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HL-2M装置诊断设备中采集系统布局分散、信号容易衰减和被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以太网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和管理方案。采集模块具有以太网接口,能够容易远距离分布式放置和接入局域网。集中管理系统运用多线程Socket网络通信技术,采用客户端/服务端双模式,分不同级别管理采集系统,实现数据采集、存储、上传与集中管理功能。在真实放电实验中测试表明,采集系统具有测量准确,抗干扰性能强,数据传输速度快,方便部署和管理的特点,能够满足等离子物理诊断系统的数据需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海洋工程实验室现场数据采集过程中,数据量大、测点分散、实时性要求高、数据种类不一致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实时工业以太网EtherCAT总线的串联式数据采集系统。从整体结构、工作原理、主站软件和从站软硬件方面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方案设计。在实验水池中,通过采集实际波浪信号对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性能稳定,精度高,实时性好,为分布式数据采集监控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应用和技术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戴丽萍  李卓立 《应用声学》2017,25(10):85-88
为了提高嵌入式以太网数据的操作精度,减少数据运行时间,增加数据运行灵活性以及稳定性,方便对嵌入式以太网数据进行的有效管理,需要对嵌入式以太网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当前的嵌入式以太网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对以太网数据进行采集与控制系统设计时,因为无法对其进行灵活、高效、全面地采集和控制,存在数据运行盲区较多,成本较大的问题,所以提出一种基于LonWorks的嵌入式以太网采集和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即采用局部网格方式进行数据采集,使嵌入式以太网进行自维护、自组织、自控制的操作。该方法先利用μC/OSⅡ平台完成对嵌入式以太网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然后依据互式数据迁移技术对嵌入式以太网进行数据采集,以采集的数据为基础,采用模糊关联空间理论对采集得到的以太网数据进行过滤,最后以上述过程为依据,利用OPC服务器程序对过滤后的嵌入式以太网数据进行控制,由此完成了嵌入式以太网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可以全面精确地对嵌入式以太网数据进行采集和控制,提高以太网运行速度,增强网络使用寿命,为该领域研究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罗铿  平佳伟 《应用声学》2016,24(4):159-162
为满足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地区数据自动采集的要求,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ARM的全自动数据采集系统的方案;设计的主控板硬件电路以AM3352为核心,配备数字量和模拟量采集模块,扩展以太网、WIFI、RS232/485等外设接口;开发的主控软件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中实现全自动数据采集控制,开发的基于Android的手机APP可与主控软件实时通信,设置采集系统的各项参数;测试结果表明,开发的全自动数据采集系统具有操作方便、采样精度高以及运行稳定等优点,可满足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芬  王文庆 《应用声学》2017,25(6):47-47
针对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实时采集系统中存在的布线复杂、通信成本高、安全性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能耗数据采集器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STM32做主控制器, ZigBee采集单元通过RS485接口实现与基于Modbus协议的智能电表之间的数据通信,并采用ZigBee无线网络将数据发送至协调器,协调器通过USART方式与主控制器进行通信;主控制器利用以太网将数据发送至上位机。通过软硬件设计,以XY194E智能电表为例,对其电能参数进行测试采集,结果表明该方案克服了传统人工采集传输的不足,提高了数据采集传输的实时性、准确性,能够满足能耗采集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祝敬德  李杰  冯凯强  刘俊  陈伟 《应用声学》2015,23(1):187-190
针对大规模数据采集过程中存在数据量大与传输速度慢的矛盾,本文设计了基于FT245RL和FPGA的6路数据采集系统。该设计采用Xilinx公司的FPGA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控制A/D转换器实现6路模拟数据的同步采集,并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存储到Flash中,最终通过USB2.0转换芯片将数据传输到上位机。试验表明,该数据采集系统能够满足对大容量数据实时采集、存储和上传的要求,具有工作稳定,可靠性高,传输速度快的特点,能够广泛应用于大规模数据的采集。  相似文献   

7.
