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后侧颅底肿瘤的外科治疗-附1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告12例后侧颅底肿瘤,良性9例,恶性3例。经颅。颈联合进路手术切除l例,保守治疗11例。良性组随访1~5年均健在,恶性组观察1~3年,2例健在,I例手术后1年2个月死亡。本文就后侧颅底解剖、肿瘤生物学特征、术式选择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鼻,眶异位脑膜瘤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俊  张念凯 《耳鼻咽喉》1997,4(3):141-144
报告我院诊治的7例异位脑膜瘤病人,其中原发于颅外5例,与颅内脑病相关者2例,恶性脑膜瘤1例,内皮型4例,沙粒体型2例,6例经鼻外进路,1例经颅面联合进路切除肿瘤,有3例病人取自体阔筋膜修补缺损的硬离膜和眶骨膜,效果满意6例脑膜瘤患者经10个月至15年的随访均无复发,1例恶性脑膜瘤病人术后半年夏发列,文中着重介绍了该病的诊断方法,影像学检查的实用价值,临床分型的意义以及手术方法和缺损的修复,对脑膜瘤  相似文献   

3.
14例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底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本文报道14例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效果,介绍了3种颅底肿瘤的手术方法,即:耳前“∩”形切口颞蝶进路、改良的颞下窝进路、上颌骨拆装术,并对各自的适应症及优越性进行了讨论。结果:14例颅底肿瘤,良性6例,恶性8例。6例良性肿瘤术后随诊1 ̄7年,无复发;8例恶性肿瘤中,1例因年龄大,术后7个月死于心脏病,1例术后3年死于复发,1例术后4年带瘤生存,其余4例皆随诊2年以上  相似文献   

4.
报告侧颅底占位病变28例,其中良性13例,恶性15例。根据原发部位和侵入侧颅底区的范围,采用不同手术进路予以切除,良性者术后均未见复发,恶性肿瘤术后的3年生存率为50.0%,5年生存率为37.5%,对侧颅底的有关解剖,手术进路的选择,手术并发症及颅底缺损修复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侵犯颅内的鼻窦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侵犯颅内的鼻窦恶性肿瘤10例,施行了根治性手术,用游离的阔筋膜和带蒂帽状腱膜颅骨膜重建被切除的颅底骨板和硬脑膜,颅底骨缺损直径达5~7cm也不需植骨,无1例并发脑脊液漏或出现脑、脑膜膨出,术后己健在4年者4例,2年后复发但仍带瘤生存4年余1例,另5例术后3个月至3年半局部复发或转移而死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涉颅良性鼻腔、鼻窦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报道6例鼻腔、鼻窦良性肿瘤侵及颅底的病例,其中骨化纤维瘤3例,骨瘤1例,骨软骨瘤1例,骨巨细胞瘤(I~I级)1例,均采用1侧上颌骨掀翻复位术及颅面联合进路手术切除肿瘤,全部切除肿瘤4例,近次全切除2例。结果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2~3年,5例无异常,1例骨化纤维瘤术后2年复发。结论上颌骨掀翻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涉颅良性鼻腔、鼻窦肿瘤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治疗侵入颅内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NIP)的方法。方法 :9例NIP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6例侵犯前颅窝硬脑膜及脑组织的较大肿瘤行颅面联合进路或经颅进路肿物切除术 ,3例侵犯颅内较小的肿瘤经额筛窦径路切除。对术中颅底骨质缺损或硬脑膜切除者可同步修补。 5例术后病理证实癌变者均补充放射治疗。结果 :7例随访 3~ 13年 ,无一例复发。结论 :对于侵入颅内的NIP应充分考虑到其恶变的可能性 ,可根据肿瘤大小、侵犯范围行颅面联合进路或经额窦内板切除术 ,达到根治性切除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上颌骨掀翻复位术在良性涉颅鼻腔鼻窦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涉颅良性鼻腔,鼻窦肿瘤的手术治疗手术。方法 报道6例鼻腔、鼻窦良性肿瘤侵及颅底的病例,其中骨化纤维瘤3例,骨瘤1例,骨软骨瘤1例,骨巨细胞瘤(Ⅰ ̄Ⅱ级)1例,均采用1侧上颌骨掀翻复位术及颅面联合进路手术切除肿瘤,全部切除肿瘤4近,近次全切除2例。结果 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2 ̄3年,5例无异常,1例骨化纤维瘤术后2年复发。结论 上颌骨掀翻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涉颅良性鼻腔、鼻窦肿瘤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底肿瘤的手术途径。方法采用经耳前“∩”形切口行颞蝶进路切除前颅底、侧颅底良、恶性肿瘤10例,其中9例同时利用同一术野的颞肌及筋膜瓣修复颅底或鼻咽缺损。结果8例恶性肿瘤随诊2~7年:其中7例随诊3年以上,5例无复发,健在,术后3年复发2例(皆为6次术后复发再复发)中1例死亡,1例带瘤生存;1例随访2年无复发,健在。2例良性肿瘤无复发。9例修复缺损的颞肌瓣除1例坏死外,其余皆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无其它并发症。结论耳前“∩”形切口行颞蝶进路,切口暴露范围大,损伤小,术中可用同一术野的颞肌瓣修复颅底或鼻咽部缺损,术后瘢痕隐蔽,不影响美观,因此可有选择地用于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头颈部颅外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报告27例头颈部颅外神经鞘瘤。超声、血管造影、DNA、CT、MRI检查表现为实质性低密度及中央混杂密度肿块,2颈侧切开、颞下窝、颅颈联合等进路摘除肿瘤。随访6个月-7年,22例肿瘤完全切除治愈;3例术后复发,其中1例恶变;2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生存已5年,1例2年死亡。认为肿瘤应尽早手术完整摘除并可能保留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