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综合的社会问题,由"三农"问题衍生而来,涉及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和家庭,需要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入手,建立起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机制。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问题日益紧迫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当前社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不仅成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新课题,而且成了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社会发展和转型带来的必然结果。面对现实的"留守儿童"问题,我们应当认真研究和分析"留守儿童"问题,逐步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已达6000万,虽然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给予留守儿童的关爱,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从实效来看,还是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本文将从留守儿童现状入手,探究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现状和不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是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它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性工作。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有健康的心理,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和社会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论述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缺陷带来的反思,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为一体的密切配合,形成长效教育管理机制的对策,齐抓共管,促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6.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在我国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而突现出来,而重要的是如何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案解决它。本文是笔者对家乡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的基础上所做的一点思考,希望能对学校教育管理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7.
邱泽敏 《辅导员》2014,(12):38-39
正近年来,随着"沙县小吃"知名度与产业化快速提升,夏茂镇外出经营小吃业的人越来越多,但"留守儿童"数量也随之增加。这样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的教育管理、健康成长已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十分现实而又亟等解决的问题。经过对校内"留守儿童"的观察与研究,我们发现其教育管理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一段时期内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造成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家庭贫困,二是城乡二元制结构。学校实行寄宿制、建立留守儿童跟踪档案、提升教师和家长教育管理技能,以及开展学习"一帮一"活动等,可以明确社会、学校、家庭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的责任,为共同关注留守儿童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沙县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全面启动实施"关爱工程"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公平教育,着力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管理效益,走出了一条以民生为导向的教育科学发展之路。一、实施"牵手工程",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沙县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一是深化"爱心妈妈"结对活动。县教育、妇联、团委等有关部门联合开展"爱心妈妈"与留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渠县教育局以人为本,创新机制,充分发挥教育部门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成为快乐、健康、向上的阳光少年。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开县汉丰街道第二中心小学是新城第一所移民迁建学校。全校的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44.7%。针对这一情况,学校成立了"探索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策略"研究小组,开展了"关注留守岁月,照亮留守天空"活动。  相似文献   

12.
已有的研究证明,心理弹性是一种与逆境和挫折相抵抗的能力.相对不利处境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迫切需要这样的能力,以不断应对环境中的危险性因素进而实现自身发展.在分析心理弹性内涵和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澳大利亚"学生心理弹性训练"项目所采取的策略,基于学校教育的视角从教育管理者、教育管理原则、教育管理内容、教育管理形式等方面探讨了该项目对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管理的启示,启发学校管理者尽可能为留守儿童提供支持、减少风险,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及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3.
“留守少年儿童”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到城市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关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关系未来一代的健康成长问题,关系未来发展问题,关系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建设问题。当前,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现状堪忧。而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仍处于自发的探索试验阶段,形势严峻,加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省外动态     
正·河南:建留守儿童联系帮扶制度中小学要建立教师联系帮扶留守儿童制度,使每个留守儿童都有帮扶教师。河南省教育厅日前下发通知,就进一步做好全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河南现有留守儿童近290万人。省教育厅要求,各级教育部门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动态监测机制,中小学要建立专门的留守儿  相似文献   

15.
"多重流动"是当前"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农民工家长的流动造成其正常的生存状态的异化,并使其子女的社会角色发生转化引发诸多包括被接纳问题、适应性问题、认同感问题,以及对流出地农村教育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监护问题等等社会教育问题.其中"留守儿童"监护类型自身的缺陷使被监护儿童受到心理和教育方面的影响,而"流动儿童"在城市中的徘徊使流动个体学前教育缺失、罹患"流动综合症"并造成辍学比例升高、教育管理环境混乱等诸多不利儿童发展的后果.但不可否认,流动对儿童成长也有正面作用.我们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高度关注并努力兴其利除其弊.  相似文献   

16.
赵建秀 《教师》2019,(12):12-1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学校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亲情教育缺失,心理问题突出,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一个难题,也是亟须我们教育工作者解决的一个问题。文章从留守儿童的现状、问题行为、形成原因和矫正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给教师们提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办法,让留守儿童在学校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劳动力输出是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直接原因,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是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根源,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是产生农村留守儿童的内在原因之一.为解决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必须改革现有的城乡二元教育管理体制,发挥学校教育资源优势作用,完善留守儿童的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吕敏 《考试周刊》2013,(32):169-170
建立起一套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制度,已成为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进分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衡阳县中科实验学校定位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侧重招收农村留守儿童入学,致力于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家庭,努力探索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办学四年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多而杂,只有尽心尽力做好相关的工作,及时解决疏导,才不会酿成溃堤之祸.笔者现就衡阳县中科实验学校留守儿童问题和工作现状,提出几点看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父母外出务工,孩子留守家园"的现象日益突出,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一留守学生。青神县儿童3.26万人,占全县人口的16.5%;长期外出务工的农民4.7万人,留守儿童8118人,占全县儿童的24.9%,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学生6624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总数的40.1%。因此,加强对留守学生教育管工作,既是教育和社会的责任,更是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构建和谐新农村,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我县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留守学生教育管理"青神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