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的操作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双重染色法是在同一张切片上为显示两种不同目的物质而采用的两种相同或不同染色的方法,如免疫组化和免疫组化;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特殊染色;DNA染色和免疫组化等。其中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是在一张组织切片上同时进行或先后显示两种抗原成分。这种方法可以了解不  相似文献   

2.
陈罡  李凡彩  蔡方  侯巧燕  陈秋月 《华夏医学》2004,17(6):1009-1010
双重染色法是在一张切片上做两种不同染色的方法,如免疫组化和免疫组化、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和特殊染色等。其中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是在同一张切片上显示两种不同抗原.这种方法可以了解不同细胞、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甚至可以了解同一种细胞内抗原之间的相互关系。本实验成功地用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法在一张切片上同时显示鼻咽部低分化鳞癌组织P53与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的关系,用以观察CK阳性的癌细胞是否同时表达P53.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双重染色法是在一张切片上做两种不同的染色的方法,如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我们选用两种不同的显色方法,在一张切片上分别在不同部位两种标记不同的抗原,可直接区别两种抗原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抗酸和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法在同一张切片上清晰显示结核分支杆菌与巨噬细胞的分布状态.方法:组织切片常规脱蜡、入水,其染色分别按抗酸-免疫组化-苏木素;免疫组化-抗酸-苏木素和免疫组化-苏木素-抗酸顺序进行.结果:组织切片按免疫组化-抗酸-苏木素顺序染色,背景清晰,反差明显,较另两种染色顺序显色效果好.结论:组织切片按首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抗酸染色,最后苏木素染色的步骤染色效果最好.能在同一切片中清晰显示结核分枝杆菌与巨噬细胞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5.
在同一石蜡切片(结核病尸检标本及实验动物标本)上作抗酸-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包括抗酸-HRP-SPA法和抗酸-IGSS等两种双重染色法,获得满意结果.应用这种染色能清楚地看到BCG抗原与抗酸菌,以及两者与结核病变的关系,减少了分别对照两张切片产生的误差和单用一种染色法的漏诊.该法前后两种染色互不干扰,反差分明,效果好,易于观察.  相似文献   

6.
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是在一张切片上显示2种不同抗原成分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1]。这种方法可以了解不同细胞、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甚至可以了解同一种细胞内抗原之间的相互关系[2]。本实验运用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在一张切片上完成了食管癌肌酸激酶(CK)与P53两种抗原的表达,用以观察CK阳性的癌细胞是否同时表达P53,现报告  相似文献   

7.
酶组织化学的双重染色技术是指在同一切片上进行两种酶反应,从而在同一组织内显示两种酶的定位及活性。其意义在于更清晰地显示不同组织结构,在疾病情况下可同时显示不同细胞器或不同酶活性的损伤。本实验用大鼠及人的不同器官或组织的未固定及不同固定液固定后的恒冷切片作双重酶反应,为国内开展有关技术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无法准确区别毛细淋巴管及血管,而目前显示淋巴管的染色方法不多,我们在这方面做一些探讨。应用Factor VIII及CollagenIV为第一抗体的双重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同一张切片两种抗原分别在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上的表达,可以清楚的区分血管及淋巴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免疫组化染色在病理诊断和科研工作中应用颇为广泛。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的特异性较高,而且近年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种类越来越多,用于回顾性的诊断或研究也逐步开展。在实际工作中,常因原始蜡块丢失,或组织块的病变很小在后续切片中病变区消失,或仅保留一张切片(如脱落细胞涂片)等原因而不能重新制片。原有的HE染色切片能否再作免疫组化染色,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有人已做过这方面尝试,但仅用一种单克隆抗体。为此我们在HE染色切片(或涂片)上进行17种多克隆抗体和8种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获得一些初步体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腺垂体不同细胞的染色方法,提高显示效果。方法选择不同动物的脑垂体,进行染色比较,确定最佳动物供体和染色方法。结果六种细胞以不同的颜色清晰地显示在一张切片上,色彩艳丽。结论该染色方法稳定可靠,有利于对不同细胞的鉴别,适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