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4 毫秒
1.
根癌农杆菌介导苜蓿体胚转化及转基因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含质粒载体pCAMBIA2301(带有受CaMV35S启动子调控的GUS基因和nptⅡ基因)的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转化晋南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Jinnan的体胚组织,发现负压处理有利于提高转化频率(可达35%),3批共158个体胚切块的转化实验共获得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再生植株15株,经组织化学染色和分子检测,证实GUS基因已整合到转化植株基因组中,在芽、叶片、叶柄和根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并在土壤栽培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PCR克隆了小鼠液胞H+-ATPase 15K启动子,构建具有Kan抗性和GUS intron报告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LpPMG.通过M15K启动子指导的GUS intron基因在烟草叶片内的瞬时性表达,比较了其植物表达特性.结果表明:M15K启动子可启动GUS在植物体内的表达.其表达活性相当于2×35S启动子的87.0%±17.3%.  相似文献   

3.
根据细胞肥大病毒CMV启动子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目的基因后,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成功构建具有Kan抗性和GUS intron报告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LpPCG,并将重组质粒转化到烟草叶片中.通过CMV启动子指导的GUS intron基因在烟草叶片内的瞬时性表达,比较了其植物表达特性.结果表明:CMV启动子可启动GUS在植物体内的表达,其表达活性相当于2×35S启动子的(80.4±26.6)%.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适用于多个大豆品种的萌动胚真空渗透辅助的外源基因转化方法,对影响农杆菌介导转化的有关参数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的优化条件为:预培养3d,在菌种活化液的OD600值为0.6并加以200μmol.L-1乙酰丁香酮的农杆菌菌种活化液,侵染时间为6h,共培养3d。在优化条件下,将携带GUS基因的35S启动子驱动的表达载体pCAMBIA1304的根癌农杆菌菌株GV3101分别转入鲁豆11和潍6823中,获得510株鲁豆11再生植株和591株潍6823再生植株,其中,抗性再生植株分别为444株和462株。通过PCR和GUS检测,证明分别获得了13株和15株转基因植株,转化率分别为2.2%和2.5%。  相似文献   

5.
苜蓿愈伤组织诱导及GUS基因瞬时表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电击转化法将质粒pBI121(含GUS基因,β-葡萄糖苷酸酶基因)导入苜蓿愈伤组织的小细胞团内,利用组织化学定位实验检测到GUS基因在受体组织中的瞬时表达。  相似文献   

6.
评估玻璃粉创伤棉胚茎尖分生组织的转化效率及初步建立其遗传转化体系。高速涡旋的玻璃粉创伤棉胚茎尖分生组织,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报告基因gusA导入棉花,GUS组织化学染色后观察棉胚转化情况,探讨不同转化条件对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0。2g玻璃粉创伤棉胚,茎尖分生组织的较多细胞被转化,成活12株幼苗,较适宜。涡旋90S转化条件下获得2株GUS阳性苗,涡旋时间越长茎尖分生组织创伤程度越严重,能提高转化效率,但成苗量降低。此外.转化效率受菌液浓度及菌种的影响,OD600为0.8的农杆菌LBA4404菌液侵染棉胚,较多细胞能表达gusA的活性且表达水平较高,而被农杆菌GV3101侵染后的棉胚染色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7.
利用RT-PCR扩增水稻的Na 、K 、/H 反向转运蛋白(OsCHXl)基因全序列,将其与35S启动子连接后,插入到pl301中,构建植物过量表达载体pl301-35S-OsCHXl-NOS.将该质粒转化农杆菌EHA105,并对水稻愈伤组织进行转化,获得了再生植株.对再生植株进行GUS和PCR鉴定,发现超过85%的再生植株为阳性植株.此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OsCHX1基因功能提供了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8.
通过PCR从粳稻(Oryza sativa L.cv.ssp.Japonica)的总DNA中扩增出一个磷转运蛋白基因(Phosphates transporter1;6;OsPht1;6,accession no AF536966)的启动子序列.以此为基础与二元表达载体PS1aG-3构建含Pht1;6启动子的植物表达载体,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了水稻武运粳7号品种.同时,对其愈伤组织高效再生体系和影响报告基因GUS瞬时表达的各种因素也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诱导水稻武运粳7号品种愈伤形成,3 mg/L 2,4-D的生长素浓度最适宜;②GUS基因高瞬时表达频率的条件为:工程菌液的浓度OD600值为0.7-0.8,浸染时间30 min,共培养时间3 d.利用这些再生转化条件,以EHA105为菌株转化浸染愈伤组织,获得了较高频率的Pht1;6启动子驱动的GUS基因瞬时表达.这些方法都有效地提高了抗性愈伤组织的形成率,该实验获得了转基因植株,经PCR检测,证实已将目的基因整合到水稻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9.
农杆菌介导的中国水仙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GUS基因导入中国水仙,组织化学法检测转化后共培养3d的水仙鳞茎盘组织块,GUS基因瞬时表达很好,90%以上的材料呈现大面积的蓝色斑块,取筛选培养20d的材料检测GUS基因的稳定表达,约1%的组织块有蓝色反应。水仙预培养10d后转化,转化前在菌液中加入60μmol/L AS活化2-3h,转化率提高了两倍以上。转化材料在MS+BA10+NAA0.2+Cef300+Gyg30培养基上培养20d左右分化出小鳞芽,频率约为60%,组织块平均出芽5.7个,最多可达14个,小鳞芽10d后长成小鳞茎。  相似文献   

10.
将衣藻表达载体pSP108转化莱茵衣藻细胞壁缺陷型藻株CC-400,通过接头PCR获得并分析阳性转化子中ble基因的侧翼序列发现: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呈现随机性,并且有些转化子中衣藻基因组和质粒序列发生断裂和重排.通过间接ELISA分析外源蛋白表达量,并结合外源基因整合状态时发现:在ble基因启动子核心区域缺失的阳性转化子中,ble可以利用自身基因启动子进行蛋白表达,但表达量相比使用质粒载体PSP108上RBCS2启动子的表达量要低;在部分启动子完整的阳性转化子中蛋白表达量低下,可能与衣藻基因组大片段的缺失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