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和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风心病瓣膜置换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5组.Ⅰ组(对照组)给予脂肪乳剂0.2 ml/kg,Ⅱ组、Ⅲ组在麻醉后切皮前15min分别给予氟比洛芬酯1、2 mg/kg,Ⅳ组、Ⅴ组分别在停转流前15 min给与氟比洛芬酯1、2 mg/kg.于麻醉前(T0)、主动脉开放10 min(T1)、停心肺转流后30 min(T2)、4 h(T3)、24 h(T4)、48 h(T5)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IL-10的浓度,同时测定T0、T3、L4、T5时点的血浆肌钙蛋白Ⅰ(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结果 与T0相比,Ⅰ组、Ⅳ组T1、T2时点TNF-α、IL-6血浆浓度升高;其余各组T1时点升高(P<0.01).Ⅱ组、Ⅲ组T1、T2时点TNF-α、IL-6血浆浓度比1组低(P<0.01).与T0相比,Ⅰ组T1~4时点IL-10血浆浓度升高,其余各组T1~3升高(P<0.01).Ⅱ组、Ⅲ组T1~4时点IL-10血浆浓度比Ⅰ组低(P<0.01).Ⅰ组T3~5cTnI、CK-MB血浆浓度升高,其余各组T3、T4时点升高(P<0.01).Ⅱ组、Ⅲ组T3~5时点cTnI、CK-MB血浆浓度比Ⅰ组低(P<0.01);Ⅳ组T4、T5时点cTnI浓度比Ⅱ组低(P<0.05).Ⅱ组、Ⅲ组多巴胺使用量比Ⅰ组少(P<0.01),Ⅴ组多巴胺使用量比Ⅲ组少(P<0.05);Ⅳ组ICU驻留时间比Ⅱ组短、Ⅴ组ICU驻留时间比Ⅲ组短.结论 氟比洛芬酯具有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过度释放、维持细胞因子动态平衡,减轻围心肺转流期心肌损伤的作用,有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2.
刘宜平 《黑龙江医学》2010,34(11):811-81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氟比洛芬酯对甲状腺手术病人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对80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双盲分为4组,在静脉诱导前5 min静脉注射。Ⅰ组给予氟比洛芬酯1.25 mg/kg;Ⅱ组氟比洛芬酯1.0 mg/kg;Ⅲ组氟比洛芬酯0.75 mg/kg,Ⅳ组空白对照。术后2、4、8、16、24、48 h,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吞咽时疼痛,舒适评分(BCS)评价咳嗽时疼痛,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VAS:2、4、8、16 h时,Ⅰ、Ⅱ、Ⅲ组显著低于Ⅳ组(P<0.01),24、48 h时,Ⅰ、Ⅱ组显著低于Ⅳ组(P<0.01),Ⅲ组与Ⅳ组无显著差异(P>0.05)。BCS2、4、8、16 h时,Ⅰ、Ⅱ、Ⅲ组显著优于Ⅳ组(P<0.05)。本文4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1.0 mg/kg、1.25 mg/kg组氟比洛芬酯用于甲状腺手术超前镇痛安全有效,且1.0 mg/kg、1.25 mg/kg组氟比洛芬酯可延长镇痛时间。  相似文献   

3.
