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  方法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1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胃NEN病例,依据WHO(2010年版)分类复核,分析不同分类胃NEN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在117例胃NEN中,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G1、NET G2、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 cinoma,NEC)和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MANEC)分别为13例(11.1%)、6例(5.1%)、57例(48.7%)和41例(35.1%)。胃NET G1/G2以多发肿物为主,肿物直径小,浸润深度浅,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少见,确诊时分期较早;治疗方式包括胃镜黏膜下剥离术和根治性手术;大多数胃NET G1/G2包含NET的前驱病变;患者的预后较好。胃NEC和MANEC以单发肿物为主,肿物直径大,浸润深度深,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多见,确诊时多为进展期;全部患者行手术切除,且大部分进行了辅助治疗。胃NEC以大细胞型和分化差为主,胃MANEC的神经内分泌和腺癌成分组成形式多样;胃NEC和MANEC患者的预后均较差,但影响两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的预后因素不同。  结论  胃NEN是一组异质性肿瘤,不同分类的胃NEN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且预后也存在差异。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来完善胃NEN的分类,并探索预后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直肠高级别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MANEC)和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结直肠高级别MANEC(10例)及NEC(16例)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及转录因子.通过生存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对影响预后相关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 结直肠高级别MANEC和NEC患者发病部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4).10例高级别MANEC中,7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71.4%的转移淋巴结内是神经内分泌癌成分,29.6%的转移淋巴结内是腺癌成分.16例NEC中,1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内都是神经内分泌癌成分.高级别MANEC和NEC患者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生存率80.0%vs75.0%,3年生存率17.1% vs 41.7%,P=0.27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36).结论 结直肠高级别MANEC和NEC中的神经内分泌癌成分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主导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是一组罕见的、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和肽能神经元的异质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本研究旨在分析大连地区NEN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病理学特征,为防治NEN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00-2013年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证实的NEN患者,研究其流行病学特征、病变部位和病理类型,并对性别、年龄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有NEN患者279例,总检出率2.58/万人,男性166例,女性113例,男女比例为1.47∶1,患者的平均年龄(59.4±17.1)岁(20~83岁),男性平均年龄(58.9±19.4)岁(20~81岁),女性平均年龄(61.7±15.0)岁(29~83岁),不同性别的检出率及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变部位以消化系统最为常见(71.68%),肺和支气管次之(20.79%),纵隔、乳腺、子宫等其他部位较罕见,不同性别在病变部位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EN的3种病理类型中,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132例(47.31%),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ncer,NEC)140例(50.18%),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MANEC)7例(2.51%),不同性别的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间的NET和NE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NEC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连地区的NEN检出率近年呈上升趋势,应注意该病的早期筛查和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河南地区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的流行病学和病理学特征,为NEN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确诊的NEN患者,综合分析其流行病学及病理学特征。结果:共检出NEN患者218例,总检出率为0.09%;年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117例,女性101例,比例为1.16∶1;平均年龄(51.19±13.97)岁,男性平均年龄(52.86±13.10)岁,女性平均年龄(49.24±14.76)岁。三种病理类型中神经内分泌瘤(NET)104例(47.71%),神经内分泌癌(NEC)107例(49.08%),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7例(3.21%),不同性别NEN的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EN高发年龄为40~69岁,不同年龄段的NET和NE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部位以胰腺(22.02%)最为常见,其次为肺(15.14%),小脑、鼻、喉部、宫颈、卵巢等其他部位较罕见,除甲状腺外,不同性别在病变部位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标本的取得方式中以传统的手术为主(51.38%),其次是内镜方式(44.49%)。嗜铬蛋白A(CgA)染色阳性156例(71.56%);突触素(SYN)染色阳性203例(93.12%);NET、NEC中SYN阳性率均高于CgA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地区NEN的检出率近年呈上升趋势,熟悉其流行病学和病理学特征对早期诊断、防治及降低该地区NEC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 NENs)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98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前采用CT、MRI、BUS和生长抑素受体成像检查,依情况采用外科手术或内镜下切除,依术后病理采用辅助化疗治疗。总结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病理结果及随访数据。结果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患者未出现手术并发症,其他术式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 3%(5/79),包括吻合口漏、胃排空障碍、腹腔感染及出血等。免疫组化结果:突触素(Syn) 86. 7%(85例),嗜铬素A(Cg A) 77. 6%(76例),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71. 4%(70例)。原发灶患者10例(10. 2%),其中6例经ESD完整切除后,3个月内在胃内其它部位再次出现病变,病理类型与原发肿瘤相同。随访患者89例(90. 8%),中位生存时间为43. 3个月。患者神经内分泌癌(NEC)和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患者所占比例较高,肿瘤复发和转移共42例,包括局部复发15例和远处转移27例。至随访结束,肿瘤相关死亡31例,其他肿瘤死亡1例。3例患者发生第二原发肿瘤,其中乳腺癌、结肠癌和肺癌各1例。结论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多发于胃底贲门区域,发病以g NEC和MANEX为主。发生于胃体和胃窦区病变,多为G1/G2级,但具有一定的多发倾向。分级为G3级和MANEX的患者预后不佳,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仍是改善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是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好发于胃、肠、胰腺、肝脏、胆管、肺及甲状腺等器官,其中以胃肠胰神经分泌肿瘤最常见。根据2010年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标准,NEN可分为神经内分泌瘤、神经内分泌癌、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MANEC)及部份特异性和功能性NEN。我国的病理专家于2011年制定出《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学诊断共识》并于2013年再次修订。MANEC定义为同时具有腺管形成的经典型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形态特点的上皮性肿瘤,且两种成分各占30%以上。结直肠MANEC的发病率低,仅占所有结直肠肿瘤的3%~9.6%,其治疗及预后等暂无定论。我们应用手术、射频消融和化疗等综合手段治疗升结肠MANEC肝转移患者1例,存活已5年,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53例原发性食管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纳入2012年6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组织病理确诊的53例原发性食管神经内分泌癌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53例原发性食管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中,食管小细胞癌41例(77.4%),混合型食管神经内分泌癌12例(22.6%);初诊时主要症状为吞咽困难(58.5%);肿瘤部位主要位于中段(50.9%),内镜下主要表现为溃疡型(43.4%);突触素(Syn)、神经细胞黏附分子(CD56)、嗜铬粒素A(CgA)阳性率分别为83.0%、94.3%、43.4%。