潘仕彬  何铮  何为民 《应用声学》2002,(10):684-686
网络媒体是分布式测控系统的重要部分。文章对以太网和分布式测控网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一种能迅速建立起基于以太网的分布式测控系统的方法。并具体解释了以太网与测控设备高速连接的并口接口方式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基于数据采集卡和LabVIEW的热电偶温度测量系统框图。实验结果表明该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准确采集到室温环境的温度数值,并具有操作方便、直观、易于保存、精度较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测试系统中提出的多种类型信号、多通道的数据采集要求,采用PXI采集硬件设计了一种可通过工作站进行远程控制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使用LabVIEW 2013编写了采集控制程序,实现了物理通道的配置、数据的采集、实时显示、存储及回放等功能。配置通道时,通过运用配置文件存储不同试验的通道信息,使系统具有做不同试验的能力;数据采集时,通过多任务的并行执行,提高了程序的执行效率;数据回放时,采用分页访问的形式,解决了回访数据量大的问题。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很好地满足项目测试要求,适用于在其信号类型和路数范围内的各种测试任务,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0.
在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放电实验中,某些信号需要低功耗、便捷的进行独立同步采集与分析;而现有的大型采集系统并不能满足此需求,所以需要设计一套低功耗的、便携式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来保障EAST实验的顺利进行。系统具有界面友好、性能稳定等诸多优点。在LabVIE软件编程环境中,系统能够实现对多达32路信号的同步采集、实时显示、数据存储、数据分析以及历史数据回放等功能。经过实验测试,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完全满足EAST实验的数据采集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分布在野外偏远地区的监测站供电和管理问题,利用风光互补发电的方法为系统提供电力,并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里,分别提供24V的直流和220V的交流电供负载使用。集中监测管理系统采用C/S架构设计,主要由电力监测站、集中监测中心和传输网络组成,电力监测站作为客户端负责采集太阳能电池板、风机和蓄电池的状态参数,通过GPRS网络与集中监测中心服务器建立的TCP/IP网络连接将采集到的信息按照规定的数据协议上传,服务器接收、处理、分析和显示来自各监测站的数据,并存储在数据库ACCESS2003里。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系统能够远程有效监测发电功率、蓄电池劣化甄别、剩余电量、和发电站运行状态等信息,实现了分布式站点电力的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12.
分布式光伏充电站Web实时监控平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光伏充电站基础设施的广泛建设,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其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实现对光伏充电站更加有效的管理,在分析分布式光伏充电站数据通信方案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光伏充电站Web实时监控平台;该平台基于ZigBee技术、GPRS-DTU技术、HTTP协议设计了直流充电桩无线传感器数据采集方案,部署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以克服充电站无人值守的问题,实现对该分布式系统的集中管控,同时设计用于充电预约、监控、提醒等功能的安卓用户APP以提升用户体验,并对该系统进行实验验证;经验证,该设计方案能够有效实现对分布式光伏充电站的实时数据采集与Web端集中管控,为充电站无人值守与远程监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以其易于使用、扩展性强、功能强大等优点在网络管理系统中有广泛应用。针对测控设备的网络管理需求,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一种基于以太网控制器W5300的嵌入式网络管理控制系统。详细讨论了W5300作为网络接口的软硬件实现方法,以及单片机对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报文进行处理的软件设计方法。该系统可以实现网络管理站、代理站及测控设备分机的网络通信,数据传输可靠有效。本系统结构简单、实时性强、可靠性高,有效保证了网络管理控制系统的网络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王雪瑞  周岩 《应用声学》2015,23(7):2314-2317
为了能够远距离实时监测空气中PM2.5和PM10的浓度变化情况,采用C/S架构设计了分布式空气质量远程集中监测管理系统,系统由多个空气质量监测站和监测中心两部分组成。空气质量监测站作为客户端利用嵌入式处理器LPC2129作为控制核心,通过传感器SDS011采集空气中悬浮颗粒物PM2.5和PM10的浓度,并通过GPRS模块SIM900A建立与监测中心服务器的TCP/IP网络连接,进行数据交互。监控中心服务器接收、处理、统计分析和显示来自各监测站的数据,并存在数据库SQL2008中,便于形成时、日、月和年报表。同时,为环保监察部门和手机APP提供了数据接口,实现资源和数据共享。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对分布在远程各地空气中颗粒物浓度的集中监测,且工作稳定可靠,能够为排污企业周围环境评估提供数据依据,也能够为引导市民健康出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is to demonstrate the ability of a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a smart sensor network, to reduce acoustic radiation from a vibrating structure. The platform from which control is effected consists of a network of smart sensors, each referred to as a node. Each node possesses its own computational capability, sensor, actuator and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 