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乌海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状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加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于2003年12月~2004年5月乌海市开展了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状况调查。方法:按照不同地理位置及聚集特点将流动人口聚居地分为4类,在调查点内采取挨门逐户调查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情况。结果:乌海市流动儿童“四苗”接种率<75%,“四苗”全程覆盖率为63.68%,大型农贸市场、建筑工地等流动儿童“四苗”全程免疫覆盖率(55.8%)接近于其他类型地区,流动商贩子女的“四苗”全程覆盖率(53.3%)低于其他职业。结论:说明流动性大是造成该人群免疫接种率低的主要原因,流动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工作的不理解及针对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服务存在漏洞,也是计划免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已经成为制约我市计划免疫工作深入开展的关键,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计划免疫的宣传力度,改进计划免疫服务方式,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免疫管理。  相似文献   

2.
吴广军 《求医问药》2014,(18):193-194
目的 :分析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效果的原因,并结合相关资料分析提高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效果的有效对策。方法 :选取在本地区居住时间在3个月以上的174名流动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进行免疫接种的情况,搜集影响其进行免疫接种效果的相关因素,并总结其免疫接种合格率较低的原因。结果 :在174名流动儿童中,接种建证的有56名,接种未建证的有84名,未接种未建证的有34名。在56名拥有接种证件的儿童中,近78.34%的儿童在原籍建证,有13.23%的儿童在其他市区建证,有8.43%的儿童在本市建证。据统计,本组174名流动儿童进行计划免疫接种的全程合格率为84.23%,不合格率为11.23%,未及时接种率为5.23%。结论 :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效果的因素较多,最主要的因素是居住环境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本市某区的流动儿童多为农村劳动人口,不同聚居地的流动儿童免疫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家庭条件好、父母的文化水平高、居住在医疗信息畅通社区的流动儿童进行计划免疫接种的效果较好,建档及时,进行免疫接种的合格率非常高。我市的防疫接种工作落实并不到位,我市政府和医疗单位应采取科学、高效、合理的管理机制,加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工作的规范性和规律性,以有效落实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流动儿童的免疫状况,加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以下简称计免)管理。方法按照《永宁县流动儿童计免状况调查方案》,采用上门入户逐一登记的调查方式,对调查期间所有0-7岁流动儿童的免疫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全县范围内流动儿童建卡、建证率达85%,五种疫苗接种率均<80%,“五苗”全程免疫覆盖率为65.6%。结论流动性大是造成该人群免疫接种率低的主要原因,流动儿童家长对计免工作的不理解及针对流动儿童的计免服务存在漏洞,也是计免工作存在的重要问题。今后要加大计免的宣传力度,改进计免服务方式,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免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长春市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情况,以便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双阳区流动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计划免疫接种情况调查。结果:共调查120名儿童,其建卡率、建证率、五苗(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覆盖率、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0.83%、93.33%、90%、88.33%。结论:要重视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加大对流动儿童集聚地的计划免疫宣传力度,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率,保证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相关疫苗的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评估我市计划免疫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规范我市计划免疫工作。方法:随机抽取5个乡镇、20个行政村(每个乡镇抽4个行政村)和1个农贸市场,在抽取的行政村和农贸市场中各抽查10名(2000年1月1日至2003年6月30日出生)儿童,全市共210名儿童进行接种率调查。结果:实际接种率达95.7%,合格接种率为88.3%,免疫接种卡、证相符率为100%,家长知晓率达81.0%,城区办合格接种率为97.9%,农贸市场合格接种率为50.0%。结论:我市计划免疫接种率、卡、证相符率、家长知晓率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流动人口免疫接种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汕头市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探讨汕头市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汕头市六区一县的2009、2010年出生的儿童进行入户调查,记录接种证上记录的儿童免疫接种情况,共调查506名儿童.结果:汕头市儿童计划免疫建卡率98.4%,建证率99.0%.疫苗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99.8%,脊髓灰质炎疫苗全程99.4%,百白破疫苗全程99.0%,麻疹疫苗97.6%,四苗覆盖率96.8%,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8.0%,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为89.1%.流动儿童接种率低于本地儿童,不同年份出生及不同性别儿童“四苗”及乙肝疫苗接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汕头市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在较高水平,及时接种率及加强免疫接种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蒙晓 《右江医学》2007,35(5):608-608
计划免疫是控制和消灭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的重要方法,城市流动儿童的管理一直是计划免疫工作的难点[1],因此为了解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状况,提高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合格率,现对在我院预防接种的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状况分析如下。对象和方法1.对象2003~2005年在我院预防接种的年龄为3岁以下流动儿童225名,其中男性115名,女性110名。调查对象均有免疫接种证,按照国家计划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2.调查内容调查对象为五苗(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的预防接种记录,儿童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原居住地等资料。…  相似文献   

8.