细胞角蛋白5/6(CK5/6)(χ^(2)=4.232,P=0.040)和P40(χ^(2)=8.940,P=0.003)在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混合型食管神经内分泌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远处转移(P=0.012)、Ⅲ~Ⅳ期(P=0.010)、未/单一治疗(P=0.004)是食管神经内分泌癌的不良预后因素。53例患者1、3 a生存率分别为45.3%、9.4%;联合治疗患者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0.003)和总生存期(P=0.001)均明显高于未/单一治疗。结论原发性食管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易转移、预后差的恶性肿瘤,食管小细胞癌为食管神经内分泌癌最常见的类型;Syn、CD56、CgA阳性率较高,有助于诊断食管神经内分泌癌;CK5/6和P40有助于诊断食管神经内分泌癌的类型;综合治疗患者的生存期明显高于单一治疗或未治疗,联合治疗对食管神经内分泌癌患者来说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D133蛋白在肺神经内分泌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癌组织中CD133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D133蛋白表达定位于癌细胞胞膜及胞质;CD13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类癌14.3%(2/14),不典型类癌45.0%(9/20)、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55.6%(10/18)和小细胞癌60.5%(2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CD133 表达癌在Ⅰ期为21.1%(4/19),Ⅱ期56.0%(14/25),Ⅲ期54.8%(23/42),Ⅳ期75.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CD133表达癌在肿瘤直径大小的分布为<5 cm者39.2 %(20/51),≥5 cm者61.5%(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CD133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癌为56.3%(40/71),未转移癌为21.1%(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CD133阴性表达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5个月,CD133阳性癌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3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35.91,P=0.0001).CD133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P=0.191)和性别(P=0.242)无关.结论:CD133蛋白在肺神经内分泌癌的发生、演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可作为分子指标监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郭富强  陈喜中  齐县伟 《癌症进展》2021,19(12):1230-1232,1245
目的 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CT征象与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 选取29例PNEN患者,均接受CT扫描,依据WHO组织学分级分为G1级13例,G2级13例,G3级3例,分析PNEN患者CT征象与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 不同组织学分级PNEN患者病灶边缘、囊变或坏死情况、周围组织侵犯或转移情况、包膜破坏情况及淋巴结肿大情况等CT征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学分级PNEN患者病灶部位、肿瘤形态、肿瘤直径及钙化情况等CT征象均无明显差异.组织学分级为G1级的PNEN患者的CT绝对强化值、CT相对强化值均高于G2级和G3级患者(P﹤0.05),组织学分级为G2级的PNEN患者的CT绝对强化值、CT相对强化值均高于G3级患者(P﹤0.05).结论 CT可有效显示PNEN的影像学特征,不同组织学分级PNEN患者的CT征象有一定特性,可为临床早期PNEN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分类,以提高诊治水平。 方法 回顾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3月手术切除的胃肠胰NEN 37例,复习临床资料并随访,分析胃肠胰NEN的发病部位、病理学特点及其分类、预后。结果 37例胃肠胰NEN患者中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G1、G2)8例,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G3)14例,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11例,部位特异性和功能性NET 4例。免疫组化染色突触蛋白(Syn)阳性25例(67.57%),嗜铬素A(CgA)阳性27例(72.97%),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30例(81.08%),神经细胞黏附分子CD56阳性32例(86.49%),Ki-67阳性指数:≤2%者6例(16.22%),3%~20% 者4例(10.81%),>20%者 27例(72.97%)。 结论 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胃肠胰NEN的正确诊断、分类、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肿瘤(primary hep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PHNEN)是罕见肿瘤。本研究通过对13例 PHNEN 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深入探讨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3-01-2014-07-3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诊治的13例 PHNEN 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根据2010版消化系统肿瘤 WHO分类标准,分为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r,NET)G11例,NET G26例,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6例。根据 AJCC 第7版肝细胞癌分期标准,分为Ⅰ期1例,ⅢA 期6例,ⅣA 期2例,ⅣB 期4例。2例患者接受肝脏姑息性切除手术,5例接受全身化疗,5例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放疗、舒尼替尼或奥曲肽微球等。所有患者均接受长期随访,截至末次随访日期,9例患者死亡,4例患者生存,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1例接受 TACE 治疗的 PHNET G1患者生存期为12个月;6例 PHNET G2患者已有3例死亡,中位生存期12个月;6例 PHNEC 患者中有4例接受化疗,其中3例获得 PR,6例 PHNEC 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结论 PHNEN 是一类罕见的异质性肿瘤,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是确诊的主要方法,综合治疗方法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切除和病理确诊的11例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HE切片,并进行Syn、CgA、S-100、CK、Ki67免疫组化标记和特殊染色AB/PAS的辅助诊断。结果:肿块位于阑尾顶端7例,阑尾中部1例,基底部3例;肿块直径≤1cm者9例,直径〉1cm者2例。神经内分泌瘤1级6例;神经内分泌瘤2级1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3例。Syn阳性11例,CgA阳性7例, S-100阳性8例,CK阳性11例,Ki67其中6例〈2%,1例为5%,3例为20%-40%,1例为60%;特殊染色AB/PAS阳性4例。结论: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为低度恶性的APUD源性肿瘤,临床上缺乏特异性,术前难以做出明确诊断,应重视术中对阑尾的仔细检查及快速冰冻,辅以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检测以确诊。预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colorect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CRNENs)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根据消化系统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第5版中NENs的分类标准回顾性研究2011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和局部切除的185例CRN...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NEN)临床病理特征及内镜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行内镜活检并病理诊断为gNEN的40例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内镜表现。结果:40例gNEN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非特异性症状,仅1例伴有反复腹泻的类癌综合征表现;病变部位最常见于胃体(20/40,50%);大体分型以隆起型为主17例(42.5%);病理分型中NET 17例(42.5%),NEC 22例(55.0%),MANEC 1例(2.5%),不同性别gNEN患者的病理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染色阳性38例(95.0%),嗜铬颗粒A(chromogranin A,CgA)染色阳性25例(62.5%);NET、NEC组织中Syn阳性率均高于CgA阳性率,具有统计学意义;I型gNEN 17例(42.5%),II型3例(7.5%),III型20例(50.0%);行内镜下EMR/ESD模式治疗的13例(32.5%),活检后采用单纯手术治疗的6例(15.0%),手术并辅助化疗的18例(45.0%),3例(7.5%)明确诊断时已有远处转移仅行姑息治疗。结论:gNEN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医生应熟悉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内镜下的表现,做到早期诊断,明确病理分期并规范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Gastr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ia has been classified as neuroendocrine tumor (NET), a less-malignant type, and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NEC), a more-malignant type. We investigated phenotypic expression profiles to clarif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ET and NEC in terms of histopathology and carcinogenesis.

