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注射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对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2 年3 月到2013 年3 月 期间在我院住院进行剖宫产手术产妇6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组与布比卡因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 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剖宫产手术中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的蛛网膜下腔注射麻醉后的5 min 和7 min 后MAP 值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的蛛网膜下腔注射麻醉后的5 min、7 min、10 min 以及 15minHR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的蛛网膜下腔注射麻醉后Bromage 评分0分时间和麻 醉后切口感觉疼痛时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麻醉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麻醉中布比卡因的麻醉效果好于左旋布比卡因,临床上剖宫产等腹部手术应该选择布比卡 因进行临床麻醉。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CSEA)应用中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左旋布比卡因组和布比卡因组,每组各15例,均采用CSEA麻醉方法.比较各组感觉、运动麻醉阻滞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罗哌卡因组麻醉效果不及其他两组,而布比卡因组与左旋布比卡因组间比较麻醉效果差异不明显;与其他两组比较,罗哌卡因组麻醉起效时间及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均显著延长,而阻滞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或0.01),且Bromage评分及麻醉满意率低于布比卡因组(P<0.05);罗哌卡因组与左旋布比卡因组患者循环系统稳定性优于布比卡因组.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中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对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均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其中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对于心血管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为妇科手术麻醉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对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行剖宫产术患者,均于腰硬联合麻醉方式下进行手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分别使用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布比卡因进行麻醉,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产生的麻醉效果快速,且安全可靠性有保障,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布比卡因用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镇痛,与等效价的芬太尼-布比卡因比较,在镇痛效果、临床副作用方面有无优越性.方法 选择择期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31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芬太尼-布比卡因组)16例;B组(舒芬太尼-布比卡因组)15例.A组给予负荷量芬太尼20μg和0.125%布比卡因4ml;B组给予负荷量舒芬太尼2 μg和0.125%布比卡因4 ml.两组均采用珠海福尼亚电子微量泵CPE-101-200型行自控硬膜外镇痛.观察术后4、8、16、24 h的疼痛、镇静、呕吐的评分,记录心率、血氧饱和度、镇痛液消耗量.疼痛情况用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镇静程度按四点评估表法分类.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各时点VAS评分普遍低于A组,但仅术后8 h和24 h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镇静评分均无达到3分者,手术后4、8、24 h B组镇静评分达2分者明显多于A组(P<0.05).两组术后呕吐发生率都低,组问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舒芬太尼-布比卡因组的硬膜外镇痛效果略优于芬太尼-布比卡因组.镇静作用明显高于芬太尼-布比卡因组,而且不会增加呕吐、呼吸抑饲等副作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盐酸布比卡因和透明质酸酶对成年大鼠肌卫星细胞在体增殖的影响。方法 :免疫组化法 ,H .E染色法 ,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 :①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肌纤维完整 ,有少量Desmin阳性肌卫星细胞 ,面密度值为 0 .66%± 0 .57%和 2 .48%± 1.13 %。生理盐水组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②透明质酸酶组肌纤维完整 ,Desmin阳性肌卫星细胞数量增加 ,面密度值为 2 .52 %± 1.41% ,较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0 .0 5)。③盐酸布比卡因组和盐酸布比卡因 +透明质酸酶混合液组均可见大量坏死和溶解的肌纤维 ,并伴有肌卫星细胞的激活、增殖 ,Desmin阳性肌卫星细胞显著增加 ,并有部分融合形成小肌管。面密度值分别为 19.0 1%± 4.74%和 2 2 .41%± 7.64% ,较生理盐水组显著增加 (P <0 .0 1)。结论 :局麻药盐酸布比卡因能引起在体肌卫星细胞的活化、增殖并形成肌管 ,单独透明质酸酶溶液在本实验条件下对在体肌卫星细胞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小玲  徐金秀 《蛇志》2016,(1):42-43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应用左布比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在行常规全身麻醉后,给予左布比卡因术前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行常规全身麻醉后,不予局部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t=18.35,13.04,11.63,10.95;均P0.05);观察组的镇痛药物使用率及不良反应分别为6.90%(2/29),10.34%(10/29),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下降(χ2=7.29,9.04;均P0.05)。结论左布比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效果显著,可取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剖宫产初产妇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90例剖宫产足月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实验组组均采用1%罗哌卡因1.5 mL+生理盐水1.5 mL,对照组产妇给予硬膜外麻醉。术后,比较两组产妇的泌乳素、感觉以及运动阻滞情况、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手术前相比,两组产妇术后的泌乳素水平升高,且实验组产妇的泌乳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较短,感觉恢复时间以及运动恢复时间较长,麻醉效果较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剖宫产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变化影响较硬膜外麻醉小,且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宋恺颖  谭宪湖 《蛇志》2012,(4):352-353,355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剖宫产术后应用PCEA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剖宫产产妇8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腰麻组40例,硬膜外麻醉组40例,两组均输入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溶液10ml/kg(共同负荷),分别采用腰麻、硬膜外麻醉两种麻醉方式行剖宫产,两组产妇术后均连接相同配方PCEA,并观察术后镇痛效果,恶心呕吐、瘙痒、腰痛等不良反应;观察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下床时间、肠排气时间、开始泌乳时间等术后恢复情况。