董玉坤 《微创医学》2006,25(4):671-672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中的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现状和接种影响因素,为做好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05年5月对南宁市区某区内119名0~4岁流动儿童的建证情况及未接种者的未接种原因进行调查.结果 流动儿童建证率为77.31%;"五苗"全程接种率为31.93%,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P<0.01);流动儿童未接种"五苗"的主要原因为不知道要接种、认为没有必要接种和不知道接种地点和时间.结论 流动儿童的建证率与"五苗"全程接种率均较低,应加强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流动儿童母亲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与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现状,探索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取上门逐户调查的方法,询问家长,核实流动儿童出生日期和免疫卡证.结果 郑州市区流动儿童5种疫苗接种率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四苗"全程免疫覆盖率仅为60.74%.亦明显地常住儿童(96.51%).城市大型农贸市场内流动儿童5种疫苗免疫接种率,明显低干其它类型地区(P<0.01);流动商贩子女的接种率明显低于其它职业(P<0.01).结论 流动儿童仍是当前计划免疫工作的薄弱环节,其中流动儿童母亲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低,流动性大是造成该人群免疫接种率低的主要因素,广泛开展针对流动人口的预防接种知识宣传活动,提高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知晓率是加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王瑜 《基层医学论坛》2014,(29):4008-4010
目的:分析了解入学、入托儿童接种证持有及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状况,提高计划免疫接种率。方法对我街道2011年-2013年新入学入托的儿童进行预防接种证的查验。结果2011年-2013年我街道的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完成较好,查验率100%,补证率100%,平均补种率96.6%。结论近3年东北塘街道的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补种工作都完成较好,但仍需加强计划免疫的宣传,提高家长与学校的认知度,卫生和教育部门密切配合,才能将查漏补种工作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吴忠市区流动儿童免疫接种情况.方法 2008年6月对吴忠市区0~6岁儿童免疫接种及其家长免疫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0~6岁流动儿童65名,建卡率93.85%,建证率92.31%,卡证相符率92.31%;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单苗合格接种率分别为93.85%、92.31%、92.31%、93.85%、93.85%.儿童家长免疫接种知识来源于预防保健医生(占93.85%).结论 要高度重视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工作,加大免疫规划宣传力度,提高流动儿童家长预防保健意识和免疫规划的知晓率,提高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各地流动人口与日俱增,大多数人居无定所。这就造成了流动儿童管理难,管理跟不上的问题,从而不能得到及时的免疫接种,严重影响了计划免疫工作的正常开展。加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是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也是濉点。根据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就如何加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提出几点看法,供商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刘亚华  冯健 《医学动物防制》2015,(2):187-188,191
目的了解南通市通州区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现状。方法 2013年4月在全区随机抽查2007-2012年出生的儿童577名,调查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结果常住儿童建卡率100.0%,建卡及时率98.1%,建卡合格率95.1%。流动儿童建卡率99.7%。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五苗"覆盖率均在95%以上,流动儿童流脑A+C和脊灰加强接种率较低,接种率分别为90.9%和84.4%。结论流动儿童管理是免疫规划工作的重点,尤其要提高加强免疫接种率。  相似文献   

14.