郑雪琴  刘洪珍 《广东医学》2012,33(13):1973-1975
目的比较帕瑞昔布钠和氟比洛芬酯不同给药时机对甲状腺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颈丛阻滞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150例,男15例,女135例,分为5组(n=30),AⅠ组于泵注瑞芬太尼前15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AⅡ组用药时间为开始手术后30 min;BⅠ、BⅡ组注射药物为氟比洛芬酯50 mg,注射时间分别同AⅠ、AⅡ组,C组为空白对照组。记录瑞芬太尼用量,于麻醉前(T1)、术毕时(T2)及术后2 h(T3)采集肘静脉血2 mL检测IL-6的浓度,采用VAS评分评价患者术后1、2、4、6、12及24 h的疼痛程度。结果瑞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水平组内比较各组T2、T3时点明显高于T1时点,组间同时点比较AⅡ、BⅡ和C组T2明显高于AⅠ、BⅠ组,C组T3明显高于其余4组(P<0.05);VAS评分术后1、2、4、6和12 h C组较其余4组明显升高,12、24 h BⅠ、BⅡ组较其余3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点AⅠ与AⅡ组比较、BⅠ与B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帕瑞昔布钠及氟比洛芬酯不同用药时机其术后镇痛效果相近,帕瑞昔布钠维持时间更长;两者均能降低术后2 h内IL-6水平,术前使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七氟烷对单肺通气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61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Ⅰ组,n=29),七氟烷组(Ⅱ组,n=32);两组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方式,气管插管后,I组用全凭静脉维持麻醉,Ⅱ组用七氟烷全程吸入维持麻醉。所有患者分别于插管即刻(T1)、单肺通气90 min(T2)、术毕双肺通气30 min(T3),3个时间点分别测定血浆中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动脉血气及测定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AQP1)、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T1时比较,T2、T3时各组血浆中IL-8、TNF-α均明显增高(P<0.01),两组在T3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T1比较,T2氧合指数明显下降(P<0.05),两组在T3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T1时肺组织AQP1和AQP4表达均差异无显著性;与T1时比较,T2时Ⅰ组AQP1和AQP4表达显著降低(P<0.05),Ⅱ组变化不明显。结论七氟烷对单肺通气所致的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降低血浆中IL-8和TNF-α水平及上调肺组织中AQP1和AQP4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联合氟比洛芬酯和曲马多用于妇科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方法:6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PCIA镇痛,随机分为3组(n=20):Ⅰ组,曲马多1300mg+生理盐水共200ml;Ⅱ组:氟比洛芬酯100mg+曲马多1300mg+生理盐水共200ml;Ⅲ组:氟比洛芬酯100mg+曲马多700mg+生理盐水共200mL PCIA参数设定:负荷量5ml,持续输注量5ml/h,PCA量2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术后24小时内(2h、4h、8h、20h、24h)的镇痛评分(VAS)、PCA使用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芬太尼用量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2h、4h Ⅰ组的vAS评分显著高于Ⅱ、Ⅲ组(P<0.05),术后8、20、24h是的VAS评分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4小时内PCA按压次数Ⅰ组明显多于Ⅱ、Ⅲ组(P<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Ⅲ组明显低于Ⅱ组、Ⅰ组(P<0.05),嗜睡和头晕的发生率.Ⅲ组低于Ⅱ组、Ⅰ组(P<0.05).三组镇痛时间均无呼吸抑制.结论:Ⅲ组明显低于Ⅱ组、Ⅰ组,不如用曲马多用妇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良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肿瘤手术后芬太尼静脉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肿瘤手术后芬太尼静脉镇痛的影响.方法 140例择期行妇科肿瘤手术病人,年龄30~65岁,随即分为芬太尼静脉镇痛组(Ⅰ组)和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组(Ⅱ组),每组70例.Ⅰ组给予芬太尼(1.6~1.8 mg)+托烷司琼5 mg,/100 ml术后镇痛,Ⅱ组给予芬太尼(0.8~1.0 mg)+氟比洛芬酯200 mg+托烷司琼5mg/100 ml术后镇痛.两组维持量2 ml/h,单次负荷剂量1 ml,锁定时间15 min.采用Prine-Henry镇痛评分法(PHS)记录两组术后6h(T1)、12 h(T2)、24 h(T3)、48 h(T4)疼痛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应用血栓弹性图描记仪测定术前(T0)、术后48 h(T4)机体凝血功能,并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术后Ⅱ组芬太尼的用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术后T1、T2时点Ⅱ组的PHS显著低于Ⅰ组(P<0.05),其余时点两组无差异(P>0.05).Ⅰ组恶心、嗜睡、头晕发生率显著大于Ⅱ组(P<0.05).与T0比较,参数K在T4时两组均显著延长(P<0.05);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减少妇科肿瘤手术后芬太尼静脉镇痛的用量,提高了镇痛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镇痛期间对凝血功能及胃肠功能恢复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应.