查.结果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为12.89%,其中市级医院漏报率为4.35%,县级医院漏报率为11.76%,乡镇卫生院的漏报率为9.30%,村卫生所漏报率最高达59.02%.漏报较严重的病种是麻疹29.60%、病毒性肝炎15.20%、痢疾8.33%、肺结核6.33%. 结论传染病疫情报告存在严重的漏报,应不断完善报告制度,提高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8.
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管理中最基础的工作,而居民传染病漏报率是考核疫情报告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居民传染病实际发病情况仅凭医疗机构疫情常规报告系统上报的资料进行计,很易因漏诊、漏报等因素而致上报的疫情不准.因此,我们在1999年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的基础上,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1](简称CMR)估算我县法定传染病水平,以消除漏诊、漏报而造成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我市居民法定报告传染病漏报情况,了解漏报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促进和健 全疫情管理制度,全面提高疫情报告质量。我们根据“全国法定传染病居民回顾性调查方案 ”的要求,于1998年8月对我市居民传染病漏报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绍兴市城区医疗单位传染病漏报率调查及传报卡填报质量评价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卫生防疫站(312000)余中书为提高疫情报告质量,掌握传染病漏报情况,我们自1984年开始,于每年7月份进行1次医院法定报告传染病漏报率调查。现将8年的调查结果及传报卡填报质量...  相似文献   

11.
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管理中最基础的工作 ,而居民传染病漏报率是考核疫情报告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居民传染病实际发病情况仅凭医疗机构疫情常规报告系统上报的资料进行统计 ,很易因漏诊、漏报等因素而致上报的疫情不准。因此 ,我们在1999年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的基础上 ,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 [1 ] (简称 CMR)估算我县法定传染病水平 ,以消除漏诊、漏报而造成的影响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199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资料、人口资料均来源于我站疫情室。1.2 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按照 1984年卫生部防疫司制定的《全国法定传染病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高州市法定传染病的疫情报告与管理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各级医疗单位的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高州市2003~2006年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工作记录,按照《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中规定的方法对不同级别医疗单位传染病漏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高州市市、镇、村三级医疗机构中共查出法定传染病17种564例,漏报的64例,漏报率为11.35%,不同年份漏报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漏报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村级传染病漏报率最高,镇级次之。应加强镇、村两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福田区1997~2000年传染病漏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法定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情况和漏报原因,为制订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医疗机构漏报率为0.98%,甲乙类传染病漏报率为0.64%,丙类传染病漏报率为2.10%,漏报较严重的病种是流行性腮腺炎,漏报率为4.86%;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为85.00%,报告及时率为88.97%。结论 传染病疫情报告存在漏报、迟报情况,应不断完善报告制度,提高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4.
传染病报告是及时提供疫情信息,了解疫情动态,制定防治对策的重要手段。清楚、完整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按时正确报告疫情是及时处理疫情、扑灭疫情的前提。为提高疫情报告质量,掌握传染病漏报情况,估计实际发病频率,从而为制订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自1984年开始,于每年7月份进行一次医院法定报告传染病漏报率调查,现将8年的调查结果及传报卡填报质量分析评价如下: 一、内容和方法 1.疫情报告资料按《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对各级医院进行漏报率调查记录整理。 2.传染病报告卡填报质量评价资料系本站传  相似文献   

15.
疫情报告是进行传染病管理和防治工作的前提。为了解我区居民中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漏报情况,查明漏报原因,减少漏报的发生。我们从1983年开始,于每年10月份进行一次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漏报调查。现将连续7年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传染病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监测、管理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及时准确的疫情报告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情报信息,也是评价防治措施效果和研究流行规律的重要依据。因此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制定了《全国法定传染病医院报告管理检查和居民回顾性调查方案》,以调查传染病医院漏报率和居民漏报率,评价医疗单位疫情报告质量,并促使各级医疗单位加强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本人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将开展此项工作易出现的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总结,以提高传染病漏报调查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福建省传染病实际发病水平,掌握居民中传染病报告的漏报情况,分析传染病在我省的流行规律,1995年在我省5个疾病监测点,根据“捕捉一标记一再捕捉”法,开展出生、死亡和传染病发病漏报调查,现将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结果报告如下。l调查方法和内容1.1漏报调查原理漏报调查是根据古典概率求总体的方法设计的,使用“捕捉一标记一再捕捉”的方法[’,’]。在传染病漏报调查中,利用两套独立来源的传染病报告数据来评价监测数据报告完整性。漏报率的定义:未报告传染病发病例数占实际报告例数的百分比。计算公式如下:漏报率一l一(…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为探讨法定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情况和漏报原因,为制订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方法对15 家医疗机构和2 937 名疟区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为44 .40 % ,个体诊所最为严重,既不填写传染病登记本,也不报告疫情。漏报较严重的病种是疟疾、肝炎、梅毒、淋病。居民疟疾漏报率为91 .73 % ,不同疟区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1)。结论 传染病疫情报告存在严重的漏报,应不断完善报告制度,提高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类传染病的漏报情况,为制订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每年对区、市、系统、乡级医疗机构疫情报告情况进行调查,计算漏报率。结果共调查传染病患者4069例,漏报130例.总平均漏报率为3.19%。年漏报率最低为0.53%;最高为10.39%。漏报病种最高为细菌性痢疾和病毒性肝炎.分别占总漏报数的53.85%和26.15%。结论领导重视、提高业务人员的能力和基层防保队伍的建设,是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法定传染病疫情的报告情况和漏报原因,为制订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每年2次对辖区69所医疗机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医疗机构漏报率16.86%,甲乙类传染病漏报率为15.54%,丙类传染病漏报率21.03%,漏报较严重的病种是出血性结膜炎,占漏报病例的36.56%.其次是肺结核和伤寒、副伤寒,分别占漏报病例的25.65%和22.71%。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为85.00%,报告及时率为88.97%。结论 传染病疫情报告存在漏报情况,主要原因是个别临床医生对法定传染病模糊不清和不能准确诊断.以及疫情报告人员不稳定,责任心不强,疫情报告制度末落实。应不断完善报告制度,提高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