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Glucosol是一种降血糖保健食品,出口台湾和东南亚各地。为了考察是否存在遗传毒性,按照台湾的有关规程进行试验。Ames试验采用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杆菌TA97、TA98、TA100、TA102和TA1535五个菌株,试验在有或无代谢活化剂下对受试物1~10 000 μg/皿共5个浓度进行计数。结果在10 000 μg/皿未见菌株出现毒性反应,10 000μg/皿以下各浓度组不引起各菌株回变菌落数的明显增加。染色体畸变试验采用传代的中国仓鼠肺细胞(CHL),试验在有或无代谢活化剂下,对受试物250~1 000 μg/ml 3个浓度、两个培养时间(24和48 h)进行显微镜下计数。结果50%细胞生长抑制浓度为1 250 μg/ml;1 000 μg/ml以下各浓度组的细胞畸变率均<3%。微核试验采用NIH种小鼠,在2.5 g/kg~10.0 g/kg 3个剂量下连续2 d灌胃给予受试物,30 h取股骨骨髓制片,显微镜下计数。结果10.0 g/kg以下各剂量组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均<4‰。精子畸形试验采用昆明种小鼠,在2.5 g/kg~10.0 g/kg 3个剂量下连续5 d灌胃给予受试物,35 d后取附睾尾精子制片,显微镜下计数。结果10.0 g/kg以下各剂量组的精子畸形率均<2.8%。4项致突变试验均为阴性结果。提示该受试物不存在体外基因突变和体内、外染色体畸变和雄性生殖细胞的遗传损伤。  相似文献   

2.
莲须的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莲须的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为临床应用提供毒理学资料。 方法: 急性毒性:设21.50、10.00、4.64、2.15 g / kg 4剂量组灌胃。 Ames试验:设0.5、 5、 50、 500、 5 000 μg / 皿剂量,观察加或不加S 9混合物对TA 97、TA 98、TA 100、TA 102菌株的影响。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设10.0、5.0、2.5 g / kg 3剂量组,2次灌胃后,6 h制片,镜检。小鼠精子畸形试验:设2.50、5.0、10.0 g / kg 3剂量,连续灌胃5 d,第35 d后制片、镜检。 结果: 急性毒性试验表明:莲须属于无毒级物质。Ames试验:为阴性结果,未发现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有致突变作用和对小鼠精子有致突变作用。 结论: 莲须毒性较低,未发现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排毒清火凉茶粉的急性经口毒性和致突变性,对其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采用最大耐受剂量法观察动物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测定受试物最大耐受量(MTD)。采用Ames试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测定排毒清火凉茶粉的致突变性。结果:小鼠对排毒清火凉茶粉的最大耐受量为36.0g/kg,大鼠的最大耐受量为18.0g/kg。Ames试验结果显示,凉茶粉5个剂量(每皿分别为100、500、10000、2500、5000μg)下的TA97、TA98、TA100、TA102菌株回变菌落数与阴性对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鼠精子畸变试验显示,凉茶粉各剂量组(3、6、12g/kg)小鼠精子畸形率在1.75%~1.92%,与阴性对照组(1.72%)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显示,凉茶粉各剂量组(3、6、12g/kg)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为0.4‰~1‰,与阴性对照组(0.6‰~0.8‰)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毒清火凉茶粉属实际无毒物质。在本实验条件下,未显示其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虎纹镇痛肽-1(HWAP-1)的致突变性.方法: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研究了虎纹镇痛肽-1的致突变作用.结果:Ames试验结果:HWAP-1的4个剂量组(1 μg/皿~1 000 μg/皿),在活化及非活化条件下诱发TA97、TA98、TA100和TA102菌株的回变菌落数未见明显增加;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HWAP-1的4个剂量组(263 μg/皿~2 100 μg/ml),在活化及非活化条件下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小于5 %;微核试验结果:HWAP-1在100 μg/皿~460 μg/kg剂量范围内,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未见明显增加.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HWAP-1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5.
