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江盆地记录了从太古代至新生代华北地台乃至全球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沉积环境、气候演化以及生物进化和发展等各种重要地质事件与地质现象,是研究不同时期古环境恢复的极佳选择。通过对秦皇岛柳江盆地上寒武统崮山组的野外考察和不同层段岩石全元素的测定,分析了各元素富集的丰度。运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指标体系研究了古盐度、古气候以及氧化还原环境,根据Sr/Ba和Th/U等指标分析,认为研究区域是淡水-半咸水环境,其盐度从下至上逐渐降低;Sr/Cu、Rb/Sr数据表明研究区域为温暖潮湿的气候;依据δU、U/Th、V/Cr、Ni/Co和Ce/Ce*等指标分析,研究区域为氧化环境。  相似文献   

2.
古盐度计算与古地理恢复在塔里木盆地钾盐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非传统方法在塔里木盆地寻找钾盐,尝试通过古盐度计算和古地理恢复来确定(漏)湖相沉积中心,同时结合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与古地理、古盐度的耦合关系,对塔里木盆地固体钾盐矿有利发育区进行预测,认为发育深水(漏)湖相的大宛其地区岩盐体最厚,古盐度值、K+含量和澳氯系数也最高,并从深水(漏)湖→浅水(漏)湖→(漏)湖边缘呈逐...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古三门湖的盐度数值。方法在渭河盆地渭南部分地区的古三门湖沉积地层中采集泥岩样品,分析了样品中的B元素,然后利用有关公式求得古三门湖的盐度。结果渭河盆地渭南段三门组盐度变化范围大致为1.66%~1.88%,游河组盐度变化范围大致为1.38%~2.06%。结论渭南段三门组为低盐度沉积,游河组为低盐度—半咸水沉积。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晚古生代古盐度与古环境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古盐度数据为有争议的塔里木盆地上古生界地层的沉积环境研究提供判定依据。方法对盆地巴楚、塔中、塔北地区的上古生界泥岩样品进行B,Ba,Sr,Ga等微量元素及K2O含量测试,开展古盐度地球化学分析,使用多指标恢复出研究区晚古生代水体的古盐度。结果本研究测试的古盐度数据分布于4.7‰~55.2‰,变化范围较大,涵盖了淡水、半咸水、咸水、超咸水各种类型。其中,以半咸水—咸水样品多见,超咸水样品集中出现于巴楚地区二叠系南闸组及库普库兹曼组,淡水样品出现于塔中地区砂泥岩段。结论古盐度测试显示,塔河地区"东河塘组"具半咸水特征,这一结果与该区钻、测井揭示的三角洲沉积吻合;石炭系巴楚组—卡拉沙依组各泥岩段的古盐度具半咸水特点,反映了该时期为有河流注入的淡化泻湖环境;砂泥岩段沉积期,淡水河流注入对古盐度控制作用较为明显。巴楚地区二叠系南闸组—库普库兹曼组泥岩为咸水浅海陆棚—半咸水泻湖与潮坪沉积,个别样品的古盐度偏高可能与样品含火山凝灰质有关。  相似文献   

