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胞外聚合物作为生物吸附剂,对水中微量Cu^2+的生物吸附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原始pH值、胞外聚合物投加量、吸附时间对Cu^2+吸附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初始Cu^2+的质量浓度为10mg/L时,吸附最佳原始pH值范围为2~5,胞外聚合物的投加量为16mg/g,吸附时间为40min.Cu^2+的吸附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①8 min的快速吸附阶段;②8~40 min达表观一级动力学吸附阶段;③吸附-解吸平衡阶段.Cu^2+吸附等温线与Freundilich方程拟合良好.  相似文献   

2.
钢渣吸附Cu~(2)+、Pb~(2+)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拟选取钢渣作为吸附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吸附时间、溶液pH值和钢渣投加量条件下,钢渣对50 mg/L Cu2+、Pb2+的最佳吸附条件。研究表明:钢渣吸附Cu2+的最佳条件是: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90 min,溶液pH值为6,钢渣投加量为50 g/L;对Pb2+吸附的最佳条件是: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60 min,溶液pH值为5,钢渣投加量为40 g/L。另外,还研究了钢渣对相同浓度Cu2+、Pb2+的竞争吸附作用,研究发现,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Cu2+的竞争吸附系数始终大于Pb2+的竞争吸附系数,表明钢渣对Cu2+的吸附能力大于Pb2+。  相似文献   

3.
采用NaOH处理过的棉花秸秆去除废水中的Pb2+和Cu2+,探究不同因素对Pb2+、Cu2+的吸附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吸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Pb2+最佳吸附条件为:投加量为33.33 g/L,振荡时间为110 min,吸附温度为25℃,溶液初始浓度为15 mg/L,pH值为5.0,去除率达92%;对Cu2+的最佳吸附条件为:投加量26.67 g/L,振荡时间为110 min,吸附温度为55℃,溶液初始浓度为15 mg/L,pH值为5.0,去除率达90.4%。  相似文献   

4.
《应用化工》2022,(12):2227-2229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ZnO/Al_2O_3复合粉体,探究了粉体的ZnO∶Al_2O_3不同质量比对Cu2+的吸附性能影响,进一步探讨了投加量、pH值、振荡时间、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ZnO∶Al_2O_3在质量比为4∶1,投加量为30mg,pH=6,吸附时间为15min,温度为40℃的条件下,ZnO/Al_2O_3复合粉体对Cu2+的吸附率最高,达到92.5%。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15,(12):2227-2229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ZnO/Al_2O_3复合粉体,探究了粉体的ZnO∶Al_2O_3不同质量比对Cu2+的吸附性能影响,进一步探讨了投加量、pH值、振荡时间、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ZnO∶Al_2O_3在质量比为4∶1,投加量为30mg,pH=6,吸附时间为15min,温度为40℃的条件下,ZnO/Al_2O_3复合粉体对Cu2+的吸附率最高,达到92.5%。  相似文献   

6.
采用氯化锰对膨润土进行改性,并用于深度处理含铅废水,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初始pH值及吸附剂投加量对Pb2+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水中Pb2+的质量浓度为1 mg/L,pH值为6,吸附时间为40 min,吸附剂投加量为20 mg/L,混凝剂投加量为60 mg/L的条件下,Pb2+的吸附率达到95%以上,出水中Pb2+的质量浓度小于0.05 mg/L,满足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王慧  唐元廷  花儿 《广东化工》2014,(17):20-21,4
以海带粉为原料,以Cu2+的吸附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了海带粉对废液中Cu2+的吸附工艺。以投加量、pH值、转速、温度、粒径、吸附时间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方法优选了最佳吸附工艺条件:投加量20.00 mol·L-1、pH值5.00、温度40℃、吸附时间90 min、转速150r·min-1。在此条件下,海带粉对Cu2+的吸附率为92.41%。依据国家标准,此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8.
改性玉米秸秆对Cu~(2+)废水的吸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改性玉米秸秆对含Cu2+废水进行吸附处理。研究了改性玉米秸秆吸附剂投加量、pH、温度对废水中Cu2+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质量浓度≤50mg/L的Cu2+废水,在秸秆投加质量为0.3g(质量浓度6g/L)、pH为6.5~7.0、吸附温度298K、吸附平衡时间35min条件下,对Cu2+的吸附率约97.2%,吸附量约10mg/g。改性玉米秸秆对Cu2+的吸附量随溶液中Cu2+平衡浓度、温度及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吸附过程可用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方程很好地拟合,其中Langmuir方程拟合得最好,最大饱和吸附量为12.195mg/g。吸附是一个自发吸热的快速反应过程,在35min内能达到稳定平衡,Elovich方程能更好地拟合该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温热解的方法制备了一种蚯蚓粪生物炭(EB),并用其吸附废水中的Cd2+,研究了Cd2+初始浓度、pH、EB投加量、反应温度、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分析了等温吸附和吸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Cd2+的初始浓度为8 mg/L,EB的投加量为2.0 g/L,pH=5.0,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150 min条件下...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氢氧化钠改性的硅藻土作为吸附材料,研究了吸附剂用量、搅拌时间、pH值以及废水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 mL Cu2+的质量浓度为10.49 mg/L,改性硅藻土投加量为3.5 g,pH值为8.5,吸附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废水中Cu2+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7.93%,出水Cu2+的质量浓度低于0.22 mg/L,达到了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平板涂布法,从电镀污泥中筛选得到1株吸附Cu~(2+)性能优良的菌株,鉴定其为假单胞菌,并将其制成固定化生物吸附剂。研究了包埋比、吸附时间、温度、Cu~(2+)初始质量浓度、pH值、投加量对固定化生物吸附剂去除Cu~(2+)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包埋比为1∶5、吸附时间为60min、温度为35℃、Cu~(2+)初始质量浓度为100mg/L、pH值为6、投加量为10g/L时,固定化生物吸附剂对Cu~(2+)的去除率可达到85.2%。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活性污泥对重金属离子Pb2+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当Pb2+的初始质量浓度为60mg/L时,Pb2+在活性污泥上吸附30min后基本达到平衡,吸附过程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R2=0.9994),平衡吸附量qe为50mg/g,准二级速率常数k2为0.0095g/(mg.min);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影响不大;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很大,溶液pH值为3~4时吸附效果较好;活性污泥的投加量对吸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在Pb2+的质量浓度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污泥投加量的增加吸附效果反而减弱。  相似文献   

