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的实施为中医体质辨识及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健康管理、养生保健提供依据和统一的方法;使体质分类和判定规范化、标准化,并向科学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实施个体化诊疗及治未病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对《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商榷,并对中医体质分类判定研究思路与方法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2.
论体质辨识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晓峰  王琦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1):2265-2267
健康是一个综合性的、多维的并且不断发展深化的概念,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健康管理作为医疗卫生保健领域中一个新的概念,已经引入我国并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身体不同的体质特征有一定的关系。以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为组长的国家973计划项目"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课题组编制了《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并制定了《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此标准现已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认定为学会标准,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现就如何将中医体质辨识融入健康管理之中及其现实意义予以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3.
转化医学是近年提出的新概念,其核心是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中医体质学把临床实践性放在首要的位置,在对3个关键科学问题"体质可分"、"体病相关"与"体质可调"的研究中,充分体现了转化医学的思想。不仅构建了体质理论体系,而且开发了《中医体质量表》,制定了中医体质的分类与判定标准,使得9种体质分类法可以有效地指导疾病预防、健康管理和临床实践。今后,中医体质学应加强循证研究和多学科交叉合作,建立综合性中医体质转化医学团队,使体质研究能够更准确更迅速地向临床和公共卫生服务转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中国飞行员中医体质分类状况.方法 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健康体检的中国飞行员进行中医体质分类调查研究.结果 中国飞行员中以平和质为主,在偏颇体质中以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为主,偏颇体质与飞行员饮食结构、生活及运动习惯、飞行机种等因素有关.结论 通过对飞行员体质分类调查研究,初步...  相似文献   

5.
我国第一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出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宇  李杨  少谦 《光明中医》2009,(6):1084-1084
本刊讯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发布会于2009年4月9日在北京召开。该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分类和体质辨识研究及应用的规范性文件。其颁布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为实施个体化诊疗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国飞行员中医体质分类状况。方法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健康体检的中国飞行员进行中医体质分类调查研究。结果中国飞行员中以平和质为主,在偏颇体质中以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为主,偏颇体质与飞行员饮食结构、生活及运动习惯、飞行机种等因素有关。结论通过对飞行员体质分类调查研究,初步了解中国飞行人员的中医体质类型,对今后在这一特殊人群中开展个体化的中医辨证调摄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医体质学研究的逻辑思想浅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京宏  龚海洋 《中医药学刊》2005,23(2):316-316,335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它与疾病和健康密切相关,体质分类是体质医学中的重要理论内容。历代医家对体质从现象分类到本质分类,逐步对中医体质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通过分析体质分类方法,对中医体质理论中的逻辑思想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8.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它与疾病和健康密切相关,体质分类是体质医学中的重要理论内容.历代医家对体质从现象分类到本质分类,逐步对中医体质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通过分析体质分类方法,对中医体质理论中的逻辑思想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9.
体质,是指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稳定的固有特质[1]。体质辨识即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法,从而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措施[2]。根据2009年4月中华医学会的《中医体质分类判断标准》,常见的中  相似文献   

10.
中医痰湿体质的判定标准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体质分类是中医体质学研究的基础与核心内容,痰湿体质是中医基本体质类型的一种。本文在既往体质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痰湿体质特征进行表述,确立痰湿体质判定标准,并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痰湿体质进行外周血基因表达谱研究,初步为体质分类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本研究旨在规范和深化中医体质分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学生群体健康状况和体质偏颇程度不容乐观,其健康和体质管理问题急待解决,需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从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现状入手,运用体质健康管理的原理与技术,结合学院型社区健康中心“六位一体”的功能,构建以中医体质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社区健康服务信息系统为平台的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模式,其关键模块包括基于体质辨识的健康资料收集并建立健康档案、进行体质健康辨识和疾病风险评估、基于体质学方法进行健康危险干预和健康促进、监测与反馈体质健康状态,并对疾病、亚健康、健康状态的大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与体质调理方案。该体质健康管理模式可为推进和优化大学生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医体质理论寻求建立以“治未病”为基础思想的疾病预防体系,体质辨识效果直接影响后续的健康干预等措施。目前中医体质的主要辨识方法为量表法和医生四诊法,缺乏标准性和客观性。对现有中医体质辨识技术与中医体质辅助辨识技术进行整理与回顾,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结合以深度学习为主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多模态数据融合思想,对未来中医体质分类辨识技术的发展方向作出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崔远武 《天津中医药》2019,36(3):266-268
通过对气虚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和寒热错杂体质多寐病患者的体质进行判别与分析,采取同病异治的方法针对多寐患者偏颇体质进行调理,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实践证明体质辨证是临床疾病辨证论治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应用于慢性病和疑难病治疗与调摄。对于人体体质的认识应该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临床的具体运用中不能局限于目前所颁布常见体质相关内容,而要通过临床实践不断提升和丰富中医对人体体质的认识,从而为中医药更加精准解决各类临床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济  王一  王琦 《天津中医药》2021,38(1):7-10
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日渐突出,老龄化及老年健康问题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和医疗负担.文章从中医体质角度提出"个体化老年健康养生服务"新理念,为普及个体化中医老年养生保健、减轻医疗负担探索了新的途径.包括根据"生命过程论"开发针对老年人群特点的体质辨识方法,从体质角度实现老年健康养生服务的个体化管理、分层管理,以及从体质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5.