5.
《河南科学》2016,(1):109-114
通过对萨热克巴依次级盆地萨热克砂砾岩型铜多金属矿区泥岩样品中微量元素硼、锶、钡及K2O含量测试.在古盐度计算中结合Walker相当硼判定法、Walker计算公式及锶钡比值法对其进行定量—半定量地分析,得出矿区古盐度特征.研究统计古盐度值介于0.37%~3.16%,沉积环境以半咸水为主,淡水—微咸水沉积次之,个别样品为咸水沉积;古盐度变化明显,其中古盐度值最高的是中侏罗统塔尔尕组(J_2t),其次是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J_3K),古盐度最低的是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K_1kz~(2-1)).沉积环境的判别标志之一取决于沉积物中泥岩沉积时的古盐度特征,因此古盐度的恢复对萨热克巴依次级盆地沉积环境的判定提供了沉积水体性质方面的依据,根据本文分析得出古盐度相对较高的半咸水沉积环境更有利于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6.
刘丹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0):2791-2798
由于我国古老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演化程度高,剩余有机碳含量低,因此在应用常规有机地化指标进行评价时存在较大争议。四川盆地广泛分布的震旦系碳酸盐岩的有机碳含量多处于0.1%—0.5%之间,应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则结果相差很大。应用一些无机地球化学指标如微量元素、碳氧同位素对四川盆地震旦系碳酸盐岩进行了分析。首先进行各元素含量相关性分析,继而挑选与TOC相关性较好的元素进行了古环境和古生产力的恢复,最后将无机与有机地化指标的结合,划分判识有效烃源岩的TOC下限。结果表明,一些无机地化指标在高演化地层,尤其是碳酸盐岩中仍具备较好的判识能力。Ba含量、δ13Ccarb对古生产力,Th/U、Ce/La值对古氧化还原条件的反映效果均较好。综合有机与无机地化指标;将TOC=0.2%作为四川盆地震旦系灯二段碳酸盐岩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下限,并认为在以后的高演化碳酸盐岩地层中可应用该类无机地化指标。  相似文献   

7.
对采自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奥陶统水泉岭组的碳酸盐岩进行详细的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探讨各特征元素对古环境、古气候的指示意义。研究认为,研究区所测样品中典型陆源特征元素(如Al,Th,Zr等)的含量均较低,Y/Ho比值平均为41.27,均反映出研究区碳酸盐岩较少受陆源成分影响的特征;δEu和δCe对ΣREE未呈现出良好的相关性,也不具备明显的Eu正异常,这说明其受成岩作用和热液作用的影响也较为有限,所采样品能够较好地反映原始沉积环境。此外,结合MgO/CaO,V/(V+Ni),Th/U,Sr/Ba,V/Ni和m值等特征元素分析,研究区中奥陶统水泉岭组碳酸盐岩早期发育在高温潮湿且盐度较大的还原环境之中,而晚期则表现出盐度相对降低的弱氧化还原环境。  相似文献   

