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重点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于199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中医脑病医疗中心建设单位,200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中医脑病重点学科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学术队伍及人才培养本学科在学术带头人王永炎院士的领导下学科的科学研究始终处在国内中医脑病研究领域的前沿,并培养出一批高层次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中医药学术骨干,学科形成了具有稳定研究方向和合理人才梯队的学术团队。学科人员构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9名,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以来毕业博士研…  相似文献   

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重点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于199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中医脑病医疗中心建设单位,200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中医脑病重点学科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学术队伍及人才培养本学科在学术带头人王永炎院士的领导下,学科的科学研究始终处在国内中医脑病研究领域的前沿,并培养出一批高层次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中医药学术骨干,学科形成了具有稳定研究方向和合理人才梯队的学术团队。学科人员构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9名,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以来毕业博士研究生3…  相似文献   

3.
正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肺病学科自2002年开始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重点学科进行建设,是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证重点研究室建设单位,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基地,是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药防治呼吸病研究所依托单位,安徽省中药临床试验创新服务平台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徽省A、B类重点学科(中医学、中医内科学)的骨干建设学科。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3(4):F0003-F0003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学科是1989年、1993年分别被国家教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重点学科,“十五”期间,再次进入教育部重点学科建设行列,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中医儿科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为上海中医药大学传统的优势学科、中医儿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是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儿科研究所依托单位。学科带头人虞坚尔教授,学术带头人王霞芳教授。虞坚尔教授为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导师,上海市名中医。担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儿科研究所所长,海派中医徐氏儿科学术流派传承总基地负责人;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5):F0003-F0003
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创建于1954年,是全国成立最早的中医肾病医疗小组,是第一批确定的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2001年以来,先后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强化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江苏省“135工程”医学重点学科、江苏省中医药局重点示范专科。  相似文献   

7.
, 《泸州医学院学报》2013,(5):498-498
2012年12月28日,泸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附属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防治器官纤维化”实验室喜获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立项。“中西医结合防治器官纤维化”实验室所在学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及四川省重点学科,所属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其下包括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及重点培育项目4个,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6个、重点建设专科6个,  相似文献   

8.
在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在于中医药学术的发展。而学科建设 ,特别是重点学科建设是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对中医药实现现代化和广泛走向世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既然重点学科建设如此重要 ,那么在编写新世纪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时 ,必须与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1 对中医药重点学科的理解所谓学科 ,是指在整个科学体系中 ,学术相对独立、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分支 ,它既是学术分类的名称 ,又是教学科目设置的基础。通过学科建设 ,一方面开拓新的学术领域 ,实现知识创新 ,孕育新的学科生长点 ;…  相似文献   

9.
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教授从医60余年,9月19日(农历八月二十)将迎来八十寿辰.周老是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曾任江苏省中医院副院长、南京中医学院院长、七届人大代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中医)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医药卫生学科组组员、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等职,现为江苏省中医学会名誉会长、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2007年被文化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诊法"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获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王定一杯"国际中医药贡献奖,是国务院首批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第一、三、四批全国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导师.  相似文献   

10.
<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乳腺病学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上海市中医乳腺病特色专科、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首批临床医学中心。学术带头人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外科专业委员会会长陆德铭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全国及上海名中医唐汉钧教授;学科带头人为刘胜教授和陈红风教授。自2001年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外科)三级实验室、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建设是我国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建设的总结,就加强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明确界定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的内涵和外延,加强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加强中西医结合的宏观思路与方法研究,加强学术创新,建立新技术、新方法,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学术交流、推动中医药学术进步,进一步加强学科队伍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学重点学科,是200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批准建设的全国唯一的重点学科(当时学科的名称为:中药制药学),学科带头人蔡宝昌教授。2009年10月再次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设,学科学术带头人蔡宝昌教授,学科带头人吴皓教授,后备学科带头人陆兔林教授、张丽教授和李伟东教授。学科设有中药炮制理论与炮制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辽宁省肛肠医院)地处沈阳市繁华地段——和平区十一纬路35号,交通便利,设施齐备,是一所集医疗、科研和教学于一体的省属大学附属专科医院。1998年被辽宁省卫生厅确定为“辽宁省重点专科医院”;2001年和200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确定为“国家局级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国家‘十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04年提升为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学院;2005年先后通过了国家局级重点专科、国家局级重点学科的中期验收评估和国家SFDA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资格认定,并被中华中医药学会确定为全国唯一一所肛肠病临床技术继续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始建于1958年,197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为全国较早的中医基础理论博士点。1991年被列为山东省“八五”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点,1996年由山东省教委组织专家验收,成绩优秀,确定为“山东省重点学科”;2001年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001年入选山东省“十五”强化建设A级学科;2002年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学科。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挂靠本学科。本学科奠基人为全国著名中医基础理论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张珍玉教授。学科学术带头人为迟华基教授,学科带头人为乔明琦教授。  相似文献   

15.
黄永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三、四批师带徒名老中医,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1942年生,长春市人.1968年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医疗系.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重点专科-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学术带头人,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1994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6.
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医护理学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护理学重点学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培育项目、上海市卫计委系统重要薄弱学科。以大力挖掘与研究中医护理理论,提高传统医学特色技术水平,发挥中医护理优质服务,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和继承创新为根本,致力于临床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  相似文献   

17.
学科建设工作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任务,是教学、科研、医疗发展的依托和基础。通过学科建设,有助于提高学科学术水平,培养高层次、高质量人才,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近几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工作,专门成立学科建设办公室组织管理学科建设工作,并于2006年遴选出校级重点学科,计划用3年时间,每个重点学科投入30万元,对重点学科的建设予以资助。临床中药学是我校去年遴选出的重点学科之一。关于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建设,笔者试谈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18.
正傅萍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浙江省中医妇科重点学科带头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治疗先兆流产诊治方面具有独到见解和较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以傅萍治疗先兆流产病例数据库为研究对象,以数据挖掘技术为手段,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统计学方法,归纳傅萍治疗先兆流产的核心药物、  相似文献   

19.
学科建设工作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任务,是教学、科研、医疗、产业发展的依托和基础。通过学科建设,有助于提高学科的学术水平,培养高层次、高质量人才,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广西中医药大学的临床中药学学科2006年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2009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20.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F0004-F0004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工程学科于2001年建立,2010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重点学科。本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优势明显,已拥有国内第一个中医工程硕士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工程技术与应用"三级实验室,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科研、实验室技术和教学能力在国内同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