张明兰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1):2708-2709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状况,进一步完善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措施,以便更好地实施计划免疫工作。方法:2010年12月,在海安镇抽取流动人口较多的城郊结合部,对239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同时调查239名常住儿童作对照。结果:"五苗全程"接种率、建证率,239名流动儿童分别为83.61%、91.63%,239名常住儿童分别为98.33%、100.00%,常住儿童高于流动儿童。0~5岁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率分别为100%、97.50%、95.12%、86.11%、70.59%、59.38%。"五苗全程"接种率0~2岁儿童明显高于3~5岁儿童。结论:应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外来儿童基础疫苗接种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管辖社区外来儿童疫苗接种现状,评估工作开展情况,探索行之有效的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策略与服务模式。方法:对辖区内1~3周岁外来儿童基础免疫接种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及汇总分析。结果:计划免疫建证率为100%,基础疫苗接种率分别为脊髓灰质炎疫苗100%、百白破疫苗100%、麻疹疫苗100%、乙肝疫苗100%,明显高于相关报道。结论:针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所采取的措施成效显著,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6.
我院为确保国家“七五”计划中提出的到1990年使我国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以上目标的实现,1987年,成立了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站。由过去的分散管理变为统一管理,由过去的月免疫改为日免疫,接种地点由街道办公室改在免疫接种站接种。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到1989年管辖内应检查对象1556名,儿童建卡率、接种率、复盖率和双卡符合率均达到100%,有免疫手段的“四苗”“六病”的发病率均已控制为零。我们的做法是:1、对计划免疫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在大批预防接种时,除了对地段医进行有关疫苗接种知识学习外,还要在接种前,进行一次摸底考试,成绩合格者方能上岗接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流动儿童和常住儿童的预防接种状况,掌握影响流动儿童接种率的相关因素,为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管理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在市辖区流动人口聚集地随机抽取6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随机入户调查1~4岁流动儿童,使用统一的调查表收集资料。将采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录入,应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1~4岁的流动儿童341名,流动儿童HBV、BCG、OPV、DTP、MV疫苗和五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80.65%、82.41%、81.23%、77.42%、78.01%和76.54%。在影响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民族(OR=4.6 424;95%可信区间:2.2 807~9.4 495;P<0.0 001)、地区(OR=4.7 475;95%可信区间:2.5 629~8.7 944;P<0.0 001)。结论乌鲁木齐市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和建证率均较低,应采取科学措施,有效提高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知识的知晓率和免疫接种率,消除流动聚集地的免疫空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南通市崇川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建卡建证情况,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我区流动儿童管理相关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走访2005年1月1日~2012年1月31日出生的居(暂)住在我区≥2个月的县际及以上流动儿童。结果:全区10个街道共调查流动儿童共计142例,建卡140例(98.59%)、建证率141例(99.30%)。除麻腮风疫苗外,各疫苗基础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2周岁加强接种率达到90%以上,>3周岁加强接种率较低。结论:加强流动儿童管理已成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免疫规划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幼托机构查验接种证工作是发现漏卡漏种儿童、失访流动儿童的一条有效途径,是有效提高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朱爱萍 《嘉兴医学》2000,16(1):43-45
为了解海盐县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状况,选择本县4镇1乡流动人口集居的10家单位中一周岁以上流动儿童共181名进行计划免疫接种率调查,结果建卡率80.66%,单苗接种率BCG52.44%,OPV54.70%,DPT49.73%,MV52.49%,HBV34.81%。本地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是今后要重点加强的薄弱环节。需要政府重视,多部门协作,实施法制管理,使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一样享受计划免疫。  相似文献   

20.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玉坤 《医学文选》2006,25(4):671-672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中的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现状和接种影响因素,为做好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5月对南宁市区某区内119名0~4岁流动儿童的建证情况及未接种者的未接种原因进行调查。结果流动儿童建证率为77.31%;“五苗”全程接种率为31.93%,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P〈0.01);流动儿童未接种“五苗”的主要原因为不知道要接种、认为没有必要接种和不知道接种地点和时间。结论流动儿童的建证率与“五苗”全程接种率均较低,应加强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