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3组.Ⅰ组镇痛泵中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和芬太尼0.8 mg;Ⅱ组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余同Ⅰ组;Ⅲ组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rng,镇痛泵中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氟比洛芬酯100 mg和芬太尼0.4 mg.观察24 h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患者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Ⅰ、Ⅱ、Ⅲ组术后PCIA的芬太尼用量分别为0.8、0.8和0.4 mg.术后24 h内,3组间 VAS 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4 h内Ⅰ、Ⅱ、Ⅲ组的PCA按压次数分别为(13.2士1.5)、(9.1土1.2)和(5.64士1.4)次,Ⅲ组显著少于Ⅰ、Ⅱ组(P值均<0.05),Ⅱ组又显著少于Ⅰ组(P<0.05).24 h内,Ⅰ、Ⅱ、Ⅲ组分别有2例(2/10)、2例(2/10)和1例(1/10)出现恶心;Ⅰ、Ⅱ组分别有2例(2/10)和2例(2/10)出现呕吐,3例(3/10)和2例(2/10)出现头晕,2例(2/10)和2例(2/10)出现嗜睡;Ⅲ组未出现呕吐、头晕和嗜睡的不良反应.Ⅲ组24 h内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Ⅰ、Ⅱ组(P值均<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PCIA的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芬太尼的应用量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自控镇痛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乳腺癌患者(35~60岁),随机双盲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30例单纯采用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Ⅱ组30例采用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观察4、8、12、24、48h各组静息时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应用自控静脉镇痛(PCIA)48h镇痛期间I组与Ⅱ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呼吸抑制及循环抑制,恶心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患者呕吐及嗜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Ⅰ组患者PCIA按压次数明显高于Ⅱ组。结论:氟比洛芬酯(凯纷)是以脂微球为药物载体的非甾体类镇痛剂,无成瘾性,具有较强的镇痛、解热、抗炎作用,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自控镇痛,降低患者呕吐及嗜睡的发生率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与单纯芬太尼在乳腺癌根治术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乳腺癌患者60例,术后均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芬太尼组(Ⅰ组)术后镇痛给予芬太尼1.0 mg+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8 mg+生理盐水100 ml;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组(Ⅱ组)于缝皮前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术后镇痛给予芬太尼0.5 mg+氟比洛芬酯250 mg+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8 mg+生理盐水100 ml。2组PCIA泵的设置相同:维持量2 ml/h,单次给药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2组患者术后12、24、48 h的镇痛、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除术后48 hⅡ组患者镇痛评分低于Ⅰ组(P0.05)外,其余不同时间的镇痛、镇静评分在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Ⅰ组46.7%(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术后静脉镇痛效果与单纯芬太尼相似,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氟比洛芬酯的超前镇痛效应。方法60例全麻下行脊柱手术病人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30例,分别在术前和术后一次性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术毕清醒拔管后即开始实施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镇痛液为吗啡1 g/L,病人自控剂量1 mL,锁定时间为8 min,无持续背景输注。镇痛期间观察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评分(BCS)、吗啡消耗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清醒PCIA实施前VAS评分Ⅰ组显著低于Ⅱ组,而BCS评分Ⅰ组明显高于Ⅱ组(t=7.088、7.882,P〈0.01),PCIA实施期间各观察时段VAS、BC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吗啡消耗量Ⅱ组明显高于Ⅰ组(t=2.865~6.734,P〈0.01);术后恶心、呕吐及头晕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有超前镇痛效应,可减少PCIA吗啡消耗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