Methods

We assayed 86 cases of gastr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NET G1, n = 25; NET G2, n = 9; NEC, n = 52), using six exocrine markers (MUC5AC, human gastric mucin, MUC6, M-GGMC-1, MUC2, and CDX2).

Results

NEC frequently coexisted with adenocarcinomatous components (75 %; 39 of 52) and the majority (71.8 %; 28 of 39) showed intraglandular endocrine cell hyperplasia, although no cases of NET showed adenocarcinomatous components. Mucin phenotype significantly differed between NET and NEC; none of NET cases expressed any exocrine markers other than CDX2, although the majority of NEC (86.5 %; 45 of 52) expressed at least one or more exocrine markers with various positive rates for each marker (range, 8.2–74.0 %). Each NEC component showed only the phenotype expressed in the adenocarcinomatous component in the same tumor. Furthermore, double immunohistochemistry revealed dual expression of CDX2 and chromogranin A in half the NEC cases (23 of 46).

Conclusions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gastric NETs (G1 and G2) and NECs have different processes of carcinogenesis, and gastric NECs may be generated from preceding adenocarcinomas.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乳腺实性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的超声特征.方法:在随访的584例乳腺癌患者中,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反馈证实的NEC患者的超声表现.结果:4例肿块均为低回声,均无钙化,3例形态规则伴后方回声增强,1例纵/横>1,2例包膜不完整.CDFI血流模式:Ⅰ型血流1例、Ⅱ型血流1例、Ⅲ型血流2例.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评分:3级2例(初步确定良性)、4A级1例(良恶性不确定)、5级1例(恶性).结论:原发性NEC的超声诊断比较困难,缺乏典型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需与纤维腺瘤或髓样癌等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功能性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2004年7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73例无功能性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9%和40.5%。其中神经内分泌瘤(NET)、神经内分泌癌(NEC)、混合型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和50.0%、29.0%和18.1%、40.6%和10.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病理类型、TNM分期、发病部位和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和性别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女性、年轻、临床分期早、肿瘤级别低是影响无功能性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预后的有利因素。TNM分期和性别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