体外培育牛黄的诱变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体外培育牛黄的诱变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染色体畸变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1)Ames试验在1250,5000,10000μg/皿的浓度范围内,各浓度组MR值在加代谢活化剂S9和不加代谢活化剂S9两种情况时均未超过2;(2)微核试验在50,150,500mg/kg3个剂量水平,各剂量组的微核率均数及PCE/NCE比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3)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染色体畸变试验在样品浓度为1,10,100μg/ml(不加代谢活化剂,-S9)和1,10μg/ml (加代谢活化剂,+S9)两种情况下,各处理组测得的细胞畸变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培育牛黄在所给剂量范围进行的3种诱变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溪黄草袋泡茶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方法:急性毒性实验,分别对小鼠灌服剂量为21.5、10.0、4.64、2.15 g/kg的溪黄草袋泡茶提取液,采用霍恩氏(Horn)法计算其半数致死剂量(LD50)。设每皿5 000、1 000、200、40、8 μg共5个剂量组进行Ames试验;分别按 10.0、5.00、2.50 g/kg进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检测溪黄草袋泡茶的遗传毒性。结果:溪黄草袋泡茶对雌雄小鼠LD50>21.5 g/kg;Ames试验中,溪黄草袋泡茶对 TA97、TA98、TA100、TA102这4种试验菌株,在加与不加S9条件下,样品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溶剂对照组菌落数的2倍,亦无剂量-反应关系;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显示,各剂量组的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溪黄草袋泡茶属无毒级物质,未见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7.
Ames实验对叶黄素的致突变性与抗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与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叶黄素致突变性、抗突变性及抗突变机理的初步分析。材料与方法采用Ames试验常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1335μg/皿、668μg/皿、334μg/皿和167μg/皿剂量的叶黄素对TA97、TA98、TA100和TA102菌株在加与不加S9条件下均无致突变性;对TA98和TA100菌株具有显著的抗突变作用。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叶黄素对Ames试验无致突变性,且有显著的抗突变作用,抗突变的机理为叶黄素具有综合的抗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盐酸苯海拉明咖啡因复方(盐酸苯海拉明/咖啡因质量比为1/2.4)是否具有遗传毒性。方法: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体外培养中国仓鼠肺(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ICR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检测盐酸苯海拉明咖啡因复方的遗传毒性。Ames试验选用TA97、TA98、TA100、TA102及TA1535为指示菌株,设0.5、5、50、500、5 000 mg/皿共5个受试剂量组;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设低、中、高(分别为8.45、16.9、33.8 mg/mL)3个剂量组;小鼠骨髓微核试验采用ICR小鼠经口灌胃的方式一次给予盐酸苯海拉明咖啡因复方,设低、中、高3个剂量组,分别为21.59、43.17和86.35 mg/kg。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mes试验结果提示在0.5、5、50、500、5 000 mg/皿剂量下,在加和不加代谢活化系统S9时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均无致突变性(P>0.05)。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提示在终浓度8.45、16.9和33.8 mg/mL剂量组,在加与不加S9代谢活化系统培养CHL细胞24 h和4 h的条件下均未诱发染色体畸...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奇亚籽的毒理学安全性。方法:采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对奇亚籽进行研究,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剂量为22.5 g/kg,观察经口给予受试物后14 d内动物的死亡情况;Ames试验设5个剂量,分别为每皿0.008、0.04、0.20、1.0和5.0 mg (每皿给受试物体积为0.1mL),同时设自发回变、溶剂对照(丙酮)和阳性对照(9-芴酮、2-AF、NaN3、MMC、1.8-二羟蒽锟),接种后,在37 ℃下培养48 h,计数每皿回变菌落数;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均设3个剂量组,分别为1.875、3.750和7.500 g/kg,同时设溶剂对照组(玉米油)和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50 mg/kg),分别观察骨髓涂片中嗜多染红细胞中的微核发生率和精子标本中精子畸形的类型和相应的数量。结果:奇亚籽的小鼠经口最大耐受剂量(maximum tolerated dose,MTD)>22.5 g/kg,为无毒级物质;在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中结果均呈阴性;结论:奇亚籽属于无毒级物质,亦不具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HPRT试验)两种方法检测氧化型染发剂,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探讨两种方法在检测氧化型染发剂致突变性中的应用。方法:Ames试验采用一组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检测6种氧化型染发剂。各受试物分别设4个可供分析的剂量组,剂量范围从312~10 000μg/皿,通过计算受试物回复突变菌落数,判定受试物的致突变性。HPRT试验采用体外培养的V79细胞,各受试物分别设4个可供分析的剂量组,剂量范围从4.88~5 000μg/mL,研究6种氧化型染发剂致细胞HPRT位点突变的频率,通过计算受试物引起的V79细胞的突变频率,判定其致突变性。结果:在Ames试验中,无论加与不加体外代谢活化系统,受试物在2 500~10 000μg/皿剂量范围均存在回变菌落数超过溶剂对照组两倍的情况,并有剂量-反应关系,表明Ames试验检测6种氧化型染发剂均为阳性结果。而在HPRT试验中,无论加与不加体外代谢活化系统,各受试物在>2 500μg/mL时具有明显毒性作用,在9.75~2 500μg/mL剂量范围细胞突变频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相似文献   

11.
