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醇化方式对烟叶微生物和烟叶香味成分的影响,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不同醇化库(保湿库、机械库和自然库)不同醇化时间(3、9、12、15和18个月)津巴布韦烟叶微生物多样性及香味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1)同一醇化库内醇化时间为3、9和12个月时物种组成相似度较高,但不同醇化库之间的物种组成差异较大;(2)在门、属水平上,醇化时间和醇化库对菌落的相对丰度有一定影响,醇化18个月后,机械库中烟叶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总相对丰度达最大值,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泛菌属(Pantoea)、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和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的总相对丰度达最大值;(3)功能预测表明,在一级功能层共有7类代谢通路,参与代谢的细菌占绝对优势;(4)在二级功能层共有41种代谢通路,参与膜运输、能量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等细菌的相对丰度较大。醇化18个月后,机械库中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氨...  相似文献   

2.
对自然醇化与人工发酵过程中烤烟微生物数量变化、酶活性(α-淀粉酶、蛋白酶、多酚氧化酶、琥珀酸脱氢酶、脂氧合酶、苯丙氨酸氨裂解酶)变化及两者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烤烟中芽泡杆菌属(Bacillus)和梭菌属(Clostridium)细菌为优势种群。在自然醇化与人工发醇过程中,微生物总数均呈现出下降趋势,但不同微生物种群在不同发酵过程中数量的变化有明显差异,不同的酶在不同发酵过程中的活性变化也存在明显差异。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间存在明显相关关系,但在不同的发酵过程中,不同的微生物对不同种类酶活性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3.
烤烟自然醇化和人工醇化过程中感官质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烟叶最佳醇化方式和醇化时间,从而提高烟叶品质、节省醇化成本,以山东诸城复烤后的中部烤烟烟叶为试验材料,对人工醇化和自然醇化过程中烟叶感官评吸指标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醇化方式下诸城复烤烟样品的最佳醇化时间均为18个月左右;与自然醇化相比,人工醇化方式对烟叶品质提升效果更好。根据原料库存情况和品质需求采用合适的醇化方式和醇化时间,有利于卷烟企业提高烟叶质量、节约企业成本。  相似文献   

4.
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手段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纯化得到69株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及系统发育学分析其分类地位。结果表明:采用ITS区序列进行真菌的分子鉴定可将大多数的真菌鉴定到属,部分真菌甚至能够鉴定到种;浓香型大曲内分离获得的真菌类群主要包括曲霉属(Aspergillus)、红曲霉属(Monascus)、根毛霉属(Rhizomucor)、横梗霉属(Lichtheimia)、青霉属(Penicillium)、拟青霉属(Paecilomyce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德巴利氏酵母属(Debaryomyces)、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a)、锁掷酵母(Sporidiobolus pararoseus)等目前已报道的大曲真菌类群,同时也发现了Merimbla ingelheimensis、踝节菌属(Talaromyces),尾孢菌属(Cercospora)、枝孢菌属(Cladosporium)、Acremonium impicatum、脉孢菌属(Neurospora)等霉菌类群在大曲中分布。其中曲霉属是优势种群,其菌株数目和种类最多,分别占43.48%和20.69%。本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对浓香型大曲中真菌种群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贵州浓香型白酒窖池可培养细菌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贵州某名酒厂浓香型白酒窖泥和酒醅中分离到477 株细菌,通过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检测等传统方法鉴定,发现绝大多数为芽孢杆菌(446 株),占总细菌株数的93.50 %,将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一致的芽孢杆菌归类为XJ-1~XJ-20二十大类群.并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和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属菌株中,以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为主,占总芽孢杆菌数的32.96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和栗褐芽孢杆菌(Bacillus badius)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还有一定数量的Bacillus niabensis和巴达维亚芽孢杆菌(Bacillus bataviensis)以及少量的球状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和不确定种芽孢杆菌(Bacillus sp.).除芽孢杆菌属菌株之外,还分离出极少量的短短芽孢杆菌属(Brevibacillus)的不确定种菌株,占已分离总芽孢杆菌数的1.57 %.表明贵州地区浓香型白酒窖池中微生物具有明显的多样性,且地衣芽孢杆菌为其明显的优势种群,这和四川境内酒厂中的微生物类群相似,但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6.
从醇化烟叶中分离到具有降解烟碱活性的菌群(Q6),16S rDNA片段的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显示,菌群由8种细菌组成.从菌群Q6中分离出1株烟碱降解菌D1,经菌落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在低温(20℃)、偏酸或偏碱(pH=5或者pH≥9)及高烟碱浓度(>1g/L)条件下,菌群Q6均表现出比单菌D1更强的降解活性.烟叶发酵和加入静息细胞试验表明,菌群和单菌均可降解醇化烟叶中的烟碱.在菌群和单菌的烟碱代谢产物中都检测到烟碱烯、2,3’-联吡啶和可替宁.结果显示:醇化过程中烟叶表面微生物可能对烟碱有降解作用,从而影响烟叶的醇化效果,可以利用分离到的菌群或单菌在烟叶醇化过程中降解烟碱,以改善烟叶品质;同时也可以利用烟碱降解菌处理烟草废弃物中的烟碱.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的培养基对红茶菌优势微生物进行了分离,共得到酵母菌8.3×106个/mL,醋酸菌1.4×107个/mL,选取不同的菌落进行纯化后得到2株醋酸菌和4株酵母菌。经过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系统发育树分析后,初步确定AC1为醋酸杆菌Acetobacter senegalensis,AC2为葡糖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saccharivorans;Y1为膜璞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ifaciens,Y2为毕赤酵母Pichia galeiformis,Y3为异型德克酵母Dekkera anomala,Y4为拜耳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bailii。  相似文献   

