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液囊空肠管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预防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留置液囊空肠导管、普通复尔凯鼻胃管,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2周的SAP发生率及置管后1、2周的白蛋白水平。结果置管后2周,观察组患者SAP的发生率为12.5%(5/40),对照组患者SAP的发生率为32.5%(13/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P=0.032);两组患者置管后1、2周白蛋白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留置液囊空肠管能够减少需要肠内营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SAP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液囊空肠管在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3月我科住院的8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按临床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复尔凯鼻胃管置入;观察组采用液囊空肠管置入进行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置管14d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情况及营养治疗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置管14d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5%和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营养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留置液囊空肠管在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应用方便,可减少并发症,减少营养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预防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SAP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吞咽功能恢复、确诊时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S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WBC、Hs-CRP、PCT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相关性肺炎预防具有积极影响,能够降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饲管喂养与空肠管内营养支持治疗2种不同喂养方式对出血性脑卒中并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1—2017-06在我科接受治疗的227例出血性脑卒中并发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99例,观察组1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鼻胃管喂养,观察组患者给予空肠管内营养支持治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时的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及总蛋白指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量表(SOFA)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进行评估;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疾病发展。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7天、第14天的Hb、Alb、总蛋白和体重水平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时,观察组患者的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时,观察组患者的Hb、Alb、总蛋白及体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第14天时,两组NIHSS评分、SOFA评分及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观察组为1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AP治愈率、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中,相较于鼻胃管喂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改善出血性脑卒中并发SAP患者营养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但2种营养方式对患者的预后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20年10月在本院确诊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采用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SAP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淀粉酶、尿淀粉酶、CD3~+、CD4~+水平,并计算CD4~+/CD8~+水平,记录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AP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TP、ALB水平及CD3~+、CD4~+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调节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传统口腔护理与改良口腔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预防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1-7月在鼓楼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的先后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口腔护理,而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的口腔护理方法,即在常规口腔护理后,用止血钳缠绕20cm×30cm的无菌纱布环形擦拭咽喉部,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护理前后的咽拭子细菌培养结果及SAP的发生率。结果咽拭子细菌培养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口腔护理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0,P0.05);80例患者发生SAP 19例,其中观察组5例,对照组14例,两组患者SA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1,P0.05)。结论改良口腔护理方法可有效减少脑卒中患者口咽部细菌生长,降低S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6年该院收治的120例SAP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60),两组均应用常规性对症治疗,对照组同时给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腹压升高、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老年SAP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SAP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任务导向训练结合间歇经口管饲法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2019年6月收治的64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康复训练结合留置鼻饲管法,观察组采用任务导向训练结合间歇经口管饲法,观察两组吞咽功能恢复效果,干预前、干预后4周吞咽功能评分、营养状况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3.75%,与对照组75.0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中文版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上述评分与同期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身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与同期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9.38%,与对照组31.2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任务导向训练结合间歇经口管饲法,可有效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早期鼻肠管放置在老年脑卒中误吸高风险患者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老年脑卒中误吸高风险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行床旁盲插法置入螺旋形鼻肠管,对照组行常规放置鼻胃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营养状况、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转铁蛋白、白蛋白、BMI、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高、BI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鼻肠管放置能够显著改善老年脑卒中误吸高风险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神经功能,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食物形态改变结合吞咽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28),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留置鼻胃管并实施常规鼻饲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对食物形态进行改变后尝试经口进食。对比两组拔除鼻胃管时的洼田饮水试验级别、留置鼻胃管天数、误吸和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拔除鼻胃管时的洼田饮水试验各级别人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观察组留置鼻胃管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误吸和吸入性肺炎情况与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97. 32%)显著高于对照组(82. 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食物形态改变结合吞咽护理能减少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鼻胃管的留置时间,提高操作安全性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0动态变化对急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选取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起病时间12h 45例为急性脑卒中组,再根据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将急性脑卒中组分为轻度急性脑卒中组(评分20分)23例及重度急性脑卒中组(评分20分)22例;对照组为随机抽取同期健康体检正常人群46例。比较急性脑卒中组入院时及出院时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水平。