应用CHL 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Ames 试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对伊痛舒进行了致突变作用研究。结果显示:0. 00625ml/ 皿、0. 125ml/ 皿、0. 025ml/ 皿、0. 05ml/ 皿、0. 1ml/ 皿各剂量组TA97 、TA98 、A100、TA102 各试验菌珠MR< 2 ;1250mg/ kg、2500mg/ kg、5000mg/ kg 各剂量组PCE 微核率分别为2. 0 ‰、212 ‰、218 ‰,与对照组(410 ‰) 比较无明显差异( P < 0105) ;0. 0125ml/ ml、0. 025ml/ ml、0. 05ml/ ml、0. 1ml/ ml 各剂量组加与不加S9 CHL 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均小于5 % ,表明伊痛舒在该试验条件下无明显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一种染发剂的致突变性作为毒理学评价的一部分.方法:用Ames试验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CHL)染色体畸变试验来检测氧化型染发剂的致突变性.结果:在加S-9mix条件下,每皿2 500 μg至5 000 μg对测试菌株TA98具有明显的诱变性,其回变菌落数是自发回变数的2~3倍, Ames试验检测结果为阳性.体外哺乳动物细胞(CHL)染色体畸变试验显示在加或不加S-9mix条件下,当受试物终浓度为300 μg/ml,600 μg/ml和1 000 μg/ml,除了300 μg/ml在加S-9mix时染色体畸变细胞率未显著增加外(P>0.05),其余浓度无论加或不加S-9mix,染色体畸变细胞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受试的氧化型染发剂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与方法 :用Ames试验、CHO_K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及微核试验对Ⅱ号药进行了致突变性研究。 结果 :Ames试验在1~5000μg/皿剂量范围内加与不加S9 条件下 ,4个菌株的回变菌落数均未有2倍以上的增加 ;微核试验显示在25~125mg/kg剂量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细胞率(MNCF)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CHO_K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显示在不加S9 条件下 ,31~250μg/ml剂量范围内染色体畸变率小于5 %,在加S9 条件下250μg/ml剂量组畸变率为8 %,属可疑阳性。 结论 :Ames试验和微核试验均为阴性 ,在高剂量组加S9 条件下 ,染色体畸变率为可疑阳性 ,表明在高剂量条件下 ,Ⅱ号药对体细胞有可疑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2-(α-羟基戊基)苯甲酸钾盐(dl-PHPB)的急性毒性及致突变性。方法:急性毒性试验采用Bliss法,昆明小鼠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按256.0、286.3、320.0、357.8、400.0、447.2 mg/kg静脉注射dl-PHPB,观察注射后至给药后14 d动物的毒性反应性质及程度,计算半数致死剂量(LD50)及95%可信限;Ames试验采用平板掺入预培养法,选用鼠伤寒沙门氏菌株TA97、TA98、TA100和TA102,每皿0.5~5 000.0 μg浓度范围内,检测加和不加S9条件下对Ames菌的致突变性;微核试验采用雄性昆明小鼠,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按23.3、70、210 mg/kg单次静脉注射dl-PHPB,注射后24 h计数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MNPCEs);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在加和不加S9条件下,检测11.0~88.0 μg/mL dl-PHPB对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结果:小鼠静脉注射dl-PHPB后,各剂量动物出现一过性呼吸急促、自发活动减少、俯卧少动等症状,随剂量增加至≥320.0 mg/kg时,部分动物出现濒死症状,并在给药后2~30 min内死亡,死亡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256.0~447.2 mg/kg 6个剂量组死亡率依次为0、0、10%、30%、70%、100%。未死亡动物在给药30 min后逐渐恢复正常。14 d观察期期间动物未见其他异常。其LD50为373.3 mg/kg,95%可信限为355.6~392.0 mg/kg;Ames试验结果显示,在每皿0.5~5 000.0 μg浓度范围内未引起4种测试菌株回复突变数增加;微核试验结果显示,dl-PHPB在23.3~210.0 mg/kg范围内,各组动物MNPCEs均低于4‰;CHL细胞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中,dl-PHPB在 11.0~88.0 μg/mL浓度范围内致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小鼠静脉注射dl-PHPB的LD50为373.3 mg/kg,致突变性3项试验均为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二-(2,4-二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苯基合锡[di-phenyl-di-(2,4-chlorobenzohydroxamato) tin,DPDCT]是否存在遗传毒性.方法:应用Ames试验、中国仓鼠肺细胞(Chinese hamster lung,CHL)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研究DPDCT的遗传毒性.结果:Ames试验中,DPDCT在每皿500、5 000μg剂量时,诱发TA97(±S9)、TA98(±S9)、TA100(±S9)及TA1535(+S9)菌株产生的回变菌落数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染色体畸变试验中,DPDCT在4.00μg/ml浓度时,在-S9条件下作用24 h后,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P<0.01);微核试验中,DPDCT在12.5~50.0 mg/kg浓度范围内,无致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作用.