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2019年性诱监测草地贪夜蛾在山东省的分布与发生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底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入侵我国,2019年在我国大规模迁飞扩散。山东省地处草地贪夜蛾的重点防范区,我们在山东省的30个监测点利用性诱方法监测了草地贪夜蛾在山东省的迁飞路径、分布和发生动态。结果显示:总共诱捕到428头草地贪夜蛾,其中97%以上个体分布在胶东地区,推测东部沿海是其在山东省南北迁飞的主要路径;6月20日在郯城监测点首次监测到1头草地贪夜蛾成虫,9月中旬至10月中旬监测到其余的427头,在此阶段草地贪夜蛾可能有4次从南向北的迁飞。随着草地贪夜蛾在我国定殖和种群扩张,亟需探索高效的草地贪夜蛾早期监测技术,建立网络化监测预警体系和区域性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2.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是严重威胁我国粮食生产的重大入侵性害虫。自2019年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以来,我国植保工作者在其生物学和发生规律、迁飞与种群监测、生态调控和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控技术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基本明确了草地贪夜蛾在我国的发生规律,建立了以监测预警、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应急化学防控为一体的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体系。本文综述了草地贪夜蛾在我国的总体研究概况及在灾变和治理研究中取得的主要进展,并展望了农民接受、社会认可、生态可持续的草地贪夜蛾安全治理工作,以期为提升我国草地贪夜蛾的安全治理能力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3.
草地贪夜蛾是2019年入侵我国的重大迁飞性害虫,2019年6月底-7月中旬在川西高原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害。研究川西高原草地贪夜蛾迁入种群虫源地分布及迁飞路径,对丰富草地贪夜蛾迁飞生物学以及川西高原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和防控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基于WRF模式的昆虫三维轨迹分析程序,对入侵川西高原的草地贪夜蛾迁飞路径及天气背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月底-7月中旬川西高原查见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为6月下旬-7月初迁入成虫繁殖而来。川西高原草地贪夜蛾迁入虫源主要分布在云南西部、西北部,西藏东南部和缅甸北部。草地贪夜蛾可从虫源地随偏西-西南气流经1~3夜迁飞而来,有效迁飞高度为海拔3500~5350 m。降水、下沉气流和低温的综合作用可迫使草地贪夜蛾降落在川西高原。  相似文献   

4.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迁飞性害虫,源自美洲,已入侵非洲和亚洲部分国家并暴发成灾,2019年初入侵我国,严重威胁着我国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目前草地贪夜蛾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和种植转基因作物。因长期使用农药,草地贪夜蛾已经对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等多种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草地贪夜蛾对不同种类杀虫剂表现的抗性机制不同,主要有代谢抗性和靶标抗性2种。本文主要从代谢抗性和靶标抗性2个方面分别综述了草地贪夜蛾对不同种类杀虫剂的抗性机制,分析草地贪夜蛾对不同杀虫剂的抗性作用方式,并对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管理和监测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正>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也称秋黏虫,为鳞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属的一种昆虫,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迁飞性农业重大害虫,被列入世界十大植物害虫"黑名单"。草地贪夜蛾原发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016年从美洲入侵非洲,2018年7月份首次传入亚洲地区。该物种具有很强的迁徙能力,美国历史上即发生过数起草地贪夜蛾的虫灾。10多年来已经先后蔓延至  相似文献   

6.
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防范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本刊讯草地贪夜蛾又称秋黏虫,具有适生区域广、迁飞能力强、繁殖倍数高、暴食为害重、防控难度大的特点,是重要的农业害虫。该害虫广泛分布于美洲大陆,自2016年以来在非洲、亚洲呈快速蔓延态势,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18年8月发出全球预警。与我国相邻的印度于2018年5月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10月已蔓延至印度的6个邦, 12月又在孟加拉、斯里兰卡、缅甸发现其为害,侵入我国的风险日益增大。为防范生物入侵、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全国农技中心组织  相似文献   

