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7 毫秒
1.
李勇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2):132-133
目的对患侧甲状腺加峡部临床切除术治疗单发甲状腺结节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7例单发甲状腺结节患者实施扩大患侧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甲状腺功能低下,其中5例甲状腺癌患者均存活,无癌复发。结论患侧甲状腺加峡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单发结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6例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甲状腺瘤8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5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8例,桥本氏甲状腺炎1例。随访118例,时间6个月到5年不等,均治愈,无复发,未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结论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单发结节是安全合理的术式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患侧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术治疗孤立性甲状腺结节的合理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5月至2002年5月间47例孤立性甲状腺结节病人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病理检查42例为甲状腺良性病变,5例为甲状腺癌,术后均未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5例甲状腺癌病人均存活,无复发。结论 患侧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术治疗孤立性甲状腺结节是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甲状腺结节手术的临床诊治特点及其疗效。方法 接受甲状腺结节手术的患者共500例,对其临床资料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于术后随访460例患者,观察其疗效。结果 声嘶者36例,接受护理2个月后恢复正常;结节性病变复发22例,对其行患侧叶加峡部切除术或双侧腺叶大部分切除术后痊愈。结论 患侧甲状腺叶加峡部切除术或双侧腺叶大部分切除术用于治疗甲状腺结节,安全性高,可靠性强,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甲状腺结节诊治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单发结节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甲状腺叶加峡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单发结节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甲状腺单发结节行腺叶全切加峡部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病理证实甲状腺良性疾病30例,甲状腺癌5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2例,呛咳1例,均恢复正常,无1例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5例甲状腺癌随访5年无复发。结论 甲状腺腺叶加峡部切除是治疗甲状腺单发结节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甲状腺侧叶切除术对孤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4例孤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患者,观察组采用甲状腺侧叶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情况显示,观察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显示,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甲状腺侧叶切除术对孤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治疗,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7,(19):227-229
目的探究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孤立性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孤立性甲状腺结节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甲状腺侧叶切除术,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P<0.05)。结论甲状腺侧叶切除术治疗孤立性甲状腺结节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峡部乳头状癌的手术方式。方法以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2例甲状腺峡部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A组36例采取患侧腺叶和峡部切除术,B组16例采取全甲状腺切除,两组均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132.5±22.5)min,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率0,B组的手术时间(162.5±28.5)min,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率100%,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出血、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侧腺叶和峡部切除术对甲状腺峡部乳头状癌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单发甲状腺结节虽以良性病变居多,但术前难以鉴别,尤其在基层医院,因条件限制。术前不能常规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手术中切除结节也不能立即行病理检查。在此条件下,对单发甲状腺结节采取何种手术方式,对病人的预后极为重要。我院从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对单发甲状腺结节病人采用包括峡部在内患侧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患侧全切+峡部切除+切除对侧大部分甲状腺+清扫中央淋巴结治疗,甲状腺患侧大部分切除术组行甲状腺患侧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3年生存率;手术耗时、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患者生存质量QOL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甲状腺患侧大部分切除术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3年生存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0.05;甲状腺患侧大部分切除术组手术耗时、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手术前两组生存质量QOL评分相近,P> 0.05;手术后甲状腺患侧大部分切除术组生存质量QOL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甲状腺患侧大部分切除术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行甲状腺患侧大部分切除术疗效肯定,可有效切除病变,减少并发症,改善生存质量,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对甲状腺结节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接收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予以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予以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比对照组患者的短,且差异显著(P〈0.05);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而言,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采取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予以治疗,手术时间较短,创伤小,恢复速度快,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郭毅 《中国医药指南》2012,(34):483-484
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0年所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结节的患者随机分为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例,其中治疗组进行的是小切口甲状腺结节切除术的治疗,对照组进行的是传统的甲状腺结节切除术的治疗,并且及时的记录了患者的症状和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细致的观察和记录了两组的患者手术的时间、切口的长度和深度、出血量、复发情况,得出治疗组的各项指标都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甲状腺结节切除术具有方法简单、患者伤口浅及流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非常适合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单发结节腺叶切除 4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甲状腺单发结节的恶性发生率,介绍甲状腺一叶及峡部全切除这一术式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0例甲状腺一叶及峡部全切除术式的临床资料。结果450例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中,术前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372例,甲状腺腺瘤51例,可疑恶性27例。术后病理诊断:良性结节337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280例,甲状腺腺瘤55例,桥本式甲状腺炎2例;恶性病变113例,其中乳头状癌92例,混合癌7例,滤泡状癌13例,腺癌1例,共发现微小癌13例。本资料恶性率为25.1%。结论对可疑恶性的甲状腺单发结节,包括峡部在内的患侧腺叶切除术是最佳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临床应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复发性甲状腺结节良性肿瘤中不同部位切除术的应用安全性与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020年两年收治的60例复发性甲状腺结节良性肿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前者行患侧全切术,后者行患侧全切术以及对侧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指标、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生活质量。结果:术后一周,两组甲状腺功能指标均发生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以及三碘甲腺原氨酸三指标与参照组比较(P <0.05),但术后一个月各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组总并发症发生率3.03%、复发率0.00%低于参照组(P <0.05)。两组各项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差异明显P <0.05。结论:复发性甲状腺结节良性肿瘤患者采取不同手术切除方案均可改善甲状腺功能,但患侧全切术后对侧实施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应用更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微小癌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章林  王本一 《中国医药》2006,1(8):474-475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诊断和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36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女之比为1:4.14;7例术前确诊,2例出现颈淋巴结转移,29例(80.56%)是在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中或术后发现,31例(86.11%)为单发癌结节。2例行一侧腺叶和峡部切除及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加局部淋巴结清除;24例行一侧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术;10例因误诊为良性病变而再次手术。随访病例中,2例死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女性发病率高,且以单发癌结节为主,多数因甲状腺良性病变在术中或术后发现。甲状腺微小癌应予以手术切除,其预后较好。提高术前、术中的诊断率有助于决定手术方式,减少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孤立性甲状腺结节运用甲状腺侧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02例孤立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甲状腺侧叶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中出血量等各项指标均较好,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甲状腺侧叶切除术治疗孤立性甲状腺结节,不仅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口长度短、住院费用低等诸多优点,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是治疗孤立性甲状腺结节的一种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和探究单侧甲状腺结节手术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某院76例单侧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放甲状腺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一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的甲状腺重量、甲状腺结节缩小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结节缩小率明显小于研究组,两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切除的甲状腺重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一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对单侧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量低、并发症少等优势,并且能有效缩短患者术后的恢复周期,有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两种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09-2010年收治的患者40例采取的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为对照组,将2011-2012年收治的患者40例采取小口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为治疗组,比较两组切口长度、平均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切口更小,平均失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创伤小,对患者损伤小,更安全,手术并发症较低,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9,(18):196-198
目的研究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应用效果,分析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8年8月本院及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接收的甲状腺结节患者70例,根据"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甲状腺切除手术)和观察组(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各35例。将两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情况、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切口长度更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且VAS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安全有效,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与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效果较甲状腺次全切术更为理想,其操作更加便捷,且安全性更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