8.
研究内蒙古大青山石拐盆地侏罗纪的古气候、古水深和古盐度等环境信息。对石拐盆地侏罗系13件细粒沉积岩样品进行了主元素和痕量元素地球化学测试,分析了古沉积环境演化特征。研究表明:①古盐度指标Li、Sr、Ga和Sr/Ba值指示五当沟组、召沟组和大青山组为淡水沉积环境,长汉沟组为淡水—微咸水环境;②古氧化-还原指标U/Th、V/Cr、Ni/Co和V/(V+Ni)值指示研究区为氧化环境,其中召沟组为弱氧化环境,石拐群向大青山组氧化程度逐渐增强;③古水深计算指示五当沟组、长汉沟组和大青山组为浅水环境,召沟组为浅水—半深水环境;④古气候指标(古气候指数、化学蚀变指数、Rb/Sr和Sr/Cu值)指示古气候由石拐群的暖湿气候向大青山组的半干热气候转变。研究区随着气候变得越加炎热干旱,蒸发作用加强,水体变浅,盐度逐渐升高,氧化作用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黄骅坳陷歧口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白云岩的成因, 本文对64件白云岩样品的岩石学特征、阴极发光程度、碳氧同位素组成和主量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岩石学的研究表明,该区白云岩岩石类型为泥晶白云岩、微晶白云岩、藻纹层白云岩和亮晶生物碎屑白云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自沙三段至沙一段沉积时期,湖泊的古盐度经历了高-低-高的过程,古气温逐渐降低。泥晶白云岩的铁、锰含量和埋藏温度在4类白云岩中最高,盐度值最低,主要为埋藏成因,形成于还原性较强的低盐度环境中。微晶白云岩的铁、锰含量和埋藏温度相对较低,盐度值相对较高,形成于氧化性较强的近地表高盐度环境中,为渗透回流成因,部分样品受生物发酵作用的影响具有极高的δ13C。藻纹层白云岩的铁、锰含量和埋藏温度相对较高,盐度值在4类白云岩中最高,形成于浅埋藏环境中,成岩环境受海水的影响表现出高盐度特征。亮晶生物碎屑白云岩的铁、锰含量和埋藏温度在4类白云岩中最低,盐度值相对较低,形成于氧化性较强的低盐度浅埋藏环境中,同时受到大气水渗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Ca/Mg比值作为古环境的判断指标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其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导致其揭示的古气候意义还无法统一。本研究通过对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的坨712井、博16井、辛15井、梁28井、樊128井、樊31井的样品进行Ca、Mg元素的EDTA容量法分析,得出Ca/Mg比值对古环境的盐度、酸碱度具有指示作用,Ca/Mg比值与盐度和酸碱度均呈正相关,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同时提出利用Ca/Mg比值进行相关研究时出现数值交叉或与所规定指标不相符的可能原因:(1)同一地区,同一时期的岩石,岩性发生了变化;(2)同一地区,相同岩性的岩石,不在同一层位;(3)同一地区,同一岩性的岩石,其母岩的来源不同。该研究为今后运用Ca/Mg比值恢复古环境和进行沉积相划分等研究工作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沉积岩中微量元素蕴含丰富的古环境信息,包括古水体盐度、古生产力、氧化还原性等,通过微量元素特征可以有助于评价源岩生油气潜力。利用野外样品的微量元素数据开展了准噶尔盆地北缘石炭系烃源岩沉积环境分析,石炭系样品Mn元素富集反映了强烈的火山作用对水体的影响;B、Sr、Ba等反映水体咸度的元素显示水体为弱咸水~淡水,并计算了古水体盐度:0.32‰~7.46/3.17‰,说明水体环境开放,海水受淡水改造作用强烈;V、Ni、U、Mo等氧化还原敏感指标反映当时水体处于弱还原环境,通过生源Ba重建了石炭纪古生产力。早石炭世相对于晚石炭世水体更咸,还原程度更高,古生产力较高,具有形成较高丰度烃源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广西大瑶山野生绞股蓝茎、叶中的六种无机元素进行测定.方法:采用湿法消化法和原子吸收法进行研究.结果:广西大瑶山野生绞股蓝茎、叶中六种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叶中的含量明显高于茎中的含量,所测的六种元素的含量依次为:Ca〉Mg〉Fe〉Mn〉Zn〉Cu.结论:广西大瑶山野生绞股蓝六种无机元素的含量较为丰富,可以满足人体的需要,本研究为探讨无机元素与绞股蓝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绞股蓝药物开发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巴音戈壁盆地中部巴隆乌拉山剖面的地球化学特征中保存了重要的沉积和构造信息.对内蒙古巴音戈壁盆地巴隆乌拉山剖面巴音戈壁组的28个样品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的分析,探讨了该区古环境及物源特征.结果表明:巴隆乌拉山剖面样品具有富Rb、Th、U、La元素,贫Ba、Sr、K、P、Ti元素的特征;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范围大,介于53.16×10-6~291.85×10-6,轻、重稀土元素明显分异,Eu负异常.依据地球化学分析及La/Yb-∑REE源岩判别图解指示研究区主要为沉积岩和岛弧火山岩的混合源区.在垂向上,整体表现为温湿的氧化环境,中段出现明显厌氧的还原的咸湖环境,而后又转变为氧化环境.界面中部的古气候、古盐度和氧化还原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SP-3~SP-30段在相对温湿的沉积过程中出现较为干旱的还原环境,这在古气候、古盐度和氧化还原的演化中均体现出一致性,即在温湿的氧化环境下存在较短时间的干热的还原的咸湖环境.  相似文献   

14.
以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中二叠统棋盘组为例,通过痕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对古盐度、古气候和氧化还原环境进行分析,进而恢复沉积环境。用 ICP-MS 光谱仪和 MAT-251稳定同位素质谱仪分别对棋盘组样品进行痕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测试分析,选取 B 含量、B/Ga、Sr/Ba和 V/(V+Ni)和碳氧同位素作为判别沉积环境的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棋盘组主要发育在盐度较高、温暖-炎热的近岸海相沉积环境和有利于有机质形成的贫氧-厌氧环境;分析垂向上痕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参数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认为参数的变化与海平面升降有一定的相关性,棋盘组下段整体上表现为一个海退到海侵的过程,其中有4次完整的次级旋回,由于海平面的不断变化使得棋盘组岩性表现为泥岩和生物碎屑灰岩的频繁互层。  相似文献   