nodes via a wired or wireless network. The primary focus of this work is to employ existing group management middleware concepts to enable vibro-acoustic control with such a distributed network. Group management middleware is distributed software that provides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of groups of distributed nodes and that provides for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among such groups. The control objective is met by designing distributed feedback compensators that take advantage of node groups in order to effect their control. The node groups are formed based on physical proximity. The global control objective is to minimize the radiated sound power from a rectangular plate. Results of this investigation demonstrate that such a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can achieve attenuations comparable to those achieved by a centralized controller.  相似文献   

16.
化学工业区的中往往密布气体输送管道,这些管道专门布置在公共管廊中进行管理和监控,管道内易燃、易爆、有毒等气体泄漏的远程检测尤为重要。传统的检测设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设计能联网的、小型化的、低成本的数据采集终端。因此设计出一种基于GTM900-B化学工业区气体检测终端,用于组建基于GPRS网络的化学工业区气体检测系统。该终端可向网络控制和管理中心发送可燃气体、氯气和氨气等气体泄漏数据,并且具有报警功能。软硬件测试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所设计终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网关型ONU作为网关及PON技术的融合,不仅保持了PON原有的管理方式,还支持运营商实现远端管理。PON系统具有高带宽和低成本等优势。在ONU网关上开发融合无线接口,可以在支持传统有线业务的基础上,丰富光纤系统的接口种类。既保持原有优势,又增加系统的无线资源。传统的方法是在有线接入设备上开通无线接入通道,不能实现集中控制和管理。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法,采用基于FPGA和嵌入式处理器的方法。进一步给出了详细的实现过程。测试验证表明该设计比原有方案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 (WDM) is emerging as the dominant technology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ptical networks. The control strategy can be either centralized or distributed. In centralized control, there is a central controller to keep track of the state of the network. It is also responsible for selecting the path for data transmission. Most of the work done in this field is based on centralized control. For large networks, distributed control is preferred over centralized control because of low control overhead. Distributed control strategy requires exchange of control messages among nodes. The distributed control generally results in the possibility of resource reservation conflicts among simultaneous path establishments and poor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this paper, we have proposed one distributed control based routing and wavelength assignment strategy that avoids the problem of resource reservation conflicts along with the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体化核磁共振波谱仪梯度-场频联锁-匀场系统的设计方案. 该方案使用嵌入式以太网、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EMI(External Memory Interface, 外部存储器接口)和高速串行总线等技术构建了基于以太网的通信系统和使用并行运算的控制系统, 并具备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总线通信的能力. 梯度放大器通过LVDS(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低压差分信号传输)接口与主控系统的梯度波形发生器连接,实现与谱仪工作站的交互. 系统采用插板式结构和通用性电路的设计方法,具有很好的扩展能力和适应性,能够满足不同谱仪的需求. 系统在11.7 T(500 MHz)NMR系统中进行了有效的锁场、匀场和梯度特性的测试,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开发背景,软件结构和特点,系统地分析了数据采集硬件和软件设计技术,在此基础上以声卡为数据采集卡,以LabVIEW为开发平台设计了音频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这种系统具有界面友好,维护简单等优点。系统不但可以实现对音频信号进行采集,还可以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分析和保存。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系统的功能,具有很好的教学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