13.
以松果作为吸附剂进行了去除废水中Cu2+、Pb2+、Zn2+的吸附及解吸试验,研究了溶液pH值、吸附剂投加量、反应时间、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pH值对达到吸附平衡的松果的解吸影响。结果表明:当pH值为5.0~5.5,Cu2+、Pb2+、Zn2+初始质量浓度约为25 mg/L时,吸附剂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3、1.5、3 g/L,去除率分别为55.32%、86%、39.96%。3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动力学方程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R2均大于0.998。等温吸附研究表明:Freundlich方程能较好地描述Cu2+的等温吸附过程,Langmuir方程则能更好地描述Pb2+和Zn2+的吸附过程,用Langmuir方程拟合等温吸附数据得出松果对Cu2+、Pb2+、Zn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9.10、31.65和9.60 mg/g。强酸是一种理想的Cu2+和Zn2+解吸剂。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活性污泥对重金属离子Pb^2+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当Pb^2+的初始质量浓度为60mg/L时,Pb^2+在活性污泥上吸附30min后基本达到平衡,吸附过程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R^2=0.9994),平衡吸附量qe为50mg/g,准二级速率常数k2为0.0095g/(mg·min);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影响不大;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很大,溶液pH值为3—4时吸附效果较好;活性污泥的投加量对吸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在Pb^2+的质量浓度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污泥投加量的增加吸附效果反而减弱。  相似文献   

15.
钟玉凤 《广东化工》2012,39(2):123-124
文章采用氢氧化钠以及用MnCl2.4H2O和NaOH对取自攀枝花某地的硅藻土进行改性,并研究了原样硅藻土与改性硅藻土对Cu2+吸附性能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硅藻土改性后对Cu2+的吸附性能较原样硅藻土明显提高,碱改性硅藻土对Cu2+的吸附率可达约80%,锰氧化物改性的硅藻土对Cu2+的吸附效率高达约95%;pH是影响吸附效果的最主要因素,经实验证明pH=5时吸附Cu2+效果最佳;Cu2+初始浓度与硅藻土的投加量对Cu2+的吸附效果影响大体相同;在Cu2+初始浓度为40 mg/L时,硅藻土用量以4 g/L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利用混凝+铁炭微电解/H2O2+活性炭吸附法对高浓度的化学清洗废水进行联合处理,同时简单分析了反应机理及影响因素。通过实验确定了混凝最佳条件(pH=8、PAC投加量为50 mg/L、PAM投加量2 mg/L、沉淀时间40 min),铁炭微电解/H2O2最佳条件〔pH=2、(Fe+C)总投加量60 g/L、m(Fe)∶m(C)为1∶1、H2O2投加量4 mL/L、反应时间60 min〕,活性炭吸附最佳条件(吸附时间120 min、pH=6、活性炭投加量20 g/L)。结果表明,在上述最佳工艺条件下对化学清洗废水进行处理,COD去除率可达98%以上,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 8978—1996)要求。  相似文献   

17.
油茶果壳活性炭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少英 《应用化工》2011,(9):1565-1568
利用油茶壳活性炭吸附铜离子,探讨了时间、pH值、Cu(Ⅱ)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油茶壳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吸附等温曲线和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油茶壳活性炭对铜离子吸附量可达到63.6 mg/g。油茶壳活性炭对铜离子的去除率随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增大,5 h后达到平衡;随着pH值的升高,油茶壳活性炭吸附铜离子的吸附量不断下降。油茶壳活性炭对铜离子的吸附等温数据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动力学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拟,相关系数为0.997 5。  相似文献   

18.
以单壁碳纳米管(SWNTs)为吸附剂,系统地研究了其对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SWNTs能够快速吸附EPS,当吸附剂投加量为0.9 g/L时,吸附在20 min即可达到平衡,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能较好地用Langmuir 吸附等温模型来描述,最大单分子吸附量为123.577 mg/g.pH值对吸附有较大影响,最佳吸附pH范围为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