7.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大农业害虫,具有迁飞快、寄主广、繁殖强、为害重、适生力强等特点。自2019年初入侵我国以来,现已蔓延到我国21个省(市、自治区),草地贪夜蛾将在我国定殖并呈现周年常态化发生态势,对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本文综述了草地贪夜蛾的国内外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昆虫及其应用情况,并就我国天敌昆虫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应用天敌昆虫防控草地贪夜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要入侵害虫,已经入侵了全球100多个国家,2019年1月在我国云南省被发现后迅速蔓延至其他地区,并对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危害。本文对草地贪夜蛾的形态与生物学特性、害虫防控方法、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特别是害虫的化学感受相关基因家族进行了综述,为开发并优化草地贪夜蛾的预警和绿色防控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草地贪夜蛾在亚洲、非洲发生和影响及其防控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3月19—23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泰国曼谷举办的亚洲区域草地贪夜蛾防控研讨会议获悉的信息,介绍了草地贪夜蛾在非洲和亚洲的发生情况、草地贪夜蛾对非洲及亚洲地区在农作物产量与经济损失、在亚洲的入侵与扩散趋势、对农业贸易的潜在影响、非洲地区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技术和经验,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开展的工作,对做好我国草地贪夜蛾监测和防控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何承光 《广西植保》2022,35(1):34-36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迁飞性、暴发性、灾害性害虫.本文介绍了草地贪夜蛾在藤县的发生情况和发生规律特点,探索适合本县情况的防控技术及工作经验,以期为更好地做好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2019年新入侵我国的一种重大迁飞性害虫,在灯诱监测过程中,草地贪夜蛾成虫易与旋歧夜蛾Anarta trifolii(Hufnagel)、陌夜蛾Trachea atriplicis(Linnaeus)、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Linnaeus)、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4种夜蛾的成虫混淆。本文通过制作标本进行形态鉴定,并结合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翅面颜色、斜纹位置和长度、顶角特征等有助于几种夜蛾的区分,此外,前足基部明显膨大也是识别草地贪夜蛾的关键特征。草地贪夜蛾的雄性外生殖器容易与斜纹夜蛾的混淆,与其他两种有明显区别。掌握关键分类特征,可以准确识别上述5种夜蛾,为草地贪夜蛾的预测预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 E. Smith)是世界性重大迁飞害虫,自2019年入侵我国西南地区后迅速向北扩散,严重威胁我国粮食作物生产安全。挖掘和筛选本地优势天敌,对开展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夏季在广西南宁市和北海市野外开展草地贪夜蛾及其天敌调查时发现2种草地贪夜蛾幼虫寄生蜂,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 chlorideae Uchida和斜纹夜蛾侧沟茧蜂Microplitis prodeniae Rao & Kurian。本文详细记述了这两种幼虫寄生蜂的形态特征,以期为今后筛选和利用草地贪夜蛾寄生性天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自2019年1月入侵我国云南以来,快速蔓延为害,严重威胁我国的玉米生产和粮食安全。本研究基于云南省德宏州351份玉米农户调查数据,利用以直接经济损失和防治费用为基础的经济损失评估模型,估算了2019年草地贪夜蛾对德宏州玉米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并分析了农户实际采用的防治措施。结果表明,2019年草地贪夜蛾对德宏州玉米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1 399.29万元,其中,玉米产量变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66.51万元,农户防治投入增加和政府宣传、培训和防治等费用支出约为1 032.78万元。本研究不但为了解草地贪夜蛾对我国不同地区作物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例证,也为因地制宜地制定草地贪夜蛾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周绍群 《植物保护》2019,45(5):8-12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今年入侵我国的农业害虫,对我国的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产生了重要威胁。在草地贪夜蛾有可能成为我国新的长期粮食害虫的背景下,评测不同玉米品种对草地贪夜蛾的抗性,以确定潜在的高抗性品种,对后续培育抗虫品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草地贪夜蛾原产于美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且玉米的原产地与种内多样性也主要存在于美洲地区,因此以往大部分玉米品种抗虫性评测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国外。本文汇总了近年来不同玉米品种对草地贪夜蛾抗性的评估结果,简单介绍了关于玉米对草地贪夜蛾抗性机制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玉米抗虫研究的经验及国内玉米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充分结合玉米种内多样性与多组学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从而快速确定抗性相关的遗传位点与基因,用于现有高产优良玉米杂交品系对草地贪夜蛾抗性的改良。  相似文献   

15.
草地贪夜蛾的昆虫病原微生物资源及其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病原微生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并能调控昆虫种群数量动态的一类重要自然资源。我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植物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等因素促使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在我国将呈现周年常态化发生态势,因此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工作将是一项长期的重大任务。本文整理了草地贪夜蛾的昆虫病原微生物资源,概述了昆虫病原微生物在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就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为更好地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防控草地贪夜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草地贪夜蛾对我国玉米产业的潜在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又称秋黏虫,起源于美洲。自2019年1月入侵我国云南以来,目前已扩散至我国25个省、市(区)。目前在我国发现的草地贪夜蛾主要为害玉米,本研究在收集了草地贪夜蛾的为害及防治情况,玉米的产量、面积、价格等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利用随机模型@RISK分别预测了其在防治与不防治场景下对我国玉米产业的潜在经济损失。结果表明,在不防治场景下,草地贪夜蛾对我国玉米的潜在经济损失总量的90%置信区间为375.68亿~3 283.45亿元,投入防治后可挽回的潜在经济损失90%置信区间为254.78亿~2 918.93亿元。因此,为保护我国玉米种植业的安全生产,应加强田间防治来降低其对我国玉米产业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玉米是全球播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事关世界粮食安全。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多数国家采取以喷施化学农药为主的防控策略,但存在较高的使用成本和环境风险等问题。作为新一代的害虫防控技术,转基因抗虫玉米于1996年开始在美国商业化种植,并迅速推广到巴西等主要玉米生产国家,成为防控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和欧洲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等重大害虫的核心技术。该文综述了全球转基因抗虫玉米商业化的历史和防控害虫的作用,分析了美国对欧洲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等靶标害虫抗性治理的成功经验以及巴西等南美国家草地贪夜蛾对多种转基因抗虫玉米产生抗性的成因与教训。基于中国转基因抗虫玉米转化事件的研发现状、玉米生产模式、玉米害虫的区域发生特点和迁飞生物学等特性,提出在南方和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种植包含Vip3A的多基因叠加抗虫玉米从源头防控草地贪夜蛾,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包含Cry2A的多基因叠加抗虫玉米从源头防控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在北方春玉米区种植包含Cry1A的多基因叠加抗虫玉米从源头防控亚洲玉米螟Ost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