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改善和增加酸性无氰镀锌液的锌镀层的光亮性、光泽及分散能力,某种芳香族羰基化合物被广泛用作光亮剂。这些光亮剂提供相当令人满意的锌镀层,但是镀层在低电流密度区趋于暗淡无  相似文献   

2.
一、言前目前,无氰镀锌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氯化物,一类是锌酸盐.氯化物镀锌光亮剂,已有多种市售产品,除个别例外,在氯化钾镀锌液中,超过35℃大都镀液浑浊,性能明显变劣. CZ-86A剂在KC1 200g/1、ZnC1 50g/1、H_3BO_3 25g/L的槽液中浊点为43℃,B剂浊点48℃,虽超过此温度,镀液出现浑浊但由于该光亮剂并不完全依靠载体光亮剂,在滚镀时,温度达50℃仍能获得较光亮的镀层. 该光亮剂另一突出优点,是镀层内应力少,20μ厚的镀层,基本无脆性.此外,消耗量比一般光亮剂减少1/3左右,镀液中没有大量糊状沉淀物,可减少出缸损耗一半以上. 本光亮剂86年9月通过技术鉴定,由无锡县钱桥助剂厂生产.  相似文献   

3.
氰化物镀锌工艺有望被无氰镀锌工艺取代,为此研制了一种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可超过氰化镀锌的氯化钾镀锌光亮剂CZ-03,从而为无氰镀锌全面取代剧毒的氰化镀锌提供又一个平台.加入该光亮剂后电镀时间可比一般氯化钾镀锌工艺缩短20%左右,且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超过了氰化镀锌溶液,镀液温度范围比氰化物镀锌宽,应用该光亮剂既能提高镀层质量,又可节约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尚书定  李超 《材料保护》2001,34(1):50-51
1变色表现氯化物光亮镀锌层变色主要有以下几种:(1)工件从槽液中取出后,外观光亮,若出光或钝化,镀层变黄色甚至变黑;(2)工件钝化后,亮度很好,但短时间内镀层即失光、发黄、变暗;(3)镀层光亮不持久,特别在恶劣的运输或使用环境中,工件镀层变色严重,甚至长出白霜。2变色原因(1)镀液由于氯化物镀锌工艺对光亮剂的依赖性较强以及光亮剂原料中含硫有机物在镀层中的夹杂,使得镀层变色不可避免。有研究表明,在氯化物镀锌基础液中加入0.2g/L稀土氧化物,可明显提高镀锌层的抗变色性。(2)镀液中含有…  相似文献   

5.
不管镀液中有无光亮剂,超声波搅拌可增加锌酸盐镀锌的电流效率、沉积速度和最大电流密度。普通镀液采用超声波可得到表面光滑、结构整齐、轮廓分明的镀层。光亮镀液应用超声波可增加镀层的显微硬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电镀锌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镀锌是一个量大面广的镀种,由于低、微氰镀锌,氯化物镀锌工艺的进展,宽温型光亮剂的涌现,加上钝化工艺的配合使用,已使镀锌层越出防护功能,跨入了防护-装饰性镀层的行列。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近年来,人们对镀锌基合金代替镀锌、镀镉层在严酷腐蚀环境中的应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是因为镀锌基合金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而且对于高强度钢还具有低氢脆性。锌基合金电镀在日本、美国、中国等国都有一定的应用,以Zn—Ni,Zn—Co,Zn—Fe合金为主要代表。本文研究并应用了以碱性锌酸盐体系的镀锌镍合金和氯化物等其它Zn—Ni合金电镀工艺相比,具如下工艺特点:1)镀液具有非常优良的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2)镀液不会对电镀设备造成腐蚀;3)由于不使用有机光亮添加剂,而镀层脆性小,内应力也小;4)镀液易于进行污水处理;5)可在很宽的工艺条件范围内稳定获取含Ni量为10~15wt%的Zn—Ni合金镀层;6)镀层硬度是普通镀锌层的3倍;7)镀层的耐蚀性是镀锌层的3~6倍;8)电镀工艺不会对高强度材料带来氢脆的危险。 经生产实践证明,这种碱性体系的镀液是非常稳定的,而且工艺操作简便,是应用于航空等工业的一种高耐蚀、低氢脆防护性电镀工艺。  相似文献   