王艳荣  宋月晗  杨毅玲 《光明中医》2016,(10):1371-1372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调查,分析老年人体质特征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人群的体质类型的特征,从而为中医体质辨证在健康管理、老年人疾病防治、中医养生保健、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门诊就诊方式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平和质占调查总数13.8%,8种偏颇体质占86.2%。患有四种慢性病人群体质类型构成不同(P0.05)。结论本次调查揭示了三里屯社区老年人的体质特点,四种慢病人群的体质类型构成。今后工作中针对不同体质人群进行健康宣教与指导,使其改善体质,阻止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虚劳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脏腑虚损、气血亏虚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疾病的总称。叶天士重视体质在虚劳形成、病证演变、调护原则、方药运用等方面的作用。虚性体质是导致虚劳发生的根本因素,偏颇体质类型决定了虚劳的不同病证转归。叶天士创建性地将虚劳调护区别于一般疾病诊治,并结合虚劳患者的体质特点使用血肉有情、柔剂阳药进行调补治疗。文章从体质角度切入,探析叶天士辨治虚劳病的临证思路,佐证了中医辨体论治的重要意义和临床价值,以期为虚劳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琦 《天津中医药》2019,36(6):521-527
在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建设中,以中医体质理论为基础的九体辨识技术对防控慢性病、提升居民健康水平、节约医疗费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载入3份国务院、11份部委级政策文件。在此基础上,面对慢性病高发现状,提出"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六大抓手,策应健康中国、健康中国人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公务员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0至2011年度在我院参加体检的公务员人群3700例,并对筛选出的原发性高血压中的174例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的分类方法进行中医体质评估分析,并对原发性高血压痰湿质与非痰湿质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公务员人群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体质以痰湿体质比例最高(21.84%),痰湿质组BMI明显高于非痰湿质组,而痰湿质组HDL明显低于非痰湿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痰湿体质是公务员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体重是造成原发性高血压痰湿体质者的主要因素,对原发性高血压痰湿体质者主要通过干预体重指数的健康管理方式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王济  赵永烈  王琦 《天津中医药》2020,37(3):255-258
慢性疼痛涉及临床各科的多种疾病,包括一些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中医体质学是中医学的新兴学科,其体质分类、体病相关思想以及"辨体论治"的诊疗方法已广泛应用到临床各科疾病的诊疗中。文章探讨了以中医体质学思想指导疼痛性疾病诊疗的若干理论问题,认为疼痛性疾病的发生与患者体质类型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临床辨治疼痛性疾病时要考虑患者体质因素。所施方药不仅要符合病证特点,也要针对患者体质类型。并列举国医大师王琦教授辨体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盆腔疼痛综合征、偏头痛、过敏性头痛等疼痛性疾病的案例加以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当今医学发展趋势已逐步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研究,中医体质辨识作为个体化诊疗的新切入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通过体质分类研究,可有效针对个体开展日常护理、疾病预防及治疗康复等工作。试从体质辨识的概念、个体化诊疗及体质辨识在个体化诊疗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论述,以期在未来个体化诊疗的进程中,充分发挥体质辨识的潜在价值,构建中医个体化特色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