15.
水菖蒲中金属元素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传统煎煮法对中药水菖蒲中钙、镉、铬、铜、锌、铁、锰和镁8种元素进行提取;用微孔滤膜分离提取液中的可溶态与悬浮态;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对可溶态中的有机态与无机态进行分离;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各种形态中的8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水菖蒲中8种元素在可溶态中的总提取率在16.89%~89.60%,浸留比在20.64%~848.5%,悬浮态颗粒吸附率在1.36%~33.31%,可溶态中铬的有机态与无机态的比例为129.4%,镁、钙、锰、铁、锌、铜、镉的有机态与无机态的比例在3.42%~72.82%之间.该法对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在92.4%~113.2%,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51%.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长8油层组古盐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应用Adams公式与Couch公式,对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沉积期的湖盆水体古盐度进行定量计算。由于受到伊蒙混层转化的影响,利用Couch公式计算出的盐度可能偏低,而Adams公式计算结果更加符合长8沉积时期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湖水盐度的平面规律。研究表明:镇原地区长8油层组沉积期湖盆水体具半咸水—咸水的性质,盐度从北东和北西2个方向往湖盆中央及东南方逐渐升高。盐度值较高的区域为相对闭塞的湖湾和湖盆中心的半深湖区。平面上,古盐度顺河流入注湖盆的方向逐渐降低。根据古盐度变化恢复了古地理。较高盐度的水体在早成岩阶段有利于绿泥石环边胶结和浊沸石形成,前者有利于原生粒间孔隙保存,后者有利于溶蚀形成丰富的次生溶孔。  相似文献   

17.
范航清  郑杏雯 《广西科学》2007,14(2):180-185,192
生活在潮间带和潮下带海水中的单子叶植物海草,在生理生态方面对海洋沉水环境形成了一系列的适应,其光合作用受到光照、温度、无机碳和盐度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其中光照和无机碳常常成为限制因子。为了适应低无机碳的海洋环境,海草具有利用HCO-3能力,并在光合代谢上形成一定的适应性。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可以通过改变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进而影响到海草床的演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岩心铸体薄片观察、测井曲线分析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结合区域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和沉积背景,综合分析中东地区B油田上白垩统Khasib组沉积微相特征和沉积模式.结果表明:(1)古盐度参数Z值为127.14~130.40,δCe值呈现负异常,为氧化且盐度变化不大的海相沉积环境;(2)储层段识别出高能生屑滩、低能生屑滩...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研究总结了目前锶同位素在地质学中的几种应用,自然界中87Sr随87Rb的放射性衰变而发生变化来研究古盐度,以及指示黄土沉积中指示古环境在湖泊沉积中以及海洋学中,具有良好的化学和示踪指示意义,同时还可以利用锶同位素进行地层定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蓟县系白云岩进行碳氧同位素分析、成岩环境分析及古盐度、古温度的恢复,结果表明,研究区蓟县系未经过深埋藏,一直处于近地表,其δ~(13)C_(PDB)和δ~(18)O_(PDB)分布范围较窄,分别为-0.4‰~-0.2‰、-4.7‰~-3.9‰,与研究区稳定存在的潮间带环境特征相一致;得出古盐度值(Z)为124.24~124.74,古水温(T)为19.12~22.67℃,反映该区中元古代温暖的古气候环境.分析表明,在温暖的古气候背景下,蓟县系碳氧同位素变化特征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推测温度可能对碳氧同位素的变化起主要控制作用.垂向上,δ~(13)_C_(PDB)、δ~(18)O_(PDB)、Z与T具有波动性变化,但整体变化幅度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区中元古代稳定的构造环境.综合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元古代气候环境温暖并具有稳定的构造环境,这可能是华北板块在中元古代处于较低纬度及研究区在该时期持续热沉降的良好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