8.
已有的光亮荆用于5,5-二甲基乙内酰脲为配位剂的无氰镀银体系,存在镀层形貌不好、外观不亮的缺陷,同时其组成也较复杂.为此对过去已用的光亮剂进行了筛选,最后确定以2,2-联吡啶作为无氰镀银体系的光亮剂.采用稳态极化曲线测量研究了加入2,2-联吡啶前后镀液的特性,通过SEM,XRD等测试技术对镀层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2,2-联吡啶光亮剂的加入可以增大镀液的极化,改变银镀层的晶体取向,显著细化晶粒,获得光亮的银镀层,使银镀层的耐磨性、防变色能力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9.
改性甲壳胺在酸性镀铜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甲壳胺作为一种添加剂可用于铵盐、钠盐镀锌的基础上 ,对改性甲壳胺在酸性镀铜中的应用作了进一步研究。通过赫尔槽试验及镀液电流效率、深镀能力、均镀能力、镀层沉积厚度等测试表明 ,改性甲壳胺作为酸性镀铜的一种光亮剂 ,对镀层的平整性和光亮性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电镀稀土锌-铁合金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氯化物体系电镀锌-铁合金的基础上,通过添加适量分析纯铈盐,获得了更加光亮、致密的锌-铁合金镀层。通过研究不同种类的添加剂、pH值、镀液成分、电流密度、铈盐对锌铁合金镀层的影响,确立适宜的镀液配方和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BN添加剂是有效的氯化物电镀锌-铁合金体系的光亮剂:在镀液中添加适量的铈盐,可使镀层晶粒细致,其耐蚀性优于锌镀层及锌-铁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碱性锌酸盐环保镀锌的新工艺,对镀液,镀层性能等进行了试验及生产实践,可见该光亮剂能使碱性锌酸盐镀锌工艺得到改善,表现为耐高温,出光快,结晶细,镀层光亮,均,深镀能力好,能抑制气雾等,它还解决了碱性锌酸盐镀锌在60℃高温时,不能正常生产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BZN-99型锌酸盐镀锌在纺机摇架上的应用,并详细叙述了BZN-99光亮剂的性能及优缺点。BZN-99与原DPE—Ⅲ型镀液相比,具有镀层外观光亮,耐蚀性、韧性好,镀液维护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0前言氯化钾镀锌层亮度高、污染低、效率高,工业应用非常普遍。从生产上来看,氯化钾镀锌尚有一些问题易被忽视,这往往会影响产品质量。为此,以下对氯化钾镀锌生产中的几种关系进行探讨。这几种关系并非单纯的,有些具有交错性,有些是相互矛盾的。如提高pH值可提高浊点,但有时会降低镀液的分散能力;添加光亮剂能改善低电流密度区镀层亮度,但易引起镀  相似文献   

14.
袁诗璞 《材料保护》2008,41(4):73-75
影响亮镍镀层低阴极电流密度(Jc)区光亮范围及光亮性的因素很多.就光亮剂、基体粗糙度、镀液成分、工艺条件、杂质和分散能力对亮镍低Jc区光亮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自六十年代无氰电镀问世以来,在微酸性镀锌中主要采用铵盐镀锌.但由于镀层钝化膜容易变色,镀液冬天易结晶,夏天锌离子浓度容易升高,废水处理困难等缺点,因而阻碍了铵盐镀锌的进一步发展.七十年代国外对无铵微酸性镀锌体系进行了广泛地研究,1978年正式应用于生产;国内近两年来也开始研究和应用. 我们采用自行合成的添加剂CT-1型氯化钾微酸性光亮镀锌工艺,经过两年多的系统试验和生产应用及有关单位的试用证明,本镀液具有电流效率高、沉积速度快、镀层光亮、抗变色能力强,对铸铁件易于施镀等优点.现予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氯化物镀锌,曾一度是取代剧毒的高氰镀锌的主要镀种。它电流效率(95%~98%)高,外观光亮鲜艳,确曾博得电镀界的青睐。但是,除其分散能力差、对设备腐蚀性强、投资高、镀液昂贵和清洗要求严外,还存在镀液表面有泡沫、对铬酸钝化极不利,溶液温度稍高易出“混浊点”,安全范围变窄,镀层过于平整光滑,钝化膜结合力差等问题。因而,应用它者在逐渐减少。与氯化锌液相反,锌酸盐镀锌,以其极好的分散能力、电解液简单、价廉和设备投资低等优点的存在,对它的研究日益增多,最近又有新的突破:1.采用了多价整合剂的专用添加剂,解决了镀层易发黄的问题;2.摸清了镀层延迟起泡的原因,是镀前清洗不善、光亮剂不足或有机杂质夹在镀层中;3.金属含  相似文献   

17.
DE 型无氰碱性镀锌在推广应用中迂到茴香醛光亮剂货沅短缺的问题,为此我们在汲取兄弟单位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以EDTA—香草醛组合光亮剂代替茴香醛,效果良好,镀液的电化学特性和镀层的物理性能完全可同茴香醛光亮剂媲美。  相似文献   

18.
新型氯化钾镀锌光亮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制了一种不使用苄叉丙酮、扩散剂等材料的氯化钾镀锌光亮剂,采用赫尔槽试验测定了新光亮剂的使用范围;比较了使用新老光亮剂的镀液的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及所得镀层的断面结构、机械性能和耐蚀性。  相似文献   

19.
我厂滚镀锌为弱酸性钾盐镀锌,槽液共计3200L,有一次镀件出现滚桶眼,出槽件虽然光亮,但经浸光后表面发黑,钝化后无钝化膜,更不见有锌镀层.1 故障分析经查镀槽日记,在半月以前按1ml/L加入H_2O_2,同时加入1g/L活性炭处理,分析化验后补充氯化钾、氯化锌及光亮剂CT-2A、CT-2B.大致原因:(1)重金属杂质高;(2)双氧水含量高(镀液中未彻底除掉);(3)镀液温度低;(4)含有机杂质高;(5)缺少光亮剂;(6)导电线路不畅通;(7)光亮剂比例失调;(8)pH值不正常.  相似文献   

20.
研制了一种高性能环保型碱性锌酸盐镀锌添加剂CZ,采用电化学测试、扫描电镜分析及EDAX能谱分析等手段进行了镀层性能检测,并将其与传统添加剂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添加剂具有光亮电流范围广、分散能力佳、深镀能力好等优点,所得镀层脆性低,二次加工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