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组人血管生长素基因工程菌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表达重组人血管生长素 (rhANG)工程菌的发酵条件。方法采用摇瓶发酵 ,研究不同宿主菌对表达rhANG的影响 ,同时对培养基、诱导时期、诱导时间和初始pH等发酵条件以及质粒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选用E .coliCDH为宿主菌 ,在SOB培养基中培养至A6 0 0nm 为 0 .5~ 0 .6时 ,诱导表达 5h ,rhANG表达量最高达 30 %。重组质粒具有良好的分离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结论此发酵条件可以较好地提高rhANG的表达量 ,为发酵规模的扩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以获得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和目的蛋白的高表达。方法借助正交实验,在14L发酵罐中,研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工程菌在添加不同浓度钾盐、钠盐和镁盐后对质粒稳定性和目的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在高浓度盐的环境下,菌株的比生长速率和质粒稳定性均显著提高,从而提高目的蛋白的表达量。结论获得一种高效生产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表达重组人生长激素的大肠杆菌的自身特点,对其发酵的工艺和条件作了初步的研究和改进,通过以甘油代替葡萄糖作为培养基中的碳源,以流加的方式在发酵过程中逐步补加;同时,通过控制搅拌转速,以控制溶氧不低于20%的水平,在发酵的中后期,再以流加的方式补充适量的蛋白胨等营养成份,使发酵终止时,大肠杆菌的密度由30g/L提高至90g/L,而r-hGH的细胞表达量并未因此而受到影响,发酵周期从16h缩短到10  相似文献   

4.
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培养的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培养是增加重组蛋白产率的最有效方法。选择最佳的表达系统以及培养基和培养方式是获得高密度和高表达的重组大肠杆菌的有效途径。在培养过程中,通过控制副产物、pH、温度和诱导时机以及补料方式等参数则能有效地限定比生长速率,从而有利于获得最高的密度和最好的表达。文章从这几方面对近期的研究成果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重组人胸腺肽α1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实现重组人胸腺肽α1工程菌E.coli Top10/pThio His-Tα的高密度高表达发酵,首先进行了培养条件的摸索,确定了该工程菌的最佳培养条件、诱导剂IPTG的浓度、诱导起始和结束时间,然后用5L自控发酵罐进行分批补料培养,发酵中采用分阶段限制性流加氮、碳源,保持溶解氧在35%左右,结果经3mmol/LIPTG诱导5h,3批重复发酵,最终菌体密度均达到60A600以上(相当于干菌25.6g/L),保持了并超过了该重组蛋白在试管和摇瓶中的表达量,融合蛋白Thio His-Tα的表达占菌体总蛋白的42.4%左右,含量达到了5.7g/L,相当于胸腺肽α1 2.4g/L,为胸腺肽α1的下游纯化和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5工程菌高密度发酵条件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表达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5(rhIL-15)工程菌高密度发酵的条件。方法采用发酵罐发酵,对影响工程菌生长和目的蛋白质表达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以甘油为碳源可明显抑制有害物质乙酸的积累,提高工程菌的表达量和收获率。高密度发酵明显提高了目的蛋白质的表达量和工程菌的产量。结论该发酵工艺大大提高了rhIL-15工程菌的产量和表达水平,为rhIL-15的规模化生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重组质粒的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组质粒的稳定性是令人关注的研究领域,因为这一性能显著地影响着重组 DNA技术的应用价值。在20世纪70年代,Hobom 和 Hogness,Hershfield 和 Cohen 等不仅从遗传学的观点,而且从基因操作方面,强调了质粒稳定性的重要意义。重组质粒稳定性的定义为:转化细胞在生长期间能够保持重组质粒不发生变化,并能显示它们的表型特征。重组质粒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譬如受体细胞和重组质粒的遗传特性(拷贝数、复  相似文献   

8.
顾维新 《海峡药学》2007,19(2):85-87
本文就影响重组大肠杆菌的发酵的主要因素进行阐述.主要因素包括:菌株的选择、培养基的组成,培养方式、培养条件(温度、溶氧、pH等)、代谢副产物(乙酸)的控制及诱导方式和诱导时机等.  相似文献   

9.
10.
作者用减毒沙门菌作为编码白细胞介素4(IL-4)和IL-18的原核表达质粒传递系统,并评估其在不同实验模型中调节免疫应答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重组人血清白蛋白(recombinant human serum albumin,rHSA)Pichia pastori表达系统中,研究了高密度培养时细胞生长、改变碳源和诱导表达时溶氧的变化和调控规律,溶氧与细胞生长和重组蛋白表达密切相关。发酵前期的细胞生长阶段,细胞需氧降低表明碳源甘油的消耗,根据溶氧水平适时流加碳源甘油;改变碳源前,应停止流加甘油碳源,并以溶氧指标判断甘油是否消耗完全;重组蛋白诱导时流加甲醇的速度应缓慢增大,并保持细胞一定的需氧水平。高密度培养时通过流加底物速度、搅拌转速、通气量和富氧培养来关联控制发酵液溶氧水平。  相似文献   