8.
采用稀释平板法从新鲜哈密瓜汁中分离出48株可培养细菌,通过传统的形态特征鉴定,将其归为10个类群。利用细菌通用引物PCR扩增10个类群代表菌株的16S rRNA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将获得的序列通过Blast在GenBank数据库中搜索相关菌株的同源性序列,采用Clustal1.81软件比对,用Mega4.1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系统发育分析结合表型特征研究表明,新鲜哈密瓜汁中可培养细菌以芽孢杆菌属为优势微生物类群,主要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次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此外还有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strain、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以及肠球菌属Enterococcussp、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sp的菌株。  相似文献   

9.
储藏醇化措施对烤烟烟包内温湿度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烘烤后烟叶最佳储藏醇化技术和改善烟叶品质,进行了不同储藏醇化措施对保山龙川江流域烟包内温湿度及烟叶外观品质、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黑膜覆盖+喷施混合酶制剂(T6)处理、黑膜覆盖(T5)和白膜覆盖(T4)处理的烟包内烟叶含水率和湿度显著低于不覆盖(CK,T1)、麻片覆盖(T2)和草席覆盖(T3)处理,烟包内温度略高于CK,T2和T3处理。2烟叶经过90 d储藏醇化后,T6处理的烟叶表现为颜色略有加深,青色略微减弱,色度增强,外观品质有所改善。3T6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在混合酶制剂催化作用下,总糖、总氮、蛋白质含量(质量分数)略有降低,还原糖含量(质量分数)略微升高,烟叶化学成分趋于协调。4T6处理90 d后,烟叶香气质、香气量、杂气、余味等指标明显优于CK,T2和T3处理,烟叶感官品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醇化卷烟原料表面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对大分子物质的降解功能,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醇化2年的烤烟烟梗、香料烟和烤烟片烟样品的表面微生物群落结构,并对3种醇化卷烟原料中的果胶、纤维素、淀粉、蛋白质和木质素含量与表面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3种醇化卷烟原料中,醇化烤烟烟梗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最低,醇化烤烟片烟果胶、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最低。醇化烤烟烟梗的优势菌属为泛菌属(Pantoe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醇化香料烟的优势菌属为泛菌属(Pantoe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醇化烤烟片烟的优势菌属为泛菌属(Pantoea)、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土地芽孢杆菌属(Terribacillus)。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含有较多与淀粉降解相关的基因,其相对丰度与醇化样品淀粉含量显著负相关;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和克雷伯氏菌属(Kl...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泥螺和蟹糊的贮藏时间,确保生食的食用安全性,本实验利用常规方法从瓶装泥螺中分离和鉴定出3株细菌,分别是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 flexus)、绿色气球菌(Aerococcus viridans)和乳酪短杆菌(Brevibacteriumcasei);从瓶装蟹糊中分离和鉴定出的4株细菌分别为:鸡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gallinarum)、卡他莫拉菌(Moraxella catarrhalis)、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和纤细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angustum)。16S rRNA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只有纤细发光杆菌的鉴定结果与MIS鉴定的结果不一致。除卡他莫拉菌、绿色气球菌和乳酪短杆菌外,其余菌都随着温度升高,长势增强。7株细菌中除卡他莫拉菌在低温冷藏(4℃)条件下长势明显增加外,其余菌都在低温冷藏(4℃)条件下长势明显减弱。7株菌都具有胶原蛋白酶和酪蛋白酶活性,藤黄微球菌和纤细发光杆菌不能分解利用淀粉,所有的分离菌株都没有酯酶活性。这些菌的生长温度范围为4~35℃(最适温度35℃),盐度范围为3%~7%(最适盐度3%),pH值范围5....  相似文献   

