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四君子汤缓解气血不足型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气血不足型癌因性疲乏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46.67%,P=0.0070.01。结论:加味四君子汤缓解气血不足型癌因性疲乏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0)及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癌因性疲乏,减轻身心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李妍妍  邹善思  夏利敏 《新中医》2022,54(5):167-171
目的:观察薯蓣丸联合脐灸治疗肺癌癌因性疲乏(CR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肺癌CRF患者(气血两虚证)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薯蓣丸联合脐灸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癌因性疲乏量表(CFS)评...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升阳益胃汤干预脾气虚型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90例临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升阳益胃汤内服,共治疗6 w,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的证候积分、疲乏积分、FACT-B积分进行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5%,对照组总有效率65.1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癌因性疲乏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FACT-G积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癌因性疲乏量表评分中的躯体疲乏及总评分、FACT-G积分等方面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升阳益胃汤对肺癌癌因性疲乏的治疗作用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疲乏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常规护理结合补中益气汤治疗乳腺癌术后癌因性疲乏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有癌因性疲乏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还结合补中益气汤治疗.应用简易疲乏量表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表,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的程度及生活质量.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在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6月本科接诊的乳腺癌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试验组(n=37)实施中医护理,对照组(n=37)实施常规护理。观察2组癌因性疲乏症状的缓解情况,比较患者满意率等指标。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的癌性疲乏量表评分为(2.73±1.81)分,明显比对照组的(3.94±2.06)分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7.3%,明显比对照组的81.08%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开展中医护理工作,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症状,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四花灸法治疗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诊断为癌因性疲乏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均在系统的护理方案干预下,治疗组采用四花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PFS-R评分、KPS、NRS评分,测定IL-1、TNF-α、TGF-β、CRP、Cortisol指标以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组PFS-R评分、KPS评分、各生化指标改善明显,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未出现重大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结论:系统护理干预配合四花灸法能较好改善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传统针刺治疗对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诊断为癌因性疲乏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用常规乳腺癌对症支持治疗。观察比较2组间疲乏程度评分、临床疗效、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疲乏程度评分均数下降明显,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3+、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提高,对照组CD3+、CD4+、CD8+水平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能较好改善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对照组仅采用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结果在疲乏程度评分、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KPS评分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18例,稳定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有效9例,稳定1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5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艾注射液可明显降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程度,改善体力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吴晶  徐艳  蒋志红  李盼盼  彭瑞敏 《陕西中医》2014,(10):1358-1359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肺癌及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确诊为癌症并经化疗治疗116例患者,依据临床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外加参麦注射液(红参、麦冬)治疗本病。观察疲乏量表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疲乏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肺癌并对癌因性疲乏有缓解的作用,可能提高患者疲乏量表积分,降低癌症患者疲乏程度,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薯蓣丸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薯蓣丸+化疗)和对照组43例(化疗)进行对比观察。观察两组患者疲乏状况、生活质量、中医临床证候及不良反应变化。结果治疗组疲乏状况缓解率为88.37%,对照组为65.1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薯蓣丸治疗癌因性疲乏有显著的疗效,且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下经络循行温和灸联合补中益气汤在脾气虚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癌因性疲乏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病情观察、活动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的经络循行温和灸和补中益气汤内服。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前Piper疲乏调查量表评分、KP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的情况下,经过治疗的观察组Piper疲乏调查量表评分为2.53±1.98,KPS评分为78.95±7.14,中医症候积分为7.54±2.52,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经过治疗后,观察组Piper疲乏程度评级为轻度23例,占57.50%,中度16例,占40.00%,重度1例,占2.5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从治疗的有效率来看,观察组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5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下经络循行温和灸联合补中益气汤可以有效改善脾气虚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明显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治疗肺癌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肺癌化疗后癌因性疲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康艾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疲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疲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均有所减轻,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皮疹、瘙痒、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治疗肺癌化疗后癌因性疲乏可有效改善患者疲乏状况,调整患者不良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摘 要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干预治疗气阴两虚型胃癌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 2020 年 9 月至 2022 年 10 月靖江市中医院脾胃病、肿瘤病科收治的气阴两虚型胃癌癌因性疲乏患者 66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对照的原 则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33 例。在研究过程中脱落 6 例,最后 60 例进入统计学分析,每组 30 例。对照组患者 使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两组患者均治疗 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效果、Piper 疲乏量表(PFS)评分、卡氏(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PFS 评分、 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KP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73.33 %, 高于对照组的 4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参麦注射液 治疗气阴两虚型胃癌癌因性疲乏有较好疗效,且具有较好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雷火灸治疗乳腺癌化疗患者气虚型癌因性疲乏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抽取60例乳腺癌化疗后气虚型癌因性疲乏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进行雷火灸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简易疲乏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白细胞计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简易疲乏量表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 0.05);白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提高幅度更大(P 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雷火灸治疗乳腺癌化疗后气虚型癌因性疲乏可获得较为突出疗效,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患者预后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归脾汤治疗消化道肿瘤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探究治疗有效方法。方法:抽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归脾汤加减治疗,持续治疗21d。观察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中医症状评分、治疗有效率、疲乏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更好。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中医症状评分为(18.23±7.34)分,观察组为(13.65±5.99)分。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30/3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65%(23/34)。治疗前,两组疲乏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疲乏评分为(148.23±17.34)分,观察组为(123.60±14.23)分,对照组在治疗后疲乏总分增加,观察组疲乏总分大幅度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归脾汤应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癌因性疲乏临床价值高,不仅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有效率,还能有效降低中医症状评分和疲乏评分,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艾灸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我科住院肺癌化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常规化疗,干预组另艾灸上脘、中脘、关元、气海,观察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结果:干预组癌因性疲乏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有改善和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气血舒服散治疗晚期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气血两虚证的疗效。方法将75例晚期肺癌癌因性疲乏气血两虚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静脉滴注薄芝糖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气血舒服散治疗。对比两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运用癌因性疲乏量表(cancer related fatigue scale, CFS)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D_3~+、CD_4~+、CD_4~+/CD_8~+、NK细胞的水平。运用癌症生活质量问卷(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QLQ-30)评估患者的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50.00%(18/36),对照组为27.78%(10/36),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认知、情感、躯体、CFS评分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D_3~+、CD_4~+、CD_4~+/CD_8~+、NK细胞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QLQ-30评分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血舒服散治疗晚期肺癌癌因性疲乏气血两虚证患者的疗效确切,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进一步减轻癌因性疲乏程度,改善淋巴细胞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并分析在乳腺癌围手术期因性疲乏患者中系统护理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乳腺癌因性疲乏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系统的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状况进行总结和比对。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系统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明显好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之于传统护理方法,系统护理能够更为有效的缓解或消除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进而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实脾消水散外敷联合雷火灸护理干预癌性腹水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肿瘤科住院接受治疗的癌性腹水患者40例,所有研究对象通过信封法随机分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经验方实脾消水散及雷火灸局部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0.0%(12/20);对照组为30.0%(6/20);护理干预后证候积分试验组(10.3±2.65)分,对照组为(13.7±3.04)分。数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癌性腹水患者应用实脾消水散外敷及雷火灸干预可以改善癌性腹水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临床疗效优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