急性脑卒中组与对照组入院时白细胞介素-1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卒中组与对照组出院时白细胞介素-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急性脑卒中组与重度急性脑卒中组入院时白细胞介素-10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轻度急性脑卒中组与重度急性脑卒中组白细胞介素-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介素-10参与急性脑卒中的炎症过程,急性脑卒中病情越重,白细胞介素-10值越高,急性脑卒中经过积极治疗,白细胞介素-10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契约学习对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和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观察组给予契约学习联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对照组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肢体运动能力得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自我效能得分高(F=107.15,P=0.00),其中,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这两个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F=37.31,P=0.00),其中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6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比对照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得分高(F=32.16,P=0.00),其中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6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肢体运动能力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契约学习干预,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肢体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淀粉酶(AMY)、胰脂肪酶(LPS)、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检测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150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76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74例,75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之间血清AMY、LPS、PCT和CRP水平的差异,并且检测不同时间点的CRP及PCT表达水平。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绘制ROC曲线检测其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效能。结果 AMY、LPS:MAP组、SAP组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SAP组与MAP组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CT:MAP组、SAP组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各组间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MAP组与SAP组两组PCT水平均在入院第1天达到峰值,之后逐渐降低。MAP组与同期SAP组相比较,PCT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MAP组、SAP组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各组间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MAP组与SAP组两组CRP水平均在入院第4天达到峰值,之后逐渐降低。MAP组与同期SAP组相比较,CRP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Y、LPS、PCT和CRP联合检测时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四个指标单独使用时的AUC。结论血清AMY、LPS、PCT和CRP联合检测可有效提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鼻肠管和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62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鼻肠管,对照组采用鼻胃管,鼻饲2周后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对照组中需长期鼻饲患者20例,2个月后改为鼻肠管肠内营养,观察其营养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长期鼻饲患者使用不同肠内营养方法,其血清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鼻肠管喂养期间优于鼻胃管喂养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肠内营养患者,经鼻肠管比经鼻胃管更为安全有效,并能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谷氨酰胺联合早期空肠营养(EENs)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7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EENs治疗,研究组采用谷氨酰胺联合早期空肠营养(GEEN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第1、3、7、14天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外周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同时记录APACHEⅡ评分,观察两组患者腹痛缓解、腹部体征消失、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日,两组总有效率、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腹痛缓解、腹部体征消失、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平均住院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入院前评分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d时研究组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天研究组的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第7天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d时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对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对比中发现,研究组患者的IgG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在第7天、第14天时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IgA及IgM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ENs可通过调节SAP患者体内的炎性反应及免疫功能,有效改善SAP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但未能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林韩逊 《临床医学》2020,40(1):122-123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陆丰市人民医院治疗的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取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34例,联合应用疏血通与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神经功能(NIH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 d,观察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32/34),对照组为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疏血通与依达拉奉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再灌注损伤,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时间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开通时间、CT完成时间、到院至静脉溶栓时间(DNT)、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卒中量表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Barthel);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CT完成时间、静脉开通时间、DNT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中应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可有效缩短其静脉开通时间,CT完成时间,DNT和住院时间,降低NIHSS评分和提升Barthel评分,降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全血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CA)在冠心病(CHD)患者发病48h内的变化。方法采用相关仪器对300例CHD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cy、血浆vWF及全血TF-PCA水平进行检测和统计学分析。300例CHD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n=96),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n=100)和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n=104)。结果 CHD患者Hcy、vWF及TF-PC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AMI组UAP组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及UAP组vWF及TF-PCA水平较SAP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糖尿病、高血压的SAP、UAP及AMI患者较未伴糖尿病、高血压同组患者Hcy水平均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及AMI组vWF及TF-PC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检测Hcy、vWF及TF-PCA对CHD患者疾病的诊断及疗效的观察均有较为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静脉留置针U型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静脉留置针U型固定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固定,比较两种留置针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留置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3),管道脱出(P=0.029)、液体外渗(P=0.03)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U型固定方法可有效提高颅脑外伤患者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miR-216a水平与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乐从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轻型急性胰腺炎(MAP组)17例,重型急性胰腺炎(SAP组)23例和经检查无异常的健康成人(对照组)30例,采集血液标本检测淀粉酶活性(AMYA)和血清miR-216a的表达水平,采用Ranson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和改良的CT严重(MCTSI)指数来评价AP的严重程度,分析上述指标与血清miR-216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急性期MAP组与SAP组患者血液淀粉酶活性均高于本组恢复期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急性期SAP组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MAP组和SAP组血清miR-216a均显著高于该组恢复期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SAP组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216a表达水平与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和MCTSI指数呈正相关(r=0.667,P0.05;r=0.396,P0.05;r=0.648,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miR-216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表达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于SAP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