观察时间点为术后2、4、8、12、24、48、72h。结果两组术后应用PCEA比较,腰麻组静息VAS疼痛评分T1时点腰麻组高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T2、T3时点腰麻组低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活动VAS评分T1时点腰麻组高于硬膜外麻醉组,T2、T3、T4时点腰麻组低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腰麻组较硬膜外麻醉组产妇的肠排气时间和泌乳时间短(P<0.05),瘙痒发生率高(P<0.05),腰痛发生率低。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相对硬膜外麻醉而言,腰麻能使PCEA产生更好的镇痛效果,术后产妇运动功能恢复快,无其它严重不良反应,且利于肠蠕动功能恢复和泌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到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剖宫产的初产妇8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5例,两组都给予经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观察组注入罗哌卡因15 mg,对照组注入罗哌卡因17.5 mg。比较两组麻醉开始前(T0)、麻醉开始后2 min(T1)、10 min(T2)的呼吸频率(Respiration Rate,RR)和心率(Heart Rate,HR),两组的最高感觉阻滞时间、最高阻滞平面、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术后2 h、4 h与24 h的VAS疼痛评分,产妇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新生儿评价。结果:所有产妇在不同时间点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均正常波动,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最高感觉阻滞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 h、4 h与24 h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新生儿都顺利分娩,1 min和5min Apgar评分都为9-10分;观察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3%(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经蛛网膜下腔阻滞中应用15 mg罗哌卡因也能保持产妇循环功能稳定,具有良好的镇痛与阻滞效果,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及注药方向罗哌卡因对肛肠手术麻醉效果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肛肠手术治疗的患者148例,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四组,每组各37例,即罗哌卡因8 mg向头注药组、罗哌卡因8mg向尾注药组、罗哌卡因10 mg向头注药组以及罗哌卡因10 mg向尾注药组。比较四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恢复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以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及恶心呕吐、尿潴留、腰部不适、头痛等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罗哌卡因10 mg向头注药与向尾注药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 mg向头注药组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明显短于10 mg向尾注药组(P0.05),以10 mg向头注药组感觉阻滞恢复时间最短(P0.05),8 mg向尾注药比10 mg向尾注药阻滞起效明显减慢(P0.05),运动以及感觉阻滞恢复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10 mg向头注药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8 mg向头注药组(P0.05),运动以及感觉阻滞恢复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四组均未发生恶心呕吐以及头痛等术后不良反应,罗哌卡因8 mg向尾注药组的尿潴留以及腰部不适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向尾端迅速注射罗帕卡因8 mg进行蛛网膜下隙阻滞对肛肠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最好,且安全性最高。  相似文献   

11.
付英勇  徐学芹  杨微  付崇勇  刘芳婷  袁红斌 《生物磁学》2014,(8):1539-1541,1549
目的:探讨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途转行硬膜外剖宫产麻醉失败的相关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来我院进行硬膜外分娩镇痛转而形硬膜外剖宫产麻醉的产妇218例,根据硬膜外麻醉失败的定义将其划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对两组的一般资料、产程中的平均动脉压、硬膜外分娩镇痛情况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成功组192例,失败组26例,两组产妇在一般资料上无差异(P〉0.05)。在转行剖宫产前成功组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失败组(P〈O.05),补救给药的次数上成功组显著低于失败组(P〈0.05),在镇痛持续时间上成功组显著少于失败组(P〈0.05)。结论:影响硬膜外剖宫产麻醉失败的危险因素是分娩镇痛时需要补救给药的次数增加以及镇痛所持续的时间延长,对于出现此类危险因素的产妇,应改变剖宫产麻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剖宫产麻醉的失败率,这对于母婴并发症的减少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途转行硬膜外剖宫产麻醉失败的相关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来我院进行硬膜 外分娩镇痛转而形硬膜外剖宫产麻醉的产妇218 例,根据硬膜外麻醉失败的定义将其划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对两组的一般资 料、产程中的平均动脉压、硬膜外分娩镇痛情况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成功组192 例,失败组26例,两组产妇在一般资料上无 差异(P>0.05),在转行剖宫产前成功组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失败组(P<0.05),补救给药的次数上成功组显著低于失败组(P<0. 05),在镇痛持续时间上成功组显著少于失败组(P<0.05)。结论:影响硬膜外剖宫产麻醉失败的危险因素是分娩镇痛时需要补救给 药的次数增加以及镇痛所持续的时间延长,对于出现此类危险因素的产妇,应改变剖宫产麻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剖宫产麻 醉的失败率,这对于母婴并发症的减少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气管插管全麻三种不同麻醉方式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及胎儿的影响。方法:纳入行择期剖宫产产妇152例,采用随机表法将其分为硬膜外组(48例)、腰硬联合麻醉组(52例)、气管内插管全麻组(52例)。观察麻醉前正常状态时(T1)、麻醉成功后5 min(T2)、胎儿娩出时(T3)三个时间点产妇SBP、DBP、HR、SV、CO、SVR及胎儿相关指标,包括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脐动脉血pH、PCO_2、PO_2。结果:硬膜外麻、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全麻三组间麻醉起效时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气管内插管全麻组起效时间最快。