结论:DPDCT在体外试验中,具有遗传毒性,但在小鼠体内试验中,未发现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重组人乳铁蛋白的遗传毒性。方法:以重组人乳铁蛋白为受试物,按每皿62、185、556、1667、5000μg5个剂量进行Ames试验,按1.88、3.75和7.50g/kg进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并设立对照组。结果:重组人乳铁蛋白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溶剂对照菌落数的2倍,亦无剂量-反应关系;各剂量组PCE百分比均未少于阴性对照组的20%,微核发生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剂量组小鼠精子畸形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重组人乳铁蛋白未见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转人α-乳清白蛋白奶粉的遗传毒性。方法:以转人α-乳清白蛋白奶粉为受试物,设每皿62、185、556、1 667、5 000μg 5个剂量进行Ames试验,按2.5、5.0和10.0 g/kg进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 (polychromatic erythrocytes,PCE)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并设立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和蒸馏水阴性对照组。结果:转人α-乳清白蛋白奶粉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溶剂对照菌落数的2倍,亦无剂量-反应关系;各剂量组PCE百分比未少于阴性对照组的20%,微核发生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各剂量组小鼠精子畸形发生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转人α-乳清白蛋白奶粉未见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甲氧化三丁基锡(tributyltin methoxide,TBTMO)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方法:选取昆明种小鼠110只,随机分为11组(TBTMO 420、286、194、180、132、90、73、61、41.5、28 mg/kg及阴性对照组),一次性灌胃给药进行急性毒性测试;另取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成5组(TBTMO 80、40、20 mg/kg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各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均连续给药2 d,阳性对照组连续给药5 d,均连续观察35d,处死小鼠取双侧附睾制片进行精子畸形试验;并取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成5组(TBTMO 80、40、20 mg/kg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灌胃给药30 h后处死小鼠取胸骨骨髓进行微核试验;取GFP转基因小鼠50只随机分成5组(TBTMO 80、40、20 mg/kg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收集每只小鼠的脾淋巴细胞进行hprt基因突变试验。然后用不同浓度TBTMO(69.4、48.6、34.0、23.8、16.6、0μg/ml)分别处理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inesehamster lung,CHL)进行染色体畸变试验;用不同浓度TBTMO(每皿5×10~5、5×10~4、5×10~3、5×10~2、50、5、0.5、0.05、5×10~-3、5×10~-4μg)分别处理TA97、TA98、TA100、TA102 4种菌株进行Ames试验。结果:TBTMO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为98 mg/kg。与阴性对照组比较,TBTMO可致小鼠精子畸形(P0.05或P0.01),且有剂量依赖趋势,其余4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TBTMO对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属于中等毒性,可能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与方法:用Ames试验,CHO-K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及微核试验对Ⅱ号药进行了致突变性研究。结果:Ames试验在1-5000μg/皿剂量范围内加与不加S9条件下,4个菌株的回变菌落数均未有2倍以上的增加;微核试验显示在25-125mg/kg剂量,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细胞率(MNCF)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HO-K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显示在不加S9条件下,31-250μg/ml剂量范围内染色体畸变率小于5%,在加S9条件下250μg/ml剂量组畸变率为8%,属可疑阳性。结论:Ames试验和微核试验均为阴性,在高剂量组加S9条件下,染色体畸变率为可疑阳性,表明在高剂量条件下,Ⅱ号药对体细胞有可疑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20.
蜂胶乙醇提取物基因抗突变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探讨蜂胶乙醇提取物对噻替哌等诱变剂诱发的基因突变的抑制作用。材料与方法:用Ames试验检测蜂胶乙醇提取物的诱变性及对噻替哌、阿霉素、吖啶橙诱发的TA98和TA100菌株回复突变后的抑制作用。结果:在10-1 000 μg/皿蜂胶乙醇提取物对TA98和TA100菌株未出现回变菌落数的增高。10-250 μg/皿蜂胶浓度出现中等强度或以下强度抑制(抑制率<75%);1 000μg/皿蜂胶浓度出现高强度回变菌落数抑制,且对试验所设3种诱变剂诱发的基因突变的抑制作用均有剂量-效应关系。结论:蜂胶对噻替哌等诱变剂所诱发的不同类型的基因突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