12.
溶氧对重组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生产腺苷蛋氨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发酵液中不同的溶氧浓度对重组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生产腺苷蛋氨酸的影响。方法通过改变通气量、搅拌转速和辅助通入纯氧的方式将发酵液中溶氧浓度控制到试验设定值。结果当控制发酵液中溶氧浓度在30%时,SAMe产量最高。结论通过控制发酵液中溶氧浓度有助于提高重组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高表达腺苷蛋氨酸。  相似文献   

13.
陈理 《海峡药学》2011,23(3):15-18
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技术(High cell density cultivation,HCDC)是现代发酵工程的一项新技术,能显著提高基因工程产品的产量。本文就影响重组大肠杆菌高密度发酵产率几个关键因素,包括宿主菌类型、培养基组成、诱导剂的选择、培养条件的选择、补料方法的选择、抑制性代谢产物的影响等做一综述,分析这些条件对菌体和重组蛋白的影响,介绍大肠杆茵高密度培养领域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宋磊  刘红军  刘宁 《齐鲁药事》2007,26(1):51-53
目的优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的发酵工艺,以获得工程菌的高密度发酵和目的蛋白的高表达.方法在10L发酵罐中,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工程菌在不同的pH值、溶氧和诱导时间对工程菌生长和目的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根据优化条件,连续三批重复发酵10L工程菌,最终菌体密度均达A600nm=28,菌体获得量均可达湿重50g?L-1以上.目的蛋白表达量均为40%以上.结论优化了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和表达条件,为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代谢工程改造红色糖多孢菌ZL1004进行了摇瓶发酵试验,摇瓶发酵结束时重组菌红霉素生物效价与工业生产菌HL3168相比提高20%.红霉素A组分比例由84%提高到94%,红霉素A浓度3.98mg/ml,相比出发菌3.25mg/ml提高22%,重组菌中红霉素B、C与出发菌相比分别减少了51%和58%,实现了红霉素组分的优化.对重组菌摇瓶发酵过程生理代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表明重组菌生理代谢特性与原出发菌没有明显差异.对重组菌发酵过程中红霉素组分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发现红霉素A、B、C组分的变化规律与eryK和eryG基因转录水平能较好地对应.  相似文献   

16.
高密度培养工程菌生产谷胱甘肽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分析了一株具有高GSH合成活性的重组大肠杆菌在摇瓶培养中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继而在2L发酵罐中研究了不同流加方式对该工程菌高密度培养生产GSH的影响。结果发现,采用指数流加模式,发酵25h,细胞密度(干重)、GSH总量和生产强度可分别达到80g/L、880mg/L和3.2g/(L·h)。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列举了大肠杆菌工程的高密度培养技术在重组异源蛋白的工业大生产中所处的重要地位,阐述了大肠杆菌进行高密度培养所需克服的主要障碍及其成原因,总结了高密度培养技术在近年来所取的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18.
重组水蛭素Ⅲ工程菌菌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基因工程菌E.coli ASl. 357在LB培养基中传代50代过程中菌种的稳定性.以菌体和菌落的形态、质粒稳定性(ST)、质粒酶切图谱和水蛭素的表达量以及比活等方面进行考察,以评价工程菌的稳定性.重组水蛭素Ⅲ工程菌在传代50代的过程中质粒稳定性高,传代10代内质粒稳定性(ST)为98%,且表达稳定,表达产物可达发酵液可溶性蛋白总量的60%,产物的抗凝血酶活力大于2.0×103ATU/ml,传代50代的菌体与菌落呈典型的大肠杆菌形态.重组水蛭素Ⅲ工程菌菌种稳定.  相似文献   

19.
以乳糖为诱导剂的高密度发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重组桐胰蛋白酶抑制剂(rETIa)为目的产物,用摇瓶比较了以异丙基-β-D-半乳糖苷和乳糖诱导表达的差异,并在15L发酵罐中,以乳糖为诱导剂进行高密度发酵,摸索了诱导后碳,氮补加工艺对产物表达的影响,成功地使菌体密度达到61(A600),表达量达到菌体总蛋白的33%,为乳糖替代IPTG在工业生产中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色氨酸生物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L-色氨酸是人和动物体内必需氨基酸之一,在医药、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主要介绍了色氨酸的酶法生产及其基因工程进展,同时也讨论了工程菌的质粒稳定性和高密度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