三组间在T1时间点SBP、DBP、HR、SV、CO、SV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时间点,硬膜外麻、联合麻醉、全麻三组SBP、DBP、HR、SVR水平均较T1时间点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间点,全麻组SBP、DBP、HR、SVR水平高于硬膜外、联合麻醉组(P0.05)。T3时间点三组SBP、DBP、HR、SV、CO水平均较T2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间点,全麻组SBP、DBP、SVR高于其他两组,心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agr、5 min Apgar评分、脐动脉血学pH、PCO_2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脐动脉血PO_2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气管内插管全麻组脐动脉血PO_2最高。结论:三种麻醉均可以用于剖宫产术,全麻剖宫产术对产妇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小,起效快,但对胎儿脐动脉血氧浓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胰腺假性囊肿的手术方法,本研究选取胰腺假性囊肿患者73例,观察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73例患者中,行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者13例(A组),行囊肿胃吻合术者29例(B组),行囊肿空肠吻合术者19例(C组),行胰腺囊肿切除术者12例(D组)。研究发现,各组间术后复发率、吻合口瘘发生率、吻合口出血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术后72 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尿素氮(BUN)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72 h,各组间ALT、AST和BUN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可根据胰腺假性囊肿具体位置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不同手术方式有其适应条件,不应盲目推崇某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生育政策调整前后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的变化趋势,为降低剖宫产率提出建议。方法 应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描述各项指标变化趋势。结果 伴随生育政策调整,剖宫产率下降明显,但是年龄变化趋势不大,胎膜早破、巨大儿、高龄初产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而无指征剖宫产在全面二胎政策开放后,顺位排名降低至第7位以后。结论 孕产妇生育方式受到了生育政策调整的影响,伴随生育政策的继续推进,剖宫产率将持续下降,同时,严格把控无指征剖宫产发生率,对孕产妇二胎受孕及分娩的安全性也起到了一定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分析右美沙芬用于80例胆囊切除术的超前镇痛作用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8月~2011年11月我院接收并确诊的8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按患者意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麻醉诱导前30min肌注右美沙芬20mg;对照组40例,麻醉诱导前30min肌注等量生理盐水。术中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值、心率、平均动脉压等;术后统计术中(除麻醉诱导外)镇痛药的用量,并对患者伤口疼痛进行VAS评分。结果:对照组术中镇痛药(除麻醉诱导外)用量大于治疗组,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伤口无痛者治疗组明显多于对照组,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右美沙芬对于胆囊切除术有超前镇痛的作用,麻醉诱导前30 min肌注20mg,不仅可以减少术中镇痛药的用量,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减轻了术后患者伤口的疼痛。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泌乳素、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剖宫产产妇,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61)和对照组(n=59)。对照组给予连续性硬膜外麻醉,试验组蛛网膜下腔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情况、泌乳素、IL-10、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感觉阻滞起效、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感觉阻滞维持、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泌乳素、IL-1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试验组血清泌乳素、IL-10均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试验组和对照组HR、SBP及DB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试验组和对照组HR、SBP及DBP均有所降低,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两组应激反应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术后试验组和对照组NE、E、DA水平均有所升高,且试验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92%、8.47%,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剖宫产中应用蛛网膜下腔麻醉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产妇泌乳素、IL-10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手术的特点及优势,为临床外科手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18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择期接受开腹手术的18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与传统手术组相比,腹腔镜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短、平均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平均住院时间短,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1例、皮下气肿9例、高碳酸血症8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4%;传统手术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10例、消化道出血13例,吻合口漏1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90%。腹腔镜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开腹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34±2.12)天,明显短于传统开腹手术组的(11.58±1.98)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能够减少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比较腹腔及与传统开腹术的优势,为临床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肠癌切除术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33例)和开腹组(29例),分别采取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术后无并发症,开腹组11例出现并发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能够减少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