12.
生物酶制剂提高烟叶醇化质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提高烟叶的醇化质量,缩短醇化时间。将淀粉酶、蛋白酶、糖化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等进行配比,并加入适量的复合活性添加剂,将其混合溶解制成酶液后添加到烟叶中,以自然醇化烟叶为对照,进行醇化对比试验,并对醇化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和香味物质以及感官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采用生物酶处理醇化烟叶,可加速其总糖、总氮、烟碱和总挥发碱含量的降解,同时香味物质总量增加,感官质量明显提高,醇化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3.
“三段式”分切烟叶醇化品质差异性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经"三段式"分切后醇化烟叶品质的差异性。采用电镜扫描、傅里叶红外对烟叶表面结构及基团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尖部分表面结构紧密,另外,烟叶羧基及氮类含量明显不同,对红外图谱进行二阶导数分析,发现样品在700~1 200 cm-1区域内二阶导数光谱存在显著差异。对分切后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色素及致香成分分析表明,叶中部分糖含量最高,同时总氮及叶绿素含量最低;而叶基部分致香成分相对较高。总体评价结果,叶中部分品质最好,叶尖次之,叶基较差。  相似文献   

14.
旺长期烤烟叶片主要光合生理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条件下对烤烟旺长期下、中、上部位叶片主要光合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个部位的烟叶光饱和时光合速率与细胞间隙CO2浓度(Ci)饱和时光合速率比值(A350/Jmax)和光系统Ⅱ潜在活性(Fv/Fo)以中部叶最高,叶片气孔限制值(Ls)则以下部叶最高。不同烟叶部位之间叶片A350/Jmax、Ls、Fv/Fo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A350/Jmax与Fv/Fo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Ls与叶位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保润剂对烟草叶表面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调查添加保润剂后烟草表面微结构的变化情况,采用XL30-ESEM型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添加木糖醇、山梨醇、丙二醇、丙三醇和芦荟多糖5种保润剂烟草的上表皮、下表皮和断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润剂均能使烟样的水分含量极显著增加,添加保润剂的烟草叶表面沟槽纹理发生变化,其中C2F上表皮处理样品的沟槽纹理面积比列均显著增加。处理样品气孔的保卫细胞除山梨醇和芦荟多糖的X2F下表皮不显著外,其他均有显著膨大。丙二醇、丙三醇和木糖醇对气孔宽度的缩小和气孔平均面积的减少均有显著影响。保润剂处理的烟样断面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总体比较,丙二醇和丙三醇对叶表面微结构的影响较大,其他排序是木糖醇、芦荟多糖和山梨醇。  相似文献   

16.
中部烟叶配伍性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南省不同地区13种中部烤烟两两间的配伍性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地区烟叶间的总体配伍性优于不同地区间的烟叶,各单项指标配伍性的变化规律与总体配伍性不完全相同。烟叶间的配伍性与其感官质量得分差、水溶性总糖含量差和均值以及混配比例有关,水溶性总糖含量差小于7%或均值在25%~30%范围内的烟叶配伍性好,根据感官质量得分差和水溶性总糖含量差可以预测烟叶间的配伍性。水溶性总糖含量差小于7%且感官质量得分差小于3分的烟叶可等比例混配,反之,则应增加感官质量较好烟叶的使用比例。  相似文献   

17.
烟草叶片表面抗性蛋白T-phylloplanin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烟草突变体T-cldf叶片表达基因的SSH文库中,筛选到一个与真茵抗性相关的表达序列标签P1T10(GenBank Access No.EBl02896).以P1T10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用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扩增得到T-Phylloplanin的cDNA全长(GenBank Access No.DQ451214).利用DNA STAR软件的EditSeq程序(Version 5.01)分析T-Phylloplanin基因,显示它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读码框,编码一个含有110个氨基酸、等电点为7.74、分子量为11.3 kD的小分子量蛋白(GenBank Access No.ABE03627).通过BLAST比对发现它与烟草叶片的一个表面抗性蛋白全长基因(GenBank Access No.AY705384)的同源性为93%.通过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T-Phylloplanin在烟草突变体T-cldf叶片中的表达量高于烟草K3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